宋神宗末年准备更改年号,公卿大臣指出了三个年号送给神宗,这三个名号分别是“平成”、“美成”、“丰亨”。神宗看了以后认为,“成”字右边带戈,“美成”好像是“太平都负戈”,觉得不吉祥。“亨”字下面好像“为子不成”,即做儿子少了一横,不如把“亨”去掉,立上个“元”字。于是便改为“元丰”。
其实,阴阳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其狭义的概念就应该是术数方技了。术数(也称数术)中,形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根据人体的外形和外貌来预测一个人的命数,这在中国古代也许是最广泛的,所谓“学会了‘麻衣相’,吃穿走四方”,就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据洪迈《容斋随笔》记载,有人能预言祸福、卜知未来。有的还确实很神奇,一言就中。如后唐庄宗时有一位术士名叫周玄豹,就是专门以预知人和事而著名的,还确实常常言中。
当时后唐庄宗的弟弟李嗣源(即后来继位为皇帝的唐明宗)为内衙指挥使,他不相信什么预测,又兼年轻气盛,他听说周玄豹的相术神奇灵验,想考验他。于是就令别人换上自己的衣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让玄豹看相,而李嗣源自己在台下旁观看,他是想看笑话。只见周玄豹走上前去,仔细观看了这个人后,肯定地说:“内衙指挥使应当是一名贵人。可这个人没有这种富贵相,不能担当此任。”他又环顾一下四周的人,发现了李嗣源,又肯定地指着李嗣源说:“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内衙指挥使。”接着又对李嗣源说他将来必定能登上皇位,贵不可言。李嗣源虽然当时还没有成为皇帝,但他不得不佩服周玄豹的神奇相术。
周玄豹相术虽神,却也有失算的时候。如当时还是一个小人物的冯道,刚从瀛洲跑到太原,监军使张承业任命他为本地的巡官,觉得他很有才能,十分器重他。可周玄豹看了他的相貌以后却对张承业说:“冯道将来没有什么前程,不可过于重用。”但当时不懂什么相术的书记官卢质则说:“我曾经见过前宰相杜黄裳所画的真人图,与冯道的相貌非常相似,这个人将来必有大用。周玄豹的话不可轻信。”张承业相信了卢质的话,于是又推荐冯道为从事官。后来冯道终于官运亨通,连续升迁,很快官至宰相。更奇怪的是,他经历了多次改朝换代,仍然稳坐相位,为五代十国时期最为稳享官禄的人之一。
据《北史》记载,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盲人善于通过听声来辨别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北齐文襄帝高澄十分仰慕他的名声,特意请他为自己的家人算命。当听到刘桃枝说话的声音时,盲人说:“此人日后必定大富大贵,他会杀死许多王侯,但也一定会被别人役使。”当他听到赵道德的声音时,他说:“也是富贵之人,但不如前者。”在听到太原公高洋(北齐文宣帝)的声音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此人当为人主。”听到文襄帝的声音时,他却不说话了,在他身边的人偷偷拧了他一下,他才仿佛醒悟过来,说:“也是帝王。”他的话日后果然一一应验,文襄帝虽然也是帝王,但他在二十九岁时就被人杀死了,他的帝号还是追认的。
据说,皇帝的形貌都是十分奇特的,但总的说是像龙。龙种与常人长得不一样。龙种据说大鼻口,直鼻梁,且鼻梁直通上额,额的两边有凸起的角,口方而大,眼圆而突,头顶尖高而平,脖子细而长,胸如凤凰(大概有点像缺钙造成的鸡胸),背如龟盖,如此等等,无法细述。如果按这要求做一模型,那肯定是一尊怪物。
据《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刘备的形貌也是十分奇特的。他“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所以当时刘备有一个外号叫做“大耳”。并且刘备家东南墙下生有一棵桑树,五丈余高,远远望去像一个车盖,来往的人都说这棵树长得异常,一位叫李定的人说:“这棵桑树所罩住的人家一定要出大贵之人。”
