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名医临证心得 (4)
3. 治肝通便 肝主疏泄,治理调节全身气机;主情志,情志内伤最易伤及肝。老年性便秘多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而肝与情志致病最为密切。肠腑气机通畅,脾胃功能调畅,均有赖肝气之疏通。《医学入门》曰:“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内经》曰:“土得木则达”,均强调了疏肝理气在治疗肠腑病变的重要性。若肝失疏泄,气机失常,“诸气怫郁,则气壅于大肠,而大便乃结”(《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肝郁化火伤津,气津不布,亦可导致大肠津亏。临证需重视理气疏肝。对于气滞较轻腹部轻度胀痛、便秘较轻、脉弦者,习用柴胡、枳壳、木香、木蝴蝶、八月札、佛手等药疏肝理气;气滞较重脘腹胀满、腹痛较甚、呃逆嗳气、脉沉弦者,习用枳实、槟榔、青皮、沉香、大腹皮、莱菔子等药以破气消滞通便。
4. 治肾通便 肾主二便,开窍于前后二阴,肾阳的温煦、气化,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功能,肾阴肾阳互根互用,肾阴不足,亦可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对于肾阳不足者,习用肉苁蓉、锁阳、核桃仁以温肾通便;肾阴不足者,习用桑椹、何首乌、黑芝麻、枸杞子等以滋肾通便。
《景岳全书·秘结》:“凡属老人、虚人、阴脏人与产后、病后、多汗后,或小水过多,或亡血、大吐大泻之后,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虚即津液之耗。凡此之类,皆须详查虚实,不可轻用芒硝、大黄、巴豆、牵牛子、芫花、大戟等药及承气、神芎等剂,虽今日暂得通快,而重虚其虚,以致根本日竭,则明日之结必将更甚,愈无可用之药矣。”老年人脏腑柔弱,气血津液多化生不足,肠腑津血不足,无水行舟,便秘缠绵。若擅用攻下之法,徒损阴液,便秘日甚;若确属阳明腑实证,当用攻下,中病即止,正所谓“急下存阴”,可视为保存阴津之变法。对于阴津不足者,习用生地黄、玄参、麦冬、沙参、何首乌等药以养阴生津润肠;阴血不足者,习用当归、何首乌、桑椹等药以养血润燥通便。便秘日久,肠腑气滞,影响肠腑血运,久病入络,导致络脉血瘀。络脉血瘀,反过来又加重肠腑气滞,便秘缠绵难愈。症见腹痛加剧,疼痛多位于左腹,舌暗、舌边有瘀点或舌下络脉青紫,便秘日久不解。习用桃仁、当归、莪术、路路通等药以活血化瘀通便。
王琦临证心得
1. 辨体论治 辨体是中医学对疾病诊断、治疗的特色之一。不同的体质对疾病的形成、发展和治疗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性质便秘的形成与其人体质特征有着密切关系,而不同的体质特征对便秘的治疗、辨证用药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便秘的论治,首先应辨别其人之素体,如其人素体阳盛,加之恣饮酒桨,喜食辛辣厚味,则易形成胃肠积热、燥热内结,对此则应治以清热通便,常用麻子仁丸加减;若其人素体阳虚,则易阴寒内生,凝阴固结,阳气不通,肠道传递不利,则应治以温阳散寒通便,方用济川煎加减。方中肉苁蓉补肾润肠,淫羊藿补肾助阳,当归养血润燥。若其人素体痰湿壅盛,加之喜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生,阻滞气机,胃气不调,脾阳不振,致大肠传导失常,则应健脾化痰,祛湿通便,其本在脾肾,其标在痰湿阻滞。
临床常用涤痰汤加减,方中以半夏、胆南星、陈皮燥湿祛痰,党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枳实、竹茹和胃降逆,石菖蒲祛痰醒脾。临床还应辨证加减。如痰湿体质挟瘀血,可加蒲黄、丹参、当归等,若气滞甚者可加厚朴,痰湿甚者可加白芥子、炒莱菔子,脾虚湿甚者可加苍白术。若素体气血亏虚、阴液不足者,其便秘则多因脏腑失于濡养,津液不足,无以滋润肠道致肠道干燥而便秘,对此则多治以养血益气,滋阴通便。临床多用四物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如气虚甚则加补气药生黄芪、党参等,如血虚甚则加重当归、生黄芪的用量,亦可加阿胶、熟地黄等。另外由于滋阴药多用易有碍脾胃,故应加行气健胃之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其体质状况不同,其便秘之成、便秘之治亦不同。
