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北大历史课
12395000000048

第48章 战后新世界(2)

古巴导弹危机

1959年初,古巴发生革命,以卡斯特罗为首的革命起义军进行了武装暴动,推翻了亲美卖国、贪污腐化的巴蒂斯塔独裁统治,建立了革命政权。美国一向把拉美地区视为自己的后院,没想到这次后院起火,美国如坐针毡,于是,便视古巴革命政权为眼中钉。而苏联却喜出望外,视古巴为击破美国称霸拉丁美洲的桥头堡。

“猪湾事件”后,美、古关系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弱小的古巴不得不寻求外界的支援。古巴看到了美、苏之间的深刻矛盾,于是向苏联政府发出了请求援助的信息。

1962年6月,苏联和古巴签署了部署苏联导弹的秘密协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古巴接受苏联的24个中程和中远程弹道火箭,每个携带两枚导弹和一个核弹头;24个先进的萨姆II型地空导弹发射器;42架米格战斗机和42架伊尔-28轰炸机;加上其他一些海岸防卫武器。这些武器由苏联人掌控,另外派4.2万名军人驻扎在古巴。

1962年10月15日,美国U-2飞机拍摄到了苏联中程弹道导弹的照片,美国很快确认,苏联已经在古巴部署了16~32枚导弹核武器。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强烈呼吁赫鲁晓夫“停止和取消对世界和平和我们两国稳定关系的这种秘密鲁莽并富有挑衅气味的威胁”,要求苏联放弃世界霸权的计划,结束危险的军备竞赛,从古巴撤走导弹并保持克制。23日,肯尼迪又签署了《禁止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的公告,宣布从24日起将拦截可能前往古巴的舰船并勒令这些船只听候美国的检查。与此同时,美国摆出一副核大战的样子,调动了180艘舰船(包括8艘航母),68个空军中队,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升空、战略核潜艇出海,另有5个师的部队集结在佛罗里达,全球美军处于核战备状态。

一开始,苏联态度比较强硬,并加速在古巴的导弹基地建设。赫鲁晓夫认为,美国的海上封锁只是虚张声势,它不可能进攻古巴,所以他命令苏联舰只继续向古巴挺进,不要害怕美国的海上封锁;宣布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武装力量立即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双方剑拔弩张,第三次世界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古巴导弹危机由此爆发。

不过后来,在美国强大攻势的压力下,苏联开始后退。10月28日,由于苏联实力当时还比不上美国,美国也认识到核大战的可怕后果,双方正式达成妥协:苏联将全部拆除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并在联合国进行核查之后运回本国;美国允诺拆除前不久刚刚在土耳其部署完毕的导弹基地,并保证不会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

11月20日,苏联撤走了它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并且拆除了全部导弹基地;美国也宣布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古巴导弹危机遂告结束。

不结盟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晤,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随后,印尼总统苏加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加纳总统恩克鲁玛等政治活动家也积极倡导不结盟运动。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倡议下,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并于1992年9月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文化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

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新形势下,不结盟运动着重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

布拉格之春

1968年,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了名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有脱离苏联控制倾向,苏军决定武装干涉。6月下旬,华约在捷境内举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迟迟方撤。7月之后,局势有所缓和。8月3日晚华约在捷签署联合声明,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了。

不过,事态在转瞬间发生了改变。8月20日晚11时,布拉格机场接到一架苏联民航机信号“机械事故,要求迫降”。客机一降落,数十名苏军突击队员冲出机舱迅速占领机场。几分钟后,苏第24空军集团军巨型运输机开始降落,一分钟一架。一小时后,一辆苏联大使馆的汽车引路,苏军空降师直扑布拉格。

与此同时,苏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大将指挥4个苏军装甲师、1个空降师、1个东德师从波兰直捣布拉格。驻德4个苏军师、1个东德师切断捷西部边界。驻匈苏军8个师、匈军2个师、保加利亚军一部从南部进攻。苏波合成军4个师进攻北部。同时,苏军对北约与捷军开始全面电子压制。

21日拂晓,苏军占领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在进攻开始6小时后,苏军控制了捷克全境。几十万捷军被全部缴械,北约也没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

这是苏军一次典型方面军群进攻战役。西方向主攻,西南方向配合,共动用4个方面军、1个坦克集团军、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26个师,约30万人。但由于进攻过快,两个战略方向的后备坦克集团军群均未出动,只动用了各集团军、师、团的直属坦克,共有9000余辆坦克和8000余辆装甲运输车。

布拉格之春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国际政治事件,标志着华约内部的裂痕已经渐渐显现,可视为东欧聚变的前奏与导火索。

越南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经过武装斗争和起义,先后取得了独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内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并积极采取行动恢复越南的统一。与此同时,在越南南方,一直坚持反共的吴庭艳,于1955年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在西贡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为防止吴庭艳政权垮台,美国派遣100名代号为“绿色贝雷帽”的所谓“特种部队”进入南越。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

