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心思考未来:李嘉诚商业智慧
12390800000042

第42章 不做盲目的跟风者

知道何时应该退出,这点非常重要,在管理任何一项业务时都必须牢记这一点。我的主张从来都是稳中求进。我们事先都会制定出预算,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投资。尤其在电信项目上,你需要时间来创建网络和消费者群体,然后收获的季节才会到来。

——李嘉诚

李嘉诚经商向来讲究稳健经营,他不会在利好诱惑中冒进,也不会在低谷中徘徊不前。他讲究进退之道,如果没有发现合适的时机,宁可手持现金观望也不盲目投资。反观那些缺乏谋略者,他们即便只剩下一两百元,也要全部购置一手基金,把自己彻底洗空。

兵家之道,一张一弛。商家之道,进退自如。在商界,进则取利,退则聚力;进必成,退亦得,有时退让更能“海阔天空”。

勇于放弃,另闯新天地

对商人来说,觅得商机就是找到财富。而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李嘉诚能洞悉行业的兴衰定律,找准盛极而衰的那个时间点,因而能在商海自由翱翔。李嘉诚早期的成功除了在于具有预见性的眼光,更在于及时放弃助他成功的塑胶花产品,转向另外更广阔的天地。

长江塑胶厂创办初期,依靠生产塑料制品和玩具维持,虽无生存无忧,但也只能在竞争中苟延残喘。李嘉诚凭借敏锐的眼光和睿智的大脑,及时捕捉到生产塑胶花的信息,果断决定上马生产,由此成就了李嘉诚“塑胶花大王”的美名。长江塑胶厂一跃而起,名声大振,实力剧增。然而李嘉诚不是一个盲目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商人,1960年前后,塑胶花生产的鼎盛期刚过,他管敏锐地觉察到,生产塑胶花绝非长久之计。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趋向于崇尚自然,而塑胶花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有生命的花朵。并且,在海外,有的家庭已把塑胶花扫地出门,又重新种上天然的植物花。

李嘉诚开始研究其他的行业。他从香港人口的激增,生存空间的限制,经济发展的神速,土地使用的迫切,预见到地价来日必然暴涨,香港地产业极具发展前景。而李嘉诚租用的那所厂房的业主也趁机把租金大幅度提高,这也促成了李嘉诚自建物业的决心。

1958年,他投得北角英皇道的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的工业大厦,留下数层自用,把其余的单位出租。大厦落成后,香港物业价格随即大升。李嘉诚发觉房地产大有可为,于是开始部署把资金投放到地产市场。60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产经历一场狂炒后,一落千丈。李嘉诚独具慧眼,认为土地价格将会有再度回升的一天,决定实行“人弃我取”的策略,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工厂大厦,全部用来出租。不出三年,果然风暴平息,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急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这次他的策略是只买不卖,全都用来兴建楼宇。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达630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超过35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已达400万港元。

“长实”在地产业屡出大手笔。先是拿出六千多万元资金购买物业及地皮,并积极兴建高级住宅与商业楼宇。到1967年,又动用2.3亿港元,买入美资集团、希尔顿酒店及凯悦酒店,开创了华资在港吞并外资机构的先河。

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在“长置”成立大会上,他为日后定下的目标,是超越号称香港“地产业王”的“置地”。置地公司由英国商人保罗·遮打,跟当时“怡和洋行”的香港负责人祈士域联手创立,号称全亚洲最大的发展商,也是全港最大的商业机构。1972年七月,李嘉诚把“长置”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年十一月,“长实”在香港挂牌,在市面公开发售。

后来,李嘉诚历时两年半之久,全面进军“和黄”的整个过程直如“蛇吞大象”,实为香港开埠以来华资收购英资的经典之作。“和黄”是老牌和记洋行及黄埔船坞的合作品。到1980年,“长实”终于持有“和黄”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股票,李嘉诚当上了“和黄”董事会主席。至此,李嘉诚坐上了香港华资地产龙头的位置,“李超人”的绰号不胫而走。

不对任何一项业务情有独钟

李嘉诚所涉足的行业和创办的企业数量众多,从最早的塑料花厂,到如今的房地产、港口、零售、金融、电信。他的投资哲学是:“不和任何业务谈恋爱!”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电信高潮时卖掉了自己所持有的电信公司股权,一举获利数百亿港币。

“不要与任何业务谈恋爱”,也就是不要沉迷于任何一项业务,这是一种有着丰富的商业经历之后超然于商业活动之外的心灵感悟。对于一个真正的商业人士来说,在他眼中,应该只有赢利的业务,而没有永远发展的业务。

2006年,中国家电零售两大巨头国美与永乐合并进程备受关注,7月23日晚间,永乐家电新闻发言人黄建平终于首次明确承认并购事项。他透露,永乐和国美已联合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公告发布申请,只要在联交所获批,将尽快发布公告。对于双方具体的交易方式及情况,黄建平则不肯透露,只是表示一切以公告披露的消息为准。

自从7月17日、18日中国永乐和国美电器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停牌后,关于双方并购的非官方传言一直不断。7月18日下午,永乐董事长陈晓还亲自主持了由各地分公司总经理参加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会上,陈晓坦言,国美上周的确发出了收购永乐的意向,但是永乐不认同国美的收购方式,拒绝了国美的收购请求,“我们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力主走自己的路。我们有能力把永乐做好。”从目前进展看,这只是永乐提高谈判地位,争取更高收购价格的策略,并非陈晓舍不得卖掉自己亲手创办的企业的激愤之语。

陈晓勇于卖掉自己一手创办的在家电零售行业中排名第三、年销售额超过150亿元的永乐,是中国企业家、尤其是企业创始人的一大进步。

正如农贸市场卖粮食,服装市场卖服装一样,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卖企业的市场。卖企业的方式也和卖服装差不多,既有批发,又有零售。永乐2005年10月在香港上市,就是向投资者零售股权,最近与国美的交易则是一次批发。

既然已经投身资本市场,也就做好出卖自己创办的企业的准备。其实,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卖的了,关键只是价格。很多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特别是企业创办人,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资本市场只是一个融资市场”的层次上,参与资本市场只是为了获取廉价的资本而出让少数股权,至于企业的控制权则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出让的。

一旦牵涉到企业控制权的出售,往往摆出一副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景象,也不知到底是孩子离不开父亲,还是父亲离不开孩子。孩子长大成人都要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迟早都会离开父亲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更何况企业不过是一堆资产的组合而已,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追求效率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