如年老之人,其便秘之成多以虚为主,多因脾肾阳虚,津液不足,运化乏力,故其治则多以滋肾健脾、补气养血、润肠通便。先生临床喜重用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小儿为纯阳之体,由于现今饮食结构的变化,如过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使得目前临床小儿便秘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多有热积、脾胃燥热,对此先生喜用芦荟丸加减,以泄其脾热,通其燥结。妇人体质特征多柔弱,加之经孕产乳的生理特性,宜致气血津液不足。故妇人便秘之治则多以补气生血、滋阴润燥通便为主。临床还应视具体病情加减。总之,对便秘的论治辨体是一个重要环节,应在辨体基础上结合辨证加减用药,诚如《温疫论·老少异治论》所云:“凡年高之人,最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盖老年荣卫枯涩,几微之气血易耗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甚捷,其元勃然。但得邪气一降,正气随复。所以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2. 疏利三焦 大便难在《伤寒论》中论述颇多,仅专门条文就有21条,并提出“阴结”“阳结”“脾约”等病名。而大便鞭,有燥屎等在很多情况下即指大便难、不大便,所以三承气汤证、大柴胡汤证中的不少条文有大便难,不大便。大便难临床常被认为是阳明实热,灼伤津液,津伤化燥,以致肠道失于濡润所致。由此人们对仲景之三承气汤使用较多,其声名也得以“远扬”。以致有时临床不辨患者之证候,不察其人之体质,一俟有大便难,便予承气之类。仲景之所以对大便难有诸多论述,且备有多种方剂,即在于大便难有不同的成因,其人有不同的证候。应辨证施治,辨体论治。先生常告诫我们,学习《伤寒论》不仅在于熟背条文、方剂,更应领会这种辩证思想和思维方法。如先生临床有时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大便难,似不合常理。而仲景对此早有论述。如“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调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此大便难乃因阳明病,热郁胸胁,肝胆不疏,三焦气机不利,所以胁下痞满,肺与大肠相表里,上焦肺气不得宣通,津液不下则下焦大肠传导失常,故不大便。中焦胃失和降而呕,此正是小柴胡汤清解疏利方可治。小柴胡汤清解表里,疏利三焦。疏上焦则肺气宣通,疏中焦则胃气和降,中上得通,津液得下而下焦得利,便难自解。另如妇人产后常出现的三大症之一,大便坚,呕不能食,亦以小柴胡汤主之。此则因血虚津亏,阳气偏盛于上,胃失和降,津液下亏,肠道失润所致,用小柴胡汤扶正达邪,疏利枢机。从而使气机调畅,阴阳相合则诸症自解。先生临床治疗大便难亦常强调这种提壶揭盖的思想。如先生临床常在辨证基础上加杏仁,或嘱服杏仁露。杏仁既可宣肺以利下通,又可润肠。所以说对大便难的论治,注意辨体与辨证相结合是非常必要和有临床价值的。对小柴胡治疗大便难应立足于临床具体证候情况和体质特征,对那些燥结症状不明显、白虎汤证未成、热郁胸胁所致的大便难即可用小柴胡汤清解疏利。小柴胡汤的临床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对其使用,先生主张不应囿于少阳证,更不能将小柴胡汤与少阳证等同。应从仲景原文及其使用范围、组方配伍上去理解小柴胡汤的功用。
3. 健脾助运 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异常,但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习惯性便秘的患者,有些人可数日甚至一周不排便而并无明显不适症状。这些人多因其脾胃功能虚弱,传送乏力,而机体似乎也适应了这种延迟。但这类习惯性便秘对人体极为不利,如长期便秘可造成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心烦失眠,诱发肛裂、痔疮、息肉、脱肛等,老年患者可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病,甚可猝死。仲景名方炙甘草汤用于治疗“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对于方中麻仁一药之功用有多种解释,多认为是复血脉。
先生则认为该证之成多由于其人气血不足,易致大便难,麻仁之用在于润肠通便,以防大便难而加重病情,此方为仲景用此药之高妙之处。对于这种素体脾胃虚弱,运化传输功能弱的患者,先生临床喜用《脾胃论》之枳术丸(枳实、白术、荷叶)为基础方,且常加大白术用量,可用至20~30g。先生言白术微辛,苦而不烈,其力补多于散,有较好的健脾和胃之功,脾健胃和,脾升胃降则运化功能正常。且白术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亦有利于大便排泄。临证时常视患者体质及辨证情况加减化裁。气血亏虚者加肉苁蓉、当归、火麻仁等。对老年患者,先生则喜用肉苁蓉,用量可在30~40g;对有明显燥热内结者,先生喜用枳术丸合增液承气汤治疗;对有明显的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者(如胃下垂),先生则用枳术丸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取其塞因塞用之意。