1963年11月1日,美国在南越策动军事政变,杀了吴庭艳,换上了新的傀儡杨文明,并积极寻找扩大战争的借口。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宣称,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滕纳·乔埃”号在东京湾(即北部湾)离最近的陆地大约65海里处的公海上进行巡逻时,遭到数目不定的北越鱼雷艇的袭击。美国借此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

1968年1月底,北越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新春攻势”。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发起了进攻,其规模和惨烈程度令美国人大为震惊:无数的军事设施和政府建筑被破坏;战斗最激烈的旧京顺化几乎全毁;美军溪山基地被围困76天,因为破坏太严重,解围后不得不放弃使用。

由于南方人民武装的坚决抵抗和越南军民团结一致,美国在越南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预想效果,遭致国内外一致反对。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美国自己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并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

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和冷战的态势: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收缩,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只有更积极地同中国等其他国家合作。

东、西两德统一

自1945年之后,德国一直处于分裂的状况,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实行的政策严格控制两德之间的人员流动。1989年3月28日,民主德国开始实施新的边境管理条例,放宽了对公民出境的管制,从而直接引发了一定规模的逃亡潮,在此后不到一年间,约有十余万东德公民通过各种途径辗转移民西欧。1989年9月,东德进一步放宽边境管理,西德公民甚至可以在东德的领土过夜。更宽松的边境管理反而进一步激起了东德公民的抗议浪潮,在莱比锡等城市持续爆发群众集会和游行,要求东德当局发扬民主,实行改革,改善供应和服务,开放出国旅行、放宽对新闻媒介的限制。

1989年10月,在民主德国的四十周年国庆活动中,来访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公开要求民主德国领导人改变态度,实行改革,促使局势进一步紧张。东德各大城市包括莱比锡、德累斯顿、波茨坦、马格德堡、耶拿等地爆发不同规模的抗议示威,在首都柏林国庆庆典会场附近,七千余名市民聚集抗议,并与警察爆发了冲突,数百人被捕。不久,执政十八年之久的昂纳克被迫辞职,克伦茨成为总书记,接着又成为国务委员会主席和国防委员会主席。

新领导人的上台,并不能平息民众的抗议。在强大的压力下,11月7日,民主德国政府集体辞职;11月8日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治局集体辞职,同日选出以克伦茨为首的新政治局。无奈之下,东德政府在11月9日作出决定,开放东、西德之间的全部边境,并实施拆除柏林墙。两天之内,从民德涌向西柏林和联邦德国的人数超过400万人次;两周之内,民德政府签发了1000万张出境签证,而当时民德全国的总人口不过1670万人。

十天后,成立了以德国统一社会党为主的五党联合政府。新政府呼吁全国团结,但局势仍然动荡不已。在反对派的压力下,最高检察长决定对昂纳克的“滥用职权和贪污腐化”的罪行进行调查,并公布了调查结果,人民对党的领导人更加不满,各地示威活动又起高潮。不久,以克伦茨为首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集体辞职。在这种情况下,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抓住时机,在11月28日提出了关于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被民德方面拒绝。但是,在民德国内,社会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人民要求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12月,德国统一社会党改名,新党的党章中取消了关于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和党对社会的领导作用以及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等关键性内容。

为了结束国内的混乱局面,在征得戈尔巴乔夫同意后,民德领导人提出了德国统一的方案。苏、美、英、法四大国也意识到德国统一是大势所趋,2月,四国外长同两德外长在渥太华开会,定下了德国统一的基调,即所谓“2+4方案”。1990年3月,民德举行大选,得到西德政府支持的以基督教民主联盟为主体的德国联盟获胜,组成民德大联合政府,基民盟主席德梅齐埃任总理,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改名的“民主社会主义党”被排斥在政府之外。两德统一的步伐加快。7月1日,两德统一使用西德马克,东德马克停止流通。次日,拆除柏林墙。8月底,两德统一条约在柏林签字,民德正式解体,原民德被划分为五个州;10月3日,这五个州集体加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使用西德的国名、国旗、国歌和国徽,首都设在柏林,联邦德国的基本法为全德宪法,西德的所有国内法和所签订的全部双边和多边国际条约、协定以及欧共体的有关法律和条约,从统一之日起都自动延伸到前民德地区。

自此,在经过四十五年的分裂之后,德国终于实现了统一。

尼克松访华

1971年4月21日,中国政府就美方提出双方举行高层对话的建议给美国政府一个答复:“要从根本上恢复中美关系,必须从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撤走美国一切武装力量。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只有通过两国高级负责人直接商谈才能找到办法。因此,中国政府重申,愿意公开接待美国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国国务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来北京直接交谈。”

尼克松总统于同年5月中答复说,为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问题,并由于对两国关系的重视,他准备在北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位领导人进行直接交谈,并建议由基辛格赴华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一次秘密的预备会议。中国同意这一建议。

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讨论了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问题,并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7月16日发表了《公告》。公告说:“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

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海湾战争

1990年7月中旬,由于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债务等问题,伊拉克与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突然公开化。8月初,伊拉克出兵侵占了科威特,并将科威特划归其第19个省。这次入侵,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