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心思考未来:李嘉诚商业智慧
12390800000004

第4章 诚信带来生意

在香港还是其他地方做生意,毕竟信用最重要。一时的损失将来还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损失了信誉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

——李嘉诚

诚信对商人来说,就像水对于鱼,商人离不开诚信。那些留传了百年的老字号,每一家都是靠诚信立于不败之地的。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诚信一直被人们看做做人之本、立身之本。诚实做人、本分做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诚信,能给你带来一生的财富。

按照习惯的思维,成功的人说成功的事,往往是盛名之下,名不副实,而李嘉诚似乎就是个例外。当我们带着疑问和好奇慢慢地对李嘉诚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他人生的经历有了全面的认识以后,就会感觉他也并非是传闻中的超人,他的一生是用一个“诚”字,敲开商业之门,闯过重重难关,赢得了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巧用诚信敲门砖

1946年年初,李嘉诚突然离开势头极佳的中南公司,来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五金厂做行街仔(推销员)。两年后,李嘉诚把目光盯在香港几家大酒店。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类酒楼饭店不会轻易购买这样没有影响的五金小厂的产品。在推销员生涯中,李嘉诚练就了一套不愠不火的应变能力。一天,他来到一家五星级高档饭店——君悦酒店,门前有侍应生守候,他们见了汽车才笑脸相迎,可是李嘉诚终究不是泛泛草民,守门的侍应生终究对他“高抬贵手”。然而,若想面见这家大酒店的老板,可远非入门那么容易。不过,李嘉诚还是挟着皮包壮着胆登上了楼梯,在三楼老板办公室门外的接待厅里,女秘书拦住了他。李嘉诚恭敬地递上一张名片,女秘书马上告诉他:“对不起,老板肯定不会接待你的,我也不敢进去通报。”

李嘉诚只好退出了接待厅。然而,李嘉诚想,既然来了至少也该与老板见上一面,于是他就蹲在厅外的走廊里。大约过了1个小时,那位女秘书发现李嘉诚还守在这里,心中便有些不忍,于是破例向老板作了通报,但是老板一口回绝了李嘉诚。

当李嘉诚听完女秘书反馈的信息后,心中不免有些怅然。他下了楼,左思右想,仍然感到进一次君悦酒店实在不容易,于是他就坐在楼下大厅的沙发上等待时机。没有想到,老板居然直到中午时分也没有下楼。下午1点钟时,女秘书又意外地发现了李嘉诚。于是她再一次进楼向老板汇报。

李嘉诚终于见到了老板,但他刚提到五金厂的小铁桶,老板就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说:“年轻人,你就不必费口舌了,我们君悦大酒店是绝对不会进你们五金厂任何产品的。”

李嘉诚知道即便继续纠缠下去,也不会再有转机。于是他礼貌地向老板致意,然后告辞出门。就在老板自感遗憾之时,走到楼下的李嘉诚忽然又转身上了楼梯,面对转椅上老板那双惊愕的眼睛,李嘉诚恭敬地上前一步,谦和地说:“是这样,我刚才就这样匆忙下楼其实是不礼貌的。因为我还没有征求先生对我推销方式的意见呢。因为我很年轻,也是刚做这种生意,所以难免有些不谙此道。我对先生并无其他所求了,只求先生能以长辈的角度,给我的推销方式提一点宝贵的意见!”

老板这次不能不对李嘉诚刮目相看了。老板说:“年轻人,并不是你在推销过程中有什么不礼貌,应该说你是个很会做事的人。你当推销员也很称职。只是你们五金厂太小,产品也不可能登大雅之堂,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大酒店,一般都从有名气的厂家进货。所以我只能拒绝你了,请你原谅。”

“没关系,如果我处在先生这个位置,也会这样做的。”李嘉诚非常通情达理,他见老板已经能与他平等对话,索性把想说的话吐出来,他忽然问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贵店是否从香港名气很大的凯腾五金厂进过小铁桶?”

