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在乎自己的姿势
【佛言今释】
一旦我们有了一个恒定的目标,并且能够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一目标上,那么我们才更容易找准自己的成功方向,更容易发挥自身的巨大优势。否则,最后我们只会越来越偏离成功的航线,让自己迷失在成功的人生道路上。
【品读故事】
曾经有一位禅师,他不仅禅修非常好,而且还精通百般武艺,特别是射箭的艺术。他曾经还在弟子们的面前表演过很多次,弟子们每一次都大为惊讶,并且表示自己今后如何苦练,也不可能达到禅师武艺的三分之一,于是大家都纷纷要求禅师能够教给自己一些绝技。
最后,禅师把一些很基本的动作要领传授给了弟子们,并且告诉他们,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假以时日,那么便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弟子们的成绩一直都不是非常的理想。
禅师感觉这件事情很是蹊跷,于是就有意和弟子们一起练习,时间一长,他就逐渐明白了弟子们输在了什么地方。
一天,他选了一个大好的天气,把弟子们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再一次观看自己的示范动作。禅师这一次的示范和上一次明显不同,他从自己的包中拿出非常平常的弓、箭、用来做射击目标的布娃娃之外,还拿出了一条崭新的毛巾。
弟子们看见之后非常的诧异,今天难道要表演新花样吗?
只见禅师还是和往常一样,把布娃娃挂在树上,自己倒退到50米以外的地方。紧接着他命令弟子把自己的眼睛蒙住,弟子不知道师父到底打算做什么,但是仍然按照师父的指示做了。
把这一切都做好后,弟子们都站在了师父的门口,非常紧张地看着师父发功。只不过这一次师父的箭破天荒地没有射到靶子上,而是摇摇晃晃地栽到了地上。弟子们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和师父说话。
最后师父自己摘下了毛巾,问道:“射中了吗?”
弟子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有一个在平时很受师父宠爱的弟子走上前去战战兢兢地说道:“师父,您没有射中,而且偏差还很大。”
禅师听完之后笑了笑说道:“这就是我要教给你们的。”
弟子们听完之后哗然:“教给我们的?”甚至有的弟子还在心中说,睁着眼睛我们都射不好呢,更不别说现在要蒙着眼睛射击了。
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聪慧的弟子悟出了师父的意思:“师父,您是不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看不见目标,那么就永远无法击中目标。”
禅师听完这位徒弟的话,冲着这位弟子颔首称赞,说:“是啊。你们之所以在平时练箭进步很慢,就是因为你们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到目标上面,而是过于在乎自己的射箭姿势了。当然,我们的射箭姿势和技巧虽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比这些更加重要的是要对准自己的目标。”
【滴水禅思】
在传统的领导观念当中,领导者往往喜欢按部就班地进行管理,甚至是按照上一级的要求进行管理,只要认为下属做事情达到标准就可以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在领导者的眼中一定要有长期的目标和近期的目标,这样才能把握好大局,掌握好前进方向,领导也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有价值。
大鹏鸟一展翅能否飞越生死
【佛言今释】
广圃禅师说的这句话,是对学僧道岫的点拨,人生来是平等的,更没有谁比谁优秀,而所谓的优秀,都是在后天出现的。所以,千万不要在与人比较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这样是非常可怕的!
【品读故事】
相传有一个学僧道岫,他一心向佛,于是便下定决心离家去拜访大师。但是道岫苦心修行了十几年,却始终没有悟出什么禅理来。他眼看着后来的一些师弟们,一个个都已经悟道出师了,内心非常着急、烦恼,怪自己的脑袋为什么这么笨,始终不得开悟。
思前想后,道岫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头脑太不灵活了,因此才无法入门,无法开悟。就这样,他再也不想如此苦苦修炼下去了,于是决定自己去做一名苦行僧,去各地云游算了。
这一天,道岫收拾好了行装,准备去云游。他在临走之前,来到了法堂,向广圃禅师辞行。
道岫跪在广圃禅师的面前,说道:“师父,学僧自从皈依到您的座下,习禅、参禅已经有十多年之久了,但是我实在是太愚笨了,始终悟不出一点东西来,我觉得自己可能真的不是一块学禅的料儿,还请师父允许我到四处去云游吧,我今天是特地来向您老人家告别的。”
广圃禅师听完之后感到非常惊讶,于是问道:“难道你在这里不觉悟,到了其他地方就可以觉悟了吗?莫非是因为老衲的功力不够,或者是我传授的方式不对吗?”
