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财经
12604300000065

第65章 台湾自由行,如何不虚此行

——2011VS 1987

上周,大陆人民赴台湾宝岛自由行正式开放,两岸关系自此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对照2011年的这一个政策的,是1987年蒋经国去世前一年所作的决策:开放台湾地区人民赴大陆探亲。1987年的政策,是台湾人民重新认识大陆的开始;2011年,大规模大陆客赴台自由行,也可视为是大陆人民重新认识台湾的开始。

大陆人民从小对台湾就不陌生,宝岛、阿里山、日月潭……及长,随着两岸互动的逐渐频繁,对台湾的认识也与时俱进——1980年代,听到了邓丽君,读到了琼瑶;1990年代,看到了老兵与台商,也知道了辜振甫与李登辉;进入到新世纪,知道台湾还有李敖、陈水扁、连战、马英九;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多半也见识到了台湾立法部门打架的镜头……

但百闻不如一见,这些年来,在自由行开放之前,就有不少大陆人民因各种机缘访问过、旅游过台湾。亲历其境,许多感受,竟与早先认知中的台湾,有相当差距。

——阿里山不过如此,跟黄山比,差太远了;

——日月潭,更是大失所望,勉强拍个照,就算来过了吧;

——台北,就只有一个孤零零的101大楼,最多是大陆二、三线城市的水平;

印象还过得去的,只有故宫和夜市的小吃了。

但在初次印象之后,有机会再来或第三第四次重游宝岛的大陆游客,也许会开始产生一次又一次不同的体验与感受,甚至一些感动:

——诚品书店24小时营业,安安静静,只听到轻柔的音乐,爱书人或站或坐,也有人窝在一角,人手一本,自在地浸淫在书香与咖啡香之中;

——大城中随处闲逛,走入小巷,个体经营的咖啡店主人,很可能是一位具有高学历、高专业,只因自己钟情咖啡而开的一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以咖啡结友的文雅之士;

——晚上,如果在乡下,住进了名宿,则又是一番田园乡村的朴实与亲切;如果住酒店,打开了电视,映入眼帘的是激昂的政论节目,政治立场各异,唇枪舌剑,有的则是议员咨询官员的镜头,这才突然发现官员怎么全都矮了半截;

这是亲历了两三次游客的感觉。如果再频繁一些,甚至有机会因为教学或读书而在台湾小住几个月,或许又会更多的观察或体验:

——与香港人不同,香港人守规矩,但台湾人似乎还多了份亲切与热情。问路怎么走,也许会主动帮你画张地图;

——偶然也会上街游行,但更多的可能是成千上万的信众在听证严法师或星云法师开示;

——一个卖药妇、一个老兵,自己生活俭朴,却能将终生储蓄捐作公益;

这就是今天的台湾。台湾贫穷过,筚路蓝缕走过来,台湾也暴发过,一切随诸泡沫去。数十年跌宕起伏中,台湾很幸运,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作为信念与价值的核心,也糅合了部分日本社会文明中的忠诚与纪律,及西方社会文明中的法治与民主。因之,历经了繁华、衰退、挫折、再起的过程,似乎比较懂得如何拿捏生活方式与生命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人际互动,如何看待政府公权力与个人私权力之间的分际。

台湾并非完美,但它在华人社区里毕竟已经发展出一些令人玩味再三的特殊性了。大陆客自由行,如果能感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意蕴和况味,当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