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篇·玉部》:“璞,玉未治者。”即含玉的石头,未经雕琢的玉。《后汉书》中“璞”4例,多见“抱璞”,如《蔡邕列传》:“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同时,还有很多其它指称玉或玉器的词,如“珠、珪、璧、琨、瑶、瑀、璜、玙”等,由于这些词的语义单一,且用例不多,使用较为简单,我们不一一论述了。其中“珠”较为多见,常和“玉”组合连用,如《班梁列传》:“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以赂龟兹。”
此外,介乎普通石头和玉石之间,有一类质地细腻的似玉的美石,如“碝、磩、琳、瑉、琅、玕”。《后汉书》中这些词都只各有1例,如《班彪列传》“碝磩采致,琳珉青荧”,李贤注:“碝、磩、琳、瑉,并石次玉者。”而“琅、玕”多连用为“琅玕”,《玉篇·玉部》:“琅玕,石似玉。”《后汉书》中的用例见《西域传》:“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
小结:“沙”在《百词表》被单独列出,因“沙、石”性质同属,我们将其纳入“石”语义场中合并研究。在《后汉书》“石”语义场中,“石”用于泛指,居于主导地位,是该语义场的代表词。
我们着眼于不同的形质,将《后汉书》中“石”概念下的词分为3个部分:普通石头、玉石、似玉的美石。其中表示玉的专称繁多且用例简单,我们仅进行了选择性的研究。而由于玉所蕴含的特有的时代气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绝大多数都已成为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石”单用时更多用“石头”。
从另一角度来看,“石”的本义为山石,“石”、“山”作为互相关联的词,但《百词表》却将其分置,足见“石”在人类语言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7.地(Earth)
“地”位于《百词表》第79位。地:《广雅·释天》:“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
可见“地”相对“天”而言。《后汉书》中“地”共905见,多泛指大地,其中“天地”连用113例,如《冯衍列传》:“览天地之幽奥兮,统万物之维纲。”“天”、“地”还常用于对举,如“地坼天崩、指天画地、戴天履地、天高地厚、天尊地卑、天怒地忿、用天因地、占天知地”;因为“地”表示泛指,可用不同的限制词修饰“地”来明确表示具体所指,如“土地、田地、冢茔地、陵地、葬地、陆地、内地、平地、高地”等,其它组合形式中则以与动词、方位词搭配为常,如“地震、地裂、地陷、地动、地坼、击地、叩地、捶地、仆地、坠地、涂地、委地、伏地、入地、地下、地中、地底”等,单用例如《文苑列传》:“地有九变,丘陵山川。”此外,《后汉书》中“地”也可以特指田地,但用例不多,如《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其地有草者,尽曰官田,力堪农事,乃听受之。”
坤:《说文·土部》:“坤,地也,易之卦也。”“坤”为八卦之一,象征地。《后汉书》中“坤”24见,使用频率远低于“地”,同时语用范围十分有限,仅见于“乾坤、坤育、坤维”中,如《班彪列传》:“俯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另有“戴乾履坤”1例,见《李杜列传》“亮含阴阳以生,戴乾履坤”,与《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臣何殊绝之恩,蒙值不讳之政,岂敢雷同受宠,而以戴天履地”中的“戴天履地”对应。
土:《说文·土部》:“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土”虽可表示土地、田地,但更多的还是侧重表示土壤、泥土,和吴宝安、龙丹的看法不同,我们并不认为“地”语义场中含有“土”子语义场,而认为“土”概念(表土壤义)当和“地”概念(表大地)处于同等地位,当“土”表示土地、田地时,词目“土”则包含在概念“地”表示田地的子语义场中。《后汉书》中“土”表示田地,多“土田、田土”连用,如《马援列传》:“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也可单用,如《文苑列传》:“厥土之膏,亩价一金。”
田:《玉篇·田部》:“田,土也,地也。”《尔雅·释言》“田,土也”郝懿行义疏:“土为田之大名,田为已耕之土,对文则别,散则通也。”这里扼要点明了“田、土”的关系。《后汉书》中表示田地时,较之于“土”,“田”用例繁多,在使用频率和活跃程度方面都遥遥领先,组合搭配上更为灵活多变,除“田、土”连用外,还可见“田租、田业、田事、田赋、田器、田亩、田宅、田舍、田地、田畴、田园、公田、私田、官田、民田、良田、肥田、稻田、麻田、垦田、耕田、屯田、田荒、田里、田中、田间”等形式,其用法基本与现代相似。
