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和驸马的头上各戴1顶镂孔鎏金银冠。这2件冠的形制不同,但都精致巧丽,在辽代冠帽中很少见。驸马的冠由16块大小不同的鎏金镂空银片连缀而成。公主冠呈高翅状,錾刻着栩栩如生的凤凰和纹理繁琐的花卉、云朵等图案,做工之精,样式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两位墓主人的身上都套有银丝网络,这些网络是用银丝编织成人身体各部分的形状,再用银丝将衔接部分缀合,穿戴在墓主人的内衣之外,网络之外再套外衣。驸马的网络残损严重,而公主的则保存较好,头部、身体,双臂、双手和双足的网络皆完好,可以复原。
关于这套珍贵的面具和银丝网络的用途,学术界看法不一,主要有“萨满教说”、“佛妆说”、“防腐说”、“柳条棺说”、“玉衣说”五种观点。
“萨满教说”认为,契丹族崇尚萨满教,而萨满教特有的灵魂观念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仍留在身体中,因此要对尸体加以保护,进而保护灵魂。我国北方很多信奉萨满教的民族都会在尸体人面上覆面具,契丹族也一样。
“佛妆说”认为,金色的面具代表当时流行的佛妆,即以淡黄色妆面,金色的面具便是仿效这种佛妆。
“防腐说”认为,契丹贵族重视对死者尸体的保护,面具、网络都是保护尸体的措施。除此之外,契丹人还会用水银等防腐物质保护尸体。
“柳条棺”说认为,我国一些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树葬,即将死者的尸体悬挂在树上。辽墓中采用金属网络代替柳条,以模仿这种奇怪的丧葬制度。
“玉衣说”认为辽墓中的面具和网络相当于在汉代普遍流行的玉衣。这不仅是因为网络的形状酷似汉代玉衣,此外这种网络与汉代玉衣一样,代表了一种等级制度。汉代用穿缀玉衣的金属丝的质地代表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高低,而辽墓中则以网络本身质地象征墓主人的身份。
总之,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反映了这个草原民族神秘的宗教信仰和灵魂观念。
管窥大辽贸易交流
除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随葬品,墓中还有很多来自其他不同地区的物品,这些珍贵的器物展示了辽代繁荣的对外贸易和交流。
墓葬中出土了很多中原款式的瓷器,如青瓷小碗、花口双蝶青瓷盘、花口菊纹青瓷盘、花口白瓷碗、莲纹白瓷盖罐等,这些釉色莹润的瓷器,无论从器形还是纹饰上来看,都是五代及北宋时最流行的。当然,辽代瓷器常常会刻意模仿北宋风格,所以不能肯定这些瓷器一定来自北宋。可墓中还出土过一件“官”字款的白瓷器,这种带“官”字款的瓷器,只有中原王朝的官窑才能生产。因此,在陈国公主生活的年代,辽与北宋之间必有贸易往来。
此外,墓中还出土了许多来自中亚地区的随葬品。如乳钉纹高颈玻璃瓶、刻花高颈玻璃瓶、带把玻璃杯、乳钉玻璃盘等7件晶莹剔透的玻璃器。据专家考证,它们的原产地分别是叙利亚、萨珊(今伊朗)、拜占庭(今伊斯坦布尔)等西域国家。除此之外,墓中出土的玛瑙、水晶器皿、琥珀等也都来自中亚地区。通过这些精美华贵的西方器具,我们可以看到辽代发达的对外交通贸易。
红颜薄命
陈国公主墓志静静地躺在墓室中,当考古工作者开启这座尘封千年的墓葬时,它向人们讲述了一位薄命公主的故事。
陈国公主虽不是皇帝的女儿,但地位尊贵,她是辽景帝的孙女,秦晋王耶律隆庆之女,她的母亲又是秦晋王的正妃。这个血统高贵的女孩初封太平公主,后进封越国公主,死后追封陈国公主。辽公主的地位,以国封号为最尊,而国号又有大小之别,越国是第二等的国号,而陈国则是第一等的大国号。也就是说,陈国公主在辽代的地位已属最高,即便是皇帝的亲生女儿,最高封号也不过如此。由此可见,这位公主生前当是何等尊贵显赫。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高贵的公主,年仅18岁便因病香消玉殒。而她的驸马萧绍矩竟然还先她而逝。一个未满18岁的少女在经历丧夫之痛后,是多么痛苦,即使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恐怕也难以承受。
