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
12400100000042

第42章 钱多,幸福感就强吗?

解读了货币的种种密码,了解了“钱”的过去和将来,我们还是要回到一个终极的问题—货币和幸福是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有钱才能获得幸福,而现实是有钱人都说自己不幸福,或许这就是有钱人的“围城”效应吧。关于这个话题可以从很多个角度阐释,但为了更加符合本书的主题,我们主要还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希望能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的直接感受是,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而财富能给人带来很多的效用和满足,这也就制造了幸福。所以,通过货币的积累是可以得到幸福的。

研究显示,年收入 7.5万美元是美国人幸福的基准线,一个人的收入越是低于这个基准,越是感觉不幸福。如果年收入高于 7.5万美元,无论高出多少,人们的情绪状态都不会有太大改善。但是,高额的收入由于与社会评价相关,能够提升人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换句话说,收入超出 7.5万美元越多,人们越感觉生活富足和成功,从而得到更深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也就是第二种层面上的幸福。

货币虽然能带来幸福,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追求收入的最大化,从而达到幸福的最大化。在这方面,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有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 /欲望。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效用的大小就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即只要有了钱,就会有电视机、洗衣机和高级家具,就有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货币所带来的效用就能增加人们的幸福感,但另一方面,欲望会慢慢吞噬你的幸福,无限的欲望甚至会使得幸福感趋向于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收入的增加,一些人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多,欲望不断膨胀,想赚更多的钱,甚至想去当大官。面对无限的欲望,资源则是稀缺的,欲望往往得不到满足,这会非常痛苦,即使得到满足后,也会有更大的欲望,幸福也就无法实现。

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当效用和欲望相互协调时,我们的幸福才是最大化的。如果我们的货币能给自己带来一个单位的效用,我们的欲望也是一个单位,即我们虽然不富足,但也不会因为目前买不起很多东西而苦恼。这时候,我们的幸福程度是百分百,如果我们的货币能给我们带来 50单位的效用,但是也激发了我们 100单位的欲望,那么我们的幸福程度只有 50%。所以,贫穷时可以获得幸福,富裕时也能拥有幸福。关键是在不断追求收入增长获得效用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调整欲望,以求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这样幸福才不会离我们太远。

比起 30多年前还没改革开放的中国,如今的中国人有钱了,而且有钱人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的多数人还是不幸福,这是为什么呢?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有自己的信仰,比如孝道,比如温良恭俭让,但今天,除了我的这个姓 —钱之外,什么都不信。”

在今天充满欲望的繁华都市里,总是为了兜里缺钱而焦虑烦躁的人们大有人在,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想要更多的钱,于是更加努力地工作,然后维持更高水平的花销,结果反而更加为钱焦虑。他们愿意相信,只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只要有更多的钱,一切问题就都会得以解决。但现实不是那样,这种高收入必然带来高幸福的观点,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当住房和食物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额外的财富很少再能增加人们的幸福感。一年挣 3万元的人和一年有 30万元收入的人相比,在幸福感上的差别非常小,只不过许多人对此都并不了解。

当代社会,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财富等同于金钱,或者说财富等同于物质。但是财富仅仅指的就是物化的东西吗?其实财富可以包括精神的满足、信仰的拥有,还应该包括人生的辉煌、身体的健康等。原本我们的财富观念很丰满,但这改革开放以来的 30多年间,出现了财富的物质化。应该说,我们越来越不幸福的原因是,我们自身的观念出了问题。当代社会人们对某些概念的认同发生了变化,社会往往被物质的东西所标榜,有车、有房、有存款才是成功。物质改变着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甚至有的时候是在践踏自身尊严的基础上取得成功。如《北京爱情故事》中的石小猛为了物质的东西而放弃了自己坚守五年的爱情信仰,这反映的不仅仅是个案,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

