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饮食520个提醒
12363400000001

第1章 饮食营养篇 (1)

第1部分 饮食营养篇 (1)

饮食结构要“三高五低”

“三高”指食物要高新鲜度、高纤维素、高蛋白质。食物要新鲜,不吃变质或存放过久、质量下降的食物;每日摄入的食物纤维素不低于16克;高蛋白食物可以是动物性的,也可以是植物性的,每日摄入总量为体重的0.8%,即体重60千克的人需要蛋白质至少不低于50克。

“五低”指低糖分、低盐分、低脂肪、低胆固醇、低刺激性。具体要求是少吃糖;低盐是指每天摄入盐量一般控制在6克以下;低脂是指脂肪摄取总量不超过膳食总热量的15%~30%,这对防止肥胖症、高血脂、冠心病和某些癌症有重要意义,尤其对那些已有肥胖症状的人更为重要;低胆固醇是指胆固醇的摄取量每天不超过300克,中老年人尽量少吃动物脑及内脏等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低刺激性是指辛辣食品宜少吃或不吃。

男女饮食应有所区别

男女在饮食上应有所不同,男子以气为主,女子以血为用。男性饮食必须注意体质属阳的特点,应多食偏于温热食品,以壮阳气,补充热量,切忌贪食寒凉食品,如菱角、茭白发冷气、损阳之品。在五味之中,可适当多食辛味通助阳气精道之品。女性饮食必须注意体质属阴的特点,饮食应以凉润滋补阴血为主,尽量选择多汁之食物,避免辛热燥烈之品伤耗阴血。选择饮食,不同性别的人应有所侧重。

不同体质的人应选择不同的食物

体质不相同,饮食也应不同。就一个人来说,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状态,其脏腑气血盛衰也有变化,故饮食内容也应有所不同。如阳虚怕冷者,宜食辛热之品,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狗肉、羊肉等,以温阳散寒,忌食生冷寒凉之品。阴虚怕热者,宜食甘寒凉润之品,如各种青菜、水果,绿豆等品,以养阴清热,忌食辛辣刺激和过热之品。阴虚体质者,饮食调养宜食甘寒滋润养阴之品,如银耳、桑葚、葡萄等,更宜常用血肉有情之品,如胎盘、鸡蛋、鱼类、龟肉、羊肾、猪肾等,以滋补阴精,忌食辛辣燥烈之品,以免助火伤阴。肥胖体质者应吃清淡食物,忌吃肥甘厚腻食物,多吃纤维素食物和减肥食物。

吃饭要细嚼慢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细嚼慢咽不仅能帮助人消化,而且咀嚼食物时能充分产生唾液,起到消毒或杀死食物中的病菌的作用,或破坏致癌物质。食物一般细嚼30秒以上即可达到最佳效果。不要单侧咀嚼,以免天长日久会造成常用侧下颌骨肥大,对失用侧牙床萎缩。

吃饭不宜一心二用

“食不语,寝不言”。是说吃饭时少说话。因为咽上部与鼻腔相通,咽中部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咽下部经喉口与喉腔相通,因此咽既是气体出入通道,又是食物进入通道。在吞咽瞬间,呼吸通道暂时被阻断,食物可顺利通过咽,进入食管。如果吃饭时大声谈笑,食物易误入喉腔、气管引起呛咳,甚至会造成气管堵塞而窒息身亡。另外“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吃饭时专心致志,既可品尝食物的美味,又有助于消化吸收。吃饭时,摒除一切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饮食上来,享受美味,利于消化吸收。吃饭不专心,既影响食欲,又有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对人体健康不利。

吃饭进食要保持乐观情绪

吃饭时要保持乐观情绪,怒后勿食,食后勿怒。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保健有益。吃饭时要力戒烦恼忧愁,避免情绪过激。进食过程中,不谈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多想令人高兴、愉快的事。在进食中,听一些轻快的音乐,也有助于消化吸收。进食时环境宁静、整洁,有助于激发食欲;环境嘈杂脏乱不堪,势必影响情绪,对健康不利。

一日三餐要定时

“不时,不食”,这是古代养生家的饮食习惯,即不到该吃饭的时候,就不吃东西,这是正确的。一日三餐,按时进食,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候便会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好吃零食的人,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常会没有饥饿感,勉强吃进些食物,也不觉有何滋味,而且难以消化。对饮食宜定时这一点,现代医学也有深刻的认识,人们每餐进食应有较为固定的时间,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

饭后摩腹有益胃肠消化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说:“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饭后按摩腹部,既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腹腔内血液循环,有益于增强胃肠功能,又可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神经传入大脑,有益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有益于健身防病。具体做法:以掌心着腹,以脐部为中心,慢而轻柔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各20圈。

食后漱口有益口腔保健

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指出:“食毕当漱,令齿不败而口香。”食后漱口,可保持口腔湿润度和清洁固齿,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强味觉功能,还可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齿的疾病,保护好口腔和牙齿,有益于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吸收。

食后散步有益健康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见人们对饭后散步的健身方法是非常重视的。饭后散步,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后胃里充满了食物,既不适合剧烈运动,又不适合躺倒睡觉,而适宜做一些轻微的活动,对消化是大有帮助的。这是因为,散步的轻微震动,对内脏器官有良好影响,再加上走路时腹肌前后收缩,膈肌上下运动,对胃肠和肝脾能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不仅使胃肠蠕动加快,黏膜充血,而且能使消化液分泌旺盛,更好地对食物进行消化,防止发生“积食”。若饭后即卧,会使饮食停滞,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流于四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惟有食后散步,才有利于胃肠蠕动。食后散步,每次以百步为佳。散步之后,宜做适当休息。

