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脉口”和“人迎”诊察病变
(节选《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
本章论述了人身经脉的终始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气血往来顺逆的规律和盛衰表现。分析了如何从脉口和人迎两脉去诊察病变,亦提出了如何调和阴阳治疗病变的方法。
[内经诀要]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己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 解 读 ]
针刺治病之理,全在于经脉的终始。经脉的终始,是以五脏为基础而确定三阴三阳的。凡属阴的经脉主于五脏,属阳的经脉主于六腑,属阴的经脉受气于五脏,属阳的经脉受气于四肢末梢。所以,在用针刺治疗时,应根据气血的往来顺逆规律和来时盛、去时衰的表现,凡属实证要泻的,在气方来邪正盛之时,用“迎而夺之”的方法泻其邪气;凡属虚证要补的,在气已去正气将要恢复之际,用“随而济之”的方法补其正气。掌握了迎泻随补的方法,就会使阴阳诸经之气和调。调和气机的方法,必须通晓脏腑之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要把这些理论和方法继承下来,并传于后世,要发誓敬业,认真对待就能发扬昌盛,否则就会消亡。若自行无道,必遭祸殃。
谨以天人相应的道理,说说人的阴阳终始。人体气血以十二经脉为纲,循行周身,终而复始。脉口为手太阴经脉所过,它主五脏;人迎为足阳明经脉所过,它主六腑。所以,诊切脉口和人迎,能知五脏六腑阴阳的有余或不足,平衡与不平衡。天道与人是完全一致的,正常无病的人,脉口与人迎的脉象适应大自然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春夏阳盛,与人的阳脉相应(六腑为阳),故人迎之脉搏动力稍大;秋冬阴盛,与人的阴脉相应(五脏为阴),故脉口之脉搏动力稍大。这样天人相应,手足六经,上下往来正常,既不结涩,又不疾动,人体的寒温和调,形肉血气相称,这就叫做无病的平人。
原气虚的人,脉口和人迎的脉象都虚弱无力,两手的寸关尺也不相称。这样的人,阴阳都不足,若用针刺补其阳,则会阴竭于内,泻其阴,则会阳脱于外。所以,不可用针刺治疗。可用甘味药物,调和脾胃,补其元气,但用药不可猛烈,剂量不宜太大。在此情况下,也不可用灸,因为火能伤阴,若见病不好而用泻法,就会大伤五脏之气。
[内经诀要]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四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阳明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 解 读 ]
人迎脉的跳动力比脉口脉大一倍的,是病在足少阳胆经,若大一倍且躁动的,病在手少阳三焦经;人迎脉的跳动力比脉口脉大两倍的,是病在足太阳膀胱经,若大两倍且躁动的,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人迎脉的跳动力比脉口脉大三倍的,是病在足阳明胃经,若大三倍且躁动的,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人迎脉的跳动力比脉口脉大四倍,且跳动加快的,是六阳偏盛而盈溢,叫做“溢阳”。溢阳必格拒六阴,使阴阳脱节,此谓“外格”。
脉口脉的跳动力比人迎脉大一倍的,是病在足厥阴肝经,若大一倍且躁动的,病在手厥阴心包经;脉口脉的跳动力比人迎脉大二倍的,是病在足少阴肾经,若大二倍且躁动的,病在手少阴心经;脉口脉的跳动力比人迎脉大三倍的,是病在足太阴脾经,若大三倍且躁动的,病在手太阴肺经;脉口脉的跳动力比人迎脉大四倍,且跳动加快的,是六阴偏盛而盈溢,叫做“溢阴”。溢阴至极,拒六阳于外,谓之“内关”,内关不通,就要死。如人迎脉与脉口之脉的跳动力,都比平常人大四倍以上,称为“关格”,这是阴阳俱盛,必相互格拒,不能运行,生命就不会长久。
人迎脉的跳动力比脉口脉大一倍的,病在足少阳胆经,当泻足少阳胆经,补足厥阴肝经,应两泻一补,一天治疗一次;必须切脉验查,当脉气疏通,偏盛之脉气平和,就可停止治疗。脉口脉之跳动力比人迎脉大二倍的,病在足少阴肾经,当泻足少阴肾经,补足太阳膀胱经,应二补一泻,两日一次;必须切脉验查,当脉气疏通,偏盛之脉气平和,就可停止治疗。脉口脉之跳动力比人迎脉大三倍的,病在足太阴脾经,当泻足太阴脾经,补足阳明胃经,应二补一泻,每日两次;必须切脉验查,当脉气疏通,偏盛之脉气平和,就可停止治疗。之所以要每日两次治疗,是因为足阳明属胃,富有谷气之故。人迎与脉口的脉象,都比平常大三倍以上,叫做“阴阳俱溢”,这样易使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溢流于中而伤五脏,对此若用灸法,则易发生其他病变。
[内经诀要]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 解 读 ]
针刺之理,是通过补与泻达到阴阳二经平和,人的声音气力显著,耳聪目明,病愈。为此,在泻阳补阴时应二泻一补,因为阳气常有余而阴气常不足;在泻阴补阳时应二补一泻,因为阳气可盛而阴气不可盛。如果违反这些原则会使气血不行。
所谓针刺时气上而有效,是说:泻,是为了泻实而益虚,虚的现象是脉象大如原来,但不充实有力,这就是有效。如果说脉象大如原来,但仍然充实有力,这说明病还未去,就是无效。补,是为了补虚而益实,实的现象是脉象大如原来而充实有力,这就是有效。如果说脉象大如原来,但并不充实有力,虽然病人感到松快,但病未去,就是无效。所以,补就要达到实,泻就要达到虚,这样,人的痛苦虽然不能随针即去,但病必衰退。因此,必须先精通十二经脉的所生病症,然后才可深入联系本“终始”篇的内容。阴经和阳经的病症是不能相互转移的,虚和实也是不能相互超越的,应该按经取穴,补虚泻实。
当阴经的邪气盛而阳经的正气虚时,应先补阳经,后泻阴经,以使平和;当阴经的正气虚而阳经的邪气盛时,应先补阴经,后泻阳经,以使平和。
这种先补后泻,是针刺治疗的原则,即先扶正气,后去邪气。一切疼痛之病,其阴阳脉象都是实的,故针刺应用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