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脾、肾三脏俱虚
验案1
孙某,男,53岁。1991年5月25日初诊。
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史,近因外感风寒,病情加重。心动悸,胸憋喘促,咳吐泡沫状白痰量多,昼夜不能平卧,起则头眩,四末厥冷,腹胀,小便短少,腰以下肿,按之凹陷不起,食少呕恶,大便干结,视其口唇青紫,面色黧黑,舌白滑,脉结。西医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
辨为心、脾、肾三脏阳虚阴盛而水寒不化之证。治当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加味。
附子10g,茯苓30g,生姜10g,白术10g,白芍10g,红参6g,泽泻20g。
服3剂后,小便增多,咳嗽锐减,心悸腿肿减轻。续用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合方,温补心、脾、肾三脏,扶阳利水。
附子12g,茯苓30g,生姜10g,白芍10g,白术12g,桂枝6g,炙甘草10g,党参15g,泽泻15g,干姜6g。
服上方10余剂,小便自利,水肿消退,心悸、胸闷等症已除,夜能平卧。唯觉口渴,转方用“春泽汤”。
党参15g,桂枝15g,茯苓30g,猪苓20g,泽泻20g,白术10g。从此而病愈。
按:水为阴,其代谢过程必须经过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其中尤以肾气为关键。若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肾失开合,不能化气行水,则可致水湿内停而发为水气病。三脏之中,因“肾主水”,“为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聚水而成病。本案为脾肾阳衰阴盛,水气不化,水寒之邪由下而上,从内至外,由表及里,或上或下,浩浩乎泛滥成灾。若水气上凌于心,则见心悸动,胸憋闷;水随少阴经上射于肺,则咳嗽、痰多,不能平卧;水气上攻于胃,则呕吐食少;水饮上犯清窍,则头目眩晕;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畅。治疗之法:一要温补肾阳,二须利其水邪。真武汤功专扶阳消阴,驱寒镇水。方中附子辛热下温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生姜宣散,佐附子以助阳,是主水之中而又有散寒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术以健脾,是制水之中而有利水外出之功。妙义在于芍药,一举数用。一可敛阴和营,二可制附子之刚燥,三可利尿去水。《神农本草经》云,芍药能“利小便”而有行阴利水之功。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朱某,男,78岁。
久患高血压病,1年前发现双下肢水肿,未发现任何原因,逐渐加重,活动不灵,天凉增剧,伴以憋气心慌,夜间不能入睡,每夜只能睡3h左右,走路无力,怕冷,两手指发凉,脚趾疼痛,于1965年9月29日初诊。舌苔白腻,脉沉细微弦,两寸尺尤甚。血压25.27/11.97kPa,心脏主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可陷性水肿(+++),X线检查符合高血压病心脏病改变。
证属心脾肾三脏俱虚,水湿为患。拟归脾汤加减。
党参12g,白术9g,生黄芪12g,当归9g,茯苓9g,酸枣仁18g,桂枝6g,赤芍9g,汉防己9g,牵牛子6g,附子12g。每日1剂,水煎服。
至10月5日,服药6剂后,夜间喘憋心慌等症明显好转,尿增加,水肿减轻,睡眠好转。但仍夜尿频频,走路无力,脚趾痛,下肢时麻。舌苔转净,脉象转弦。血压21.01/10.64kPa。仍用前方去牵牛子,加黄精15g,又服6剂后,自觉诸症状消失,舌净,脉弦减轻,一般情况好转,血压17.29/10.64kPa。上方又与6剂,隔日1剂。
11月23日,患者体力增加,舌净脉象弦缓,下肢水肿不显,血压18.62/10.64kPa,予前方8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10g,早晚各服1丸,以巩固后效。
按:本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系心脾肾三脏俱虚,而现夜间喘憋,手指发凉,怕冷,下肢水肿,夜尿频多等症。用归脾汤去远志、木香、龙眼肉、姜、枣,双补心脾;加赤芍以活血;桂枝、附子以温心肾之阳;更加防己、牵牛子以加强通阳利湿。诸药合用,以达补心脾之阳气、利水渗湿以逐阴邪。故于心力衰竭好转同时血压也逐渐恢复。
医案出处:《临床验集》—王占玺
验案3
刘某,男,64岁。
久患心跳气短,行动即喘,去岁冬季发现足肿,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心力衰竭、左心室扩大,治疗后足肿消退。今年2月份又出现水肿,迄今已5个月。水肿由足至腿,渐及腹部,胀满不适,腹围增大,小便短赤,大便数日1行。舌苔白,脉沉实。
年事已高,患病日久,肾虚不能宣化水气,脾虚不能制水,水气盈溢,流于下肢,逐渐及腹,前医屡进健脾温阳利水诸剂,未见少效,蓄邪实未去难取功效。
治水之法,贵在因急通变,不可因噎废食,法宜补虚泻实,攻补交施,拟行气活血利水治之。
大腹皮10g,莪术6g,三棱6g,大腹子10g,广木香3g,桂枝5g,猪苓、茯苓各10g,泽泻10g,紫厚朴5g,茯苓10g,白术6g,车前草10g,车前子(包煎)10g,冬瓜子12g,冬葵子12g,甘草梢3g,牵牛子(研末、分2次冲服)3g。
二诊:服3剂,小便增多,腹胀稍消,大便日行二三次,溏泻而不畅。前方加青皮、陈皮各5g,再服3剂。
三诊:前方又服3剂,大便溏,小便多,腹部舒适,睡眠好,食欲增,再按原方服6剂。
四诊:服药6d,肿胀大减,大小便均甚通畅。上方去牵牛子,剂量加1倍为蜜丸,每丸重10g,早晚各1丸,白开水送服。晚间加服桂附八味丸1丸。
按:该患者以右侧心力衰竭为主,全身水肿,曾用温阳利水诸剂无效,用行气活血利水之法治之,水肿消退后予桂附八味丸收功。心主血脉,血水同源,血行则水行,血瘀则水停。心气不振,无以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而出现瘀血水阻之水肿证,故治疗运用活血利水之法,体现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
医案出处:《施今墨医疗经验集》
参考文献
[1]王占玉.临床验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
[2]张羹梅.临证偶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3]梁贻俊.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4]葛志宏.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5
