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应用经验(五) (2)
姚老叹其诊断之神,及闻其不但确有把握治愈,并刻期3天下床行走,更觉得有观其处方之必要。见其药用满纸,几达20余味,反复玩味,似不出麻(黄)杏(仁)苡(仁)甘(草)大法。另草药外敷未见写处方。患者见处方后,对麻黄用至2两深有顾虑。草医有所察觉而申言:“照本意要用4两,你们害怕,今用2两绝不可少”。为此,患者坚称姚老如不作主,绝不进服。姚老根据现场见闻,再三考虑,该草医既然认识本病的发病原因,用药又无原则性的错误,况大汗用麻黄《千金方》早有先例,但恐万一大汗亡阳,嘱其预备参末,以防不测。患者闻之,认为有备无患,立即进药,与此同时也敷了草药。服药后大汗顿减,下床行走,一如预言。姚老叹服之余,只有暂时归功于无法探询之外敷草药。谁知不久,气候更加炎热,居室主人之姨妹,素业冒暑营生,突遇暴雨,两脚痿废,其子背负登门求诊于姚老。亦见其汗出淋漓。仑促之间,乃授前例而用之麻杏苡甘汤合三妙散(麻黄连根节用量仅24克)1剂,翌晨患者即能步行复诊,取效之速,超出前例。细思本例与前例比较,起病为短,但并未使用外敷草药,可见原以为归功于外敷草药,其实未必尽然。现在虽时隔40余年,姚老对此仍念念不忘。
考古代名医善用麻黄者,首推张仲景,从其配伍的麻黄方剂来看,无汗用麻黄的方剂固为多数,但有汗用麻黄的方剂亦有成例,如麻杏石甘汤证之“汗出而喘”、越婢汤证之“续自汗出”等,不过两方有汗用麻黄皆以石膏配伍,而且石膏的剂量超过麻黄剂量的1/3或1/2。石膏为里药,麻黄为表药,里药重于表药,自然就影响了麻黄解表发汗的作用。而草医所开的处方并无石膏,麻黄剂量又远远超过了历代文献所载。如此大剂量的麻黄不仅未发汗,反而起到了止汗的作用,这对麻黄的用量和功用确实是一个新的发现,说明麻黄既能发汗又能止汗,具有双向的作用。汗出有虚实之分、闭脱之异,凡表虚自汗、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一切脱证的自汗,麻黄当在禁例;上述两个病例,凡遇暴热暴冷使人体经络、腠理骤然闭阻,以致邪正相搏过甚,内闭已极以致汗出淋漓,这种汗势出之较猛,通过大剂麻黄使经络腠理之闭阻得以疏通,从而汗出自止,或许有人问,闭证多无汗,何以反汗出?龚氏认为闭证有轻重缓急之分,如属骤因剧烈刺激者多为重闭证。物极必反,内闭过其,正邪相搏,故反汗出。因此,辨证必须明病机,才能达到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目的。(《长江医话》)
范中明经验:临床治痹,一般分风寒湿痹和热痹两大类。然部分痹痛患者,或因体质偏胜,或因感邪先后,表现为寒热杂陈者亦复不少。观其外症,局部不甚红肿,亦喜温熨,痛势甚剧,似属风寒湿痹,但又兼见口苦舌燥,溲黄便干,脉象有力等内热蕴伏之象。揣其机理,当是外寒里热,搏结气血使然,故很难以上述两纲统治之。沈氏对此类病人常采用寒温并用之麻黄、苍术、生石膏,屡收卓效。
考麻黄一药,自古即为治痹要药。防风汤、乌头汤、薏苡仁汤三方均伍麻黄,取其温散寒凝、宣通气血之功。临证体验:发表宜小量,恐过汗伤正;治痹则非大剂无以为功。常用量为20~30克,而断无汗出如水流漓之弊,其功类乌附,又无燥烈之偏性。配伍等量之苍术、生石膏,一则祛湿散风润燥,一则清宣里热,兼以监制麻黄过于发散走表。三药合用,以寒温并用之法,除寒热互结之机,合具散寒祛风、除湿清热之功。师法越婢方意,别开治痹门径。
如治余某,女,63岁,农民。患关节炎十数载,辗转求治于中西医,皆初服药有效,继服则罔效,甚以为苦。刻诊全身关节肿痛麻木,尤以两膝为甚,喜取暖物温熨。伴形寒微热,口苦心烦,大便不畅,舌黯红,脉弦涩。通观此证,患病经年,寒热互结,气血痹阻,交结难解。疏方于下:麻黄20克,苍术20克,生石膏20克,白芥子10克,当归12克,鸡血藤30克,鹿衔草30克,木瓜12克,蜂房12克,生地黄30克。另以全蝎、蜈蚣各3克,研吞,出入30余剂告愈。[沈万生. 用药新伍拾零——学习范中明用药特色的体会.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9):29]