公主墓中大量精美随葬品,真实再现了契丹贵族的部分日常生活。当我们庆幸这些珍宝幸免被盗的同时,也不禁要为公主的红颜薄命而叹息。
东方金字塔
由银川市向西南驱车20余千米,便来到了贺兰山脚下。站立于此而举目四眺,在方圆50平方千米的广阔沙原上,耸立着大大小小数百座陵台、墓丘。它们与贺兰山的壮丽景色互相映衬,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尼罗河畔的金字塔群。这就是被惊呼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千年疑冢
贺兰山脚下的这片沙原是一片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背靠贺兰山,地势高亢,面向无垠的银川平原,视野开阔,黄河如彩练,绕其东南而过。这样的上吉之地当然是帝王建立陵寝的首选。而此地星罗棋布的数百座土丘,每一座都代表着一座陵墓,最为高大的几座土丘又略呈北斗七星状矗立在墓群中,正可谓上法天相、下居地利。如此众多的陵墓,它们属于谁呢?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西夏开国皇帝夏景宗李元昊是一位“性凶鸷,多猜忌”的枭雄,一生中侵北宋、征大辽,杀人如麻,树敌无数。他担心死后那些敌人会挖开陵寝向他的尸体泄愤,于是效仿曹操广设七十二疑冢的方法来隐藏自己地宫的秘密。他下令在某一年中的每一天都为自己建一座陵墓并送葬一次,这样就出现了360座疑冢,所以当地人至今仍将所有这些陵墓都称为“吴王坟”。然而,这些陵墓真的都是这位多疑君主一人的地宫么?
考古学家们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秘密。经过细致的考古勘查和对文献的比对,最终确认这里并非只埋葬着李元昊一人,而是西夏国9位君主的皇陵所在,与之相伴的还有200余座王公贵族的陪葬墓。结合《宋史·西夏传》的记载,考古学家推测这9座伫立千年的皇陵分别是太祖裕陵、太宗嘉陵、景宗泰陵、毅宗安陵、惠宗献陵、崇宗显陵、仁宗寿陵、桓宗庄陵、襄宗康陵。
帝陵奇景
西夏王陵可谓有三奇:其一,仿效都城、气势恢弘;其二,陵内建塔,佛光护佑;其三,古今迥异,各有千秋。下面就让我们步入这片神秘的千年陵寝,探究其中奥秘。
西夏帝陵面积都在10万平方米左右,是由内外城、阙台、碑亭、献殿、角阙、角台以及高大的陵台等部分构成的一组建筑群落。历经近千年,地面建筑已遭严重破坏,但陵园的基本布局还清晰可辨。
在帝陵周边有一圈近方形的建筑陵城,又称“兆域”,其作用不仅可护卫帝陵,同时也彰显古代帝王至尊天下的地位。历代皇陵也皆是如此,比如秦始皇陵园就建有陵城,还有高大的封土以及诸多陵园建筑。但是通过对西夏王陵布局的研究,学者们惊讶地发现,这座王陵的西夏王陵陵城并不简单,而是模仿都城布局的“微缩景观”。我们不妨将这一整套陵园建筑,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明清北京城做个对比。陵园外城就相当于老北京的大城,是都城的第一道屏障;而内城就是皇城紫禁城,皇城是供帝王理政与居住的禁地,对应的是西夏国王死后被安葬在陵城内城的地宫中;陵墓中的月城又称瓮城,在紫禁城中也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故宫午门至天安门之间正是护卫皇城的瓮城所在;而西夏王陵内城中献殿在南、地宫居北的布局,与紫禁城中朝堂在南、寝宫位北一样,都遵从着“前朝后寝”的都城设计制度。所以,西夏王陵陵园正是典型的都城结构的缩影。当年的西夏国都兴庆府的格局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从西夏王陵庄重大气的布局之中,不难推想千年之前西夏国都的恢弘与繁华。
每座西夏王陵内都筑有高耸的锥形陵台,远远望去,便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一般,这就是其“东方金字塔”美誉的由来。这些屹立千年、高耸巍峨的陵台是否就是历代帝陵之上的封土呢?
