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慢性睾丸、附睾炎 (3)
5.二妙散合橘核丸
配方:黄柏、苍术各12g,橘核、荔枝核、昆布、海藻各10g,乌药、延胡索、川楝子、牛膝、车前子、桃仁各9g,柴胡、龙胆草、芒硝(后冲服)各6g。
加减变化:湿热重者,焙车前子、龙胆草,加栀子、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肝郁火旺者去昆布、海藻,焙乌药、延胡索、川楝子、车前子、龙胆草、橘核、荔枝核,加黄芩、泽泻;瘀热交结瘀块硬肿者,去车前子、龙胆草、川楝子、乌药,加红花、三棱、莪术,焙橘核、荔枝核、昆布、海藻。
用法:水煎服,取药汁冲泡芒硝,每日1剂,分3次口服,5d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化瘀软坚。
适应证:急性睾丸炎。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患者。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48岁,平均25.5岁;病程最短者5d,最长者10d。病变在左侧者17例,右侧者10例,双侧者3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附睾睾丸恢复正常,无纤维肿块,血常规化验正常20例;基本治愈:临床肿痛消失,睾丸基本正常,但附睾遗留部分有少许硬结,触之不痛,血常规化验正常6例;好转:睾丸恢复正常,附睾肿大,按之痛减,血常规化验正常2例;无效:临床症状未消失,睾丸附睾肿大或红肿加重2例。基本治愈率为86.7%。
经验体会:方中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两药相伍,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橘核丸首见于《严氏济生方》,主要功效行气止痛,软坚散结。原为主治由寒湿所致阴囊持续肿胀之“疝”证。今去其辛温之肉桂,以橘核、荔枝核入肝肾之经,以行外肾之滞气;海藻、昆布、芒硝咸润入肾,可软坚散结,以消积肿块;桃仁、延胡索行气活血以消瘀血之邪;车前子清下焦湿热、利尿;龙胆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可加强二妙散清热燥湿之力;乌药、川楝子、柴胡疏肝理气,能解肝之郁滞。两方合用,既能清热燥湿、软坚散结、行气化瘀,以治既生之病;又能疏肝理气,断致病之源,使邪无所生,体现了中医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
方剂来源:杨志辉.二妙散合橘核丸加减治疗急性附睾睾丸炎.湖北中医杂志,2001;23(2):49
6.黄荔汤
配方:黄药子15~30g,荔枝核30~60g,急性睾丸炎初期,2药等量用,并加龙胆草15g,川楝子15g,夏枯草15g,栀子15g,生甘草5g。
加减变化:慢性睾丸炎及急性睾丸炎缓解期,荔枝核焙黄药子,加黄芪30g,白芷15g,醋三棱10g,醋莪术10g,醋延胡索10g,生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饭前服,5d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化瘀软坚。
适应证:急性睾丸炎。
临床运用:共治疗14例,病程最短3d,最长6年。年龄最小9岁,最大63岁。结果治愈10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
经验体会:本方中,因黄药子用量大,部分患者服用时会出现恶心欲呕,在服药时兑入生姜汁10ml,可减轻这一反应。
方剂来源:李春琳.“黄荔汤”治疗睾丸炎经验.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46):49
7.四逆散加味
配方: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0g,炙甘草6g,荔枝核10g,橘核10g,浙贝母15g,郁金10g,桃仁10g,蒲公英20g。
加减变化:疼痛明显,以气滞为主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血瘀为主者加乳香、没药;热毒重者加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湿重者加薏苡仁、土茯苓;附睾硬肿消退缓慢者加玄参、牡蛎;肾阳虚者加仙茅、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女贞子、墨旱莲;若偏寒凝经脉者,去蒲公英,加吴茱萸、肉桂、小茴香。
用法:每日1剂,煎服2次,20剂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0d,治疗1~3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饮酒及过冷过辣食物。
功效:疏肝解郁。
适应证:慢性附睾炎。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2例患者,年龄最大者42岁,最小者21岁,平均28岁;病程1~9年,平均4年;32例中,痊愈25例(占78.12%),好转7例(占21.88%)。
经验体会:慢性附睾炎是男科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大多为纵欲过度,不洁性交,淋证失治,性压抑,驾车劳累,嗜烟酗酒等,其病机主要在于足厥阴肝经气郁血滞、湿热或湿浊结聚成痰,阻塞经络。故采用以疏肝解郁为主要功效的四逆散加味进行治疗,方中柴胡、白芍疏肝柔肝,宣畅气机;枳实、荔枝核、橘核、浙贝母行气化痰散结;郁金、桃仁开郁化瘀通络;蒲公英解毒消肿;炙甘草缓急和中。诸药合用,共达病所而获满意疗效。
方剂来源:蒋政余.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附睾炎32例观察.湖南中医杂志,2001;17(2):29
