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基础设施对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增强。技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电子通讯系统、网络设施,以及依赖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市场交换、居民生活和现代监管等的技术设施。它们已成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性资产和区域发展的基础。
--信息技术革命对教育的变革,从更深的层次上影响潜在的区域竞争力。建立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网络,为更多的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将信息技术知识纳入到教育体系之中,使未来的竞争力更多地依赖信息技术;终身教育使人力资本的竞争力得到持续开发。
--企业尽可能地参与高新技术开发。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企业的竞争力也是地区竞争力的根本。因此,企业越多地参与技术创新,地区的竞争力对技术创新的依赖性就越强。
--政府管理创新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政府管理的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政府管理的创新可以更快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地区国际化程度方面的竞争力。
六、中国城市化道路和城市现代化问题
总结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论,在正确界定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和城市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城市化道路的理论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各经济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布局城市、根据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设置城市的经济职能、根据城市的经济职能设置城市的经济结构、根据城市的经济结构设置城市的规模等。
评判城市化道路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城市发展是否符合其所在的经济区域的发展。通过城市职能结构与其所在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同时使用各种分析的方法,找出各经济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各经济区域城市化问题的严重程度,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在关于城市问题的研究当中,目前学术界最关心的是中国城市现代化问题。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大部分大城市属于城市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大量的中、小城市还处于城市现代化前期阶段。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两个不平衡性,既有地区发展不平衡又有经济发展不平衡。另外,通过横向对比发现,由于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和不同区位的城市在世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导致城市间现代化的水平差异很大,由此,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战略也会有所差别。
总的来看,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先进,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更重视环境质量,其现代化水平实现程度也较高,中、小城市差一些,小城镇的现代化水平最低。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部城市的经济实力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方面,中部城市优于西部城市和东部城市;从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西部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要大于东部城市和中部城市。在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方面,东部最高,其次为西部和中部,反映了东部城市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支持经济发展能力最高,“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对西部城市的财政支持要高于中部地区,极大促进了地方的建设。
七、区域选择创新模式和创新能力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各地区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想要在地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势,区域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关键因素。所谓区域创新能力,就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它包括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创新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要素。选择各地区适合的创新模式,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这从根本上说是增强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
第一,区域技术创新。增强区域竞争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关键女于技术的创新。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固然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不能将其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实现经济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就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正是技术创新将这一转变实现。
第二,区域产业创新。对于地区的支柱产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或适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的区域,通过区域产业创新,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对旧有产业的结构突破,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区域环境创新。以建设良好的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为指导,实现城市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和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学者曾经探讨过“环境经济模式”,基本设想是首先塑造一个良好的区域环境,通过环境来吸引投资,发展地区经济。
第四,区域空间创新。以开发断区来解决老区的各类问题,需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区域空间创新应当是对旧前城市建设的“跑马圈地”的一个否定。
由于地区间要素、环境和发展目标的千差万别,各地要做的就是选择最适合自己地区的创新模式,最终达到对经济的振兴和带动。
八、产业集群、新产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巩固提高问题
产业集群、新产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布局的最新的形式。产业集群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是构成整个产业集群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发展,使整个集群形成连带性的互动关系,取得集体竞争力。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从这个定义出发,新产业区是产业地域集中的一种新的形式,除了一般的聚集意义外,特别强调专业化和小企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制度的建设。所以,新产业区可以称为“社会经济综合体”。新产业区的出现,对产业布局来说是一个新的现象,开拓了产业布局的视野。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生物工程、光电子信息、软件、新能源、空间、新材料、生物医学等产业,将会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了能及时跟随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步伐,我国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兴建了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入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比较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①发展高新技术带来的技术优势正在减弱;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独有的政策优势正在消失;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越的发展条件正在被超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已经摆在各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面前。我们应当重新审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比较优势,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济和技术功能进行重新定位。首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技术优势的发挥,应当从单纯地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向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企业孵化器的功能转化。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当在经济发展上重新定位,把过去的纯粹的高新技术生产基地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地区经济的中心区。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当在空间上重新规划,重新定位。
九、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归纳为三个系统的建设:城市基础支持系统、城市经济运行系统和城市社会运行系统。只有三个系统都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基础支持系统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城市的道路、交通、桥梁、通信网络、电力、水力以及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其建设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的高低,还包括城市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光环境等。例如,目前水资源短缺、交通堵塞、汽车尾气污染是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难点。城市经济运行系统指城市生产系统,关键是城市的产业结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运行的基础保证。根据城市的空间和环境容量来选择城市的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城市的文明与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不只有经济这一个指标,更重要的是能为其间工作生活的人们带来多大的便利。这种便利涉及到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所以,城市社会运行系统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精神,使我国的城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舒适、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十、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问题
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问题,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为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领域。
根据中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需要着重关注如下七大重点领域:统筹发展基础教育,统筹城乡居民迁徙权,统筹城乡就业,统筹社会保障,统筹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统筹发展城市与建制镇,统筹都市中的城乡矛盾。
统筹城乡发展的直接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进而实现乡村的生产效率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城市趋于一致的过程。这个目标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一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二是城市与乡村无障碍的经济社会联系,三是农村地区本身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创新型工业化之路,提高中国创造财富的能力,建立中国现代社会结构,谋求中国国际竞争力长期持续的提高。
所谓统筹区域发展,就是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角度,有重点、分阶段地全面解决各种类型的区域问题,通过政府有目的的调控,逐步协调区域关系并促进各种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什么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时明确提出统筹区域发展?这是必须首先答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明确统筹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科学地处理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在目前阶段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有坚实的基础。
确定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需要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统筹区域发展属于政府区域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区域管理的合理与否关键取决于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是否完善,因此,统筹区域发展首先需要完善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统筹区域管理不单纯是促进个别区域的发展,而应是全面管理各种类型的问题区域,寻求综合解决各种区域病的途径。
统筹区域发展的措施有:完善中国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与程序,促进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传统产业转移,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起飞条件,促进区域间企业主导型合作,协调企业跨区域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