西夏王陵的陵台并非如历代王陵的封土一般,坐落在地宫之上,而是位于地宫的南侧,这使人们对“封土说”产生了怀疑。考古学家通过对陵台的详细测量以及对几座残损陵台的解剖分析,发现陵台实际呈现八角形,可分为5到7级,每级向内收分。陵台上有椽洞,证明原来有椽出头,而残破的陵台内也发现有木骨支撑的痕迹。陵台周边还散布大量瓦片、瓦当、滴水等建筑材料。因此,可以断定它们并非陵墓的封土,而是在陵园内修建的一座座庄严宝相的八棱佛塔。
为什么要在陵园中修建佛塔呢?原来西夏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诸位帝王无不广修佛寺洞窟,翻译并刊印佛经,佛教盛行一时。正是由于帝王对佛的虔诚崇拜,使得他们选择在自己的陵园之中修建佛塔,使自己永远与佛相伴。或许也希望用修建“浮图”的功德,护佑家族与子民,也为自己登向西天极乐世界修建一条通途。
今天的西夏王陵古朴雄浑,在落日余晖的掩映下自有一种苍茫之美。可你是否想象过千年之前它们又是什么样子呢?通过考古调查,在王陵区发现了许多华美精致的建筑构件。这里面既有带有浓郁佛教色彩的忍冬纹、莲花纹方砖,也有色彩华丽的琉璃残件,还有铜铃、石碑、石像生以及各色的残瓦。闭上双目,这些点点滴滴的碎片在脑海中不禁幻化为昔日的景象,那时的陵园是何等灿烂辉煌,庄严肃穆。绿树掩映之中,一座座陵园紧凑而整齐,绿的脊瓦,红的墙台,阙台矗立,献殿奇伟,佛塔庄严而静谧,一阵风起,铃铛叮咚作响,幽林中闻鸟鸣,朝拜祭献时车水马龙,日常无奉时一片寂静。这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啊!这古今迥异却又同样动人心魄的美丽,怎能不令人啧啧称奇。
谁是破坏者
一如历代的多数帝陵,西夏王陵亦难逃被盗的厄运。有一个直通地宫,直径达20余米的巨大盗坑至今仍未被风沙填满。那么,什么时候,又是谁残忍地毁灭了这片奇景呢?