食物中的果糖最益健康

糖类又名碳水化合物,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被称作生命的燃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糖类的需求就有了相应的变化。老年人对糖类(淀粉类食物)的需要量是很严格的,对糖分过多的适应能力减弱。因此,不少老年人都有患轻度糖尿病的趋势。但是,水果和蜂蜜中所含的果糖,既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容易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是老年人理想的糖源。

食物“膳食纤维”不可缺

“膳食纤维”是食物中具有保健功能的有效成分。由于膳食纤维不是单一实体而是许多复杂有机物质的混合物,因而给予膳食纤维惟一明确的定义就有一定的困难。最为接近的定义是:膳食纤维是人体消化酶不能消化的食物成分的总体。这一定义和膳食纤维这一名称,现在已普遍被人们接受。具体来说,它属于糖类物质的范畴。由于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在从前被认为是无营养价值的物质,人们对膳食纤维不够重视。近年来,人们发现不少疾病如结肠癌、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与膳食中缺乏纤维素有关,于是,膳食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合理饮食要关注的十个字

合理饮食要关注的十个字是: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

“二”:250克至350克糖类,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

“三”: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大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三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

“四”:一个礼拜吃四次粗粮。

“五”:一天500克蔬菜和水果。

“红”:一天一个西红柿,喝少量的红葡萄酒,吃点红辣椒改善情绪,少焦虑。

“黄”: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即红黄色的蔬菜。

“绿”:饮料数茶最好,茶叶绿茶最好。

“白”:燕麦粉、燕麦片。

“黑”:黑木耳。

春季科学饮食要求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而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因此,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

夏季科学饮食要点

炎夏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软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过量,否则,会伤阳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同时夏天还应尽可能食用温暖之品,以助心脾,护阳益气。民谚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确为养生经验之谈。

秋季如何选择饮食

秋季,气候的特点是干燥。容易使人发生鼻干咽燥、声哑干咳、大便干结等所谓的“秋燥症”。因此,为防燥邪为患,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如梨、香蕉、苹果、银耳、百合、芝麻、藕、菠菜、乌骨鸡、豆浆、饴糖、鸭蛋、蜂蜜、柿子、橄榄以及鸭肉、猪肺、龟、鳖、蔬菜等,以润燥养肺。凡辛热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饮食中应减辛增酸,抑肺扬肝,有助于肝气疏泄。此时五谷初成味美,但脾胃气弱之人,应慎食,以防暴泻。少辛是指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薤、椒等;增酸是指适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杨桃、柚子、柠檬、山楂等。

冬季饮食要求

冬季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平抑肾养心。冬季干燥,应少吃煎炸炒爆之物,免致心烦少寐。为增强抵抗力,晨起可饮用少量醇酒后再进食。米粥有很好的养胃温体作用,故山药粥、枸杞粥、黄芪粥等,应是常见的桌上餐。冬季饮食宜温热,忌黏硬生冷。养生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冬季阳气收藏,阴寒较甚,进补可以增强体质,抵御寒邪,蓄积能量,为春季旺盛的精力打下基础,尤其对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冬季则是进补的最佳季节。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和“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的谚语,但任何进补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适应自身的具体情况。

饮食要注重荤素搭配

医学研究证明,许多老年病与嗜食荤腻有关。老年人一般好静少动,热能消耗较少,过多摄取荤食或饮食过量,既加重胃肠负担,又易肥胖,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症。因此,老年人在膳食上应忌大荤,宜多吃各种蔬菜水果。注意荤素搭配,以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的需要。

中老年人要少食多餐

吃得过饱是中老年人饮食之大忌。所以中老年人应提倡少食多餐。因为中老年时期,胃肠道消化功能降低,若饮食过量,极易造成胃肠负担过重,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古人说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因此,中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活动量的大小、热能消耗的多少等具体情况,坚持少而精、少吃多餐的原则。

中老年人饮食宜软忌硬

人到老年,由于活动量相对较少,胃肠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因此,在饮食上以松软为好,不宜吃油炸火烤类和坚硬的食品,在食物烹调上,以蒸、煮、炖、烩为主,以利消化吸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老年人饮食宜软忌硬,但还要注意食物的干稀搭配。干稀搭配,不仅有利于扩大粗粮调配范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例如馒头、花卷等,可和玉米面粥、玉米小糁子粥、绿豆大米粥、红豆小米粥搭配;标准粉馒头、玉米面发糕,可和肉丝汤面、大米粥搭配等。注意干稀搭配,既可保证营养全面,又可维护胃肠道消化功能。

中老年人饮食宜温忌寒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以后,人体阳气逐渐衰退,而老年人多属虚寒之体。中老年人每到冬季,普遍感觉怕冷和四肢不温就是例证,而温食可暖胃养身。中老年人平日应少吃冷食,更忌生食,即使在盛夏伏暑,过食冷饮也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当然,中老年人也不能太过喜食过热、过烫的食物,这会对食道、胃形成一种机械性刺激,有诱发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对寒温适度提出测量的方法是“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日常饮食宜杂忌单

饮食宜杂忌单是中老年人养生长寿的方法之一。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营养,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新鲜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老年人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老年人体内需要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所以,要吃些鸡肉、鱼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等。

不吃早餐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