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对证自疗
12356100000069

第69章 水饮凌心 (2)

(一)水饮凌心 (2)

4月9日三诊:喘停呼吸通畅,可以平卧,大便量少,小便量不多。血压降至22.61/10.64kPa(未服其他降压药),经检查胸腔积液已消,血尿素氮9.8mmol/L,血肌酐92μmol/L。继以前方,加大扶正之品。

半夏15g,茯苓40g,陈皮10g,葶苈子20g,大黄(后下)10g,防己10g,生姜3片,大腹皮10g,竹茹10g,砂仁6g,黄芪10g,西洋参(另煎、兑服)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4月18日四诊:患者已不恶心呕吐,头晕已消失,活动后亦未发生心悸、气短,小便量增,大便通畅,饮食增加(一餐可食2碗朝鲜冷面),仍以原方加减调治。

按:本患者属于重症尿毒症,未曾用过血液透析及中药****。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和己椒苈黄丸治疗尿毒症伴有心力衰竭之症,主要是抓住饮邪内停这一主要矛盾。“留饮”指水饮留而不去,凡饮邪留居之处,阳气必然被遏,不能布展。加之肾气不足,开合不利,浊邪壅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而致诸症。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和胃降逆,燥湿化浊,辛开苦降,以利枢机。己椒苈黄丸泻肺利水、攻坚决壅,使水从二便排出。加人参、黄芪、白术,加大茯苓用量以益气健脾扶正。诸药合用,有补有泻,双方兼顾,以济危急。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补益之品当由少渐多,在服药方法上也要注意,开始用少量分服法,使患者逐渐适应药力,在治疗中注意攻补兼施,补泻得当是治疗本病辨证施治的特点。

医案出处:《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

验案5

赵某,男,80岁。1981年3月23日初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年。1980年底因外感劳累而出现心绞痛,服冠心苏合丸及硝酸甘油类药可缓解。近1个月来心绞痛加重,胸憋喘促,不能平卧,因而入院治疗。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胸腔积液。诊查:患者喘息胸满,痰涎壅盛,倚息气促,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常常夜间憋醒;小便量少,下肢水肿,按之没指,眩晕偶作,偶见心痛,不能下床活动,舌胖黯,苔水滑,脉沉弦。心电图: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胸片:肺纹理增厚,双侧胸腔积液,主动脉纡曲延长,心脏轻度扩大。化验:血尿素氮9.14mmol/L,血钠121.0mmol/L,尿蛋白(+++)。叩诊:心浊音界向左扩大,下界于肋下7~8cm。听诊:心率110/min,有Ⅱ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散在哮鸣音。腹诊:肝于右肋下二横指。

辨证属脾肾阳虚,水饮泛溢,浸渍肌肤,凌心射肺。治宜温补脾肾,降气消饮。

葶苈子(包煎)10g,大枣5枚,茯苓30g,半夏10g,五味子9g,肉桂5g,枸杞子30g,花椒12g,丝瓜络10g,山茱萸12g,车前子(包煎)30g。7剂。水煎服。

3月3日二诊:服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小便量增,尿量日700ml(入量 1 000ml);喘肿悉减,夜间已能平卧,而无憋醒之象,食量亦增。舌苔薄,脉弦细。

前方加桑白皮12g,熟地黄15g,继服药6剂。

4月3日三诊:病情平稳,下肢肿消,喘息渐轻,已能下床活动,仅气短乏力,偶见胸憋。胸透:右侧胸腔积液完全吸收,左下略有阴影,不除外少量积液。舌苔薄白,脉弦。患者水饮已退,脾肾气亏。治以益气补脾,温肾纳气。

黄芪20g,葶苈子12g,丹参18g,党参12g,甘草6g,茯苓15g,补骨脂12g,熟地黄12g,肉桂6g。6剂,效可再服前方药。

前方药连服2周,诸恙悉无。能下楼至庭院散步。胸片:胸腔积液完全吸收。心电图: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消失。化验:血尿素氮6.71mmol/L,尿蛋白微量。带方出院。

