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财经
12604300000117

第117章 经济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哈佛大学经济课学生杯葛教授的启示

“占领华尔街”运动扩展到校园!最近美国名牌学府哈佛大学的名牌经济学教授曼昆(Gregory Mankiw)被70名学生集体杯葛,抗议课程内容观点狭隘,导致当前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学生发表公开信称,他们原先期望课堂能就不同的经济模式进行优劣的比较与批判,然而他们发现这个课程只拥护一种特定而局限的经济学观点,而这些观点深深影响哈佛历届毕业生,其中许多现在是货币政策制定者与银行家,导致当前金融危机。

曼昆曾担任小布什总统的经济顾问,目前是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罗姆尼的谋士,写过两本广获使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包括普林斯顿、耶鲁、布朗都采用的《经济学原理》,他在哈佛开的经济学课程,选修学生七百多人,是大学部最红课程。对于自己成为学生杯葛目标,他不感惊讶,认为是左派人士煽动所致;不过他还是很有学者风度,表示他将新增课程内容,讲述社会不公平现象。

这一发生在哈佛校园里的杯葛行动,对当代全球的主流经济思潮与经济学家,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警示:经济学可能出了大问题了!

问题到底在哪里?说到底,还是跟“效率”与“公平”的难以兼顾及如何兼顾有关。

经济学本来就是一门用来解决经济问题的学问。至于经济问题,本质是“资源有限,欲望无穷”,所以经济学要探索的就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让每一个人的满足尽可能地达到最大的答案。

传统的(即古典的)所谓微观经济理论很早就给出了答案,答案就是市场机制或所谓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经济学家用严谨的逻辑与教学证明了市场机制能将所有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而这种境界,本身就是可以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来实现的。只是这种表面上华丽严谨的微观经济理论却经不起上个世纪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考验,对于大范围、长期存在的失业现象始终提不出合理的解释与对策。于是,这才有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诞生。凯恩斯以市场总需求的不足解释了大失业的发生,及以不断刺激需求来解决失业及衰退问题的理论,自上个世纪二战结束以来,几乎在全球范围内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很明显,却在这三年来的世纪金融海啸中面临了空前严峻的考验。哈佛经济课的学生终于提出了质疑,认为当代主流经济理论正是导致现今社会不公平现象及促使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哈佛学生的素质确实出色,他们的“大哉问”毫不容情地指出了,当代主流经济学不但不是一门用来解决经济问题的学问,反而成了一门用来制造经济问题的学问。他们的问题,与英女皇在世纪金融海啸爆发后问伦敦经济学院一众顶尖经济学家提出的疑问,“为什么没有经济学家预见到危机发生?”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问题真正的症结,很可能是经济学家(及经济学)从来就认为他们的“天职”只是要解决“资源不足、欲望无穷”下的效率与生产问题,就此而言,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无疑都提供了完美的答案,而所有的答案,都浓缩体现在一句“资源优化(有效)配置”的概念之中。现在看来,只有“有效(率)”显然不够的,因为不能妥善处理“公平”或分配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议题,而且同样是一个经济议题。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的根源说到底是一个结构性的需求不足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各国及全球的贫富差距太大有关。所以“占领华尔街”运动高举的“99%VS1%”的战争,其实不应仅视之为一个社会诉求,更应深入看到内涵其中的经济诉求。当代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学家必须要能成功地破解这个难题,才能重新取得世人的信任与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