8.桃核承气汤
配方:桃仁15g,桂枝10g,大黄10g(后下),芒硝20g(冲服),甘草1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赤芍20g,延胡索12g,香附12g,乌药12g。
加减变化:红肿消退后,仍有触痛及结节者,原方去芒硝,加荔枝核15g橘核15g;发热者加苦参30g,赤小豆30g,龙胆草30g;痛甚者加全蝎10g,小茴香10g;下坠感明显者加炙升麻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900ml,分3次服。
功效:疏肝解郁。
适应证:慢性附睾炎。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2例患者,其中单侧发病24例,双侧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6岁,17~20岁6例,21~30岁17例,31~46岁9例。治疗结果:口服桃核承气汤2周后,痊愈3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
经验体会:急性附睾炎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多处于气血充沛,精力旺盛时期,若所欲不遂,手淫过度,或意外损伤可使气血瘀滞;若房事不节(不洁)可使虚火内炽或感染毒邪。气滞血瘀,热毒内积,凝聚不散,结于下焦而成本病。热毒内积为其病因,瘀阻不行是其病机,结聚下焦是其病理结果。治疗关键是开启瘀结,荡涤热毒。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大阳篇》,用于治疗热结少腹,其人如狂的蓄血证。用其通下泄热,化瘀开结,又加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延胡索、乌药、香附理气止痛。热毒得清,瘀血得祛,气血通畅,故而临床可见患者大便得下之后疼痛立减,继而加用通络散结之品,巩固疗效,竟收全功。
方剂来源:陆保磊.桃核承气汤治疗急性附睾炎32例.河南中医,2003;23(7):38
9.子舒汤
配方:川芎、丹参、柏子仁、海藻、黄药子、虎杖、桃仁、昆布各15g,海蛤壳30g,生大黄10g,黄连20g。
用法:加水煎至300ml,候温,以38~40℃为宜,坐浴。每次15~20min,2/d。同时配合口服阿奇霉素0.25g,2/d。14d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适应证:慢性附睾炎。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7例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33岁,平均25.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平均1.5年。治愈15例,占55.6%;好转11例,占40.7%;无效1例,占3.7%,总有效率达96.3%。
经验体会:中医认为本病属“子痈”范畴,其发病主要因为饮食不节,湿热内生,外受寒湿化生湿热,及房事不洁,跌打外伤等因素所致。总病机乃湿热下注厥阴之络,以致气血凝滞而成。该病急性期多以湿热辨治,慢性附睾炎因附睾硬结形成,多与痰瘀互结密切相关。自拟子舒汤方中川芎、丹参、虎杖、桃仁具有活血行气化瘀之功;海蛤壳、海藻、黄药子、昆布具有化痰软坚散结之效;大黄、黄连具有清热解毒化湿之功。以上诸药合用,能改善附睾局部微循环,抑制硬结增生,抗炎抗菌镇痛,配合局部坐浴和服用西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方剂来源:翁剑飞,等.自拟子舒汤坐浴治疗慢性附睾炎27例.福建中医药,2002;33(3):49
第六节 简方疗法
方1
配方:大黄30g,昆布、海藻各15g,芒硝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泻火散结。
适应证:用于火毒内郁之睾丸炎。
方2
配方:橘核9g,川楝子、秦艽、陈皮、赤芍、防风、泽泻、甘草各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理气活血。
适应证:用于气滞血瘀之睾丸炎。
方3
配方:小茴香15g,精盐4.5g,鸡蛋2个。
用法:将小茴香和精盐同炒,炒焦研细,再与鸡蛋煎饼。每晚睡前用米酒送服,连服4d为1个疗程。
功效:祛寒止痛,行气健脾。
适应证:用于睾丸炎。
方4
配方:龙胆草15g,芒果核(或鲜芒果叶)15g。
用法:水煎服,2/d。
功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用于附睾炎。
方5
配方:苍术(米泔水浸)30g,木通15g,肉桂15g,牵牛子6g,木香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温阳散寒燥湿,理气行滞通络。
适应证:用于附睾炎。
方6
配方:海藻30g,炒橘核12g,小茴香6g。
用法:水煎服,3/d。
功效:清热利湿。
适应证:用于阴囊肿大、附睾坠胀疼痛。
方7
配方:黄柏120g,苍术180g,牛膝60g。
用法:加工成末,水泛为丸,每服10g,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燥湿,活血通络止痛。
适应证:用于附睾炎。
方8
配方:黄柏、黄芩各等份煎汤,黄连、黄柏各等份为末。
用法:黄柏、黄芩煎汤熏洗阴囊,再以黄连、黄柏末铺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用于睾丸炎红肿热痛者。
方9
配方:枳实15g,赤芍药10g,桔梗6g。
用法:加工成末,与鸡子黄等,揉和服之,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用于附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