据《隋书》记载,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的面相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据说他的体态像龙,额头上有“五柱入顶”之象,生下来手心上就有“王”字的字样。他出生时,屋内充满了紫气,他母亲抱着他时,有一次竟然看见他头上生着角,遍体生鳞,吓了一跳,把他摔到了地上。这时一位尼姑恰好看到了此情此景,赶忙将杨坚抱起来说:“这个孩子是个大有来头的人,你这一摔可不要紧,使他晚得天下了。”
其实,这都是后来修史的人为了拍皇帝的马屁故意神化的,最典型的当数刘邦的神化过程,他经历了三变。
据《史记》记载,刘邦生时有异相。刘邦的母亲有事外出,路过一个大泽,觉得乏力,就坐在泽边休息,不觉中竟迷迷糊糊地睡去,就在似睡未睡之际,蓦然看见一个金甲神人从天而降,即时就惊晕过去,不知神人干了些什么。刘邦的父亲见妻子久不归来,担心有事,便出去寻找。刚走到大泽附近,见半空中有云雾罩住,隐约露出鳞甲,似有蛟龙往来,等云开雾散,见泽边躺着一个妇人,正是自己的妻子。问起刚才的事,她竟茫然不知。从此,刘邦的母亲便怀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刘邦。
刘邦生有异秉,长颈高鼻,左边大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刘邦的父亲知道他不同一般,就取名为邦。他出身卑微,必须神化才可。于是就制造了“神母夜号”的故事:刘邦喝醉了酒,让一帮人在前边走,前边的人慌慌张张地跑回来说:“前面有大蛇挡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就走向前去,击斩蛇。蛇遂一分为二,道路也就闪开了。行数里,醉,就卧在地下。后人来到那个被斩杀的蛇旁边,有一老娘夜哭。人问她为什么哭,那人说:“人杀吾子,故哭之。”别人又问:“你的儿子怎么被杀的?”那人说:“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第二变是在刘邦登基之初。在张苍等大臣的倡导下,汉代沿袭了秦制,崇尚黑色;并且将祭祀四帝改为祭祖五帝,又增添了一个黑帝,刘邦成了黑帝的后裔,进一步被神化了。
第三变是在刘向父子重新编排了历史的顺序以后。他们说神母夜号正是预示着刘邦是赤帝的后代,应当尚赤、主大统。根据五行循环的理论,在这个五行相生的循环中,汉代这一轮所对应的属于赤色的帝王是帝尧,所以汉代应是帝尧的后代,刘邦不仅又恢复了作为赤帝之子的地位,而且身世越来越高贵,由流氓无赖逐渐变成了真命天子。
据说,天子既接命于天又归命于天,所以他们死亡的时候,天地之间总是要发生一些惊天动地的变化,它们正是天人感应理论的显现。下面仅就《后汉书》记载后汉的几位皇帝的死看看出现的所谓天象。
光武帝死前两个月,日食。
明帝死前两个月,有星冲撞太微。
和帝死前六个月,地裂。
殇帝死前两个月,三十七郡国水灾。
安帝死亡当月,日食。
顺帝死前一年,凉州大地震。
冲帝死前一年,大地震,且水涌地裂。
质帝死前一个月,海水溢,太白星犯荧惑。
恒帝死前两个月,六州水灾,渤海水溢。
灵帝死亡当月,日食。
献帝禅让帝位于曹魏当年,日食。
当然,也有许多人就不相信天命,这些人往往成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就有人就不相信定数不可改变,认为通过德政是可以改变“既定的命运”的。例如,据《左传》记载,鲁僖公十六年春天,宋国的境内落下了五块很大的陨石,还有六只鹢鸟退着飞过了宋国的国都。宋襄公感到非常恐慌,就问他身边的大臣说:“这是什么预兆?主什么吉凶?”大臣叔兴说:“今年鲁国有大丧,明年齐国有动乱,不过,君王将会得到诸侯的保护,但不会维持多久。”其实,他是不相信这些的。他出来之后对别人解释说:“国君对这个问题问得不恰当,这些天上现象本来是和人间的事无关的,与人事吉凶无关,人事的吉凶只是由人的行为所决定的,怎么会由上天决定呢?我之所以这样回答他,实在是因为不敢违抗国君的缘故啊!”
