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做一个文明的就医者
文明,是一个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文明说话、文明走路、文明做事更是个人良好素质和品质的表现。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个别不文明现象存在,在医院尤为突出!如借酒滋事、损毁医院财物、不配合某些医疗行为、不执行病房管理规定、乱甩乱丢污物赃物、乱倒脏水、在病房墙壁上乱涂乱画、漫骂医护人员甚至大打出手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许多医院还为医护人员设立了“委屈奖”。
当然,面对处于危急状态的病人,亲人的期盼、渴望、焦虑的心情是人之常情。但在这时,尤其要配和、理解、支持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千万不要失态和冲动,因为这时的医生及护士只有在自身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才能以冷静的思维从容处理并正确实施对病人的急救。然而,在临床急诊病人救治中,却时有发生家属谩骂、伤害医护人员的行为。如在笔者工作的医院,护士给一位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抽血做交叉合血试验及其他化验检查时,家属竟横加干涉并吼到:“病人的血都快淌干了,你还抽这么多血,你要把人抽死......”还有一位酒后打架导致头皮裂伤的患者,医生检查后就到洗手间洗手做缝合前的准备,哪知这时病人的“兄弟伙”一拥而上对这位医生拳打脚踢,并骂到:“你没看见病人在流血吗?不给老子快点治还去洗手磨蹭(耽误时间),看老子怎么‘教训’你!”
上述事例可能与医务人员忙于应对病人的救治而疏于解释有关,但关键还是病人及家属不知道必要的医疗救治程序而蛮横处事的不文明表现。
作为患者及亲属,文明就医不仅是道德素质的表现,还是对医护人员医疗行为的配合,能够对减轻病人痛苦、疾病的合理救治,甚至对生命的挽救赢得极为宝贵的时间!
怎样才能做到文明就医呢?
其一,理解、配合、支持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但凡到医院接受打针、输液、抽血、穿刺等治疗及检查的多数病员,总认为医生“轻点、慢点”会减轻疼痛。而对医生进针时的“快动作”颇有微词,甚至认为是“心狠手辣”的“鲁莽”行为。临床上为此而埋怨医生、引发纠纷的不在少数,尤易发生在父母或爷爷奶奶看见医生对小宝宝的快动作”治疗时。
其实,这是病员不知晓相关医疗常识而对医生的误解。正是医生准确、快速、敏捷的进针动作,才是减轻病人疼痛的有效方法。因为人的皮下痛觉神经最敏感,医生的快速操作是在病人还未注意时,使穿刺针很快穿过皮下神经,这样既可缩短针头对皮下神经的作用时间,还可缓解病人对疼痛的心理压力。而“慢点、轻点”进针,不但不能使病人减轻疼痛,反而会使其疼痛明显而“持久”。如果病人理解了这些,恐怕就不会埋怨医生的“心狠手辣”吧!
还有,对任何疾病的治疗原则都是要查明病因进行“有的放矢”地救治。越是昏迷、休克、失血等急症病人,越是如此。要查明病因就必须进行相关的检查。以休克病人为例,发生休克的原因很多,如临床上常见的低血糖、高血糖病人都有可能发生休克,医生必须先抽血检验血糖浓度,才能对症治疗,如果盲目用药,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对需要输血救治的任何病人,都必须抽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这是一条“铁”的医疗原则。否则,将“救命不成反要命”!
所以,面对急症病人,医护人员的抽血、检查,以及对结果的等待是疾病救治的需要,并非是医护人员的拖延或冷漠。患者及家属要遵守医疗救治原则,理解、配合、支持医生的救治行为,千万不要因无知而采取不文明的过激行动。
当然,医生的及时解释对消除病人及家属的误会非常重要。作为医者,在对急症病人抢救的同时,不要忽略进行有效地沟通。
其二,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医院的规章制度涵盖了诸多方面内容,如病房管理制度、急症病人抢救制度、医生查房制度、护理工作制度等。制定这些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从中获益的当然是病人。以病房管理制度为例:强调某些住院病人治疗期间不宜回家留宿,是为了有利于医生对疾病的规范治疗及疗效跟踪,防止病人因脱离医护人员的“监护”而发生意外;病房探视制度,是避免过多闲杂人员看望病人,影响医生查房及病人的休息;规定病房中禁止吸烟,是保证病人的有病之身不再受烟雾毒害;规定病人及家属注意病房卫生、不乱倒脏水及乱丢污物等,是让病人有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治病环境......所以,做一个文明就医的病人,不仅是自身素质的体现,更是惠及自己及他人的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