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皮肤病对证自疗
12375900000048

第48章 白癜风 (4)

第五节 白癜风 (4)

再服药2个月,饮食增加,全头毛发均已长出,并见黑发,惟两鬓毛发仍发白稍软,眉毛已基本长齐,月经已正常。

医案出处:《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

验案3

刘某,女,25岁。1971年8月17日初诊。

脱头发已有2年,现大部已脱光。由1970年10月开始发现头部有1小块头发脱落,由指盖大发展成为大片脱落,皮肤光秃,偶痒,不蜕皮,自用生姜外擦效果不显。后又外擦乙醇制剂多种及服中西药,效果均不理想。现眉毛、睫毛也开始脱落,不思饮食,二便一般,月经后错,夜寐不安,多梦。检查见头发及眉毛、睫毛约2/3已脱落,头皮光亮。其间散在少许毳毛,残存之毛发稍触动即容易脱落。脉缓弱无力。舌苔薄白而滑,舌质淡红。

辨证为肝肾不足,血虚脱发。治以滋补肝肾,养血生发。

生地黄15g,熟地黄15g,鸡血藤15g,首乌藤15g,生黄芪30g,川芎9g,白芍15g,天麻6g,冬虫夏草6g,墨旱莲9g,桑椹15g,木瓜6g。

服上方1个月后,饮食稍增,月经已正常,睡眠稍安定。头皮部分可见少许新生毳毛,原残存之毳毛较前变黄,色稍深,变粗、变硬,未再继续脱发。

继服前方2个月后,头部毳毛已有新生,原有之毳毛已大部分变黄或棕黑色,较粗硬,饮食调,夜寐安,精神已较愉快。

改用桑椹膏和七宝美髯丹,服药1个月后头发大部恢复正常。惟毛发及眉毛颜色稍淡、稍软,临床已基本治愈。

按:本病治则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本患者属于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气血不和所引起的脱发,方中生地黄、熟地黄、首乌藤、白芍、桑椹、墨旱莲、冬虫夏草养血滋补肝肾;生黄芪、川芎益气固表活络;天麻、木瓜散风、镇静。后改用滋补肝肾、半血祛风的桑椹膏及养血补肝益气的七宝美髯丹,都是治本为主的法则。赵老医生认为天麻加补血补肝肾的药有促进生发的作用。

医案出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验案4

田某,女,23岁。

去年6月发现脱发,每晨理发时就有许多头发脱落,头皮多而痒,牙龈易出血,心慌乏力,饮食不佳,二便尚可,舌质稍红净无苔,脉细滑无力。

辨证属肝肾不足,营卫失调,治宜调补肝肾,养荣凉血。

生地黄、熟地黄各20g,白芍10g,何首乌10g,当归12g,丹参12g,栀子10g,牡丹皮10g,生侧柏10g。

上方服15剂后,头发不再脱落,又拟人参归脾丸善后。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周鸣岐疑难病临证精华》

四、血虚风燥

验案1

王某,女,36。1978年3月30日入院。

斑状脱发1年。1977年3月份原因不明的小块状圆形脱发,不痛不痒。经诊治,服胱氨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谷维素等治疗,效果不明显。脱发呈进行性发展,一块一块地脱落,然后向四周扩展。之后又经某院皮肤科治疗,用巴氏合剂、氯丙嗪等药物亦未能控制发展。外用药亦已多用,诸如辣椒酐、斑蝥酊、生半夏、生姜酊等均未取效,于是来院治疗。

查体:发育好,内脏未见异常,头发脱落一半有余,头部的脱发病灶,共有5处。患处皮肤光滑,无痂痕,柔软,无滋生的细毛,诊为斑秃脱发。患者全身伴有手足心发热,嗜睡多梦,情绪急躁,苔白质暗紫,脉弦细略数。

辨证属血虚风胜。治以养血祛风,活血生发。

当归15g,川芎6g,白芍15g,熟地黄15g,羌活9g,鸡血藤30g,木瓜10g,菟丝子21g。水煎服。

外用梅花针叩击患部,隔日1次。治疗至4月24日,患处开始发现新生的白色毫毛,但脱发继续缓慢扩散。全身症状不明显,惟嗜睡,舌质暗紫不变。上方加补肾之品。

何首乌30g,黑芝麻30g,桑枝30g,红花10g。水煎服。

服后脱发减少,新发渐多、渐粗,渐渐变黑。至6月13日新发已长全,乌黑油亮,以后改用首乌生发丸巩固疗效。

1980年4月随访,患者的头发较以前更觉黑而亮,生长良好。

医案出处:《中医外科心得集》——赵尚华

验案2

赵某,女,25岁。1997年10月15日初诊。

2个月多来,圆形脱发已3块,每块约3cm×4cm大小,头皮瘙痒,皮屑甚多,洗发时头发成鬏而落。纳食时好时差,睡眠不实,二便一般,月经正常,舌尖红,苔白,脉沉数而弱。

辨证为血虚风燥所致,治以养血祛风。以丸药缓图之。

熟地黄180g,菟丝子180g,当归90g,川芎90g,白芍90g,羌活72g。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1丸),早、晚各服1九。白水送服。

又方:防风6g,菊花6g,薄荷6g,藁本10g,藿香6g,甘松6g,荆芥10g,蔓荆子10g。上药共为细末,装入纱布袋内水煎,早、晚各洗头发脱落处1次。每剂药可用4天。