畴:《玄应音义》卷一“田畴”注引《仓颉篇》:“畴,耕地也。”《后汉书》中“畴”共24见,表田地仅5例,且只用于“田畴”,如《循吏列传》:“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然在西汉文献中,“畴”还可特指麻田,如《说苑·辨物》:“畴也者何也?所以为麻也。”同时结合《三国志》中“畴”表田地仅“田畴”3见、《搜神记》中不见用例的情况,我们认为“畴”的使用渐为萎缩,本语义场的用法似乎只局限于“田畴”。
漠:《玉篇·水部》:“漠,沙漠也。”而所谓“沙漠”,即完全为沙所覆盖之地。《后汉书》中有“沙漠”8例,如《乌桓鲜卑列传》:“皆徙逐于雍狂之地,沙漠之中。”同时“漠”也可独用,如《南匈奴列传》:“虏闻汉兵来,悉度漠去。”
碛:《说文·石部》:“水陼有石者。”“碛”本指浅水中的沙石,也可以表示大漠,王维《出塞作》“暮云空碛时驱马”赵殿成笺注引《北边备对》:“漠也,言沙漠广漠,望之漠漠然也。汉以后史家变称为碛。”又《慧琳音义》卷四十一“碛中”注:“碛者,边塞沙石之地无水乏草木绝人境处也。”《后汉书》中“碛”仅1例,见《窦融列传》:“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鳄。”从此例中“经碛卤,绝大漠”可知,“碛”与“漠”呼应,表示沙石地。
卤:《说文·卤部》:“卤,西方碱地也。”《后汉书》中“卤”表示盐碱地仅1例,即上例“经碛卤”,这里“碛卤”表示咸卤沙石之地。
岸:《说文》:“岸,水厓而高者。”“岸”最初表示山边陡峭之地,《后汉书》中还可见这种用法,如《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自去年已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后多用来表示水边高地,《后汉书》中的例子如《东夷列传》:“又于岸际见一人乘破船,顶中复有面,与语不通,不食而死。”这里“岸”显然指的是水边陆地。
滨:《诗·小雅·北山》“率土之滨”孔颖达疏:“滨,四畔近水之地。”王凤阳先生(1993:56)认为,“岸”仅限于与水交接的陆地,而“滨”的范围要大,可以表示与水相连的地带。《后汉书》中“滨”表示水边地,多见“海滨、泗滨、河滨、汉滨、渭滨、东海之滨、海岱之滨”等,如《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昔文王拔吕尚于渭滨。”
洲、渚、坻:《释名·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洲、渚、坻”都表示水中的小块陆地,只是大小不同。《后汉书》中“洲”共8例,多用来表地名,如“瀛洲、夷洲、澶洲”,这些地名中的“洲”都表示“海中陆地”,如《十洲记》:“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此外还可见“海洲、河洲”,如《南蛮西南夷列传》:“其珠崖、儋耳二郡在海洲上,东西千里,南北五百里。”《文苑列传》:“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与“洲”相比,“渚、坻”在《后汉书》中的使用频率都很低,“渚、坻”仅各1
例,均见于《张衡列传》:“乱弱水之潺湲兮,逗华阴之湍渚。”“伏灵龟以负坻兮,亘螭龙之飞梁。”而表示水中陆地“沚”未见用例。
岛:《说文·山部》:“岛,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曰岛。”即海中陆地。王凤阳先生(1993:37)认为同为水中地,“岛”一般都是由山石构成,而“洲、渚、坻”则一般是泥沙淤积而成。我们以为“岛”与“洲”的区别还应如《说文》所说,“岛”侧重指海中陆地,范围更为确切,前述“瀛洲”其实就是海岛,这里岛也可称“洲”,而“洲”还有“河洲”的用法。《后汉书》中“岛”仅4例,都表示海岛,如《张法滕冯度杨列传》:“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
原、陆:《尔雅·释地》:“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原、陆”都表示平地,只是地势性状不同。《后汉书》中“原”多用于地名,“陆”多用于人名,在本语义场中的用例并不多,可见“陆海、陆地、平原、原野”等,如《荀韩钟陈列传》:“三辅平敞,四面险固,土地肥美,号为陆海。”《班彪列传》:“平原赤,勇士厉,猿狖失木,豺狼慑窜。”
小结:《后汉书》“地”语义场中,“地”既可以用于泛指,又可以特指田地,是本语义场的代表词。现代汉语中,“卤”已退出“地”语义场,“畴、滨、渚、坻”则多见于书面语,只有“地、田、岸、洲、岛、原、陆”仍活跃于口语;值得注意的是,“陆”的词义有所扩大,凡一切高出水面上的土地都可以称“陆”。
(第三节)自然现象及物质名词(3)
8.云(雲)(Cloud)