4. 行气通腑 便秘较重,且病情严重者,患者不仅痛苦异常,而且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如诱发冠心病等。对此种急症,则应急则治其标。如粪嵌塞,即较多量坚硬或黏腻的粪块停滞嵌塞在直肠壶腹内,患者常有直肠部胀痛难忍伴见烦躁不安,精神异常痛苦。对于此类急症则应采取紧急措施,先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急躁,可用开塞露塞肛、****。但这种泻药如酚酞、液状石蜡、甘油等,不宜经常使用,以免干扰肠道正常活动和吸收功能,同时这种泻药还可导致肠壁神经感受细胞应激性降低,致使以后肠道内有足量的粪便也不产生正常蠕动和排便反射,久之可形成对泻药的依赖性。
先生对一些肠蠕动功能差而致腹胀、便秘者,则多在辨证、辨体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槟榔、枳壳以除气行滞。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其有良好的健胃、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的功能。有助于减轻肠内异常发酵和促进炎性渗出物排出。对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大便不利者有较好疗效。相当于西医之胃肠动力药。对麻痹性肠梗阻,先生则用张锡纯之莱菔子汤,煎汤一大杯,顿服之;对症状较重者加蜣螂。《本草纲目》认为莱菔子有:“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之功。《滇南本草》则云其有:“下气宽中,消膨胀,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张锡纯则指出:“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蜣螂则有通胃肠燥结之功。
肖汉玺临证心得
药物依赖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病程久长,服药或效或不效,停药后反复,长期依赖药物排便的功能性疾病。该病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是高血压病、冠心病、脑中风以及胃肠道肿瘤诱发、加重的危险因素。肖汉玺老师认为脾虚是药物依赖性便秘发病的基础,临证时应根据大便是否干硬燥结,从脾虚燥热和脾虚气弱两型治疗。肖师论治匠心独具,兹介绍于下。
1. 脾虚燥热型 《内经》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只有脾运健旺,津液四布,肠腑濡润,大肠主司传导的功能才正常。若脾虚运化无力,水津不能敷布至肠腑,则肠腑失濡,燥屎内结;若患者胃火素盛,则更易动灼胃津,使肠腑内燥。燥屎结于肠腑,秽浊不得下行,郁而生热,浊热炎上,可见头昏头痛、心烦不寐、脘腹胀满、口苦口臭、矢气臭秽、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十数日不便仍无便意,舌体多胖大,苔黄厚腻或燥黄,脉滑实有力。医者见脉证俱实,恒用承气类清热攻下,若大便通后数日复结,则续结续用攻下,久必败伤脾胃,变生他证。肖师曰:此证因虚致实,治疗重在健脾,促进脾之运化功能。若肠腑燥热结实甚者,可暂佐润燥通下之品,燥结一开,则以健脾理气之品巩固,一般连续服药三四周,陈年痼结,多可治愈。
常用药物及加减:生白术60g,生枳实30g,全瓜蒌30g,槟榔15g,杏仁15g,当归15g,桃仁15g,甘草10g。若胃肠积热颇重,在前三服药中可加大黄10g,芒硝(冲服)10g。用药特点:①便秘病位在下,药量宜重。诚如吴鞠通所曰:“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②药物以生用为宜。盖药物炒用,有收敛涩肠之弊。③配伍特点:生白术重用至60g,健脾功较宏大,但白术“性守而不走”,必须配伍生枳实、槟榔等理气导滞之品以行白术药力,如此白术益气健脾之力,才可化为肠间动力而源源不绝,胃津由此而布,便秘因此而根除。配合全瓜蒌宽胸利膈,杏仁苦润肃降,又寓有宣里通表之意。便秘日久,肠腑经脉失和,治以辛润,故以当归、桃仁活血和络,使肠腑脉络和调,津随四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