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张东荪传》已经出版10年了。该著问世之后,立即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给予很好的评价。人们之所以广泛关注这部著作,首先是迫切想知道东荪先生这样一位被长期遗忘的文化名人,究竟在近代中国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有着怎样的文化贡献;其次是想知道这位著名思想家究竟提出了哪些有见识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究竟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当然,还想了解他在建国初期究竟犯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被历史忘记得这样长久。
人们之所以对这部传记给予好评,首先是因为他们从这部传记中知道了他们想知道的事情,了解了他们想了解的思想;其次是因为他们通过这部传记,对东荪先生这个人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解除了一些思想上的疑惑。当然,这部传记的客观公正多少适应了人们的胃口。
张东荪是一位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他怀抱着民主、自由的理想,为建立一种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而努力;他是一位积极活跃于中国政坛上的著名政论家,评议时政,批评当局,充当着社会民众的喉舌,经历了自民国初年直到新中国成立的40年间中国政治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哲学家,他曾经倾其全力介绍西方哲学,并成为五四以后第一个试图建立中国现代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他的名字已经与近代中国的哲学史、政治史和思想史密切联系在一起,人们想绕都难以绕开。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当研究中国近代的哲学史和政治思想史时,会不再注意这样一位活跃的人物。
历史是无情的,长期的冷漠会使人们遗忘那些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历史又是公正的,那些曾经推动历史前进的风云人物即使一度被人冷落,但终究还会让人们重新想起他们,重新审视他们,重新记住他们。
面对张东荪这样一位长期被人遗忘的思想家,人们自然会产生较多的同情,甚至有些人会为其人生的悲剧命运鸣不平。10年前,当陈寅恪、吴宓等与张东荪有相似命运的文化名人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热捧时,这种愤愤不平之声曾经环绕在我的周围,影响着我的研究趋向。张东荪的思想是相当深刻的,其不凡的学识和见解,曾令我击节叫好;张东荪的个性是相当倔强的,其面对国民党特务时的凛然正气,曾令我敬佩不已;张东荪晚年的命运确实是不幸的,八十老翁深陷囹圄的身影,曾令我泪眼朦胧。我惊服他思想的深刻,我感叹他命运的不济,我对他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我同情他和他的时代,我同情他和他的家人。
但沉冷的理智棒喝着我:同情的理解能够替代客观的评判吗?昨日的不幸能够成为今天炒作的理由吗?
我是一个受过比较严格的历史学训练的青年学者,当初研究张东荪生平及思想,就是抱着纯粹的学术立场。我能够因为对传主晚年的同情而动摇纯粹客观的批评立场吗?不能。我抑制住廉价的同情,控制住激愤的情绪,理清了混乱的思路,毅然回绝了带有炒作嫌疑的《晚年张东荪》稿约,提起理性的笔锋,辛勤耕耘在文献史料与口述访谈的旷野上。
我曾经遍读东荪先生留下的文字,体味着他的所思、所想、所为;我曾经无数次与东荪先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倾诉着我对他和他的思想所作的解读和思考;我曾经将东荪先生与其同时代的诸多人物进行反复比较,寻味着他们言行之间的异同,追寻着其思想演变的轨迹;我曾经遍访东荪先生的家人及友人,力图弄清众多的历史之迷;我曾经将东荪先生的功过是非反复思量,权衡着怎样才能盖棺论定。
这样,便有了这部《张东荪传》的问世。
幸运的是,我的这种研究态度,得到了东荪先生家人的充分理解。东荪先生的长孙张饴慈教授多次表示:我们全家都是搞自然科学的,我们的责任是为您提供尽可能多的情况及资料,至于如何评价我爷爷的功过是非,那是您们历史学家的事,我们决不干预。现在回想起来,没有张饴慈、张鹤慈、张凯慈及东荪之女张宗烨院士的理解和信任,这部传记恐怕会是另外一种模样。
当初撰稿时,我曾暗自立下宏愿:希望这部著作能够将东荪先生的生平及活动清晰地勾画出来,能够对东荪先生的功过是非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希望自己的描述和评价更逼近历史的真实。10年过去了,这部传记对东荪先生生平活动及思想的描述,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这部著作对东荪先生功过是非的评定,得到了人们的基本认同。这是我感到欣慰的。
这部传记问世之后,一个被遗忘近半个世纪的思想家,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关注他的言行,发掘他的思想,审视其思想的现代价值。我曾不只一次地对张饴慈先生说:“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我的任务是将张东荪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及思想重新挖掘出来,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当人们普遍地注意并开始承认张东荪的思想地位和历史价值之时,就是我真正完成该研究课题之日。”
这部传记问世后,我觉得自己对东荪先生生平及思想研究的使命基本完成,故在着手编撰《东荪先生年谱》并呼吁筹备出版《张东荪全集》之际,仅仅将东荪先生的《知识与文化》、《理性与民主》两部著作依据东荪先生手稿校勘出版,没有再撰写相关文字,而是将研究重心逐步转移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问题上来。尽管如此,我密切关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张东荪的研究动向,向众多的研究者提供资料和信息,以期推进张东荪思想的深入研究。
10年以后的今天,承蒙红旗出版社的厚爱,这部传记又要再版了。蒋建农社长和李凡总编提议能否借此机会进行修订。我认真阅读了这部传记,觉得10年来自己在资料上尽管有些新发现,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有所深化,但基本的观点和结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能够经得起考验。故这次再版除了增加一些照片并改动几处错别字外,仍然保留了原貌。
学问者,天下之公器也。我真诚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东荪先生,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东荪先生。我仍然愿意一如既往地提供资料和信息上的帮助,真诚地希望后继者能够将张东荪思想研究深入下去。
这部传记是在我博士后研究报告上修改而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耿云志研究员付出了很大心血,并撰写序言以勉励后学。在这部传记再版之际,我再次感谢恩师的奖掖和鼓励。我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辜负众多师长及朋友们的殷切厚望。
左玉河
2008年12月26日于东厂胡同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