西夏王陵规模庞大,任何个人或团伙都难有时间、人力施行盗毁。于是,破坏者也为原本神秘的东方金字塔笼上了一层疑云。
据明代的地方志记载,当时西夏王陵地面建筑就已不复存在,仅余土台立于地表。明代安塞王朱轶炅在凭吊遗址后写下名为《古冢谣》的诗:
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
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如侯。
既然到明朝时,西夏王陵早已被毁,那么,它遭到破坏的时间就只能是在元朝。蒙古为了征服西夏,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战争。在最后一次攻夏战争中,蒙古军队占据贺兰山东麓达一年之久。蒙古军队在战争中常常进行疯狂的掠夺,洗劫西夏王陵区的财宝是不可避免的,如此既挖掘了财宝,也打击了西夏军民的士气。
在对西夏王陵进行的考古勘查中,曾发现数个直径达118厘米的大灶坑。结合出土的瓷器、铜铁器等,可以认定就是蒙古大军驻扎此地时使用过的行军大灶,这为蒙古大军长期侵占陵园找到了实证。
有传无史的古老民族
随着西夏考古发现与研究的不断扩展深入,沉睡了千年的东方金字塔终于苏醒,而它们的缔造者——党项民族,却永远被尘封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西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政权,却仅仅在《宋史》中列传,而没有属于自己的史书,不知道亡国之后的西夏遗民会不会感叹历史的顿挫。
党项是西夏的主体民族,原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唐初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其首领本姓拓跋,是曾经统一中国北方的北魏鲜卑族后裔,后被唐朝赐姓李。至宋朝,其势力日盛,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定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因其地处中国的西北,故史称西夏。西夏与宋、辽几度交兵,最终形成鼎足之势,雄踞西北200余年。1227年,在强大的蒙古军队的多次打击下,西夏终于灭亡。
西夏灭亡后其遗民何去何从?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因蒙元建国后未修西夏史书,而西夏文字也已失传,所以西夏国很快便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被人忘却了近千年。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古老的党项人也同5000年来中国所有少数民族一样,峥嵘鼎盛后默默无闻,他们与汉族相濡杂处,稼穑生产,为国家的统一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逐渐融入了华夏民族大家庭中。
千年风雨之后,古老民族的踪影已无处寻觅,西夏王陵也不复当年雕梁画栋的富丽堂皇,但是那一座座陵台、墓丘却始终坚韧不拔地屹立于荒凉之中,要将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又被遗忘的故事永远地讲述下去。
一代天骄秘葬何处
辽阔的鄂尔多斯草原,这里曾经纵横驰骋着草原苍狼——蒙古铁骑,这里屹立着元太祖铁木真的陵和庙。然而,今日为后人顶礼膜拜的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和位于乌兰浩特市的成吉思汗庙。却仅是为纪念成吉思汗而建的衣冠冢。人人都想知道,一代天骄究竟秘葬何处?
成吉思汗陵草原苍狼的秘葬
世人从未放弃对成吉思汗埋骨地的寻找,虽历经多年努力,怎耐这位蒙古可汗将自己隐藏得太过隐蔽。不仅仅是成吉思汗陵,蒙元其他帝王的陵寝何在,也同样使人困惑。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的位置甚至形制都很明确,为何只有蒙元帝陵不见踪影呢?这是因为蒙古族特有的秘葬习俗。
中国古代有很多文献记载了蒙古族的秘葬习俗。宋代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描述:“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也就是说,蒙古人墓葬之上没有类似汉人墓葬的封土和地面礼制建筑,而且还会在死者下葬后纵马踏平墓葬的地表,这样便不会有人知道墓葬昕在了。不仅如此,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蒙古可汗死后入葬,要将送葬的人全部杀掉,以确保无人知晓可汗陵的确切位置。因此,人们将蒙古人的这种葬俗称作秘葬。
考古发现证实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从目前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蒙古人墓葬来看,这些墓葬多数为砖石墓,地面部分没有封土,也未发现建筑构建,说明没有地面建筑。与汉族人墓葬最大的不同在于,蒙古人墓葬埋藏较深,有的竟深达20余米。原来蒙古人的墓葬竟然隐秘至此。庶人墓葬尚且如此,难怪我们至今也找不到一座蒙元皇帝的陵寝。
成吉思汗下葬时会是怎样一种场景呢?据明代叶子其的《草木子》记载:“元诸帝陵皆在起辇谷,其国制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骑蹂之,使平,杀骆驼于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账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祭时,则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知葬所矣。”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入葬时也未在墓上建封土,为了不致遗忘安葬所在,在埋葬成吉思汗后,杀掉送葬的小骆驼。当后人想寻觅拜祭先人陵墓时,便牵来那些被杀小骆驼的母亲,这些母骆驼悲鸣它们孩子的地方,就一定是成吉思汗陵墓所在地。英雄今在何方
成吉思汗曾征服整个亚欧大陆,英雄身死之后究竟秘葬何处?官修史书《元史·太祖本纪》明确记载成吉思汗死后葬于“起辇谷”,《草木子》一书也是这样认为。耶么,起辇谷又位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