[5]周信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6]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7]邢锡波.邢锡波医案选.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8]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9]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内科名家刘树农学术经验集.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
[10]天津市河北区科学技术协会.老中医经验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11]邹云翔,黄新吾,等.邹云翔医案选.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2]苏州市中医院.黄一峰医案医话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1979
[13]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4]沈春晖.沈仲理临证医集.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
[15]周升平,等.当代名医周鸣岐疑难病临证精华.大连:大连出版社,1994
[16]朱古亭.朱古亭临证录.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7]董振华,季元,等.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18]王发渭,等.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19]彭建中,等.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20]常章富,等.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21]祝谌予,等.施今墨临床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2]程门雪,著.程门雪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3]张泽生,张红玉.张鹳一医案医话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4]张刚,等.张志钧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25]范爱平,等.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26]王莒生.名老中医经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7]颜德馨.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28]张伯臾.张伯臾医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29]陈明,等.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30]史宇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
[31]甘肃天水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刘星元临证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
[32]张志雄.医海涓聚.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33]张志雄.张志雄医案选.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1978
[34]张英远,孙继先.孙允中临证实践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35]翁维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36]丁光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丁光迪.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37]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38]林寿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林沛湘.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39]张云鹏.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姜春华.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40]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41]甄志亚.中国医学史.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2](英)罗伊·波特(Roy Portey)主编,张大庆主译.剑桥插图医学史(修订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43]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4]王宪龄.中医方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45]陈柏培,等.心脑血管急症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46]朱大年.生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7]王庸晋.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48]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2005
[49]周仲瑛,蔡淦.中医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0]钱学贤,等.现代冠心病监护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51]江一清,等.现代冠心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