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对证自疗
12356100000018

第18章 各有短长 (1)

(二)各有短长 (1)

1.如何选择西医 西医的诊疗模式我们已经简要论述过,它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模式是“寻找病灶,打击病原体”。与之相应的也就产生了另外一些特征,比如精确的量化标准,包括白细胞计数、离子水平定量分析等;还有精确的病灶定位,如CT扫描、胃镜等检查;治疗方面最大的特征则是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有效成分制剂)等。这些特性有其长处,但也不可避免地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在这里就几个常见问题作一简要提示,希望有助于患者在寻求西医治疗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医师意图,更好地配合治疗或及时作出西医以外的补充选择。

(1)抗生素治疗是优势:抗生素无疑是西医最有价值的发明之一,对于临床常见的绝大多数已探明的细菌感染,抗生素的疗效不容置疑。虽然抗生素滥用已经引起比较严重的细菌耐药和微生物环境破坏的副作用,但就目前看来,在细菌变异与抗生素产品升级的竞赛中,抗生素仍旧保持着些微的领先态势。正是因为抗生素的发明,促成了人类主要死亡原因的转变。近半个世纪以来,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谱为心脑血管疾病,而在此前的几千年中,主要致死疾病却是传染病和婴儿死亡,大约相当于传统所称的“发热性疾病”。人的平均寿命在很多国家地区能够从30岁左右增至今天的70岁左右,也与抗生素的发明有必然关系。

人体一旦发生疾病,除去主要的病灶变化之外,人体的整个内环境都会受到影响,通常的显著变化就是抵抗力下降。即使最单纯直观的小腿骨折,也会引起全身的连锁反应。所以,即使最初获得的不是细菌感染疾病,但在生病之后,患者也会变得比正常人更容易遭受细菌感染,恰当运用抗生素是很有价值的。

因此,对于外伤、感染性疾病等,应当肯定西医的价值,而且首选西医,及时就医。此外,对于其他的病灶相对单纯的疾病、有明确诱因的疾病、适用外科或介入治疗等手段的疾病等,西医通常也有绝对优势。

另外有些疾病,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流感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感染等,即使西医目前没有足够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这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西医治疗手段大多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针对高血压症状运用降压药,针对高血糖症状运用降糖药,感冒期间运用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等。如果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忽视西医,对患者是不利的。我们举例的4种疾病当中,前两种是多病灶慢性病,但主要症状的病灶比较明确;后两种是病毒感染,西医的抗病毒疗效不够理想,但这些疾病易合并感染。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时,必须结合西医同时进行(流感患者虽不是必须运用抗生素,但也应重视合并感染问题,尤其当流感大发作时)。

(2)西医诊断的价值: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医院看作“药店”,以为“看病=买药”,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虽然挂号费较少而药物昂贵,但实际上医师的诊断同样有价值,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诊断比治疗更有价值。

诊断至少在两个方面有其重要作用,一个是指导医师用药,也就是明确病灶位置和病原体;另一个是排除疑似疾病,避免误诊。

从第一个方面讲,医师经过诊断就可以明确后续的治疗方案。诊断之后,通常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确了诊断,而且医师掌握相应的治疗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医师可以负责地向患者解释治疗进程和预估治疗效果;另一种情况是明确了诊断,但是医学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技术,或者就诊医院的设备条件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医师可以负责地建议患者考虑西医以外的治疗,或者建议患者转院治疗。

从第二个方面讲,医师经过诊断虽然不能明确疾病是什么,但是可以明确不是什么。比如神经官能症感觉心脏不适,虽然医师无法明确病灶病性,但可以负责任地向患者确认不是心脏病。在这个基础上,患者就可以考虑心脏病以外的治疗,即使西医没有相应的治疗手段,但是患者可以放心地接受西医以外的治疗或者保健,而不必担心延误了重大疾病。

总之,西医诊断是有重要价值的,患者朋友应当重视。这种诊断价值的体现,通常就在于明确自己的疾病是什么、不是什么、有没有好的治疗手段(如果有,需要多长时间,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没有,医师是否建议接受其他疗法)等。因此,患者应当积极配合医师的诊断,而同时不要忘了在诊断之后就以上问题咨询医师,先不必忙着买药。

