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财经
12604300000112

第112章 ECFA的政治经济学

“两岸经济合作协议”若能签署,将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在台湾完成了第二次协商,两岸两会均表示争取在6月底前完成签署。与此同时,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秘书长与民进党秘书长会晤,原则确定于4月底举办马英九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ECFA辩论会。这场所谓“双英辩”,对两岸两会在6月前完成签署会不会产生影响,自然受到关注。更值得注意的是,“双英辩”的内容除了触及ECFA的内容之外,也不无可能在两岸关系议题上交火,甚至还有可能成了台湾2012年大选的前哨战,因而有必要对此一形势的发展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作一观察分析。

上个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地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合流,加上世贸组织的推波助澜,全球一体化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大潮流。尽管如此,要建构一个全球大多数国家共同参与其中的可操作的框架并不容易,“多哈回合”谈判因而触礁。在这样的形势下,局部地区的国家寻求区域一体化乃成为次佳的选择,北美自由贸易区(加、美、墨三国)与欧盟是先驱,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双双对对的自由贸易区则如雨后春笋似的纷纷出现;在亚洲,也不遑多让,经过十年谈判之后,东盟十国与中国的(10+1)自贸区从2010年1月1日开始运作,东盟与韩国、东盟与日本的(10+1)谈判也都在进行之中,另外,还有本质上与自贸区类似的CEPA也在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之间签署。这股潮流势不可挡。理论上,区域化的组合越来越多,交叉重叠之后,也就越来越接近全球化了。然而,却也在这样的发展大趋势下,台湾成了极少数的例外。

由于特殊的原因,台湾与其贸易对象之间难以签署自贸区协定(FTA),因而当区域化趋势越明显,台湾无形中也就被边缘化了,这就使台湾处在一个越来越不利的竞争形势当中,这就是台湾为什么急于与最大的贸易对象中国大陆签署ECFA的背景。

然而所有类似FTA的协议,谈判都不容易,因为一旦签署,签署者的弱势产业及其从业者就被暴露在一个完全竞争的态势之下,从而面对到发展与生存上的困难。正因为如此,有些FTA谈判持久却仍难签署,例如韩、美两国,困难就出现在韩国的鸡农与美国的汽车业的抗拒之上。

有些时候,作为谈判双方的优势一方,为了促成FTA的早日实现,也会对弱势一方“让利”。中国与东盟的(10+1)谈判,中国对所谓“新东盟”四国(缅、柬、老、越)就有所谓“让利”安排,同意这些国家可以对来自中国的货物仍然征收关税直到2015年。

两岸之间的ECFA协商显然也面临到类似的情况。双方都会有一些相对弱势的产业会面临到比以前更严峻的竞争,例如台湾的农业与中小企业。于是,这就成为民进党作为一个在野政党据以抨击执政国民党的主要着力点。

面对这样的形势,大陆高层最近提出了“让利说”,强调由于两岸是兄弟,因此会照顾到台湾农渔畜产业、中小企业及劳力密集弱势产业的利益,在开放要求上让步。有了这样的表态,自然有利于两岸两会在6月前完成签署,相信也同样有利于马英九在“双英辩”中的辩论形势。

既然如此,民进党与蔡英文为什么还要主动要求辩论呢?第一,会提出“担心论”,担心两岸经济的进一步整合会加重台湾对大陆的依赖;第二,会提出“公投论”,强调ECFA涉及台湾人民广大利益,应举行公投,以定取舍;第三,也可能在两岸关系的定位上向马英九提出质疑。要之,ECFA的内容本身或许不会是“双英辩”中的焦点了,但由ECFA引发的相关政治议题极可能成为“双英辩”中民进党的主要诉求,也因此,它让人民感嗅到2012前哨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