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处世的艺术
12381000000006

第6章 处世要懂心理学(2)

惟有懂得宽恕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是希望从别人身上去获得,那会比一个乞丐沿门乞讨还要痛苦。

宽恕是一种能力,一种控制伤害继续扩大的能力。

宽恕不只是慈悲,也是修养。

生活中,宽恕可以产生奇迹,宽恕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损失,宽恕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和复仇心理铺就的黑暗道路。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天真烂漫的16岁少女爱伦的故事。

她的生母遗弃了她,这让她非常气愤。她常常问自己为什么生母不抚养她呢?后来,她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发现他们很年轻,十分贫穷,而且没有结婚,只是同居在一起而已。

这时,爱伦的一个女友怀孕了,后来又因为害怕把婴儿打掉了。爱伦帮助她的女友渡过了难关。渐渐地,她懂得了,在这种环境下,这么做是对的。她开始理解自己生母当时的处境了——因为太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只得送给别人,否则就会饿死。爱伦的同情心使她的愤怒情绪渐渐平息,她原谅了自己的生母,并找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坚强有用的人的价值。

爱伦的做法是可爱的、明智的,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也正是我们人类固有的非凡的创造行为得以实现的时候。我们既治愈了创伤,又创造了一个摆脱过去痛苦的新起点。

悠悠岁月,茫茫人海,谁能保证不犯一点点错误呢?抛弃怨恨,选择宽恕吧,宽恕别人,也是给自己一片新天地。

快乐不是别人可以给我们的,而是要由我们自己来创造,自己来超越。想要得到快乐,就不要太过于敏感。因为这种人,对周遭的一切都太在乎、太在意了,那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条绳子绑住自己一样,真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因此,快乐要先学习从宽恕别人而来,宽恕是升华自己的本源,两者相辅相成,若能如实地运用在生活当中,就能换来甜蜜的结果。在这方面,三国时期的乱世英雄曹操堪称典范。

在三国时期,一次,袁绍发布了一个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曹操的祖宗三代都被袁绍骂了个畅快淋漓。

曹操看了檄文之后,问手下人:“这是谁写的?”手下人认为曹操一定会雷霆震怒,于是小心翼翼地说:“听说是陈琳写的。”出人意料的是,曹操竟对檄文赞赏有加:“陈琳这小子的文章还真不赖,骂得痛快。”

后来发生了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也被曹操的兵士们捉住。陈琳心想:当初自己把曹操的祖宗都骂了,必死无疑。然而,曹操不仅没有杀掉陈琳,而且还让他做自己的文书。一次,曹操开玩笑说:“你的文笔是不错,但你在檄文中骂我就可以了,为什么还骂我的父亲和祖父呢?”

后来,内心深受感动的陈琳为曹操出了不少好计策,使曹操颇为受益。

曹操作为乱世枭雄,面对死对头陈琳的陈年老账不仅不治罪,甚至还加以重用,其心胸宽广可见一斑。众多贤才良将居于其麾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对于有才华的反对者就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大度的凄凉主动去接近、重用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才之心和容才之量,从而使他们改变对你的态度,并愿意为你所用;同时,也让你更富有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的个人魅力。

多说“我们”少说“我”

用“我们”代替“我”,可以缩短你和大家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新婚燕尔,新娘对新郎说:“从此以后,就不能说‘你的’‘我的’,要说‘我们的’。”新郎点头称是。一会儿,新娘问新郎:“亲爱的,我们今天去哪啊?”新郎说:“去我表姐家。”新娘就不乐意了,纠正说:“是去我们表姐家。”新郎去洗手间,很久了还不出来。新娘问:“亲爱的,你在里面干什么呢?”新郎答道:“我在刮我们的胡子。”

这虽然只是一则笑话,可是它体现了一个问题,即“我们”这个词可以造成彼此间的共同意识,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对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经常看到记者这样采访:“请问我们这项工作……”或者“请问我们厂……”演讲者多使用:“我们,是否应该这样”“让我们……”这种表达方式。事实上,这样说话往往能使你觉得和对方的距离接近,听来和缓亲切。因为“我们”这个词,也就是要表现“你也参与其中”的意思,所以会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

人的心理是十分微妙的,同样是与人交谈,但有的说话方式会令对方反感,有的说话方式却会令对方不由自主地产生妥协之心、亲近之情。如演讲时说“你们必须深入了解这个问题”,便拉远了听众与演讲者的距离,使得听众无法与你产生共鸣。如果改为“我们最好再做更深一层的讨论”,就会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达到共鸣的效果。因此,若想说服别人,不妨多使用“我们”的表达方式。

