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告别痛经36计
12352800000031

第31章 ——运动疗法

第二十七章——运动疗法

1. 什么是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与体育锻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体育锻炼是通过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以达到提高机体素质,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而运动疗法则是一种医疗性体育运动,它的对象是有疾病的人,是按疾病的性质,规定体育动作或传统的健身运动,促使疾病早期治愈,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运动疗法对很多疾病有特别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呼吸、消化、循环、生殖系统的某些慢性病;骨关节损伤和肌肉损伤的功能恢复;瘫痪肢体恢复运动功能;以及姿势异常的矫正、泌尿系统结石的排石治疗。对糖尿病、肥胖症等的治疗也卓有成效。同时对调整新陈代谢、延缓衰老也有一定价值。

运动疗法对某些疾病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并获得满意的效果。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很广,但不是万能的。从目前体疗水平看,体疗主要应用于慢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恢复期疾病、代谢性疾病。

运动疗法的禁忌证有:发生出血危险的溃疡病活动期、大血管和神经附近有粉碎性骨折片及锐利异物的存在;心肺功能严重低下、咯血、气胸;病况沉重、大量失血后;高热状态、感染中毒症状明显;一切急性病发作期;恶性高血压、显著的动脉硬化、有发生脑卒中危险者;主动脉瘤等。

2. 运动疗法的意义是什么

动物学家发现,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一旦被俘获,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好得多,却活不到80岁;野兔平均可活15年,而自幼养在笼内过着“优越”生活的家兔,平均寿命才4~5年;野猪的寿命也比家猪长1倍。那么,为什么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寿命长呢?重要的一条是野生动物为了寻食、自卫、避敌、摆脱恶劣气候的侵害,经常要东奔西跑,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体质变得越来越好,寿命自然比家养动物长了。同样,人也是如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人,寿命就长。这说明一个道理:运动是健康之本。

(1)动以养形:《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说明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著名医家张子和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人体运动主要围绕肩、腰、髋、膝、踝等关节来进行,且每一处关节部分布有若干肌群,经常运动,既能消除脂肪,又增强了肌肉的力量。此外,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还可提高青少年的身高和其他生理功能。

(2)增强脾胃功能: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运动有强健脾胃的功能,促进饮食的消化输布。而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才能健康长寿。

(3)加强心脏功能:国外有个心脏病学研究所,曾对20~30岁的健康男子做过一个缺乏运动对身体影响的试验。他们把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规定试验对象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不准坐起、站立或在床上运动。对照组也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但允许每天在床上设置的专门器械上锻炼4次。当试验进行了3~5天时,试验组的人纷纷诉说背部肌肉酸痛、食欲缺乏,发生便秘;20个昼夜过后,肌肉开始萎缩,肌力极度衰退,不少人从床上一站起来就头晕目眩,心跳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到危险程度,有的竟处于昏厥状态,与试验前对比,心脏功能平均下降70%,起床后,连上楼这样简单活动几乎都无法完成。但对照组的情况全然不同,他们仍保持了试验前的工作能力与功能水平。另据对哈佛大学17 000名毕业生普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经常进行积极的运动,可使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减少35%。

(4)增加肺的功能:经常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能达到9~16厘米,而很少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只有5~8厘米;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 500毫升左右,常锻炼的人,由于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 000毫升左右。此外,运动又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12~16次,其好处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运动锻炼,又可增强卫外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5)提高肾的功能:这是因为运动使新陈代谢旺盛,代谢废物大部分通过肾排泄活动,使肾功能得到很大锻炼。中医认为肾主骨,不少中老年人常见的骨质脱钙、骨质增生、关节挛缩等疾病,也可通过经常的锻炼,而得以预防。

(6)使人精神愉快:体育运动可促使脑血循环,改善大脑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延缓中枢神经细胞的衰老过程,提高其工作效率。尤其是轻松的运动,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对神经官能症、情绪抑郁、失眠、高血压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正如美国医生怀特所说:“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近年来神经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已经证明,肌肉紧张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不愉快的情绪通常和骨骼肌肉及内脏肌肉绷紧的现象同时产生,而体育运动,能使肌肉在一张一弛的条件下逐渐放松,有利于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3. 运动疗法的原则是什么

传统的运动疗法,除具有系统的理论外,还有切实可行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是有以下几条。

(1)强调动静结合:不能因为强调动而忘了静,要动静兼修,动静适宜。运动时,一切顺乎自然,进行自然调息、调心,神态从容,摒弃杂念,神形兼顾,内外俱练,动于外而静于内,动主练而静主养神。这样,在锻炼过程中内练精神、外练形体,使内外合谐,体现出“由动入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的整体思想。