“云(雲)”位于《百词表》第80位。云(雲):《说文·气部》“气”字朱骏声《通训定声》:“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又《论衡·艺增》:“山气为雨,上不及天,下而为雨。”《后汉书》中“云”共105例,语法功能颇为完备,可单独使用,如《郎襄楷列传》:“夫贤者化之本,云者雨之具也。”同时也在搭配能力上表现出了相当的活跃性,组合形式中尤其以和动词的搭配形式居多,或作动词宾语,如:乘云、登云、干云、开云、如云、兴云、陵云、无云、望云、观云、彗云,或活用做状语修饰动词,如:云集、云扰、云翔、云起、云合;也可与名词搭配,所搭配的名词中又主要以颜色词、方位词及其它天象词为主,如:白云、黑云、青云、翠云、云间、云上、云雨、风云、烟云、云雾;还与形容词搭配,如:浮云、密云、阴云。略举一二:
(1) 乘云无辔,骋风无足。(《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2) 然诸出入贵戚者,类多瑕衅禁锢之人,尤少守约安贫之节,士大夫无志之徒更相贩卖,云集其门。(《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3) 除吏赤画杠,其余皆青云。(《舆服志》)
(4) 足下审能骑龙弄凤,翔嬉云间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谋也。(《逸民列传》)
(5) 体迅轻鸿,荣曜春华,进如浮云,退如激波。(《文苑列传》)
“云”本天象之词,古时常观察云色以占时气,甚至有专门负责云气的职官,凭以观测吉凶水旱。如《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后汉书》中也有很多用例能直接反映出古人对云的观察,如《方术列传》:“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于事也。”和现代汉语相比,表云彩的“雲”在语义上古今一致,但古代的“雲”作为占术的对象,其蕴含的文化意味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霄:《玉篇·雨部》:“霄,云气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涉青霄而升遐兮”旧注:“霄,微云也。”《后汉书》中“霄”共4例,可见“霄汉、陵霄、清霄”等形式,如《文苑列传》:“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霞:《慧琳音义》卷一“拨烟云”注引《考声》云:“霞,天际赤云也。”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因日光斜射而出现的红色云彩。《后汉书》中“霞”仅1例,见《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恒星艳珠,朝霞润玉。”
气:《说文·气部》:“气,云气也。”《后汉书》中“气”多指风雨、晦明等自然现象,专指云气的用例有限,且多与颜色词搭配,可见“云气、芒气、白气、炎气、青气、黑气、黄气”等,如《五行志》:“五年正月,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销。”
霓:《文选·司马彪〈赠山涛〉》“上凌青云霓”刘良注:“霓,亦云也。”《后汉书》中“霓”表示云义有2例,如《班彪列传》:“羽旄扫霓,旌旗拂天。”
“氛、祲”都表示妖云,是古人在望气观色后作出的臆断,视为不祥征兆。《说文·气部》:“氛,祥气也。”段注:“统言则祥氛二字皆兼吉凶,析言则祥吉氛凶。许意是统言。”《广雅·释天》:“祲、氛,祅气也。”《后汉书》中“氛”表预示凶象的云气有2例,如《崔骃列传》“氛霓郁以横厉兮,羲和忽以潜晖”,李贤注曰:“氛,祲也。”而“祲”仅1例,《孝安帝纪》:“彼日而微,遂祲天路。”
小结:《后汉书》“云(雲)”语义场中的成员有7
个:云、霄、霞、气、霓、氛、祲。其中“云”作为上位词,用于泛指,在语法功能和组合搭配上已和现代汉语没什么不同。古人对云的观察远远超乎后人的想象,随着占云、望气这种占候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消失,带有主观意识、表示妖云的“氛、祲”,现代汉语中也已退出了“云”语义场,而用于表示各种自然形态云的“霄、霞、气、霓”,在汉语词汇史的发展历程中还是比较稳定的。通过对核心词“云(雲)”的考察,充分显示了文化的变迁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9.烟(Smoke)
“烟”位于《百词表》第81位。《后汉书》中“烟”的概念下仅“烟”1个词。