其实,在阴阳家那里,命与数是两个有差别的概念。命是前定的宿命,数是具体的大小多少,预知和改变命数的方法有很多,历代都不一样,我们在这里无法介绍,实际上也没有必要了解得十分详细,因为它毕竟没有多少精华可供今人吸取。
3.谶纬
谶纬之学是东汉和西汉时期经学神化以后的一种表现形式。“谶”是一种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的预言,往往假托神灵来预言吉凶祸福和告知人间的政事;“纬”则是相对“经”而言的,是对各种经书的解释,也是各种经书的衍生。“谶”先于“纬”而产生,但作为预言的形式,二者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谶纬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当时的方士卢生入东海求仙曾带回了一卷《图录》,其中有“亡秦者胡也”的谶语。但这时谶纬尚未形成风气和系统,直到西汉中期,儒生们才大量制作谶书,并编辑成册,蔚成风气。
据《后汉书》记载,在西汉末年王莽专权的时候,有一条谶语说不久一个名叫刘秀的人要做皇帝。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师刘歆为了应这条谶语,甚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秀,因为他在《河图书》中发现这样的一条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兴兵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王。”当时,王莽的政权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反对,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所以在朝廷做大官的刘歆就想取王莽而代之。
刘秀就是以谶语而得天下的。刘秀生于公元前6年12月,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其父刘钦是南顿县令,在刘秀九岁时病故,此后,刘秀与哥哥便被叔叔收养。据说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髯目,大口隆准,生有帝王相。他的哥哥好养侠客,而刘秀却好稼穑佣耕,人们就经常讥笑他。一次到亲戚家做客,宾朋满座,其主人蔡少公精通图谶学,在述及谶语时说道:“将来刘秀必为天子。”因为当时王莽的大臣刘歆精通谶文,改名为刘秀,大家都以为是王莽的大臣刘秀。谁知座上忽起笑声:“怎见得不是我呢?”大家回头一看,竟是刘秀,不禁哄堂大笑。
后来,刘秀就是利用这种预言而夺得天下的。所以在他当了皇帝后,更加相信预言,有时还凭预言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大臣们为讨好刘秀,纷纷歌颂东汉建国三十年来的功绩,一致请求皇帝封泰山,祭苍天。可刘秀却下诏说:“朕即位三十年来,并没有把国家治理好,百姓怨气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举行封禅大礼,是欺骗谁呢?我怎么能够欺骗上天?今后如有官吏上书称太平者,必处以髡刑(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侮辱性刑罚),把他发配到边疆种田。”此诏一下,再也没有人敢劝他去封什么泰山了。大臣们拍马屁拍到了驴腚上,讨了个没趣,于是就又歌颂起皇帝实在圣明来。
但才不过两年,当刘秀看到《河图会昌符》一书,便下令寻找河图洛书,得到的谶语是“九世当封禅”。于是就忘记了自己几年前下过的命令,居然决定东封泰山,祭祖天地起来。
还有一位比刘秀更加迷信的皇帝,他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的皇帝苻坚。苻坚是十分迷信图谶神学的,生怕别人用图谶之学篡夺了他的皇位,所以严禁私人研习图谶之学。有一次,尚书郎王佩私下学读图谶之书,苻坚发现后一气之下竟将之杀掉!此后再也没人敢学习图谶了。
但苻坚内心却非常迷信图谶,以至到了十分荒唐的程度。后来攻打东晋失败,各族首领乘机起兵造反,自立为王,燕国的慕容氏又将他围困在都城,在这山穷水尽之际,他不想方设法打退敌人,竟然在长安也读起图谶书来。书中有一预言说:“帝出五将久得。”他理解为:皇帝出兵五将山就会永远得胜,于是就信以为真,果然带兵出奔“五将山”。可他一到达,便被羌族的首领活捉杀掉了。
图谶神学实际上是古代社会中一些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用来编造谎言,迷惑百姓,以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方法,而古代的有些人却深信不疑,实在是荒唐至极!
