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情绪奥秘
12367100000013

第13章 人要“看开”,不要“看破”(3)

中国人一定要含蓄一点、缓慢一点。西方人很欣赏那种口才好的人,但是在中国社会,会讲话的人并不能得到很多人的欣赏。有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如果那种很会说话的人做业务员,业绩一般都做得不好,因为人们不会太相信他,会觉得他讲得天花乱坠,不切实际,可能是在骗自己。反而是那种有口疾、讲话根本讲不清楚的人业绩很好,因为大家觉得他很实在,会觉得这人连话都讲不清楚,是不会骗自己的。

当然,口才好不是坏事,但是要懂得不讲话。比如那种开会最喜欢讲话的人,最不得人缘。老总刚刚致辞完毕,他就举手讲一大堆,所有的人都不满意,认为“你算老几啊,我还没说你就说了”。所以,大家要做一个情绪稳定、不惹事的人,有话要等待时机再说。

比如说我有意见,首先,我会坐在那里做一个动作:到处看。看到有人看我,我就请他讲;他开始讲了,我再看,看到有人看我,我就请他讲。当我请了很多人的时候,我站起来,所有人都注意我,为什么?因为那么多人请我讲,我怎么能不讲呢,这叫作众望所归。你尊重他,你讲话的时候,他就慢慢听;你不尊重他,你站起来他根本充耳不闻。所以,一个人讲话别人会听和一个人讲话别人不听,是取决于那个看不见的部分,而不是那个看得见、听得见的部分。

其次,在座只要有人比我年长、有人比我职位高,他们要讲话以前,我是不会说话的,因为我一说话他们就不高兴了。你和你的领导一起出去,领导还没有讲话你就讲,你是没有前途的。领导心里会想:我都还没有讲呢,就轮到你讲了。除非他叫你讲,否则你没有资格讲,这就叫作伦理。

再次,最聪明的人是把最好的意见偷偷地告诉领导,让领导去表现,那这个人会前途无量。你拼命动脑筋,把最好的意见偷偷地给领导,让他去表现,他如果有机会升职,第一个就会提拔你,这就够了。对于中国人而言,暗的部分、看不见的部分,绝对比明显的部分要重要。

当一个人看到一杯茶的时候,他的想法是口很渴,想拿来喝,但是他马上会想到,如果先伸手去,很多人就会不高兴。很多中国人会这样做:拿起茶杯来,然后说“请”,请每一个人,每个人都高兴了,他就会说“抱歉,对不起,那我就先喝了”。大家就会觉得他这个人很有礼貌,很会做人。

同样,当一个人烟瘾发作的时候,他也不会立刻拿出烟来自己抽,而是会请周围的人抽,请一圈,然后自己才开始抽。可是如果身上只有一支烟,怎么办?大部分人都不会处理,因为烟这个东西,是请来请去的,一个人只要先把烟拿出来,他就要请大家的,这样下次别人也会请他。而美国人是自己抽什么烟,他就拿出来自己抽,根本不在乎别人,不需要照顾别人,别人也不会怪他。

但是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只剩下一支烟,他大概会有以下几种反应:第一,拿起来就请别人抽,但是别人拿去他就没烟抽了。第二,躲在一边偷偷地抽,这样也不对。偷偷地抽,所有人都会看到。大家就会想:一支烟也没有多少钱,这个人小气到这种地步,还躲在那里抽。第三,拿烟出来的时候一定会大声说:奇怪,刚刚买的,怎么剩下一支呢?但是照请大家,那别人听到他那么大声说,一定说不抽不抽了,大家都知道他剩下一支了,然后这个人就可以自己抽了。

还有第四,是最高明的人的方法。假定只有两个人,一个人说:糟糕,怎么烟只剩下一支了,你来你来。另一个人说:不用不用。这个人说:要共患难,一人一半。然后还做个动作,把烟要扯断的样子。另一个人肯定会不好意思的,这样,拿烟的那个人就可以自己抽了。

§§§第四节 摆脱二分法思维的束缚

摆脱是非分明的思维方式

人们在很多地方都大力宣传,要赶快摆脱二分法思维的束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人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做到是非分明:什么事情都要分出对和错,分出好和坏。小学老师有标准的答案,其实这是不太正确的态度,但是他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所以他们不得不用二分法,因为小孩子懂的东西很少,很难在“是中有非、非中有是”的情况下去了解事情。所以,小学老师只能教给他们很单纯的“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这是不得已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慢慢成熟,就会逐渐摆脱二分法的思维。因为世界上的事情,“绝对”的几乎很少。比如哪个人是绝对的好人、哪个人是绝对的坏人,很难区分。好人偶尔也会做一两件大家感觉不太对的事情;坏人有时候也会大发慈悲,做一些好事情。人们活在一个相对的宇宙空间,《周易》中讲过,一切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纯阴纯阳实在是很少。

二分法会产生非理性观念

非理性和理性的区别就在二分法,太过坚持二分法就会变成非理性。人们认为一个人理智,就是表现在“是非分明”。但是一般人的是非是相当感情用事的。比如有一杯茶,你说这茶好喝,你是感情用事,一点不客观;你说这茶不好喝,你还是很主观,感情用事,是非理性的。