烟:《说文·火部》:“煙,火气也。……烟,或从因。”又《资治通鉴·梁纪七》“杀太守裴烟”胡三省注:“烟,俗煙字。”《后汉书》中“烟、煙”都有用例,共14见。从使用搭配上看,多沿袭先秦与“火、炎”组合连用,《后汉书》中“烟火”4例,如《铫期王霸祭遵列传》:“遇天下乱,野无烟火,而独在冢侧。”同时在此基础上,“烟”的组合能力也有一定发展,“烟炭、烟爨、烟埃”各1例,如《党锢列传》:“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二三年,人无知者。”《董卓列传》:“方夏崩沸,皇京烟埃。”还可见单用的例子,如《祭祀志》:“北夷作寇,千里无烟,无鸡鸣狗吠之声。”
《后汉书》中可见“煴”4例,《说文·火部》:“煴,郁烟也。”本指燃烧不旺,没有火焰而产生出来的烟。《后汉书》中均为“烟煴”或“烟烟煴煴”的形式,此时“烟”为于真切,不同于“烟火”的“烟”乌前切,且在语义上,并非表示燃烧时产生的混合气状物,而指元气、天地阴阳之气。如《张衡列传》“天地烟煴,百卉含花”,李贤注曰:“烟煴,天地气也。”《后汉书》中不见“煴”表示郁烟的例子。
小结:《后汉书》“烟”语义场只有“烟”一个成员,显得较为单一,且用例也很少。从历时角度来看,“烟”本身的语义和用法均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现代汉语中,“煴”作为书面语,也很鲜见。
10.火(Fire)
“火”位于《百词表》第82位。有关“火”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
火:《玉篇·火部》:“火,也。”《释名·释天》:“火,亦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其甲骨文字形为火之象形。《后汉书》中“火”共228见,除表示星名外,一般都用为本义,从组合形式上看,与现代汉语无异,如“火光、火灾、烟火、烽火、野火、水火、火耕、纵火、起火、放火、引火、失火、救火、举火、灭火、烈火、盛火”等,基本上这些词(组)一直沿用到现代;也有很多单用的例子,如《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未及得葬,里中灾,火将逼其舍,顺抱伏棺柩,号哭叫天,火遂越烧它室,顺独得免。”同时,“火”常特指火灾,如《孝桓帝纪》:“秋七月甲申,平陵园寝火。”而现代汉语中已没有这种用法。古人是将火的概念与方位、五行相结合的,在《后汉书》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如《荀韩钟陈列传》:“汉为火德,火生于木,木盛于火,故其德为孝,其象在《周易》之《离》。”
爝:《广韵·笑韵》:“爝,火。”《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陆德明释文:“爝,一云燋火,谓小火也。”《后汉书》中“爝”仅1例,见《酷吏列传》:“爝火虽微,卒能燎野。”李贤注曰:“爝火,小火也。”显而易见,“火”用于泛指,“爝”特指小火。
炎:《字林》:“炎,火光。”《玄应音义》卷八“洪炎”注:“炎,正字作焰,又作燄,光焰也。”《后汉书》中“焰、燄”均没有用例,表火焰义的“炎”则多见于“光炎、炎光、炎火、烟炎、气炎、锋炎”等组合形式中,如《任李万邳刘耿列传》:“世祖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使骑各持炬火,弥满泽中,光炎烛天地,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即降。”《郎襄楷列传》:“伏见往年以来,园陵数灾,炎光炽猛,惊动神灵。”“炎”也可用如“火”,但不多见,《后汉书》中“炎德”1例,即“火德”,《左周黄列传》:“天绝陵弛,民鬼惨怆,赖皇干眷命,炎德复辉。”
焱:《说文》“焱”字王筠《句读》:“焱,则与炎同义。”《集韵·锡韵》:“火华谓之焱。”《后汉书》中“焱”仅2例,见《张衡列传》:“纷翼翼以徐戾兮,焱回回其扬灵。”《班彪列传》:“焱焱炎炎,扬光飞文。”
熛:《玄应音义》卷十四“飙火”注引《三苍》:“熛,迸火也。”“熛”指火星四射的火焰,《后汉书》中本语义场用法仅1例,见《张衡列传》:“扬芒熛而绛天兮,水泫沄而涌涛。”李贤注:“熛,飞火也。”
烽、燧:《玉篇·火部》:“烽,烽燧,候表,边有警急则举之。”烽、燧都是古代边防用于报警的烟火,有关“烽、燧”之别,古注有不同解释。或以为“燧”为白天放烟,“烽”为夜间举火,如李贤在《后汉书·光武纪》“修烽燧”下注:“《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上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有的说法则与之正好相反,如《墨子·号令》:“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后汉书》中“烽燧”连用有4例。此外,可见“烽火、烽候、举烽、举燧”等组合形式。如:
(1) 修兵马,习战射,明烽燧之警,羌胡犯塞,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皆如符要,每辄破之。(《窦融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