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较早地和一贯地采取了积极开展对外开放的政策,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使得亚洲“四小龙”取得了经济上的高速增长,现代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东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以及新加坡,之所以取得了亚洲“四小龙”的美誉,与其积极开展对外开放密切相关。
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在20世纪60-80年代这一段时间,经济飞速发展,出口贸易增长迅速,人均收入得到空前的提高,现代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与韩国、新加坡共同被称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又被称做亚洲“四小龙”之一。中国台湾地区在1945年之前有50年的时间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成为日本重要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虽然日本出于本国发展的需要在台湾建立了一些工业和基础设施,但是,台湾是作为原料出口地和初级产品出口地而缓慢发展。直到50年代以后,台湾实行了“土改”,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实行出口导向和科技导向,台湾经济才迅速发展起来,实现了经济腾飞。
东亚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设立经济特区,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包括与国内劳动力结合的出口加工区。新加坡为吸引外资,设立了裕廊工业区。裕廊工业区是60年代新加坡西南部建立的意在吸引外资和技术的新工业区,该区濒临海岸,是一个天然港口,1961年裕廊镇管理局成立后,这里发展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工业区,是包括冶金、造船、化学、炼油、电子和一些轻工业在内的综合工业区。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都是较早设立出口加工区的国家和地区。
(2)降低税率,提供优质服务。为了有效地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新加坡政府坚持从政策、法律、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外资提供了优越的投资环境。尤其在政策和法律方面非常透明。例如,经济发展局对外资投资不办理任何手续,除了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工业如报纸、广播电视、航空、军火工业、煤气、水、电等由政府垄断外,外商可以选择任何项目投资。给予税收优惠是新加坡吸引外资和技术的一个重要措施。1995年税率由1994年的30%下降到27%;新兴工业免税5-10年;新投资老工业1000万新元后带来的附加值收入免所得税5年;投资生产设备的国外贷款利息免所得税;出口额占总销售额20%以上或年出口10万新元以上的企业,出口收入的9成可以免交所得税。实现扣税投资制度,根据项目的重要性,占资本10%-50%的投资可以从所得税中扣除;可以免交设备和原料进口税,对企业从事研究与刊发的活动给予投资扣除50%税率等五项税收减免。对仓库、折旧等都有一定的减免税。外汇管制从1973年就已经废除。让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处于一个起跑线,进行平等竞争。新加坡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企业登记、市场开放、外汇管理、水电费用、厂房租金、银行融资等,也一视同仁,内外一致。
2、拉美对外开放的曲折
拉美地区的对外开放历史比较曲折。100多年来,拉美国家大体上先后实行了三种不同的现代化战略,使拉美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挫败。这三种战略分别是:第一阶段,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实行的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起,拉美国家普遍采用进口替代战略。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普遍进行经济改革,由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战略,即新自由发展战略。在拉美国家实行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过程中,拉美国家抓住了世界上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扩大生产、急需初级产品的机会,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上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实施了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出口的增加刺激了原材料和矿产部门的发展,一些建筑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获得发展,铁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开始兴建,金融业、服务业和商业有所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人均收入大大增加,拉美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各国工业企业大大增加,1852年的巴西工厂只有64家,到1907年达到3250家,到1920年增加到13000多家,1930年增加到50000多家。
20世纪3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经济萧条,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大大减少,引起拉美国家出口规模和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外资流入中断,拉美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过这次打击后,拉美国家改变了初级产品的出口模式,在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发展学说的影响下,发展本国经济,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以便满足本国对工业品的需求。这种战略被称为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二战”后至80年代,拉美国家由于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是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总量增加,从1945年到1980年,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8.5%上升到25%,而农业产值占比由21.7%降到10.4%。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提高,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1.2%。同时,重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1960年为42.8%,1980年达到61.2%。现代化大生产开始进入大部分国家的某些经济领域,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的制造业和矿产部门有些大型企业先后采用了先进设备,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拉美国家政策和策略的失误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在20世纪80年代日益明显。自1982年起,拉美国家爆发了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使80年代成为拉美“失去的10年”。拉美国家在这10年中的经济增长速度仅为年均-0.5%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8.3%,退回到了70年代的水平。整个拉美国家的外债总额由1980年的2303.58亿美元上升到1989年的4159亿美元。面对这种情况,拉美国家政府和经济学家开始探索扭转局面的途径,并把出口导向战略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进口导向战略遭遇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后,拉美国家政府开始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做新自由主义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强调,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企业私有化,放松对商品价格和银行利率的管制,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降低贸易壁垒,大力发展全方位的对外经济关系,减少对企业的保护政策,大力吸引外资,恢复经济一体化。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使得拉美国家提高了对外开放的程度,强化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了国民经济活力,从而摆脱了“失去的10年”的阴影,经济进入中低速的、稳定增长阶段。
(三)比较优势与主要要素导向
经济发展战略要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学说,认为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取得好处,因为这样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发现在劣势中有相对成本低而收益高的那些要素和产品,利用这种比较起来具有优势,就可以获得贸易的收益。在优势当中有相对来说更有优势的因素,或者和其他国家相比,本国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优势,这种优势被亚当·斯密称做绝对优势。在东亚、拉美国家与地区,存在着他们自身的比较优势,是否能够发挥他们的比较优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和比较不同,其利用各种要素的程度也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东亚的劳动和知识密集型模式+出口导向