道岫听师父如此讲话,急忙解释道:“不不不,这不是师父的错误,我想还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可能与禅没有缘分吧。我眼看着师弟们一个个都已经开悟出师了,可是我不管多么努力,多么用功,还是无法开悟,心中实在难受的很。师父,请您答应我的请求吧,还是让我去做一名苦行僧吧,这样我的心中还会好受一些。”
广圃禅师听完道岫的话,并没有说什么,直接起身领着道岫来到院子的外面。此时,在院子外面的树枝上面正好有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而这个时候,天空当中正好有一只大鹏鸟展翅飞过,忽然之间就不见了。而麻雀也被大鹏鸟的翅膀扇得几乎偏离了树枝。
道岫看到这些更加沮丧,用手指着树枝上面的麻雀辩解道:“师父,您不知道嘛,我和师弟们一比较,就好像是小麻雀见到了大鹏鸟,我的心里真的是非常惭愧的!”
广圃禅师又问道:“那么你说说看,大鹏鸟是如何的大?小麻雀又是怎样的小呢?”
道岫答道:“大鹏鸟只需要轻轻地一展翅,就能够飞越几百里,可是我不管怎么去飞跃,也只能够飞出几丈而已。大鹏鸟此时早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可是我还在徒劳地忙碌着。”
广圃禅师听了道岫的话,意味深长地说道:“大鹏鸟一展翅就能够飞出好几百里,但是它到底能不能飞越生与死的界限呢?”
道岫听完了广圃禅师的这句话之后默然不语,于是解开自己的行囊,从此再也没有提过云游的事情。
【滴水禅思】
其实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作为领导者,也仅仅只是行政级别上的差异。有的时候,下属的优秀品质是需要领导者去学习的,领导者千万不能有妒忌心理,一定懂得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出色,否则,很容易在优秀的下属中迷失领导的方向。
错矣,错矣
【佛言今释】
一两米这是一个定量,但是如何把这一两米制作成为不同价值的米,就需要我们的功力了。但是,把米用于做粽子,还是用于酿成美酒,更需要我们的眼力,所以,发挥的才能不同,那么得到的价值也不一样。
【品读故事】
在白马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他每天都要和柴米油盐打交道,而且有的时候也喜欢乐善好施,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人。
有一天,有一个看起来得道的高僧吃完了他准备的饭菜之后,问了他一个问题:“小和尚,你知道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
小和尚回答说:“在市面上,三文钱一两米,一碗米有二两米,等于也就是六文钱的价钱,再加上人工方面和柴米油盐的费用,不会超过十文钱。”
“错矣,错矣。”高僧连连说道。
小和尚一下子迷惑了,他心想:没错啊,我天天都去集市上,怎么会有错呢?
于是小和尚带着困惑找到了师父,希望师父能够开示。
师父听完之后笑了笑说道:“徒儿,这一碗米的价值,并不是完全指的是物质的价值,而是要看这碗米在谁的手中。如果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中,那么她肯定会往里面放入一些水,用锅一蒸,用不了半个小时就会蒸出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来,那么这就是十文钱的价值。但是,如果这碗米到了一个精明的商人手中,那么他只需要把米泡一泡,发一发,可以分成好几堆,并且把这些米做成粽子,那么就可以值五十文的价钱。如果再有一个眼光更加长远的商人,把这些米适当发酵,再进行加温,酿造成酒,那么他的价钱就更高了,可能会达到一两银子呢!”
小和尚听完师父的话,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滴水禅思】
作为一名领导者,对自己的下属一定要全方位地进行了解,千万不要盲目否定,更不要仅仅依靠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秀和长处,在这个岗位上无法发挥出来,不代表在其他岗位不能实现,要多给下属机会,充分发挥其潜力。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佛言今释】
这一位小师父不能不说是一位智者,正是因为他对水桶的细缝加以利用,最后还安慰了水桶那自责的心。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事物,就是因为这些不完美,才赋予了我们去发现更多的价值,这个世界也才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甚至你的不完美,在有的时候也会成为你的强项。
【品读故事】
有一位小师父,他每天在寺庙里面负责挑水,而使用的工具就是一根扁担,两个水桶。但是其中有一个水桶有一些损坏,底下有一条小细缝,每次从小河边挑水到寺庙的厨房,总是会损失掉一部分的水。虽然小师父知道这个水桶有这样的毛病,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换一个崭新的水桶。
一年时间过去了,那一只完好无损的水桶问心无愧,因为它每天都可以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所以它非常得意和骄傲。但是那一只桶底有一丝细缝的水桶却开始感觉到有一些自惭形秽,非常难过。
有一天,在小河边上,小师父正好给两只水桶装水,破损的那一只水桶首先开口说道:“主人,这一年的时间,我浪费了您太多宝贵的劳动力,我每次只能够为您保存一半的水,我心里非常难受,我今天想给您道个歉。”
小师父听完之后,非常诧异,说道:“你怎么能够这么说自己呢?这么长时间了,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的伟大,你今天回去的时候好好留意一下路边盛开的鲜花,你就会明白了。”
在回去的路上,这只木桶第一次很认真地注意路边的风景,让它感到非常惊奇的是,在路边全部都是盛开的鲜花,而且在阳光的照射下,可谓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木桶被这美景陶醉了。
可是回到寺庙后,这种木桶又开始难过起来,因为它的一桶水只剩下了一半。它再一次向小师父道歉。
小师父听完之后非常温和地说道:“你在回来的路上不是已经注意到了路边那些盛开的花草了吗,它们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餐厅、客厅当中最美好的装饰。而这一切,也正是因为你的桶底有细缝,才会每天为它们浇一些水,它们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都是你的功劳啊!”
