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国精神
12421500000011

第11章 个人奋斗的典范

美国媒体大亨戴维·萨伯斯坦位于洛杉矶的豪宅“利斯之花”。 这座凡尔赛宫样式的建筑奢华无比,尤其是内部陈设的所有家具和装饰都是法国18世纪的古董收藏品。这位白手起家的富豪在美国70年代曾做过汽车经纪,在一次偶然的堵车中,他突发奇想,想到了可以提供交通状况给电台,以便于人们出行了解路况的点子,很快他凭借雇佣直升飞机向美国电台出售交通信息而积累了巨额财富,直至今日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台网络westwood的大股东。

个人奋斗的典范

有这样一个美国人: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母亲去世。

1831年,经商失败。

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

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

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16年,才把债还清。

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

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

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

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被饿死的鹰和被剥了皮的马

在美国费城纳尔逊中学门口,有两尊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奔马。但是,这两尊雕塑的寓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鹏程万里和马到成功,而是代表一只被饿死的鹰和一匹被剥了皮的马。根据校方的解释,那只苍鹰为了实现飞遍世界的伟大理想,练就了各种高超的飞行本领,却偏偏忘了学习觅食,结果只飞了4天,就活活饿死了。那匹奔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板给的活多,就祈求上帝把它换到农夫家;到农夫家后又嫌农夫给的饲料少,又祈求上帝把它换到皮匠家。在皮匠家,可以不用干活,主人给的饲料又多。然而没过几天,它的皮就被剥下来做了皮料。这两尊雕塑在提醒学生,一个缺乏奋斗精神的人,无论有多大的能力和才华,都是死路一条;但是如果不懂得奋斗的方法,结果也是一样的。

爱迪生的计划

在爱迪生55岁的生日宴会上,有一位老朋友关心地问:“好友啊,你的一生成就非凡,在以后的日子里,你打算怎么安排自己?”爱迪生开心地回答:“从现在到75岁,我想把时间交给工作。76岁开始我计划去学桥牌。到了80岁,我想和女士好好聊聊。至于85岁后,我想学好高尔夫球。”老朋友继续问:“那90岁以后的你,想要做些什么呢?”

爱迪生笑着说:“我安排的计划不会超过30年,太短就缺乏远见,太长又不切实际不好掌控。”

爱迪生75岁生日时,老朋友又问同样的问题,这回爱迪生这么回答:“我从工作当中获得无穷的快乐,我仍然有数不清的构想,这些事情足够我忙上几百年啊!”

爱迪生80岁以后仍没有退休,当时他正在进行人造橡胶的实验,直到84岁逝世当天,还依然埋首工作。

“美国梦”的含义

尽管“美国梦”精神存之已久,但是“美国梦”这个词一直到1931年才正式出现,詹姆斯·T·亚当斯在《史诗的美国》第一次提出了这个词。他认为,“美国梦”是“梦想在一个国度里,每个人的生活应该可以更美好、更富足、更充实,每个人根据他的能力与成就都有机会成功”。他在书中盛赞这种努力实现梦想的精神对美国及整个世界的至大贡献。此后,“美国梦”一词就被挪用到泛滥成灾的地步,被政客、史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广告商、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等,当成建国史话、社会愿景、政治宣传、广告噱头、抢眼标题、文学主题等等。“美国梦”的涵义还延伸了《独立宣言》与宪法的天赋人权概念,追求幸福人人有权,因此它要求随时随地都要接受挑战克服困难,在蛮荒中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或向不可知的未来探索,这成为美国重要的软国力。

背离父亲的愿望

福特的父亲曾想让他继承父业,做一名农场主,但福特为了组装机械,16岁时离家出走,独自一人闯荡底特律;迪斯尼为了做一名《星报》政治漫画的编辑,也离家出走,从芝加哥前往堪萨斯;比尔·盖茨的父亲想让他学习法律,将来像他那样开办一个律师事务所,但比尔·盖茨不顾父母的反对,不顾斯拖姆这位商业巨头的劝说,毅然放弃了法律专业,从哈佛退学。

面对耻辱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担任参议员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这时他人到中年了,在政坛上崭露头角。开始时,他一点也不能动,必须坐在轮椅上,但他讨厌整天依赖别人把他从楼上抬上抬下,晚上就一个人偷偷练习。有一天他告诉家人说,他发明了一种上楼梯的方法,要表演给大家看。

原来,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来,挪到台阶上,然后再把腿拖上去,就这样一阶一阶艰难缓慢地爬上楼梯。

他的母亲阻止他说:“你这样在地上拖来拖去的,被别人看见了多难看。”

罗斯福断然说:“我必须面对自己的耻辱。”

从车库起步

1938年,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惠尔特和普克德,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尝尽了求职的艰辛,看到许多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陷入困境的惨状,忽然领悟到一个人生哲理:与其处处求人找工作,不如自己去开创一番事业,为别人创造工作机会!

