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
12340300000096

第96章 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6)

第十二章 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6)

牡丹(三两) 芍药 元参 桃仁 当归 桂心(各二两) 虻虫 水蛭(各 五十枚) 蛴螬(三十枚) 瞿麦 川芎 海藻(各一两)

上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血盛者作散,服方寸匕,腹中当转如沸,血自化成水去。如小便赤少,除桂心用地肤子一两。(千金方)

妇科各种疾病导致的闭经,或者从小到大都没有月经,或者产后漏下,服用药物去掉瘀血后,还是不彻底,就用这个方子给予根治平复。蛴螬,现在也不入药了,太脏。可以用地鳖虫代替。这里用量大的,就是水蛭。

瞿麦,辛甘寒。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坠子,下闭血。

海藻,苦咸寒。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癥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肿。

玄参,苦甘咸寒。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

学生:蛴螬是地老虎吗?

蛴螬,是粪堆里的一种蛆虫。古人治疗一些恶性病。看来都喜欢用脏东西。

学生:应该是地里的一种虫子,是金龟子的幼虫。喜食花生等物,我们这儿叫“大芽”。

是的,像蛆似的,在农村粪堆里面多见,不用到地里挖。挖地能挖出多少?农田的粪肥堆里到处都是。这个药,其实做丸也好,做散也好,没有太大区别。如果小便少,就去掉桂枝,怕它解表伤津而已,换用地肤子一两。地肤子,甘苦寒。主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清热利尿。这个方,也是厥阴方。

25. 治妇人五崩,下赤、白、青、黄、黑,大枣汤方。

大枣汤

大枣(百枚) 黄芪(三两) 阿胶(八两) 甘草(一尺)

凡四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内胶令烊,分三服。(小品方)

大枣,一百个,量大。五崩,大伤津液而亏虚。

大枣,甘咸。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用大枣来大补。

黄芪,甘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 病。—对症药。

阿胶,甘咸。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咸能软坚入血。

炙甘草,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别小瞧这个方子,有效!尤其对于虚证。

咽中如有炙脔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

1.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半夏厚朴汤的主治,还是人家《千金方》描述的具体。“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后世有人管这个证叫做“梅核气”。其实呢,叫梅核气,范围也有些太狭窄了。梅核气,就是神经症状,西医又叫“癔症球”。总感觉嗓子难受,有东西堵着,咳不出来,咽不下去,十分难受。搞得心胸憋闷。检查还查不出问题来。还有,就是西医的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咽喉部位的一些息肉等,都有这个症状。

怎么能够武断的就说这个方是针对梅核气呢?从方剂的配伍上,我们看得出,这是太阴病,水饮、气滞。水饮上逆咽喉,气滞不通导致的。半夏,本身就是对咽喉疾病有特效。咽喉生疮剧痛,饮食不敢入的,用生的旱半夏研粉,多兑入米醋,鸡蛋清,用滚开水少量一冲,慢慢含咽,10多分钟就好。

半夏,辛温。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这是个君药,对症药。散邪降逆,破气降水饮。

厚朴,辛咸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气,血痹死肌,去三虫。—厚朴,主降中下焦滞气,和半夏配伍,辛咸破滞,上下开通。厚朴和枳壳,都是破气的。枳壳,以破上焦为主。这里不用枳壳,是因为有了半夏对“症”治疗了。

茯苓,甘淡。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这也是对“症”药。胸闷气逆,心下坚满,上焦咳逆。可以利尿去水饮。

生姜,就不用说了,降逆,解表发越而降水逆,帮助半夏散邪降逆。还能温胃气。上焦也属于“表位”,因此要注意“辛甘发散”的配伍。发越,可以降逆。

苏叶,辛温。《别录》:主下气,除寒中。—苏叶,芳香化浊,温散上焦而降气。注意服法,服法不对,严重影响疗效。

用五味药,是奇数,有急治的意思。用七升水,是取火数,直入上焦。煎取四升,是取金的生数,降敛。四服,也是降敛的意思。频服,快速取效。配伍的太好了。这也是为了告诉大家,经方的一切法度和用量以及煎服法,不要随意更改的原因所在。这个不给点拨开,就永远蒙在鼓里。古人是传方不传法,给你方你也不会用。你们要在这方面举一反三的去感悟。比如五苓散,泽泻量要是小于其他四味药,怎么吃也不会有效果。用河洛生成数来约束药量,没有别的神秘性,就是强调比例而已,你大概比例到了就行,不必非是要具体的几两几升,多出几钱也无所谓。比如要求泽泻用四两,不能少,你要是用多了,用五两,也可以,不少于四两就行。不要被束缚死。

