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向何处去
12415500000003

第3章 回顾现代化的历史与认清未来的重点(3)

1978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提出并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为中国真正从20世纪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奠定了大的方向。从未来3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看,按第一次现代化的标准,按照目前的标准看,人均GDP2040时达到6500美元的水平即可,但是,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人均GDP水平,随着世界各国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一个不断被提升的指标。发展是硬道理,并没有过时,在未来的三十年中,紧紧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是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虽然我们按照第一次现代化人均GDP6500美元的标准已经推进了51%,但是,前面已述,未来3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在增长,发达国家的人均GDP也在增长,第一次现代化的人均GDP标准还将持续地提高。因此,以经济建设和发展为中心,避免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的干扰,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地增长,是我们在2040年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基础。

考虑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非常强劲,劳动力丰富和便宜优势还将在中长期中存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将加快,人力资本的质量在提高并形成大规模的积累等等因素,如果从2009年算起,经济增长在未来的前12年还会平均以9%的速度增长,中间10年会平均以7%的速度增长,最后10年也会平均以5%的速度增长,以2008年GDP30万亿现值为基数,2020年、2030年、2040年时,GDP总量分别会达到84.38万亿人民币、166.00万亿人民币和270万亿人民币。如果2020、2030和2040年的人口规模分别为13.68亿、14.12亿和14.5亿,按人民币对美元分别为1﹕6.83计算,中国GDP规模将分别达到12.35万亿美元、23.30万亿美元和39.53万亿美元,则中国人均GDP在2020、2030和2040年时,按2008年末汇率分别将达到9027美元、16501美元和27262美元。如果未来30年中,全球中国以外的经济每年平均增长4%,中国GDP年平均增长7%,中国GDP规模完将从目前占世界GDP总量的6%上升到13.69%,如果未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0%,2040年时,将会恢复到1700年时中国经济发展占世界GDP总量1/4的水平,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50年时,恢复到1820年时中国GDP占世界总量1/3的水平,中华民族经过近20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在21世纪中叶的伟大复兴。

(二)第三产业能不能快速发展事关全局

从经济结构转型的目标和任务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决定经济结构转型方面能否完成现代化。从中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历史看,经济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发展超前,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并且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中,我们还面临着第二产业的重化工业化的趋势。因此,如果不从战略、体制和政策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扩大第三产业比例将非常艰难。

2008年三次产业GDP结构为11﹕50﹕39,到2040年时,第一产业增加值比率需要从目前的11%下调到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需要从目前的50%下调到30%以内,而第三产业则要从目前的39%上调到65%以上,届时,GDP的三次产业结构格局为5以下﹕30以内﹕65以上。从具体的产业看,农业需要规模化和现代化,使少量的劳动力和增加值,为众多的人员提供丰富和安全的食品。工业方面,由于城市化转型,对住宅和耐用消费的需求,重化工业的发展,将还会持续一个阶段,但是需要提升技术水平,降低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严格控制三废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通过技术和品牌的创新,提高中国工业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服务业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最为薄弱的一个方面,由于同样经济发展水平上中国服务业比率过低的扭曲,是中国GDP资源消耗和排放量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中国目前劳动力就业容量相对较小和压力非常大的成因。2040年服务业增加值至少达到65%的水平,今后30年我们需要每年在GDP总量中提升第三产业近一个百分点!能不能在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有切实可行的战略、体制、政策,是能不能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三)人口城市化和就业结构非农业化,特别是服务业化至关重要

从社会结构转型的目标和任务看,在社会结构转型方面,转移农业领域中越来越剩余的劳动力,包括推进目前已经滞后的城市化,还有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领域的转移,是中国在2040年能不能完成社会结构转型方面现代化的最困难的工作。