其实,在生活中往往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在经过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得很累。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当前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几乎是零。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对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但是,是不是钱越多越好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 Daniel Kahneman曾感慨过:刚工作时挣的那点儿钱最让我们高兴,因为最初挣到的钱给人们增添的快乐最多;而随着钱越赚越多,快乐的增加则趋于平缓,但我们为了高收入而付出的紧张、压力和烦恼却越来越多。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赵国秋教授也曾说,从心理学角度讲,金钱数量和人的幸福感并不完全成正比,而且有时钱多了反而会陷入较大的痛苦中,出现“富裕的烦恼”。他认为个人年收入在 3-8万元时,收入高低和幸福度成正比;当收入超过 10万元甚至更高时,金钱对幸福度的贡献就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了,到达一定高度后甚至可能反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挣钱所带来的好感觉,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其边际效应是递减的。看来,幸福与财富的多少,并非绝对成正比。事实上,超级富翁的一个共识是,“金钱可以增强,也可以削弱幸福感,取决于如何使用财富”。

一个饥饿的人吃第一个馒头会感到很香甜,吃第二个的时候感到很满足,吃第三个的时候感到很饱胀,若再吃第四个、第五个就是负担了,快乐全无。人们从获得一单位物品中所得到的追加的满足,会随着所获得的物品增多而减少。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样的物品对处于不同需求状态的人,其幸福效应也是不一样的。人们对同一事物幸福的感觉,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降低。这就是幸福递减定律。

随着财富达到一定程度,金钱对于幸福的作用力突然显著下降了。因为在一定的收入和资产水平上,钱的数量仅仅变成了一个纯数字,对个人和家庭生活已经起不到“质变”的作用。金钱,对于一个富翁的直观幸福感提升作用,已经远远不如它对一个职场新人的幸福提升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在“衣食足”的人群中,财富的多寡,与主观幸福体验的关系很微弱。或者说,在达到舒适温饱之后,财富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弱。正如一个研究者所形容的,开奔驰上班的人,并不一定比坐公车上班的人幸福很多。而极少数巨富的人群的幸福感,仅仅比一般人稍高一点,而他们的财富却远远超越普通人群,财富和幸福感不成比例。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富人们到后来获取财富的目的已经不是满足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而是寻求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了。从实现自我的程度上来说,超级财富的增长,还是很能提升幸福感的。

不可否认,财富和幸福感,确实有一些正相关关系。比如,跨国跨文化比较研究表明,一些富裕国家中对生活满意并具有幸福感的人的比例高些,如瑞士和一些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但当经济指标超越一定限度,财富和幸福感的正相关关系便消失了。多国比较研究发现,人均产值8000美元以上的国家中,财富和幸福感之间没有任何相关关系。而且,从时间上讲,经济的发展和相应的收入增强,并不带来相应的幸福感的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有钱人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作为朴素的中国人,把已经丢掉的老祖宗的那些优秀文化传承下来就可以了,比如信仰、文明、审美、道德、伦理,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我们的财富成为真正健康而圆满的财富。如果我们拥有的所有物质财富不是为了兑换成这样一种终极财富的话,那么,我们的财富除了让我们担心外,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效果。当拥有了真正的财富之后,才有可能把财富变成幸福。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果不希望经常在大喜大悲中过活,而是希望寻求平静和谐的生活质量,那么,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做一个稳当的“长跑冠军”。

金钱是我们改善生活状态的工具,掌握驾驭现有财富的能力,才能让金钱成为我们忠实的仆人。有句意大利谚语叫做:让金钱成为我们忠心耿耿的仆人,否则,它就会成为一个专横跋扈的主人。幸福不在于财富物质金钱的多少,而在于拥有者保持平和心态、自觉节制欲望、惜取眼前人。欲望越少,交易越少,疾病越少,幸福快乐才能越多,幸福的花儿才能自由开放。

经济的繁荣很可能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独立生活、独自工作和独自娱乐,但却使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更具有价值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人与人和谐相处是最快乐的,人类需要人与人之间亲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