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
节气特点:1年中最热的节气,雷阵雨也多,温度甚至超过40℃。
保养重点:暑湿之气逼人,心气容易亏虚,人常会觉得全身无力、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由于容易出汗,应以清补、凉补为主,去除湿热暑气;人体在大量出汗后,四肢容易产生麻木,或觉得恶心,这时应多喝一些淡盐开水来补充流失的体液,或是喝些西瓜汁、绿豆汤、酸梅汤等。这是一年最热的节气,极端气温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引发痉挛和中暑等急性病症。值此时一定要预防中暑。
这个时节也适合冬病夏治,治疗冬天容易出现的过敏性疾病,像过敏性鼻炎、气喘、过敏咳、异位性皮肤炎等,都适合从大暑这个节气开始调理,可以调节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最好能在这个节气,多喝一些冷开水,煮过的冷开水,氯气会变少,可补充人体细胞所必需的水分。
立秋(公历8月7日、8日或9日)
节气特点:凉风日多,是凉爽的季节开始,但仍有季节变化较大,偶尔会有“秋老虎”发威。
保养重点:秋属“金”,易“燥”,燥气伤人,容易产生上呼吸道及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出现皮肤干、口干、秋燥咳嗽或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早晚温差大,衣着应注意保暖,饮食应注意滋阴润燥,这时也要讲究阴阳平衡。根据中医说法,秋季主肺,司呼吸作用,而肺主“气”,包括整个呼吸系统、肺循环与部分体循环在内。
这个时节已经不适合饮用冰冷的饮品,而且经过整个夏天内外湿热交蒸,肠胃内虚,抵抗力降低,在天气逐渐转凉后,仍恣意贪凉,更会造成湿热内蕴,因此立秋之后应该少吃瓜果类。
此时可多吃百合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养阴清热的食材。百合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素,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像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不仅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也有帮助。不过,百合性偏凉,若是有慢性肠胃炎或是因风寒所致的咳嗽,不宜多吃。
处暑(公历8月22日、23日或24日)
节气特点:农历上记载:“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处暑”。
保养重点:这时夏天即将结束,天气转凉,应注意睡眠与精神状况。原本夏天因为炎热,睡眠不好,到了秋天就要更注重睡眠品质,解除疲劳。
睡眠好,才能保持头脑清醒,保护大脑。睡眠质量,攸关孩子的生长,睡眠质量高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好的睡眠品质更是养颜美容、保持青春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这个节气更要积极的养生,可做适当的运动,多吃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
由于天气不再那么热,有机会时,应尽量到郊外去踏青,放松心情,对情绪有保护作用。
另外,睡眠的安稳,对体力的恢复与疾病的抑制,也很有效果。
白露(公历9月7日、8日或9日)
节气特点:农历上记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故名白露。”中秋的文旦、柚子,也以白露这个节气过后所产出者为佳。
保养重点:这时已入秋,露水一天比一天重,天气更凉,容易发生过敏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等。由于天气转凉,秋风一吹,过敏咳的患者便会咳上好一阵子,特别是没有注意头、颈与足部的保暖时,容易因为对冷空气的敏感而导致气管痉挛性的咳嗽。在饮食上应节制海鲜、油炸类食物,也要少吃如香蕉、橘子、西瓜、芒果等。
此节气应强调宣肺化痰,保护肺脏。宜做适当运动,并且着重于营养的摄取,多喝开水而少喝含******的饮品,同样应多吃含维生素B、维生素C多的蔬果,如紫菜、海带、花椰菜、荸荠、菠菜、胡萝卜、百合等。
能润肺生津的梨子也是此时适合的水果,除了含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蛋白质、矿物质,还有胡萝卜素、果糖、苹果酸等营养物质,并具有止咳、化痰、降火、清心等功效。不过,若是脾胃虚寒,有慢性肠胃炎的人,应该慎食梨子。
秋分(公历9月22日、23日或24日)
节气特点:秋分正当秋之一半,南北半球昼夜均分,阴平阳秘,宜重阴阳平衡,这时比较容易燥邪伤肺,对治的法则为“清肺润燥”。