2个月后,患者已将丸药服完,落发处新发已生,初黄而细,渐黑渐粗渐壮,终与原发无异。

按:油风是一种突然头发成片脱落的慢性皮肤病。多由过食肥厚;或情志刺激,郁热生风,血热上犯;或精血不足,血虚风燥,头发失养而成。本案患者无明显原因脱发,瘙痒,头屑多,睡眠不安,脉弱而数,此为血虚风燥、发失所养、心神不安之证,治当养血祛风。治此慢性疾患,且止脱生新。非速达之功。张氏采用丸剂内服及汤剂外洗之法,缓以图之。内服以熟地黄、菟丝子滋补肝肾;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使血行风灭;羌活气雄而散,发表力强,用治头部风湿诸症。外洗方中防风、藁本、荆芥辛温驱风止痒;蔓荆子、菊花、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甘松配藁本煎汤外洗能祛湿止痒;藿香芳香化湿。其中羌活、藁本等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抑菌作用,并能增加心肌血流量,薄荷油有广泛的抑菌作用,其外用能反射性地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内外合治,共奏祛风湿止疡痒、防脱生新之功。

医案出处:《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

验案3

刘某,女,49岁。1987年6月29日初诊。

近10年头皮瘙痒多屑。洗头逐渐频繁,几乎天天需要洗头,否则就瘙痒难耐。近年鼻唇沟、眉弓处起红色斑片并有油性脱屑,瘙痒,头顶部毛发脱落较多。

诊查:头顶部毛发稀疏纤细,有细碎糠秕状脱屑,部分头皮可见片状红斑掺杂有血痂性丘疹。鼻翼、鼻唇沟、眉弓可见皮肤粗糙及细碎脱屑,面部皮肤毛孔扩大,表面油腻。舌质淡,苔白,脉弦滑。

西医诊断为脂溢性脱发。中医诊断为发蛀脱发。

辨证属脾虚湿盛,血虚风燥,毛发失养。治以健脾除湿,养血润肤,生发健发。

白术10g,薏苡仁30g,泽泻10g,车前子15g,川芎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0g,当归10g,赤芍、白芍各10g,女贞子15g,菟丝子15g,何首乌10g,黑芝麻10g,桑椹10g,天麻10g。氯柳酊与生发健发酊交替外用于头皮,硫雷洗剂外用面部。

二诊:服上方14剂,头皮瘙痒、脱屑减轻,头油及脱发减少。

再用14剂,头皮瘙痒基本消失,已无明显脱发。改服除湿丸,每次6g,每天2次;和养血生发胶囊,每次3片,每天3次,以巩固疗效,嘱逐渐延长洗头间隔。

按:患者发病十几年,皮损表现为红斑、湿润、脱屑、脱发及瘙痒等诸症掺杂,毛发稀疏纤细,干枯无光泽,皮肤粗糙脱屑等,系久病阴血耗伤,血虚风燥之证。方中白术、薏苡仁、泽泻、车前子健脾除湿;归、芎、地、芍养血润肤;女贞子、菟丝子、桑椹、黑芝麻滋阴益肾;天麻、川芎祛风活血。共收健脾除湿、养血润燥、生发健发之功。

医案出处:《张志礼临床经验集》

验案4

李某,男,27岁。1993年11月3日初诊。

于5个月前开始,头发脱落逐渐增多,洗发之后更甚,平素头皮痒且脱白屑,用药性洗发液、护发液,加之服用中药等均无显效。腰酸痛,纳食佳,二便调,夜寐安宁。脉细略弦,舌淡红,边尖略红,薄白苔,根稍白厚。

辨证属发为血之余,血分有风,发失滋荣,故发脱屑落。治以养血散风,佐以益肾。

当归10g,白芍12g,生地黄、熟地黄各12g,川芎6g,防风10g,羌活6g,苦参12g,白鲜皮15g,何首乌18g,墨旱莲15g,女贞子10g,桑椹12g,山茱萸10g,茯苓20g,泽泻18g,桑叶19g,续断12g。7剂。水煎服(效可继服)。

1994年1月5日二诊:鉴于服上药后症状渐减轻,故又继服21剂。现脱发、脱白屑基本已愈,未发生头痒,腰痛亦愈,惟有时自觉后头部痛而不适,纳食佳,二便如常,夜寐安宁。脉沉弦细,舌苔略白。于上方基础上再加疏肝祛风之品治之。

何首乌10g,墨旱莲12g,葛根18g,桂枝15g,蔓荆子10g,夏枯草15g,菊花10g,白蒺藜12g,苍耳子10g,辛夷10g,细辛5g,石菖蒲12g,姜黄12g。14剂。水煎服。(如症愈则止服,有效则可继服)

1994年3月其邻居述患者自服药后,脱发及后头痛均已愈,无任何不适,工作如常。

按:患者系脱发伴脱白屑5月余而就诊。发为血之余,血分有风,发失滋荣,故发脱屑落。故而治疗上未单纯补肾,而是重在养血散风,佐以平补肝肾,滋养肝肾之精的药物,如女贞子、墨旱莲、何首乌等品。服药20余剂则症状基本已除。

医案出处:《焦树德临证百案按》

验案5

党某,男,35岁。

病后头部发痒,随即头发成片脱落,已2个多月。现头皮发红光亮,痒如虫行,自疑是“麻风”,曾用西药外治未效,来所求治。

症见:面色憔悴,精神不振,舌紫,脉细数。此症由于血虚生风,营卫不畅,《医宗金鉴》称为“油风”,俗名“鬼剃头”,并指出病因系“由毛孔开张,邪风乘虚袭入,风盛血燥,不能荣养毛发”而引起。

辨证营血亏虚,风盛血燥,且气血不足,发失濡养,以致头发脱落。治宜补益气血,养阴润燥。

生黄芪30g,当归15g,党参15g,墨旱莲9g,龙眼肉15g,黑豆9g,枸杞子15g,桑椹15g,黑芝麻15g,侧柏叶9g。

外用生姜揉擦脱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