(2)提倡持之以恒: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效,没有恒心是不行的。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说明,锻炼身体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经常而不间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达到锻炼目的的。运动疗法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如果因为工作忙,难以按原计划时间坚持,每天挤出10分钟进行短时间的锻炼也可以。若因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到野外或操场锻炼,在院内、室内、楼道内做做原地跑、原地跳、广播操、太极拳也可以。无论如何不能高兴时练得累死累活,兴奋过去多少天都不练。

(3)强度适中,不宜过量:若运动后食欲减退,头晕头痛,自觉劳累汗多,精神倦怠,说明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告诫人们:“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有。”那么,运动量怎样掌握才算合适呢?一般来说,以每次锻炼后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适宜;也有人以脉搏及心跳频率作为运动量的指标,若运动量大,心率及脉率就快。对于正常成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40次为宜;而对于老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增加至120次为宜。

(4)舒适自然,循序渐进:为健康而进行的锻炼,应当是轻松愉快的,容易做到的,充满乐趣和丰富多彩的,人们才愿意坚持实行。即“运动应当在顺乎自然和圆形平面的方式下进行”。这是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的结论。在健身方面,疲劳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要轻轻松松地渐次增加活动量,“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正确的锻炼方法是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比如跑步,刚开始练跑时要跑得慢些、距离短些,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离。

(5)运动时间,合理安排:一般来说,早晨运动较好,因为早晨的空气较新鲜,而室内的氧气经过一夜的睡眠后,大部分被人吸收了,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增多,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运动锻炼,即可把积聚在身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来,吸进更多的氧气,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为一天的工作打好基础。此外,午睡前后或晚上睡觉前也可进行运动,以消除一天的紧张,轻松地进入梦乡,但运动不要太激烈,以免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影响睡眠。总之,许多健身运动,随时都可以做,多少做些,都是有益的。但稍微剧烈的运动,不要在吃饭前后进行,因为在饭前呈现饥饿状态,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易发生低血糖症;饭后剧烈运动,大部分血液到肌肉里去,胃肠的血液相对减少,不仅影响消化,还可引起胃下垂、慢性胃肠炎等疾病。

4. 运动疗法治痛经

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月经过少的女性来说,可促进子宫内膜脱落,有利于经期保健;对于有痛经的人来说,可减轻心理上的压力,驱除精神上的紧张,缓解子宫痉挛的程度,有利于痛经的康复。当然,月经期的体育锻炼要讲究科学方法。通常以乒乓球、体操、打拳、骑车、慢跑等项目为主,同时要注意缩短锻炼的时间,放慢速度,减少运动量,一般以不感到特别劳累为宜。

体育锻炼应因人、因地而异,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时期应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比如,青春期可选择跑步、跳高、跳绳、跳远、体操等能提高耐力和力量的项目。成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慢跑、体操、乒乓球、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不宜选择运动量过大或游泳等对痛经有影响的运动项目。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经期或痛经时应停止体育锻炼。

另外,下面的医疗体操对痛经患者的康复很有帮助。不论年龄大小,坚持锻炼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方法是:①俯卧位,一侧下肢后伸抬起,左右交替20~30次。然后再做两侧下肢同时后伸抬起动作10~20次。②仰卧位,做双下肢同时直腿抬起的屈髓收腹动作。腿抬高70°左右即可,抬起后维持片刻再放下,要做10~50次。③仰卧位,双下肢抬起凌空,交替做屈伸髋、膝动作,如蹬自行车样,共做10次。然后以髋为轴,做下肢环绕运动,环绕幅度由小到大,达到最大限度为止,可做10~50次。

以上3种方法可锻炼腰、腹、盆底肌力,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经期前3天至经期应停止锻炼。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能进行体育锻炼吗

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说,体质健壮,正气充盛,病邪就不能侵犯机体。现代医学也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可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使气血流通,关节流利,筋骨健壮,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按中医理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瘀而发病的。由于血液运行不畅,血瘀冲任、胞脉、胞络,“不通则痛”而发生痛经、不孕、月经不调等症状。因此,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快代谢,解除瘀阻,“通则不痛”使痛经减轻或消失。由此看来,体育锻炼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康复是有益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体育锻炼宜选用简便而有效的健身方式,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等,不宜剧烈活动,且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忌半途而废。经期或痛经发作时应停止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