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的计划很不错,按照他的说法,无论哪一个计划都将会是成功的,可是,这个世界上如果事事都靠计划来做,还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吗?恐怕是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条,计划实施起来,将会困难重重。
第一,如果要袭击刺不卡的先锋部队,如何让他们在进入野狼谷之前不会发觉赵飞花的部队的行动,一旦被刺不卡发觉了,那么,这个埋伏就不能成功,跟耶律小福的部队正面对抗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寡不敌众是一个最大的现实问题,这是如何能够在几万人的行动中依然保密的问题。
其次是,部队在行军的途中给养的问题,住宿和装备不受损的问题,还有在战斗之后的伤兵治疗和死者掩埋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指挥官需要一一落实的很现实的问题。
最后,是如何保证战役的最后胜利,战场的形势是瞬间千变万化的,有了一个计划,还要有计划一旦有变,后继的补充和应对措施。
这些事情需要一一去落实,才能够保证战争的胜利,罗平对赵飞花提出了这个问题,罗平是一个军事指挥家,战略家,却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对军事行动比较敏感,对辅助军事的设施却不能掌握住脉搏,这是由他以往的经历的高度决定的,不管怎么说,罗平始终都是一名平民,他就是一个天才,也只是站在平民高度的天才,缺乏赵飞花这样的,通观全局的掌控力。
赵飞花微微一笑,很自信地说道:“我已经颁布了节度使的命令,免除一切赋税,不征用青壮年的劳力,当兵采取自愿,凡是拿起武器的人,我一律给他们银子,让他们把银子留给自己的亲人,而且,在战场上,我们不再杀死伤兵,而是从城里调集了大夫,给受伤的士兵治疗伤势。”
赵飞花的这些话都是很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原来,在辽国统治时期,对契丹之外的民族,征收大量的赋税,如果是契丹族的人,则可以免除赋税,那个时候,其他民族的人有了女孩子,以嫁给契丹的男人为荣,这样就可以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一生一世衣食无忧,赵飞花就是要打破契丹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的优越性,把少数民族的权利交还给他们,她要在辽东地区打败契丹人,迫切需要少数民族的支持,特别是占据东北地区大部分土地的女真族人的支持。
在以前的战事当中,在战场上被砍断了手脚的士兵是没有生路的,除非在军队中有亲人,或许还会救他一命,凡是伤兵基本上被在清理战场的时候被自己人杀死,在医疗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伤兵是没有生路可走的,只有死亡,这是一个非常现实非常残酷的时代。
赵飞花算得上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她的士兵,不管是死亡或受伤,从来没有丢弃的先例,只不过,死亡的士兵无法运走,就地掩埋而已,比起契丹人的杀戮自己的伤兵来,她显得十分仁慈。
罗平听到赵飞花的话,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说道:“娘娘的确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这些原来属于契丹的子民都会感激娘娘的仁慈爱心,他们会比以前更加支持娘娘的。”
赵飞花叹口气说道:“东北的老百姓真的很辛苦,现在,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单一,工具简陋,很多人还是使用石头的铧犁,石头做的锹,我打算给他们更换农具,让生产力提高,才能让他们变得富裕起来,富强起来,在思想上传播佛教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书识字,了解天下大事。”
赵飞花所说的这些,都是当前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当他们的物质得到满足以后,必然会需要精神的追求,她打算在物质精神两个方面完成东北地区的需求。
罗平被赵飞花授予三军主帅,正式下文通告她统治下的四个州府的军民,随后,沈飞雄带着集中起来的三万人马来到长春府,准备迎击契丹武士的攻势。李晟被沈飞雄安排在赵飞花的身边做了护卫,代替他以前的位置,赵飞花的安全问题太重要了,容不得忽视,李晟的脑筋虽然不太灵光,忠心度却是不容置疑的。