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判断能力不足,经常选择错误,所以会经常后悔。当一个人把是非分得很清楚的时候,他就会整天闹情绪。现在的教育教小孩要是非分明,只会让他们一辈子痛苦不堪,因为他越长大越知道根本很难区分是非。小孩子很容易分是非,因为他懂得少,随着年龄的长大,他的价值观会改变,认知能力会不同。所以大家要随时去调整自己的观念,然后让自己的心情越来越愉快,使自己的情绪越来越合理。一个人如果还一直保留着以前的观念,还保留着以前的处世方式,那他就会长不大,就会很苦恼。

《周易》是三分法。有人觉得中国人总是摇摆不定、脚踏两只船,很坏,但实际上中国人的态度才是正确的。茶好不好喝,中国人不会马上回答,而是会说:“我喝喝看。”然后说:“好像还不错,你觉得呢?”很多中国人都是这种态度。凡是不假思索直接判断的都非常可怕,但是人们都很喜欢不假思索直接判断,认为这样做是“果断”,会显得很有能力,会显得一个人敢于承担责任。其实,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为“武断”,有时是主观片面的。

一定要成功

“一定要成功,要不然就完了”,这也是二分法的一个观念,人们总是把成功和不成功分开来。其实一个人在这方面没有成功,也许在那方面就成功了;这次不成功,下次可能就成功了。一个人成功,会花很多的精力,损失很大。有一得必有一失,有一失就有一得。

案 例

有两个牙医,开的医院就在彼此隔壁。一个牙医姓刘,找他看牙齿的人很多,从早上到晚上,他要一直站在那里,不能坐下来,他感觉很痛苦;另一位牙医姓张,根本就没有人找他看牙,他在里面坐不住,经常跑到门口,看看有没有人,他也很累、很辛苦。其实生意太好所得到的是钱,但是会很忙、很累;生意不好,所得到的是闲,但是会没有钱用。

大家一定要公平地对待你

“大家一定要公平地对待我,不然的话就应该下地狱。”为什么大家都要公平地对待你呢?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事情,如果你把时间拉长一点,会发现自己半个月前到他家去闹事了,结果你忘记了而他却记住了,这次他好不容易看到你,会公平地对待你吗?往往得罪人的人把事情全忘记了,但是被得罪的人会记得牢牢的。所以,不要把时光“切断”,要把时间拉长一点,看看自己和别人的实际情况,再来判断公平不公平。

大家一定要让你快乐

你喜欢快乐,大家就要让你快乐。你有这么厉害吗?有钱大家都应该尊重你,为什么?尤其是今天的社会,人海茫茫,你再著名,别人不认识你就是不认识你。

案 例

有一次我和妻子坐飞机,是商务舱,里面没几个人。有两个小女孩坐在我旁边,我不认识她们,空中小姐请她们签名。我觉得让两个小女孩签名有什么用呢?后来我下飞机的时候,发现大厅里悬挂有横幅“欢迎×××”,我才知道她们是著名歌星,但是我根本就不认识她们。

人海茫茫,所以你不能说别人一定要认识你,一定要喜欢你,让你快乐。有个词叫作“自寻烦恼”,同样,人也可以“自寻快乐”。

运用三分法思维会更加快乐

把二看成三

三分法会使人们很快乐。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把两个东西看成三个,这是在全世界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智慧。

如果去问外国人,明天要不要去开会,他要么说要,而且说要他就真的去了;要么说不要,而且说不要他就真的不去。他们是非分明、言行一致。如果问一个中国人,明天的会议要不要去参加,他会告诉你“到时候再看看”,他不会给你说得很死,而是凭空多了一个“到时候再看看”。因为一个人只要说“到时候再看看”,他自己就很有弹性,可以去也可以不去,而且讲出来不会得罪人。因为他说“不去”的时候,可能会得罪那些要去的人;他说“要去”的话,可能会得罪那些不想去的人。

外国人的顾虑没有这么多,因为他们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一个人去不去对别人都没什么影响。但中国人不是,你不去他会想很多,你为什么不去?他会想办法让你去;你说你要去,他就使得你不能去,因为你去就变成他的阻碍。所以中国人会说“到时候再看看”,然后看看大家的脸色怎么样,可以判断哪些人是要去的,哪些人是不去的。

以二合一来代替二选一

中国人从哪里得来的这个“三”?西方人两个选一个,所以他的观念叫作二选一;中国人多了一个选择,是两个合起来的,所以叫作二合一。如果你要快乐和幸福,就要把是与非合起来想,不要分开来看;把好与坏合起来想,不要分开来看;把善与恶合起来想,不要分开来看。“这样不好了,不过没有关系了,再看看了。”中国人就是把好与坏合在一起。“我要去但是很可能不会去,不过我还是想去,可能到时候我才能决定”,这句话讲了和没有讲一样,但这就是“合”起来,把要去跟不要去合在一起想。

给外国人礼物,他要的话就会收下来或者当众打开,他不要的话就会把礼物通通还给别人;中国人则是先说不要,然后开始想该不该要,不要白不要,那就会把东西留下来了。站在不要的立场来要,他不会光要,不会要到去坐牢。

假如问一个中国人对某件事有没有意见,他会先说没有意见,然后看看大家的意见都不如自己,才说自己突然间想到一个意见,他这方面的弹性是很大的。如果他先说自己有意见,那他一定要讲出来;如果不说,他就可以讲也可以不讲。站在没有意见的立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别人比较容易相信。

想到“一定”,立即想到“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