【滴水禅思】
领导者在工作中,一定要敢于突破传统的领导方式,对于团队的不足,团队成员的缺陷应该进行有效的利用,要有优势与劣势互相转化的意识。任何缺点都不是绝对的,在某些地方可能就成为了优势。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有这样的能力,发现团队当中的短板,并且能够把短板变成优势。
随喜、随喜
【佛言今释】
方丈的一句“随喜、随喜”,随既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也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超然物外的平常心,能够洞察世界,看破一切,看透一切。
【品读故事】
一年当中的三伏天又到了,寺庙里面的草地已经变得枯黄了。一个小和尚看见这凄凉景色不免感伤,于是他着急地找到方丈,说:“师父、师父,草地上面的草都已经枯死了,咱们赶紧撒一些种子吧!”
方丈说道:“不要着急,等到天凉吧!”
于是小和尚就整天盼着天气早点凉下来,终于等到了秋风瑟瑟的秋天的到来,他赶紧找到方丈,方丈交给小和尚一大包草种子,并且带着他到后院进行播种。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风刮了起来,种子都被风给吹走了。
“这怎么办啊,师父,风把种子都吹走了,咱们损失了好多的种子!”小和尚非常着急地说。
“没关系的,被风吹走的种子大多数都是空的,即使咱们撒下了,也是不会生长的。”方丈非常沉稳地对小和尚说道。
就这样,师徒二人开始辛勤地播种,当二人刚播种完,又飞过来了几只麻雀,开始一点点地刨食草籽,小和尚看见之后又着急了,“师父、师父,不好了,咱们的种子都被麻雀吃了。”
“没有关系的,虽然咱们有一部分草籽被麻雀吃了,但是麻雀的粪便却留了下来,这样就会让这片土地更加肥沃,长出的草会又茂盛又鲜绿。”
到了晚上,天气突变,下起了倾盆大雨。小和尚看见白天辛辛苦苦种下的种子,现在都被大雨冲走了,心中非常着急,于是赶紧起来跑到师父的禅房中,叫醒师父:“师父,雨下得太大了,咱们种的草籽会被雨水冲走的,这可怎么办啊?”
师父非常平静地说道:“其实,不管草籽被冲到哪里,都一样会生根发芽的,孩子,稍安勿躁!”说完之后,方丈继续闭门修养。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原来光秃秃的后院已经长满了鲜绿色的小草,小和尚看见这一切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一脸地兴奋,赶紧把这一切告诉给师父。师父听完之后,微笑着点点头,说:“随喜,随喜。”
【滴水禅思】
越来越关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今天,管理变得更加自由和灵活。再也不是过时的所谓强压式的管理。现在真正的管理应该是张弛有度,游刃有余,甚至在有的时候需要顺其自然,管理者不要过多干涉,这样反而能够获得良性的运转。
你的心地多好啊
【佛言今释】
盲人打着灯笼走路可能你会认为就像“瞎子点灯自费蜡”一样,但是实际并非如此!虽然他自己看不见,但是却照亮了别人,让自己也变得更加安全,可以说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品读故事】
有一个僧人在漆黑的道路上行走,由于道路太黑,僧人被对面过来的行人撞了好几下。但是他并不介意,继续往前走,在不远处,他看见有一个人提着灯笼朝着他这边走了过来,僧人这个时候心里松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是见到一些光亮了。这个时候,僧人听见身边有一些人在小声地议论:“这个瞎子真是奇怪,自己看不见,还要在每天晚上打着灯笼走路!”
僧人听完别人的议论也觉得非常奇怪。等到那个打灯笼的瞎子走过来的时候,他打算走上前去问个究竟。
僧人问盲人说:“你打着灯笼,自己能看见一点光亮吗?”
盲人回答说:“我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见到过一丝的光亮,对于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都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僧人这个时候更加迷惑了,于是接着问道:“既然是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着灯笼呢?难道是为了迷惑别人吗,不让别人说你是一个盲人吗?”
盲人说道:“不,并不是这样的,白天我都不怕别人说,在晚上就更不怕了。我想每天到了晚上,如果没有灯光,那么其他人不也和我一样吗,都成为了盲人吗?所以我就在晚上提着灯笼出来。”
僧人听完之后很感慨地说道:“你的心地多好啊,原来你所做的都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所做的也不全是为了我自己!”
僧人这个时候更加迷惑了,问道:“到底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