从人口的城乡结构看,目前46%的城镇人口比率,比同样发展水平的国家低10到15个百分点,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滞后和人口的分散,导致农业难以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居住和就业等土地资源浪费很大,服务业发展得不到人口聚集于城市的人口容量和市场规模条件,产业结构偏工业化(消耗量大和排放水平高)和就业领域相对狭小。因此,到2040年时,城市化水平需要从目前的46%左右上调到85%水平上。

建国以来,由于我们从制度上限制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也由于户籍、就业、住宅、教育等体制改革与城市化的进程不适应,从战略和政策上,也是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和城镇,先是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盲流”,后来形成1亿多农民不能在城市居民生根,年度之间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大规模流动。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看,没有一个国家能抗拒人口城市化的趋势,将农民阻滞在农村,城市化的速度慢于工业化的速度,必然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和农业不能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2040年时,城市化水平达到85%的水平,未来的30年中,至少将会有5.5亿农村人口向城市剧烈流动和转移。

劳动力的产业结构方面,目前中国生产总值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偏差非常大:2008年三次产业GDP的结构为11﹕50﹕39,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则为40﹕27﹕33,据此就可以分析,农业领域劳动者收入大体是非农业领域劳动者的1/3;而工业领域中,由于其资本密集特征,特别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创造的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因此,国民收入中,资本分配的比率高,国家的税收多,资本所有者、大中型工业企业高中层管理者分配比率高、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管理者及其职工分配比率要高,而普通居民,特别是从事第三产业劳动的员工分配比率低。

因此,从未来30年劳动力人口的产业间流动来看,一是农业需要向非农业大量转移,农业中如果届时,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如果想使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与非农业劳动者的收入相平衡,农业劳动力只需要5%左右,这样农业领域中的劳动力只需要3900万左右;而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如果那时还以18亿亩耕地计算,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等等,按每个劳动力可以劳作100亩计算,则只需要1800万人。这样,综合考虑,目前在农业领域中就业的23000万劳动力(这个数据已经扣除虽然统计在40%的农业劳动力,但实际在外务工的10000多劳动力)至少需要减少20000万的就业容量,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业领域转移。二是由于工业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集中和聚集,其资本有机构成会进一步提高,所用的劳动力也会象过去农业领域一样,大幅度减少,因而,第三产业不论从生产总值,还是在劳动力就业方面,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也需要向第三产业转移,到2040年时,考虑第二次现代化知识经济发展的因素,就业结构应当调整到5﹕20﹕75的格局,工业领域的劳动力就业容量,总体上可能还要萎缩,一部分就业岗位需要向第三产业转移和流动。如果2040年,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调整得当,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可能有3到4亿规模的劳动力人口在产业间频繁转移和流动。

因此,能不能未来的30年中,每年一个百分点地推进城市化,每年从农业领域减少将近一个百分点的农业劳动力,每年提升第三产业就业比率1.5个点,也是中国能不能在社会结构转型方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关键。

(四)关键是调整和提高教育结构和质量,着力健全社会保障网

前面已述,中国在大学普及率,成人识字率,平均预期寿命,婴儿存活率,医疗服务等指标方面,均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国家的平均水平。未来30年,社会发展方面的任务之一,是教育方面虽然大学普及率方面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所要求的数量指标,但是,中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智能,以及人力资本的质量,着眼于人的现代化。教育结构方面,要改变目前一般性普通高等教育比重过大的格局,加大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比率;知识结构方面,要减少一些与学生毕业后职业生涯几乎无关的课程设置,压缩中高等教育中的知识泡沫,加大案例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比重,从知识灌输为主到培养能力和素质为主。

目前,就医疗和养老两项社保,全国的综合覆盖率也只有40%,使得中国社会发展的水平在第一次现代化的76%左右,差距主要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方面。因此未来30年中,社会发展的关键目标和任务之二是,将社会保障覆盖率从目前的40%提高到100%。使目前市级统筹的社会保障提升到能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和中央管理层次的社会保障,并且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是非常艰巨而困难的。

1、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明显加快。从老龄化的城乡结构趋势看,过去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差别性的城乡生育政策,城市的老龄化进程将快于农村的老龄化。这可能是一种有误的预计。因为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实际上未来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速度要远快于城市,估计2020年时,将达到35%,而如果往城市转移和流动的人口仅为青壮年及其以下年龄的人口,2030年时,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比率将高达69%!