按:本案证属脾肾阳虚,不能温化蒸腾水液,水饮泛滥于肌肤而为水肿,凌心射肺而见喘息胸满、心痛之症。故治疗当温补脾肾,降气消饮。方中肉桂、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温补肾气,葶苈子、花椒泻肺利水,利气平喘,茯苓、车前子健脾利湿,半夏降气化痰,丝瓜络通络止痛。三诊水饮已退,脾肾仍亏,故治以益气补脾,温肾纳气。方中黄芪、党参补益脾气,葶苈子泻肺利水,茯苓健脾利水,丹参活血化瘀,补骨脂、肉桂温肾暖脾,熟地黄补益肾阴。脾肾气充,蒸腾运化得力,水饮自除,诸恙悉无也。

医案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李介鸣

验案6

赵某,女,46岁。1980年4月29日初诊。

患者于1979年3月因感冒而诱发心悸,逐渐胸憋不得卧,经县医院诊断为心肌炎。1980年1月病情开始加重,4月24日入院治疗,西医诊断为充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Ⅱ~Ⅲ级。服用氨苯蝶啶及益气活血中药无效,反而呕吐恶心,不能进食,故邀中医会诊。

诊查:呕吐恶心,2d未食,食后即吐,同时有心悸气短,喘促倚息,下肢水肿,头晕目胀,面色萎黄,神疲无力。舌淡胖,脉沉细无力,间有结代。心电图: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偶见二联律。胸透:肺淤血,上腔静脉显影增宽,心脏呈主动脉型,左心腰凹,左心室扩大,左心下缘下段搏动减弱。超声心动图:左心室稍大。心肌抗体1∶64。

辨证属脾肾阳虚,脾失运化,水饮上泛,胃气不和,升降失司。先拟和胃除湿、降逆止呕,以保胃气。

旋覆花10g,赭石(先煎)15g,陈皮10g,砂仁(后下)6g,党参15g,茯苓20g,干藿佩各9g,法半夏10g,炙甘草6g,竹茹10g,白芷6g。6剂。水煎服。另每日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4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

5月8日二诊:服药后恶心轻,呕吐止,略能进食,头痛心悸、喘息等症悉减,期前收缩较前减少,然仍阵发二联律。舌黯苔薄,脉沉细偶见结代。

效不更方。上方加丹参12g,继服6剂。

5月15日三诊:病情明显好转,呕吐、恶心均止,且能进食,憋气亦轻,能平卧,下肢肿消,期前收缩偶见,气短微喘,时而长引一吸。舌苔薄,脉细。胃气初和,升降有序,气化乃行,惟脏气尚虚。治宜补中益气,健脾 养心。

黄芪18g,白术12g,党参12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5g,柴胡5g,法半夏10g,炙甘草9g,藿佩叶各10g。6剂,停止参麦液静脉滴注。

5月31日四诊:病情平稳,气力渐增,喘息止,期前收缩消失,能下楼缓缓散步。心电图示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恢复,无不适感,遂带方出院。

按:本案辨证为脾肾阳虚,水饮上泛,胃气不和,升降失司。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呕吐、恶心不能食则气血无以生化,他脏之虚难复,所以治疗先拟和胃除湿、降逆止呕,以保胃气。方中旋覆花、赭石降逆化痰止呕,陈皮、半夏、茯苓燥湿化痰行气,藿香佩兰、砂仁化湿和胃,竹茹清热化痰,少量白芷取“风能胜湿”之义,党参补益中气。三诊胃气初和,升降得复,惟脏气尚虚,故用补中益气、健脾养心之法,以补中益气汤培补中气,加半夏化痰降逆,藿佩叶化湿止呕。本案病属心力衰竭,却从治疗脾胃取效,辨证论治是其中关键。

医案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李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