保养重点:秋令容易感冒、支气管炎、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鼻咽干燥,并容易全身酸痛,急慢性鼻窦炎也极易在此时复发。温度冷热变化太大时,也会容易引起过敏性咳嗽的症状。
秋分时节,正是保养呼吸道的最佳时机,严禁在此时饮用冰水或吃寒性的食物。宜着重平补,可多吃花生、芡实与莲子。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之外的各种维生素。由于花生容易受潮发霉,产生致癌性强的********,应妥善保存于低温、干燥的地方。
虽然花生对养生保健有益,但有高脂血症、已切除胆囊或是肠胃炎的患者,不宜多吃花生这类含大量脂肪的食物。另外,患有口腔炎、口舌溃疡、口唇疱疹或鼻出血等内热上火者,并不宜吃味甘性燥的炒花生,否则会加重火气而使病症久治不愈。
寒露(公历10月7日、8日或9日)
节气特点:有农历记载:“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气候转寒,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保养重点: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金秋之时,燥气当令,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口干舌燥,鼻黏膜发炎,皮肤更加干燥,血栓的概率增加。这是因为睡眠多了,血液流动速度变慢,加上温差变化大,因而容易急性脑缺血。在此期间要滋阴润燥,可多吃芝麻、蜂蜜、山药等来滋润,提高自己的能量;少吃辛辣。
山药能补脾胃、益肺肾,含有丰富的甘露糖、纤维、皂苷。山药所含的黏性物质,可强化肾功能,增强精力,也对肠胃、肺部也有正面效益,肺部功能较弱,经常容易感冒、气喘的人,可以常吃新鲜山药。
另外,山药中所含丰富的钾,能将人体内多余的钠带出体外,而皂苷则能增加免疫功效,进而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霜降(公历10月23日或24日)
节气特点:有农历记载为:“气肃,露凝结为霜而下降,故名霜降。”这时已到深秋,最好是平补,暑过之后,对人体影响最大的,主要都是在呼吸道的感染上,如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
保养重点:深秋时节,气候变化大,应防止受凉,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菌感染。若是腹部受凉,不妨多吃些如姜、葱、芥末等具暖腹、驱寒效果的食品。
因气候变化,病毒易侵袭,肠病毒也会出现,可多吃梨、苹果、洋葱、白果,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忌食炒、辣、炸类食物,并忌烟、酒,以免再耗津伤阴。
洋葱含有丰富营养素,还含有微量胡萝卜素、硫胺素、烟酸、硫化合物之混合物及少见的前列腺素A1等,几乎不含脂肪。用洋葱鲜汁与醋混合,可以缓解咽喉炎。将200克去皮的苹果加上15克的杏仁粉、100克的牛奶同时打汁,早晚各喝1次,可以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
立冬(公历11月7日或8日)
节气特点:是冬季的第1个节气,这时已到进补最佳的季节。农历上记载:“冬者终也,立冬之时向,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保养重点:此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冬主“水”,水属“肾”,寒气造成能量下降,器官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受寒气侵袭。这时最好保持阴气平和,勿让阴气盛极,而使阳气失守。冬季要着重养阴,并预防冻疮,勿让寒气侵袭而致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痛风等增加。
立冬时节保养,应避寒就温;保暖是很重要的,对现代人来说,因有随身可用的暖暖包,保暖比以往更为简便。
天寒时,最容易受冻的是手、足、耳等部位,应预防冻疮产生,到户外时要注意衣着保暖,并经常活动筋骨,使气血流畅。
冬季寒流频频来袭,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进而给细菌病毒可乘之机,因此应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外界自然变化的适应力。
小雪(公历11月21日、22日或23日)
节气特点:农历上记载:“斯时天一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这时节天气阴冷,阳光稀少,寒气逐渐增强,阴气更重,容易让人觉得情绪低落,感到焦虑、忧郁,而神经官能症也容易出现。这是因为脑内的5-羟色胺酸会减少,因而容易造成神经官能症。
保养重点:这时必须好好调整情绪,保持乐观,生活方式也应调整,可多参加活动,并且多做运动。