罗平这还是第一次跟沈飞雄见面,即使沈飞雄不是一个很好的军事家,可是,他把所属的部队专业化的改制受到了罗平的赞扬,罗平认为沈飞雄最大的贡献不是拿下黄龙府等三个州府的地盘,而是对现在部队的改良制度,才是最成功的战略布局。
随后,罗平跟沈飞雄一起,把后勤营的部队派出去,在野狼谷和叶赫那拉山(如今的四平一带)建立了十几处后勤给养基地,这些基地都是建立在山林里面,不适合大部队行动,却可以快速把粮草从山里运进运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兵家常识被罗平用得非常到位。
经过沈飞雄、赵飞花、罗平三个人商量,他们一直认为在自己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拿下耶律小福的三万人中军,才能给契丹兵马以最沉重的打击,要不然,兵祸连接,赵飞花在东北建立的新式政权经不起长期作战的消耗。
为了打击耶律小福,必须把刺不卡和哈利傣的部队放过去,这个时候,已经熟知自己部队的沈飞雄发挥了作用,他叫来常小向和海里尔,他们都是这一带的土匪,熟悉这里的地理,在山中找到了只有猎人才能走的小路,带着部队化整为零,通过这些小路到达指定的位置。
在荒无人烟的森林里面行军,罗盘是必不可少的,三万人的部队配置了两个罗盘,部队排成一字长蛇阵,从森林里面穿过,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走,许洛等后勤营在大路上把粮食等物品送到新建立的补给基地里面,从而实现了作战部队跟后勤脱离的最新作战模式,作战部队实现了轻装和隐蔽,后勤带着辎重行军,就是被敌军觉察到了,由于被认为没有战斗力,也不会引起重视,他们需要寻找的是有决战的主力部队的位置,而罗平的主力部队却潜藏在深山里面,耶律小福的部队完全想不到几万人可以在深山里面行军,这是不可想象的。
针对东北地区的特点,罗平改变了以前指挥作战的方法,利用突袭敌人的方案,大胆打破既定的作战思维模式,新的作战方法必然会带来新的效果。
如果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断断不会采取这种办法,要知道,三万人的部队,在上百里的森林里面,一旦迷路了被袭击了给养跟不上了晚上没有睡觉的地方被野兽袭击了被虫豸染病了,那就会造成全面崩溃的后果,这个需要指挥官过人的胆量和细致的工作,才能把数万人指挥得跟几个人一样。
让罗平不感到惧怕的是,每一个小队的行军都是以二十个人的小队为单位的,小队跟小队前后衔接,小队连接大队大队连接整体,就这样,三万人的部队像一个人一样行动起来。这就是组织起来的力量,即使是三万人的部队,有了基层领导,中层领导到高级领导,一层层递增上去,把命令通过一层层的军官传达到士兵的手中,才能把整个部队指挥起来。
公元998年四月十一,罗平初为三军主帅,体现出赵飞花用人大胆,只要是帅才,她就会放心把一切交出去,罗平不辜负赵飞花的期望,在预计的时间里,把三万人的精锐部队带到野狼谷和叶赫那拉山一带的森林里面潜伏起来。叶赫那拉山是后来的叫法,那个时候,这里还是无名山区。
罗平把主战场设置在野狼谷,这是一个中间只有一条三十里长的路,两边都是山区的地方,唯一不适合人数多的主力部队作战的是,数万人在这个狭长的地带根本施展不开,如果真的打起来,漫山遍野都是人,自己人和敌人交织在一起,很难做到集中兵力,何况,打起来之后,指挥作战的人不能很快知道战场的变化,一旦失利或遭遇意外,不能马上通知到每一个士兵,到时候产生兵找不到官,官指挥不了兵的情况。这是最头痛的,那个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电子信号,命令只有靠口口相传和书面送达,在战场上,需要配备相当多的校尉充当传令兵。
罗平想了一个办法,他根据读书得来的战场经验得出几个结论,那就是进攻、后撤、集中、分散、方向分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设立了信号传递,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密码。
罗平的方法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他站在高山之巅,看着下面整个战场的变化情况,指挥自己的部队向哪一个方向攻击的问题,信号就利用点燃的狼粪来传递,比如,一堆狼粪表示加强加紧攻击,两堆狼粪表示撤退的意思,三堆狼粪表示向中间集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此类推,四堆、五堆狼粪表达的意义都不一样。
狼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点燃后的烟雾是凝聚不散的,直直漂浮在空中,比较容易辨认。这也是西北地区传递军事信号的方式,只不过很少用在实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