“年轻人,你怎么知道这些?”老板意外地望着他问道。

“都是做五金生意的,我们当然不会没有耳闻。”李嘉诚笑了笑回答说。

老板说:“你们知道就好,坦率地说,凯腾和我们已有几年的合作关系了,他们生产的镀锌小铁桶,我们用起来相当顺手,所以并不需要另外进货了。”

李嘉诚还是微笑地说:“先生有可能对小铁桶的生产工艺不太知情。据我们所知,凯腾虽然在香港享有很高的声誉,可他们的产品质量很值得怀疑啊,因为他们用的并不是进口镀锌板材,其实他们只是使用我们五金厂不用的边角余料进行再加工罢了,然后他们再以进口镀锌板的名义上市,其实许多买主都被他们蒙在鼓里。”

老板大吃一惊:“竟有这样的事?年轻人,你的风度气质都很让我折服,不过你为了推销自家产品就随便败坏其他同行的声誉,这种行为实在难以让人赞许啊!”

李嘉诚温和地说道:“是的,先生,我本不该对您说出这些同行的秘密,只是我方才与您一席交谈,感到您人格高尚,也是读书人,这才让我忍不住无意失言了。对不起,我要告辞了。请相信我的话,最好不要上当才好!”

李嘉诚离开后,老板果然请来工艺专家对酒店从凯腾五金厂进的小铁桶进行了查验。这才发现水桶的接口极多,确实是使用边角余料和废旧镀锌板制成的。而李嘉诚推销的小铁桶非但都用上好镀锌板制成,价格也更低廉。于是,这位老板马上派人去一下子就订下了500只小铁桶。从此李嘉诚所推销的产品打进了大商户的门槛,使这家五金厂与君悦大酒店的订单不断。

可见,如果一个人不诚实,不讲信誉,想靠坑蒙拐骗获得利润,最后打翻的还是自己的饭碗。而李嘉诚凭借着诚信,赢得了别人的信任,同时也为自己打开了商业之门,进而为他以后创立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诚信立约树大志

1945年,李嘉诚来到塑胶公司工作,他先从小工做起,18岁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李嘉诚才20出头,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羡慕的业绩。在此期间,李嘉诚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并掌握了全盘经营塑胶厂的经验。当他功成名就、地位显赫时,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李嘉诚回忆在塑胶公司的经历时感慨道:“这段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

李嘉诚决定离开塑胶公司,公司的老板想通过给他加薪而留住他,但李嘉诚并没有为此而心动,因为他心中已有更远大的抱负。老板知道李嘉诚去意已决,于是大度为李嘉诚摆宴饯行,李嘉诚非常感动,于是将心中所想告诉了他:“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绝不会把客户带走,也不会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

怀着愧疚之情离开塑胶公司的李嘉诚,早已看好了香港市场上塑胶行业的前景,于是向亲友借来四万三千港元(因为李嘉诚诚实信用,没有担保人也能够借到钱),再加上母亲为他节省下来的七千港元,这五万港元便是李嘉诚的创业资金。李嘉诚利用这些创业资金,在一条小溪边租了几间破房子,并购买了一台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压塑机。就这样,李嘉诚走上了叱咤风云的创业道路。

1950年5月1日,没有鲜花、鞭炮、来宾祝贺,长江塑料厂在西环一个100多平方米的简陋工厂里开张了,还差三个月才满22岁的李嘉诚,自信满满地对着二十几名员工演讲,宣告正式开张:“我们公司虽小,但我懂得这一行,人家懂的,我们懂更多,我们懂的,人家未必懂。一路一路,我们一定会扩大,会一路变好,你们的收入,也会一路变好!”

李嘉诚从事塑胶行业,正顺应了香港经济发展的潮流。当时,在世界范围来说,塑胶行业也是一种新兴产业,因此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塑胶制品的原料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进口,产品加工投资少、见效快,因此,塑胶产品的销售范围很快由香港扩展到海外,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地销售出去,于是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销量一直不断增加,他手中还握着厚厚的订单。与此同时,李嘉诚招聘工人,实行三班倒工作制,机器昼夜不停,进行大批量生产。

这时,也有不少李嘉诚原来在塑胶公司发展的客户转向与他合作,但李嘉诚无一例外地谢绝了,并且一再强调他原来打工的塑胶公司的实力和对自己的深情厚意,希望这些客户继续与塑胶公司保持往来关系。李嘉诚的真诚感动了这些客户,他们还继续与李嘉诚原来打工的塑胶公司做生意。

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他这样的为人处世也使得小小年纪的他取得不错的口碑,这也奠定了他后来生意兴隆的人际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