饮食上则可以多吃香蕉、荸荠与香菇。香蕉能润肺滑肠,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磷、铁等丰富的营养素,还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硫胺素、核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少量的5-羟色胺酸、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等。
香菇味甘、性平,可补气强身、益胃助食,还可降血脂,提高免疫力与抗癌。此外,香菇还能补充维生素的不足,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B12,尤其是经太阳照射之后的香菇,所合成的维生素D2也很多。
大雪(公历12月6日、7日或8日)
节气特点:农历的记载为:“斯时积阴为雪,至此深洌而大形于小雪,故名大雪。”
保养重点:天气渐冷,血管容易收缩,血压因而上升,容易造成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特别容易发生在睡眠中或是清晨刚睡醒时。《医林改错》中就有“血受寒则凝结成块”之说。
天气冷,很多人喜爱吃麻辣火锅,因而容易产生便秘、痔疮问题,甚至可能因喝酒过量,导致其他的血管疾病;另外,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反应迟钝而容易失温,应留意保暖的重要。
便秘的人可以多吃如荞麦、胡萝卜、马铃薯、山药、香蕉、木瓜等;有痔疮问题的,空心菜、菠菜、茭白笋、南瓜、莲藕、柿子、无花果等。
这时也是养生的良好时机,冬天需要的是能量的补充,可运用药膳热补。适合进补的食材如羊肉、牛肉、鸡肉、鱼、木耳、藕节等。进补时最好不要吃生冷和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而影响补药的吸收;进补期间若有风邪侵入所致的感冒、发烧、腹泻,应暂停各类补品,待恢复健康后再服用。
冬至(公历12月21日、22日或23日)
节气特点:农历的记载为“此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此时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刚刚萌芽,应尽量注意养生。
保养重点:阴气盛而阳衰,气温降低,人体器官与肌肉相关组织的适应性会有变化,经常会有冠心病、狭心症、心绞痛或缺血性心脏病发生。
预防这些心血管疾病,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①尽量不要抽烟。
②控制体重、血糖、血脂肪与血压。
③注意保暖,勿忽冷忽热,也不宜洗忽冷忽热的三温暖。
④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⑤不要做剧烈运动,以保持血压、心跳维持正常,比较安全的运动是作剪刀操、打太极拳和散步。
⑥适当饮食,保持均衡,勿暴饮暴食,刺激性的食物如酒、咖啡或浓茶等,应少碰为妙。
⑦家族中若有人罹患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应及早接受相关检查。
小寒(公历1月5日、6日或7日)
节气特点:从字面上看,小寒意指天气尚未大冷,但根据气象资料显示,气候寒冷、气温之低,有时比大寒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谓寒风彻骨,真会觉得从骨子里寒出来。
保养重点:在寒冷的时节,人体为抵御外寒,能量的需求会增加,较肥胖的人脂肪多、能量足,情况还好,瘦弱的人就可能因能量不足而必须补充能量。
重点强调保暖。简单的方式,或可藉健康旅游去避寒,或去泡泡温泉,藉水中的负离子与水的流动,促进血液循环。不过糖尿病患者要小心,温泉的水温不可太烫;而高血压的患者,要留意空调,最好是选择露天的温泉去泡。
藉泡温泉保养的原理是在于“足温头清”,脚要温、头脑要清,才符合身体运行的要件。环境不允许的人,也可以在家泡脚或泡澡。泡脚时,温水可浸泡到足踝上约15厘米的位置,泡10~20分钟即可。
有些人可能会藉烤炉或暖炉保暖,缺点是水分易蒸发,需留意补充水分,无法像泡温泉般是在水中,有流动的水包覆,对皮肤与对血液循环更有帮助。但心血管、脑血管或卒中者泡温泉,应特别注意。
大寒(公历1月19日、20日或21日)
节气特点:已届年终,家庭主妇忙着安排打扫、购物,准备过农历年,在心理上,压力会比较大些。青壮年可能会有就业或跳槽压力;而年纪大的银发族,也会因为适逢较大的节气转换,心中焦虑,在气候忽冷忽热中,身体会觉得不适;有病的人,在心理上会更怕过节。
保养重点:由于气候偏冷,人体自然收缩,加上精神压力较大,女性容易因此经期失调,更年期症候群的不适症状会明显出现。
俗语讲“大寒、大寒,防风御寒”。从中医理论讲,冬主肾,可早晚喝杯人参黄芪茶,晚上吃杞菊地黄丸,目的就是为了补气、补血、补肝肾、明目。
女性朋友更要着重心情调适,用疏肝解郁的方式来调畅生理功能,多注意情绪反应。更年期障碍易有各种症状出现,更因现代女性接触化学物品多,可能会夹杂如皮肤干裂,因打扫多而致筋骨酸痛,或骨质疏松、烦忙失眠等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