(3)多病灶和慢性病:点对点的治疗是西医优势所在,抗生素治疗和外科治疗是其代表。但这种点对点的治疗模式,对于很多慢性病和其他多病灶的疾病却不够理想,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干燥综合征等。类似疾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身性的症候群,诱因通常不明确,相关研究只能提示可能与某些诱因有关,病理过程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并且往往是进行性的。

西医对于这些疾病的复杂因素与多病灶难以逐个界清全面控制,因此难以运用全面有效的治疗。比如原发性高血压,西医临床的主要手段是降压治疗,但高血压所引起的多系统多脏器的进行性病变,西医则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建议患者改良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疾病所引起的繁杂多变的躯体症状,比如头晕、头痛、耳鸣、腰膝酸软、睡眠障碍、视力模糊、夜尿多等,西医也难以确定一揽子解决计划。而这些繁杂多变的症状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却是现实的。

综上所述,对于许多慢性病和其他多病灶疾病,西医显现了自身的不足。对于某些慢性病的重点症状的调控,西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疾病进程的总体而言,则缺乏明确诊断与全面控制能力。因此,在这些方面,应当考虑西医与其他医疗相结合,而不是单纯地依赖西医治疗。

(4)功能紊乱与保健:这里所指的主要是无法确认病灶或者没有明确诱因的躯体和精神症状,比如功能性便秘、某些神经症、失眠健忘、某些精神疾病等。其中有些疾病在西医中没有明确的病种可以诊断;有些虽然可以诊断,但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有些虽然可以诊断,也具有治疗手段,但药物副作用比较严重,如失眠症、抑郁症等;有些可以对症治疗,比如使用甘油(开塞露)通便,但不能治本;还有一些可以进行有效治疗,但是价格昂贵或患者耐受差,比如失眠症的某些时间疗法等。

无明显诱因的躯体和精神症状,其发生发展机制大多不明确。从某种角度讲,也可以认为这些不是疾病,而是健康状态的波动或者生理功能的自然退化。前者如倒夜班睡眠障碍、高血脂,还有许多被称为“亚健康状态”的症状等,后者如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食欲减退、习惯性腹胀、腰膝酸软等。如果不从疾病角度,而是从健康状态的角度来考察,显然保健功能不是西医临床的特长。对于类似情况,在临床上存在医患之间的观念差别,有时候甚至造成矛盾。医师有时会认为患者大惊小怪,“没病找病”,而患者本人被这些症状折磨得痛苦不堪,很难接受自己没有生病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最好能够尝试西医以外的医疗。有一个观念需要澄清,就是现代医学不代表人类医疗的全部,也不代表绝对真理。所以,在西医的疾病谱中无法诊断或治疗的内容,很可能在其他医疗范畴内是明确的病证,并且具有系统的理论与治疗技术,比如心理学、中医学。

2.如何选择中医 关于中医理论、中医临床的书籍很多,近几年关于“中医文化”的作品也骤然多起来,其中有不少时髦说辞,有些比较合理,有些比较牵强,但总的看来多数作品容易使普通患者或者缺少中医经验的爱好者越读越糊涂。诸如“天人相应科学观”“系统论”“超科学的时间医学”“宇宙医学”“全息医学”等名词,虽然各有自己的道理,但对于普通患者来讲,可能还是简单朴素的解释更加实用,也不致令中医神秘化,增加更多的迷惑。而且,中医本身就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朴素的医疗体系,基本上与神秘主义无关。

(1)整体论的价值:整体论是传统医学的普遍特征,不仅中医,而且包括古希腊医学、古埃及医学、古印度医学等传统医学,基本上都是整体论的。笼统地讲整体医学比生物医学高超,这不合理。但是反过来,认为整体论是被历史遗弃的落后学术,也不合理。何况整体论作为一种思维与实践模式,普遍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科学、政治、经济、心理学等都存在整体论,而且一直以来作为重要内容发挥着作用。

简单讲,整体论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出它的优势与短处,通过了解这几个特征,希望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恰当选择运用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