事实上,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对方说“我”、“我认为”带给我们的感受,将远不如他采用“我们”的说话方式,因为采用“我们”这种说法,可以让人产生团结意识。

“我”在英文里是最小的字母,千万别把它变成你语汇中最大的字。

一次聚会,有位先生在讲话的前三分钟内,一共用了36个“我”。他不是说“我”,就是说“我的”,如“我的公司”“我的花园”等。随后一位熟人走上前去对他说:“真遗憾,你失去了你的所有员工。”

那个人怔了怔说:“我失去了所有员工?没有呀,他们都好好地在公司上班呢!”

“哦,难道你的这些员工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吗?”

亨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因此,会说话的人,在语言传播中,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开头。下面的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尽量用“我们”代替“我”

很多情况下,你可以用“我们”一词代替“我”,这样可以缩短你和大家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例如:“我建议,今天下午……”可以改成:“今天下午,我们……好吗?”

(2)这样说话时应用“我们”开头

在员工大会上,你想说:“我最近做过一项调查,我发现40%的员工对公司有不满的情绪,我认为这些不满情绪……”

如果你将上面这段话的三个“我”字转化成“我们”,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说“我”有时只能代表你一个人,而说“我们”代表的是公司,代表的是大家,员工们自然容易接受。

(3)必须用“我”字时,以平缓的语调讲

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我”时,你要做到语气平淡,既不把“我”读成重音,也不把语音拖长。同时,目光不要逼人,表情不要眉飞色舞,神态不要得意洋洋,你要把表述的重点放在事件的客观叙述上,不要突出做事的“我”,以免使听的人觉得你自认为高人一等,觉得你在吹嘘自己。

激发共鸣,拉近心理距离

在你对另一个人有所求的时候,引发“心理共鸣”这一技巧尤为适用。因此,你最好先避开对方的忌讳,不要过早暴露自己的意图,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一步步地赞同你的想法,当对方跟着你走完一段路程时,便会不自觉地认同你的观点。

与人相处,要谈得有味,谈得投机,谈得其乐融融,双方必须确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人认为,素昧平生,初次见面,何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其实不然。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片国土,只要善于寻找,何愁没有共同语言?一位小学教师和一名泥瓦匠,两者似乎没有投机之处。但是,如果这个泥瓦匠是一位小学生的家长,那么,两者可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见,交流看法;如果这个小学教师正要盖房或修房,那么,两者可就如何购买建筑材料、选择修造方案沟通信息、切磋探讨。只要双方留意、试探,就不难发现彼此有对某一问题的相同观点,某一方面共同的兴趣爱好,某一类大家关心的事情。有些人在初识者面前感到拘谨难堪,这只是没有发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已。

人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社会上的各种人,具有不同的年龄、性别、性格、脾气等等,他们对事物各有不同的思想认识。各人所处的地位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做人的分寸也就要根据各种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程度、语言习惯来做不同的处理。这就是“对症下药,激发共鸣”,可以为处世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你坐在火车上,已经坐了很久了,而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程。你想与他人讲讲话,却不知如何开口,这时,你就要尽力使你的谈话显得趣味十足。

坐在你旁边的是一位很没趣的人,而你非常想和他聊天解闷,于是你便搭讪道:“对不起打扰了,你有火柴吗?”

可是他一句话也不讲,只是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盒火柴递给你。你点了一支烟,在还给他火柴时说了声“谢谢”,他又点了点头,然后把火柴放进了口袋里。

你继续说:“真是一条又长又讨厌的旅程,你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是的,真讨厌。”

他同意着,而且语调中包含着不耐烦的意味。

“若看看一路上的高山,倒会使人高兴起来。再过一两个月去爬山,那一定更有趣。”

“唔,唔!”他含糊地答应着。

他显然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这时你再也没有勇气说下去了。

假若一个话题对他富有兴趣,那么无论他是如何沉默的一个人,他也会发表一些言论的。因此你在谈话的停滞之中,思考了一番后,又重新开始了。

“刚才车上放的歌曲真动听,”你说,“北京将要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演唱会。听说是关牧村个人演唱会!”