刘韵远经验:刘老治疗小儿哮喘,一般不用生庥黄,多采用炙麻黄,因小儿哮喘发作之际,常有自汗出,炙麻黄不仅可减轻发汗之功,相对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力。若与炙甘草相配,除有助于止咳平喘解痉作用外,具有减轻麻黄之毒及辛散之功,更可避免影响心悸之弊,从而增强止咳平喘的作用而提高疗效。关于炙麻黄与炙甘草的用量问题,通过历年来临床实践证明,用量不宜过小,以达有效量为宜。凡年龄在1~3岁,日用量3克;3~7岁,日用量3~6克;7~14岁,日用量6~9克;但炙甘草的日用量不得低于炙麻黄。本药无论春夏秋冬皆可使用,虽用量稍大,亦无发汗之弊,若夏季自汗过多,可加麻黄根同用,或改以麻黄根代之,其用量宜倍于炙麻黄,平喘作用不减。(《燕山医话》)
刘老强调君、臣、佐使的配伍,泥古不拘于古,用药有其独到之处。如生麻黄与炙麻黄,生用取其辛温发汗、止咳平喘的作用,治疗风寒束表、无汗而咳之症;炙用可减轻发汗力量,增其止咳平喘之功。根据小儿生理特点,多用炙麻黄,并根据年龄不同,病情的轻重,一般炙麻黄3岁以内用3克,4~6岁用6克,7岁以上用9克,并配上等量的甘草,以减轻麻黄辛散之弊。在夏暑季节,如表虚多汗或心气虚者,可将炙麻黄与麻黄根同用,或改用苏梗代之。
麻黄辛温,善于宣肺平喘,而其发汗之力宏,易于损伤正气;麻黄根甘平,长于敛肺止汗,本草中多载有表证者不宜。二药散敛相伍,既达宣肺平喘之目的,又无过汗伤正及留邪之弊端。常用于哮喘初起风寒外束而体实者,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而喘,舌苔薄白。临证时麻黄根用量略大于麻黄,目的在于抑制其发汗而增强其平喘之力。
王某,女,6岁。患儿咳喘史4年,四季均发。但以冬季较重,每次因感冒着凉而诱发。近3天来,感寒而致咳喘,痰多不烧,咳喘以夜间加重,尿频大便正常。患儿素日多汗。曾患过荨麻疹,对敌敌畏及烟油过敏。有家族咳喘史。查体:咽舌不红,舌质胖淡,苔薄白,脉细微数。四肢欠温。听诊:两肺散在喘鸣音,心率每分钟100次,白细胞10385/mm3,嗜酸细胞计数996/mm3。胸透:中度肺气肿,右下肺肺炎。辨证:肺脾两虚,兼感外邪。治则:宣肺散寒,止咳平喘。处方:炙麻黄6克,麻黄根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炙百部10克,银杏10克,白前15克,干姜6克。二诊:服上方6剂,咳喘好后继服补气片加喘宁片。每日2次,每次3片。服药半年后复查胸片,肺气肿消失,后偶犯咳喘,症状减轻。第2年服药3个月,第3年因未犯咳喘,停服喘宁片,继服补气片3个月。至今咳喘未犯。
炙麻黄为辛开宣肺止咳平喘之专药,以治标实之咳喘,银杏为苦降敛肺止咳平喘之专药,二药同用,一为辛开宣肺,一为苦降敛肺,一宣一敛,一升一降,使肺气宣降得宜,其咳喘自平。此乃标本同治,虚实兼顾之法。历年来二药合用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疗效显著,虽连续服用亦无虚虚实实之弊。关于二药用量,凡年龄在1~3岁,日用量炙麻黄3克配银杏9克;3~7岁,日用量炙麻黄6克配银杏15克;7~14岁,炙麻黄9克配银杏15~20克。银杏的用量可大于炙麻黄1~2倍,因银杏为连皮壳打碎之药,其皮壳具有解白果仁之毒的作用,虽用量大些,亦无中毒之弊。但都须同炙甘草同用,以互相为用,提高疗效。(《燕山医话》,《儿科名医刘韵远临证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