表1-1 2000~2030年农村总人口及农村老龄化情况(单位:万人、%)

年    份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2030年

60岁以上老人10000.0011773.9513861.2616863.6019217.1026639.40

农村人口规模80700.0079816.5068848.0061574.1054640.0038480.64

农村老龄化率12.3014.7020.1027.3035.1069.20

注:表中农村老龄人口数据来自于李君如、吴焰等著《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水利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农村人口按照预测人口与现代化要求的各年的城市化比率计算。

当然,到2040年时,城市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也将特别严重。因此,能不能在人口年龄结构较轻的盈利黄金期,将社保额尽可能地征收征储,是能不能在未来2030年,2040年,特别是到2050年时,中国经济还有强劲的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如果不能及时地征收征储,将人口老龄化的成本推给未来,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将会大大降低。

2、从目前看,社会保障体系的格局是散(各种保障在各个部门,甚至一个部门内的保障也有多个机构管理)、乱(管理交叉,责任不清、一些党政事业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低(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低)小(基金规模相对需要小)、差(城乡差别大、地区差别大)、碎(各种保障不能整合、社保形式多而小)、僵(地区之间不能转移)、窄(覆盖面不广)、短(社保基金后人交的费养前人,基金的持续性不强)。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逐步填平城乡之间最为基础部分的社保方面巨大的差距,从社会公正性出发需要逐步平衡各种公民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和水平,也要逐步地平衡社会保障地区间的差距,还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将较低的统筹层次提高到中央统筹,中央财政应当越来越多地承担社会保障的成本。因此,推进社会保障方面的现代化,是中国未来除了转移人口和劳动力外,最为困难的工作。

需要政府艰苦努力的,一是除了加大社保税费的征缴外,财政预算要加大向社会体系的资金注入和拨款;二是要建立农村养老体系,而且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最后形成城乡差别较小的全社会的养老体系;三是形成分工协作的社保资金税务征缴、预算管理、基金运作、社保部门执行、金融部门社会化发放和审计部门监督的格局;四是社保在中央管理的体制下,中央向省派出社保机构,在县一级形成医疗、就业、养老、工伤、大病等等信息平台,在乡镇和街道建立社会服务中心,形成完善和有效的社会保障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五)提升国家竞争力需要赶超型的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推进第一次现代化的过程中,第二次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进步方面更需要交替推进。前面已述,何传启教授将现代化分为经典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第二次现代化。与发达国家两次现代化在时间上有较为明显的分界不同的是,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传统工业化为主的第一次现代化与知识经济为主的第二次现代化交替和混合的过程。中国未来30年中,不可能2040年先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后,再从2041年起开始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否则,中国在知识经济为主的第二次现代化方面,又会落后于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鉴于此,未来30年中,现代化的任务还包括推进赶超型的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据世界银行和国内许多机构及其学者的研究,一般公认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70%左右,美国甚至达到80%。中国未来强劲的增长,除了中前期劳动力丰富和相对便宜,城市化结构转型的推动,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等等外,很重要的,应当来自于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因此,需要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理顺产学研的关系,通过技术的自主创新,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促进科学知识向生产力转化,技术向产品和产业转化,并使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相结合,使技术商品市场化。同时,使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发展网络和信息经济,节约发展的费用,促进经济结构向高级化转型。到2040年时,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0%达到70%,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使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向技术强国。

总之,中国现代化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是,在未来现代化的路程中,有着艰巨的任务,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关键在于,认真总结过去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误,分析中国的国情和现代化的规律和趋势,选择好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2、矢野恒太纪念会:《日本100年》,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

3、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卷、200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8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6、刘霞辉、张平、张晓晶:《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