坐在你身旁的那位乘客坐起来了。

“你觉得关牧村的歌唱得怎么样?”他问。

你回答:“唱得很好,我很喜欢听。”

“你喜欢听她的哪首歌?”他急着问。

由此可见,他的确是个文艺爱好者,并对关牧村非常敬慕。于是你可以说:“我很喜欢听她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她不仅歌儿唱得好,人也好!”

这位乘客听了这话便兴高采烈,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

毫无疑问,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见面,双方免不了都要存有警戒心甚至敌意。这种心理状态会毫不留情地束缚住双方。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初次交往,尽量让对方放松心情,消除他本身的心理障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初交时,如果不能打开对方的心扉,一切努力都会变成泡影。要冲破对方的“警戒”线,只有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可以信任的。那么,怎么才能让对方信任你,也就是说怎样把你对对方的尊重和信任的态度传达给你呢?

基本的手段便是以同情共感的态度来了解对方的烦恼与要求。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共鸣”,也叫“移情”。

一个不相识的人在你面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与他交谈。你只要主动、热情地通过话语,同他们聊天,努力探寻与他们交谈的共同点,赢得对方的好感,这样就能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巧妙掌控客户心理

万事人为本,做生意实际上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沟通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营销人员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交流的好,生意自然也就谈成了;反之,生意自然也就随之而去。

毫无疑问,每一位客户都有自己的性情特征和购物习惯。市场上只要存在两个以上的客户,就会存在不同的消费需求。而且随着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到现在的“市场经济”,广大的消费者已经摆脱了原来的那种被动消费的状态,开始向成熟的消费转变。他们通过在市场上提供的不同的选择之间的比较,来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有什么,我就买什么”的情况了。他们已经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消费个体出现在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了。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完善,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个人的权力意识也越来越清晰。这就要求营销人员能够将客户区别对待,满足不同客户的心理需求,否则顾客是不会选择你的商品的。这自然就加大了营销人员与客户之间沟通的困难,提高了对营销人员的要求。

商场如同战场,如何去满足顾客的需求,打败你的对手,赢得属于你的客户,很显然,单纯的靠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从营销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多个角度去分析,去提升自己的服务,来使客户感到满意。只有满意的客户才会成为你忠实的客户。

那如何能够使自己善于同不同的客户打交道,如何巧妙地掌控客户的心理呢?下面这个案例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哈里森是美国一位优秀的电视推销员,他讲过这么一件他亲身经历的有趣的事:

有一次,他到一家新客户去拜访,准备再向他们推销几台新式电动机。不料,刚刚踏进公司的大门,便挨了当头一棒:“哈里森,你又来推销你那些破烂了!你不要做梦了,我们再也不会买你那些破玩艺了。”总工程师斯宾斯恼怒地说。经哈里森了解,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总工程师斯宾斯昨天到车间去检查,用手摸了一下不久前哈里森推销给他们的电机,感到非常烫手,便断定哈里森推销的电机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因而拒绝了哈里森今日的拜访,推销更是无门啦!哈里森冷静考虑了一会儿,认为如果此时硬碰硬地与对方辩论电机的质量问题,肯定于事无补,不如转而采用一种称之为“苏格拉底讨论”法来攻克对方的堡垒。

于是发生了以下的对话:

哈里森:“好吧,斯宾斯!我完全同意你的立场,假如电机发热过高,别说买新的,就是已经买了的也得退货,你说是吗?”

斯宾斯:“是的。按国家技术标准,电机的温度可比室内温度高出72度,是这样的吧!”

哈里森:“是的!”

斯宾斯:“但是你们的电机温度比这高出了许多,喏,昨天差点把我的手都烫伤了!”

哈里森:“请稍微等一下,请问你们车间里的温度是多少?”

斯宾斯:“大约75度。”

哈里森:“大约75度,加上应有的72度的升温,共计140度左右。请问,如果你把手放进140度的水里会不会被烫伤呢?”

斯宾斯:“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哈里森:“那么,请你以后千万不要去摸电机了。不过,我们的产品质量,你们完全可以放心,绝对没有问题。”结果,哈里森又做成了一笔买卖。哈里森的成功,除了因为他的电机质量的确没有质量问题以外,他还利用了人们心理上的微妙变化。

当一个人在说话时,如果一开始就说出一连串的“是”字来,就会使整个身心趋向肯定的一面。这时全身呈现放松状态,容易造成一种和谐的谈话气氛,也容易放弃自己原来的偏见,转而同意对方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