于是,他们摆脱了受雇于人的想法,决定合伙开创自己的事业。两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总共才凑了538美元,这点钱当然不能有像样的工作环境。于是,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间车库里,办起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以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来命名,这就是惠普公司。今天的惠普公司,已是全球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配套设备供应商之一,总资产达300多亿美元。

打好你的牌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他都抓了很坏的牌,于是就变得很不高兴,老是抱怨。他的妈妈停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

他一愣,听见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

改变命运的方法

阿济·泰勒·摩尔顿刚刚当选美国财政部部长的时候,对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学院的全体学生发表演讲。

泰勒讲道:“我的生母是聋子,因此没有办法说话,我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也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我这辈子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棉花田里锄地。”

台下的听众都呆住了。她继续说,“一个人的未来怎么样,不是因为运气,不是因为环境,也不是因为生下来的状况。”

“一个人若想改变眼前充满不幸或不尽人意的境况,”她以坚定的语气说道,“只要问一问自己:我希望情况变成什么样?然后全身心地投入,采取行动,朝理想的目标前进即可。”

接着她的脸绽现出美丽的笑容:“我相信大家会比我做得更好!”

自己承担责任

海明威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的形象。他历尽艰险才得到的一条大鱼,在回程中竟被鲨鱼群咬得一干二净。这样一位孤独的老人,拖着一条没用的大“活鱼”的骨架回家了。回来的时候,他筋疲力尽,满身血污,渔具也遗失了,甚至比出海时更可怜。但是面对失败,老人主动承担了一切责任,那就是他常说的:“我出海太远了。”圣地亚哥就是在他那只小渔船上,凭借忍受痛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获得他的人格力量。他用行动向整个人类宣告:“人生悲剧是永恒的,但人类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是永恒的!”有评论家认为,这就是美国个人奋斗精神的写照。

被辞退18次的女主持人

美国著名女持人莎莉·拉菲尔在她30年职业生涯中,曾经被辞退18次,最初由于美国大部分的无线电台认为女性不能吸引观众,没有一家电台愿意雇用她。后来她好不容易在纽约的一家电台谋求到一份差事,不久又遭辞退,理由是认为她跟不上时代。莎莉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之后,又向国家广播公司电台推销她的清谈节目构想。电台勉强答应了,但提出要她先在政治台主持节目。“我对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难成功。”她也一度犹豫,但坚定的信心促使她去大胆地尝试。她对广播早已经轻车熟路了,于是她利用自己的长处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大谈即将到来的7月4日国庆节对她自己有何种意义,还请观众打电话来畅谈他们的感受。听众立刻对这个节目产生兴趣,她也因此而一举成名了。如今,莎莉·拉菲尔已经成为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曾两度获得重要的主持人奖项。她说:“我被人辞退18次,本来可能被这些厄运所吓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

不屈不扰的母亲

1969年,美国作家约翰·肯尼迪·图尔完成了他惟一的长篇小说《傻子们的同盟》,这是一部滑稽小说,描写一个拥有中世纪思想的人,生活在新奥尔良现代社会的痛苦。但是这部小说却频频受到出版商的退稿,作家因而灰心绝望,最终举枪饮弹自尽,终年32岁。图尔死后,他那79岁的母亲不断跟出版商联系,希望他们欣赏《傻子的同盟》,给予机会出版,然而至少遭到8家出版商的拒绝。可是她认为儿子是天才,他的小说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而那些出版商都是愚蠢的,毫不识货。最后她把稿子寄给新奥尔良著名小说家沃克·珀西,结果被介绍到路易斯安那大学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不料小说一出版就获得巨大的成功。图尔也在死后获得美国1981年度普利策小说奖。

生命的篝火永远不会熄灭

美国电影《荒岛余生(Cast Away)》,描写一个美国邮递员在一场空难后,漂流到太平洋的某个渺无人烟的孤岛上,一个人顽强地生存下去,并在4年后获救。这正是真正的美国精神的精髓:只要有信仰(片中邮递员的信仰是他的爱情),只要不向外在的压抑人的力量屈服(片中的代表是自然界),生命的篝火永远不会熄灭,只会越燃越旺。

佩罗创造的奇迹

1992年,美国亿万富翁佩罗作为无党派人士参加总统竞选,获得了19%的选票,这在美国两党制基本定型的选举制度下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也创下了美国两党制下独立候选人得票最多的纪录。他夺走了一些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支持共和党的选票,导致当时执政的共和党总统乔治·布什落选。佩罗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的欢迎呢?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因为佩罗为美国人树立了最佳的个人主义的榜样。他在IBM公司工作时感到憋闷,于是辞职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电子数据系统公司,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创造了几十亿美元的财富。佩罗的口号是:“苍鹰孤影,它们永远形单影只。”

白手起家

美国人崇尚“self-made success”,翻译成中文就是“白手起家”。2003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的身价在“10亿美元”以上的497名超级富豪中,有237名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将近占上榜人数的一半。2005年,《福布斯》杂志再次统计,发现身价在1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豪已经达到691位,其中有388人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占上榜总人数一半还要多。

胜利之光

20世纪80年代的德州小镇,教育财政短缺,但是校长毫不犹豫地把年薪6万美元的合同签给了铁腕足球教练(在美国,只有橄榄球才能称之为足球)。要求只有一个,率领高中校队,夺取德州区冠军。少年们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决赛权,却失掉了冠军戒指,这一切并不可怕,因为少年们勇猛顽强的拼搏得到了小镇人民的拥护,得到了亲人的理解,完全体现了美国所要求他们的精神--这就是普通美国人看得热泪盈眶的电影《胜利之光》的剧情。励志电影从来就是好莱坞的重要题材之一,如《阿甘正传》、《奔腾年代》等,讲述普通美国人历经艰难困苦实现人生价值的电影均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