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求学集
12420900000017

第17章 附录:

关注人大制度投上庄严一票载2006年11月15日《北京联合大学报》。采访,作者李松岩、韩静。本篇不属于本书界定的时间段,但过去没有收录过,且还有一定价值,故附录于此。

——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所长、我校党委书记席文启教授

编者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1954年建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2004年,全国第一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落户我校。在全民大选之际,校报海燕通讯社学生记者李松岩、韩静对人民代表制度研究所所长、我校党委书记席文启教授进行了专访。现在本报刊发,以飨读者!

问:您能否就人大制度及我校开展选举工作的情况给同学们做简单介绍?

答:首先说说人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选举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我国的政府、法院、检察院即“一府两院”,包括各级政府、各级法院及人民检察院,都是从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如何行使权力呢?就是靠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具体说来,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大代表组成的,而人大代表是选民选举产生的。选民选举代表,是国家政权产生及其运行的合法基础。作为国家公民,每个选民都有神圣而庄严的选举权利,都要给自己满意的代表投下一票,这一票体现公民本身的选举权利,这个权利通过选举人大代表实现。对公民而言,这是最基本的权利。每个人都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行使自己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权利。此次北京市选举距上次有三年的时间,由于开亚运会等原因,使得选举推迟了,与全国不同步,这次调整是为了与全国同步,以后正常情况下仍然为五年。我们很多学生,尤其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是第一次参加选举,我希望同学们充分认识选举的意义,认识到选举的庄严性和神圣性。11月8日为北京市人大代表的选举日,现在已经进入最后产生候选人的阶段,全校多次召开会议,在地方选区领导下,目前正在协商候选人。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大家要从学校选出一个代表,另外还要完成选区交给的选举出其他代表的任务。

关注人大制度投上庄严一票

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机构,您作为所长,可否介绍一下这个研究所的基本情况?

答:人大制度研究所于2004年春天成立。这是我校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联合举办的研究机构,由我担任所长,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刘维林担任名誉所长;另有两个副所长,一个是我校科研处副处长刘文忠,另一个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的一位处长,体现了双方合作。我曾经在东城区人大常委会担任主任将近四年,后来调到学校工作。担任人大主任的经历,使我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深切的了解,深深地喜爱这个制度,感到这个制度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到学校后有了进行研究的条件,就产生了办研究所的想法,我虽然不再担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反倒可以从侧面对人大制度进行研究。我认为应该对人大制度进行研究,应该为人大制度做点工作,这是最初成立研究所的动机。这个想法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也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支持,因此合作创办了这个研究所。我们的这个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专门以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宗旨的研究机构。

问:人大制度研究所成立以来,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主要做了几方面工作。一个是学术研究。通过发表一些论文、撰写一些著作来体现。2004年是人大制度诞生50周年,那个时候在几个人的创意下,编写了一套书,《与人大代表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大代表谈如何履行职责》、《与人大代表谈依法治国》、《与人大代表谈西方议会制度》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套书通过北京一些大企业的赞助,无偿赠给了老区的人大代表,包括江西瑞金、陕西延安等地,全国人大听说有这套书,特意从我们这里取走了一些,送给了全国人大的各位领导,这是一个方面。其次,也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做了一些服务性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与海淀区合作,对海淀区人大工作做了一些研究,出了一本《海淀人大现象》;同时也接受了北京市人大有关工作机构的委托,帮助做了一些项目,比如说,北京市人大酝酿起草一个关于地方人大行使决定权的法律性文件,委托人大制度研究所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也已经完成了。同时,还开展了一些培训工作。为北京市各个区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人员举办了一期训练班,大概四五十人,十八个区县都有人参加,请了一些对人大制度有研究的、比较著名的专家来讲课,受到区县人大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当然,也是和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合作的。这些都是为地方人大服务的。大体是这几项工作。总体来说,人大所成立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做的事情还不多,还应当为人大制度研究做出更多贡献,为人大开展工作做更多事情。这是我们的愿望。

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现在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发展规划,您给我们做一下介绍好吗?

答:现在我想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个是继续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的研究,同时承担北京市人大交给的一些跟实际工作联系很密切的课题,不是纯理论研究,而是带有工作性质的研究,通过这个行动为北京市人大开展工作做贡献。同时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拓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扩大到对整个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研究。我觉得我们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这对于我们国家的政治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或者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人大制度研究与国家政治文明研究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际上也就是在研究我们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现在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市级研究机构,就是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的成立就是为了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这个研究中心包括了对于我们国家的一些基本政治制度的研究,比如对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也包括对我们国家更广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发展的研究等。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按照这样一个框架来研究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当然,从我们的优势和基础来看,在整个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核心的还是要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不过是要把这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向政治文明建设的研究做些扩展。

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成立两年多以来,您是怎样协调科研与学校管理工作之间关系的?

答:大家知道,学校党委书记是我的第一职务,无论人大制度研究所的所长还是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的主任,都是一种兼职。实际上现在我在两条战线上工作,第一个是党委书记,我要主持学校党委的日常工作。另外,我在科学研究上也花了一些时间。这是一种爱好,如果不搞研究,反而觉得工作不是很充实。研究问题、组织会议、进行课题的规划等主要都是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同时,每周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对研究所里的工作进行指导。大体上就是这么做的,的确也很累。但当我看到自己做的工作取得成果的时候,我也是很高兴的。

问:我们知道您曾经做过哲学教师,您是如何运用哲学思维指导工作的?

答:哲学应该说它能教给人一些思维方法,能够扩展人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我们从事实际工作的人都能够懂得一点哲学的方法,我觉得对于开展自己的工作会有好处,可以对自己的工作在总结创新、开阔视野、提升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从事实际工作的人需要经常地进行总结,那么这个总结就不能够是“流水账”式的总结,这样的总结对提升自己能力作用不大。我们办完一件事,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角度来总结。一件事办成功了,一定要想想为什么会成功,它成功在什么地方,那么我们以后再办同类事情的时候,就会比这次办得更聪明一些、更好一些。如果说,一件事办得不好,一定要想想为什么办得不好,以后再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不会再犯同类错误,就一定会做得好些。我觉得总结就是要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通过思考上升到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层次上来认识,这样每个人进步都会很快。这也是哲学的一种应用。

问:哲学研究和人大制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尽相同,您更倾向于哪方面的研究工作?

答:两方面的研究我都非常喜欢,如果有精力、有时间的话我都想去做。但我现在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研究上,自己写一点东西,同时也组织课题、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里的其他同志进行讨论和研究等。从实际情况说,大概我现在策划研究比我实际研究花的精力更多一些。

问:我校本科评估已经顺利结束了,您对全校师生有没有什么话要说?

答:这次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我们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个成绩的取得,是包括所有师生在内的全校四万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感谢付出了心血的老师们、同事们,也要感谢全校非常可爱的同学们。我想联合大学是一所应用型大学,我们这个大学基本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这是我们的校训。其中包括了“学”和“用”两个方面。“学”包括学本事、学能力、学知识、学技能,同时也包括学理想、学道德、学纪律、学做人。这几个方面从“学”的内容来说都应该包括,在这里“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用”也应当包括两个方面。我们学了知识是为了使用,为了将来工作,用以报效祖国、报效人民。同样,我们在学校里学理想、学道德、学纪律、学做人,也是为了将来走向社会后不但成为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合格人才,也在为人处事方面、在思想道德方面是一个合格人才,做一个各方面都对社会有用的人,都受社会欢迎的人。我希望联合大学所有的学生都能认真贯彻“学以致用”的校训,现在勤奋学习,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