利用图谶篡权的典型人物是王莽。王莽在韬光养晦了一个阶段以后,逐渐收拢了人心,攫取了权力,准备篡夺汉室的皇位。
有一年,他又得到了一项符示。原来,梓潼人哀章,狡诈灵滑,看准王莽的心思,想趁机弄个官做。于是,他暗制一铜匣,扮作方士模样,在黄昏时交给了高祖的守庙官。王莽收到后打开一看,匣中断言王莽当做真天子,下列佐命十一人,一是王舜,二是平晏,三是刘歆,四是哀章,五是甄邯,六是王寻,七是王邑,八是甄丰,九是王兴,十是孙建,十一是王盛。
王莽当然知道这是假的,但他正好弄假成真,借此作为篡权的依据。初始元年十二月一日,王莽率领群臣朝拜高祖庙,拜受金匮神禅,回来后谒见太皇太后,说秉受天命,自己应该当皇帝,太皇太后正要驳斥,王莽已管不了许多,即跑出内宫,改换天子服饰,走至未央官,登上龙廷宝座,文武官员也一律拜贺。王莽写好诏命,正式颁布,定国号为新,改十二月朔日为始建国元年正月朔日,服色尚黄,牺牲尚白。
然而,当农民起义烽火四起,江山风雨飘摇之时,王莽还想利用谶纬来蛊惑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因图谶而得皇位,又因图谶而丢了性命,真可谓“出尔反尔”了。
据《旧唐书》记载,在唐太宗李世民还没有当政时,有人在一卷秘籍中发现了这样的一句话:“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今天看来已经十分明显了,在这句谶语的后半句中隐含了武则天三个字,其意当然是指后来女皇武则天称帝了。唐太宗想破掉这一谶语,就向当时著名的术士李淳风探问此事,李淳风说:“根据我的占验,此人已经来到宫中了,您的后宫已经有了天子之气。三十年之后一定会据有唐朝的天下,但其后又会把唐朝还给李氏。”太宗说:“既然如此,我把她找出来杀掉吧!”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将后宫女子集合起来,每一百人为一队,然后又问李淳风说:“您看哪一队中有天子气?”李淳风说:“在某一队中。”唐太宗又将这一队一分为二,让李淳风望气。李淳风又说:“在某一队中。”唐太宗继续分队,李淳风说:“在某一队中。我不能再说了,你自己去辨认吧!”唐太宗当然看不出哪个人有天子气,就想将那些人都杀掉,反正将来当天子的人就在这一队中。李淳风不同意这一做法,他急忙制止唐太宗说:“您不能这样啊!您如果杀了这个女子,她将来就会化为男子降生,那时他怀着复仇的心理,一旦做了皇帝,将毁灭您的宗族了。这是定数,不可更改,您还是顺其自然吧!”于是,唐太宗听从了李淳风的劝说,就没有杀掉那些宫女。
据《汉书》记载,西汉初年,吕后专权,在吕后死了以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人灭掉了吕氏,但刘氏宗族已经被吕后杀得差不多了,只有请汉室的远支代王刘恒即位当皇帝。刘恒是个生性淡泊的人,再加上不知当皇帝是吉是凶,便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就求教于占卜,得到的结果是龟甲烧裂后出现了一个横正的大纹。爻辞中写道:“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这样的爻辞可以解释为“硕大的横纹预示着大吉,应该像大禹的儿子夏启一样继承父亲的事业,称王天下。”
刘恒得到了这样的预测结果,才决定入京继承王位,他就是后来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