记得是1998年。有一个女患者,就是得了咽喉部息肉,做了激光,结果,又复发加重了,声音都有些嘶哑。就是吃这个药,原方原量。吃了五天,感觉舒适,因此就有了信心。前后吃了近两个月,期间基本好转了70%。最后一天,早晨起来感觉嗓子发干,痰涎壅盛,使劲的清了一下嗓子,结果,咳出小指甲大的一块被痰涎包裹的硬物,自述恶臭难闻。从那以后就彻底痊愈了。

学生:老师,苏叶要包吗,病人本来就咽喉异物感。苏叶有黄毛。

不用包。

2.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草小麦大枣汤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这个脏躁,一般是妇女更年期多见。什么原因导致的?是由于津液不足。“属阳明”病,燥证的范畴。脾气性格突然改变,老百姓说法,就是像着了邪魔了,和人谈话,几句话就想哭,委屈的厉害啊,神经兮兮的,浑身不舒服,愿意打呵欠,精神过敏,疑心大。很多都伴有炙甘草汤的证,伴有心悸、心慌、恐惧等。口干渴,小便多,舌红苔白微黄而燥,脉弦滑或微洪偏数。阳明病,大实则躁狂。津亏的,多见脏躁。不单是妇女,男性也会有这个现象的。

脏躁,顾名思义,里证,无津液滋养则烦躁。经方上,这个神志问题,多和阳明病、太阴病有关。抑郁症有虚寒的,就要考虑是否有太阴病。我们看看方子。

甘草,用炙甘草。温中养胃生津而补虚强壮。

小麦,要是搞不到,就用白面代替。性味甘,凉。《别录》: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清热生津液,固津血,还化气利水饮。

大枣,甘咸。大补津液,养周身津液。感觉到饿的时候,你吃它10多个大枣,一会儿,就要津液满口,源源不断。

这个方,大补津液,清热养胃而化气除烦躁。胡老说,对于实证的失眠不能用,用了加重,彻夜不眠,不严谨。他是受了时方理念的影响。水饮实证造成的不寐,比如少阴不寐,你用了就会加重。阳明实热津亏的,你用了,就效果好。要辨证明确。这个方,对证了,几付药就见效。

3.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大黄甘遂汤

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肚子里胀满的十分厉害。敦:大口,圆腹,二环耳,三短足。盖与身多对称,合盖则成球形。是古代的食器。形容肚子胀满,圆鼓鼓的。

小便不利,还不渴。这是里有水饮,不能化气。还要口干不欲饮。如果是产后得的,就要考虑和瘀血有关了。瘀血也有口干不渴的问题。因此他说,这是有水饮和血瘀并在,互结到一起了。是个属阳明的实邪,要攻下。因为产后病,要考虑血虚问题,因此加了阿胶养血补虚。大黄,去瘀血。甘遂,下水饮。这都是攻逐药。有些肝硬化腹水,腹胀厉害,体质强的,也可以用这个方。

4.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有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伤寒条文)

中风七八天,反而寒热往来有时啊,像疟疾一样。正赶上来月经,月经还断了,这是热入血室,这个热要结聚了,因为月经断了,定是有了瘀阻了,但是还不重,没有谵语,提醒我们要注意,不治的话,就会马上出现阳明血热互结的。这个怎么处理?有是证用是方就行。没见到阳明证就不要去管,只管眼前的就行。眼前的是什么?就是少阳病,直接给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就不解了,反复讲了不少次了。少阳家的祖方。