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等,从它们的结构转型来看,是劳动知识优势和资源节约型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它们走了利用劳动力资源密集而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出口从初级到高级,随着教育的发达,知识技术密集,能充分利用劳动力的小企业数量很多,工业发达,第三产业兴旺。虽然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的资源贫乏和人口稠密,但是由于通过劳动者知识水平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发现新材料、新能源,先进技术节约了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出口换取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并且使环境污染得到防治,从而改变了资源和环境对工作岗位的约束,解决了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失业率很低。
东亚国家的比较优势因国家和地区不同有所差异。包括韩国、中国台湾在内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在二战以后接收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工业企业,国民具有一定的技术素质,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和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重化工业落后,如果这些国家或地区采取发展重化工业以建立与发达国家相一致的工业结构,必然形成与发达国家优势产品竞争的局面,而且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他们的比较优势是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普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劳动力工资成本低。他们的劣势是比较明显的,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缺乏,例如台湾地区盛产蔗糖等,其他资源很少,市场小,这种形势表明,必须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自己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生产国际市场需要的轻工业产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大量的外汇。韩国也是一个国土资源不足的国家,国内市场小,依靠本国的市场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一样,其比较优势在于其地理位置优越,香港有天然的优质港湾,是海上交通的天然中转站,新加坡位于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船只由太平洋进入印度洋或由印度洋进入太平洋海域,经过新加坡是最优路径,因此,这两个地方发展港口贸易是最优选择。
在外向型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亚洲“四小龙”实现了经济腾飞,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据世界银行的资料,从1965年到1984年,“四小龙”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大致在8%-10%,对外贸易中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不仅比西方发达国家快得多,而且比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快。1984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110美元,中国台湾地区为3002美元,中国香港地区为6330美元,新加坡为7260美元。
2、拉美的资源优势与初级出口和中期的进口替代
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一般拥有广大的国土面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大部分劳动力都是欧洲白人的后裔,基本素质都很好。拉美国家在资源丰富这一主要要素的引导下,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从那时开始,拉美国家利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市场不断扩大的机会,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初级产品出口,满足欧美市场需要,并在与欧美的国际贸易中取得了大量的外汇。拉美国家在20世纪初人均GDP就已经很高,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但是,拉美国家发展初级产品出口型经济模式,常常受到世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一旦世界经济衰退,拉美经济就陷入极大的困境。因此,发展初级产品出口具有很大的劣势。
在拉美发展的中期阶段,它们遵循的是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这就需要资本密集,发展大企业。资本密集和资源环境消耗型发展的国家,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产手段的大规模建设,用资本推动经济的发展,资本一劳动手段逐步密集并集中。虽然资源消耗水平相对较高,对环境也产生影响。拉美第二阶段的发展模式,由于采取的进口替代的战略,并且发展重工业和大企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差,加上它们的农场面积许多比美国都要大得多,集中度较高,农业挤出劳动力的速度也较快。使其失业率高居不下。小企业少,适度规模的家族农场少,中等收入的人口就较少,而大工业和特大规模农场却造就了极高收入的阶层,而大量得不到就业的劳动力及其家庭处于贫困境地。因此,拉美的发展模式,其实是导致其贫富差距大和基尼系数高的量重要的原因。
3、印度发展利用要素的模式
印度采取的战略跟其他亚洲国家不同,它并不依赖于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而更依靠国内市场,重消费而非投资,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技术含量低的工业。印度是一个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的国家。印度在经历了长期低速经济增长后,目前正在以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低、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和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印度的优势在于它有广大的国内市场,有很多受过良好培训的软件人才,有历史悠久的金融体系。印度虽然也曾长期奉行计划经济原则,但是并没有破坏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它的银行体系有130年历史,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印度金融的体制基础较完善、市场秩序较好、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印度银行体系方面的情况是这样的,商业银行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是真正的合作制。开发银行大部分是政府办的,只有一家是私营。非银行金融机构4.7万家,多为私营。
印度发展模式的问题在于:不发展其低端劳动力数量巨大的出口加工工业,实际上是这部分劳动力要素的闲置。并且,城市中产业吸收劳动力的功能非常弱。结果,农业中的劳动力无法向城市转移,虽然目前在其农民生活费用较低情况下,农业还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和成本的提高,农业必定会日益处于困境。而70%的人口和劳动力在农村和农业,对其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消费方式的改变,消费结构的升级,国内产品、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升级,都形成很大的制约。
(四)每千人口拥有企业数量与企业规模结构
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它的企业结构中,主要是发展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数量较多,特别是每千人口拥有企业数量多少,存在着发展和现代化道路上的不同。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情况看,实际上与发展经济学家们设想的劳动力从农村传统农业到城市大工业中就业的模式有所差异。首先,从本书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从城市的产业结构上讲,工业化开始时,城市中第二产业提供的劳动力就业岗位较多,第三产业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产业提供就业的比例上升,超过第二产业;其次,从吸纳就业的方式来看,从第二产业的大工厂为主渠道,逐步变化为灵活就业、微型企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就业为主。这两点是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们没有想到的,也是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所没有考虑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