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辨温病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1)
先讲温病。伤寒六纲已经涵盖了温病的辨治,一切外感通称为伤寒,这是广义名称。这个温病,不同的症状就是发热汗出而不恶寒,根本就是阳明病的中风证,白虎汤类。它也可以传变百端的,一如六纲法去辨证。
这个病四时都有,并不是非要冬天伤寒了,留藏起来,到春天发作的。还有瘟疫,传染的流感,等等,都属于温病范畴,只要具备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就属于温病的本病。否则,就是伤寒和中风类疾病。根本就没有温病条辨的那些复杂的说法创造。
我们看看南北朝的《小品方》怎么说的。
论曰: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治之病,天行温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别伤寒与天行温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云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焉。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冒寒冷之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冷,秋时应凉反而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王叔和曰: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得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又不知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以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
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又土地高下,寒温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四时之气,就是外感。春有温病,夏有暑暍,秋有温疟,长夏有湿,冬有伤寒而已。各病都是外感,以伤寒为最证候显著,为代表。同时也概括了瘟疫了。这有《素问》说的原意。后人因此搞出个伏病学说来,甚至说病伏于什么“膜原”里面,待到春天就跑出来发作了。膜原是什么?我不知道,创这个名词的人,大概也没见过什么样子。典型的臆测。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天阳气内藏,被伤了,到了春天,阳气外发就不足,当然抗病力弱,很容易感受风邪,出现温病。他说的是这个意思而已,哪有那么多臆测说法呢。
学生:正气强,反应剧烈,就是三阳;正气弱,反应迟钝,就是三阴。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这句话最能说明问题,说明伤寒为什么不单论温病。
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由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
这都是时行外感,因此伤寒论都一并论述的。为了让大家明白伤寒里的温病论述,我们可以摘出几条来说说。
1.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伤寒论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温病就是一个阳明中风热证,或夹有水湿停运。仲景还要费口舌专论吗?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都可以对证治疗的。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人家得了风温证,就是太阳中风合并阳明的中风,难以分辨的,证候就是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你错认为是太阳病中风,给桂枝汤发汗,还耗伤津液,更发热了。这个阳明热病最怕伤津液的,这个要注意。它温病在这个基础证候上,传变到哪里,就按照哪纲去治疗,和伤寒中风一个道理。
2. 发汗后,或大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63条)
温病给发汗或者大泻下,伤了津液,还发热,没有好,就不要再给桂枝汤发汗了。如果误治后出现了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以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来解决。这是里热而夹有水湿的,如果口渴津液大伤,可以加人参的。这个方证在伤寒六纲条文里讲过了,你们可以去复习一下,这里就不重复了。
这温病被后人搞出很多名词和分类,什么秋温、湿瘟、冬瘟、大温,甚至暑温等,很有创造力,越搞越乱。
3. 风温者,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脉浮弦而数,若头不痛者,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主之。
若病温,误发其汗,则大热烦冤,唇焦,目赤,或衄,或吐,耳聋,脉大而数者,宜白虎汤;(按:宜人参白虎汤加大黄泻心汤)大实者,宜承气辈;若至十余日则入于里,宜黄连阿胶汤。何以知其入里?以脉沉而数,心烦不卧,故知也。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黄芩三两 牡丹皮三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桂本)
“风温者,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这句的意思是对的。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为风温。可以用竹叶石膏汤解决的。如果脉浮弦而数,若头不痛者,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主之。这句有问题。
若头不痛者,桂枝去桂,如果有头痛的话,就可以用桂枝了?不是胡闹吗?要改的,脉浮弦而数,头不痛者,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主之。脉浮弦而数,这是阳明热的厉害,里面还没结实,用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
牡丹皮,味苦辛寒。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
白芍,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恒蚀,火疡。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
生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
大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温病是热病,先伤卫气,太过就伤营血。这个方子,在苦寒清热的基础上,用牡丹皮和白芍来清入营、血的热,有预防的意思。同时用大枣和甘草护胃气津液。生姜可以看成反佐,和胃还微解其表。温病啊,热的过重,就会入血分的,或者发痉,或者出血,或者昏迷谵语的。再严重就厥逆了。要绝对的固养津液,时时注意热入血分。呵呵,要出现真假寒热的。也有体质本寒的,患了温病,出现厥阴的,比如阴阳毒证,后面会讲的。
“若病温,误发其汗,则大热烦冤,唇焦,目赤,或衄,或吐,耳聋,脉大而数者,宜白虎汤。”这条是温病误发汗了,伤了津液,燥热更胜,出现了大热,心烦躁,口干焦渴,二目充血,热气上攻而胃不和会吐,津液不养窍,要有耳鸣耳聋等。脉大而数者,倒是阳明外证的脉,说明热盛。宜白虎汤。这句就有问题了,解决不了的,即使加人参,人参白虎汤也是力量小的。
学生:用犀角地黄汤?
要人参白虎汤加大黄泻心汤。
或衄。说明有里热上攻的。大黄泻心汤可以清阳明里热鼻子等的出血,效果很好。许多孩子挑食,不正经吃饭,胃里有食积,多数会鼻子出血。别看有些虚寒表现,即使有寒的,加一味干姜辅佐就行。这个方子很灵,前提是要有阳明的一些证候,夹有虚寒的,加干姜温中,也同时止血。
“大实者,宜承气辈。”如果脉沉实有力而数,大便硬,腹胀满,就按照阳明里实证去治疗,可以辨证使用大小承气汤一类的攻里药。
“若至十余日则入于里,宜黄连阿胶汤。何以知其入里?以脉沉而数,心烦不卧,故知也。”10多天,肯定是入里了,这是一般规律啊。宜黄连阿胶汤,这又不对了。如果单纯是经过10多天而出现了心烦不卧,脉沉有力而数,便血等,可以用黄连阿胶汤。如果10多天了,入里而出现承气汤证,你还用黄连阿胶汤,就不行了。因此这句要改成:若至十余日则入于里,心烦不卧,宜黄连阿胶汤。何以知其入里?以脉沉而数,故知也。这样才合理的。黄连阿胶汤在六纲里讲过,它是阳明病的方子,解阳明里热扰营血的。
4. 温病,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栝蒌根四两 黄连三两 牡丹皮四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
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桂本)
得了温病,发热汗出恶热,还出现了头痛,咽干、目眩,脉弦而急,这是少阳证啊,少阳病证候,一大群的,有一证就算,我们有把握些,要有三个才算。
学生:那有口苦之症么?
多数会有的。
“甚则谵语,”这是什么?连带了阳明了。
学生:看来是少阳病合阳明病?
是的,轻的可以用这个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重的用什么?
学生:大柴胡汤?
是的,这是正确思路。
他这个方子,把小柴胡汤去掉了辛燥的半夏,加了生津清热的栝蒌根,清阳明热的黄连,清阳明热及于营血的牡丹皮。看来还没有形成大的里实。因此,这条要注意的就是,重了,有大便硬的谵语的证候,要用大柴胡汤斟酌。
5. 温病,下之大便溏,当自愈;若下之利不止者,必腹满,宜茯苓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桂本)
这条问题也很多,是桂本肆意加的,因为有代表性,所以给予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