5.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伤寒条文)

这个呢,说的是太阳伤寒,这个热比中风厉害一些。热入血室,没有说少阳证,也没有说有血结。这是热重的原因,血还不结,照样行经,不过是晚上谵语胡说而已,白天没事。为什么晚上重?这个卫气晚上入阴,正邪交争,要增强邪热的。他告诉我们,不要乱用药伤了中焦胃气和上焦的气就行,这个热邪会随着月经排除的,可以自愈。如果不自愈呢?可以用下瘀血汤的。

6.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伤寒条文)

妇人得了太阳中风,发热恶寒了,正赶上来了月经了,到了七八天时候,表证没有了,不发热了,身凉,还脉迟了。接着出现了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他说,这是病传变了,热入了血室。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这该是少阳证。谵语呢,是阳明问题。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搞清:①为什么热入血室?有表证,还来了月经,大概本身就里面虚的,加上月经下血,类似下法的,把邪引进去了。②为什么热入血室,谵语了,还身凉脉迟?一个道理,热入血室,就要下瘀血才行,她自己用排经血的方式给下了,所以这个阳明的血热互结就自然解决了,这个谵语也一定是一过性的,不重的。这样一来呢,阳明血热互结就不要去管它了,只管这个少阳“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就行了。这个时候,用小柴胡可以的。书上用针法,更直接,就是刺期门,解决这个它管辖的胸胁中焦的气机。

大家看看,这都是妇科的条文,宋本都给搞到《伤寒论》里面了。还拿那些版本奉为至宝。类似混淆整理的条文,宋本里面有很多。

7.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有表证,内有水饮上逆,吐痰涎,这说的其实是小青龙汤的主证。不要见到吐涎沫就用小青龙汤,要同时有表证才行。人家是小青龙汤的证,有表证夹杂了。不该用下法,你却给用了下法,病邪入里内陷,轻的成了痞证,重的就会成了陷胸了。要是赶上来月经,就会病入血室,变证百端。这一定要注意。有小青龙汤证,用小青龙汤解决。误治了,出现了痞证,表邪和吐涎沫还不止。怎么办?还是先解表,用小青龙汤。表解了,痰涎没了,再用泻心汤解决痞证。这个泻心汤,也是一个举例而已。必须要有阳明实证才行。要是有少阴或者太阴夹杂的痞证,不能乱用。要按照痞证去分辨,或者用附子泻心汤,或者半夏泻心汤对治。

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

1. 妇人著坐药,强下其经,目眶为痛,足跟难以践地,心中状如悬。(脉经)

这条,说的就是用导药,****用药,来人为强制性的攻下瘀血,造成月经,太过的话,会导致亏血问题。主要是眼眶疼痛,足跟痛,心中空虚如悬半空,怔忡不安。这条又给了我们一个辨证知识。血虚较重的,要出现这三大主要症状。血不养周身,上焦目眶痛,下焦足跟痛,中间心如悬,忐忑怔忡不安。可以用建中汤类,当归汤或温经汤等,去补虚养血。

2. 师曰:脉得浮紧,法当身躯疼痛,设不痛者,当射云何?因当射言。若肠中痛、腹中鸣、咳者,因失便,妇人得此脉者,法当阴吹。(脉经)

脉见到整体浮紧,该是周身疼痛,表该有寒了。如果周身不痛,该是什么地方有病?射,是推测的意思。古代占卜,有“射覆”法。把一件东西用东西罩住,让占卜的人推算里面藏的是什么。射,有准确的预测、推测的意思。医生回答,应当从病人的主诉中考虑。如果肚子里疼痛肠鸣,还咳嗽,咳嗽时候会小便失禁。见到这种情况,还有脉浮紧,会发生“阴吹”。

阴吹是指妇女****中时时出气,或气出有声,状如矢气者,即****口可以产生或吸入气体,然后再像放屁那样有声有响地排出来,这种现象称为阴吹。病因,多由产后****口松弛,关闭不严,空气内入造成的。说白了,也属于一种虚寒证,脉浮紧,是寒气下入,因而浮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