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12643400000029

第29章 动词篇(1)

(第一节)饮食行为

1.喝(Drink)

“喝”位于《百词表》第54位。有关“喝”的研究,已有一些重要的成果。

饮:《玉篇·食部》:“饮,咽水也。”《释名·释饮食》:“饮,奄也,以口奄而引咽之也。”可见“饮”本义为喝水,后引申为凡引咽口中液体均为“饮”。《后汉书》中“饮”共127例,除1例“饮章”用为引申义“隐匿”外,余均表示饮咽,“饮”的对象基本上为液体,可见“饮酎、饮药、饮酒、饮水、饮江水、饮盗泉之水、饮鸩、饮毒、饮酪、饮小便、饮马粪汁、饮肉汁、饮血、饮泣泪”等组合形式;“饮”也可特指饮酒,如“饮醉”。此外“饮”还有使动用法,表示“给……喝”,宾语多为动物名词,如“饮马”。用例如:

(1) 八月,饮酎,斋会章台,诏使小黄门特引恭前。(《卓鲁魏刘列传》)

(2) 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耿弇列传》)

(3) 遂将种人诣临羌县,纡设兵大会,施毒酒中,羌饮醉,纡因自击,伏兵起,诛杀酋豪八百余人。(《西羌传》)

(4) 窦宪率羌胡边杂之师,一举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铭石负鼎,荐告清庙。(《窦融列传》)

食:《后汉书》中“食”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固体食物,但其表义也偶尔涉及“饮”的范畴,《后汉书》中“食”搭配流体食物“羹”可见2例,如《文苑列传》:“得由和兴,失由同起,故以可济否谓之和,好恶不殊谓之同。《春秋传》曰:‘和如羹焉,酸苦以剂其味,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同如水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此例中第一个“食之”的“之”即指“羹”,是对《春秋传》的征引;余1例见《独行列传》:“因食饷羹,识母所自调和,故知来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食羹”、“食鬻”的用法,如《庄子·列御寇》:“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左传·襄公十七年》:“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从先秦到明清文献中,都能找到“食”带非固态食物宾语的用例,但并不多见,用法不典型。解海江在《汉语义位“吃”词义扩展的认知研究》中,对“食”的义域扩展问题有过相关论述。

啜:《说文·口部》:“啜,尝也。”《慧琳音义》卷六十六“尝啜”注:“字书从欠作歠,正体字也。论文从口作啜,俗用字也。”又《广韵·薛韵》:“歠,大饮。”

“歠”即为大口大口地喝,有“大饮长歠”之说,而《玄应音义》卷十九“舐啜”注:“今通谓细食物曰啜。”王凤阳先生(1993:749)也认为“啜”是小口喝,并举“啜泣”表示小声抽噎以佐证;现代汉语中,也可常见“啜茗、啜英咀华”等组合形式,含有品味之意。这里就有疑问了,既然“歠、啜”只是字体雅俗的不同,当为异体字,那为什么会存在“大饮”与“小饮”之别呢?我们发现在饶平客家话中“啜”义为大口大口地喝,且“饱啜”一词表示尽量喝,这些在方言中的古汉语的遗存,似乎提示着我们“啜”曾经应该有过“大饮”之义,那究竟又是怎样发展成为“小饮”的呢?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后汉书》中“啜”4见,只有2例表示饮,见《逸民列传》“兄伯鸾居庐啜粥”,《隗嚣公孙述列传》“观放麑啜羹”。

服:《管子·水地》“故人皆服之”集校引何如璋云:“服者,食也,用也。”《后汉书》中“服”可表示饮用或食用药物,其中有1例能明确看出是饮用,如《方术列传》中“作汤二升,再服”。“服”表饮用可不限于汤药,如西晋《大楼炭经》:“或服一口苏,或服一口油,或服一口蜜,或服一口水,或服一口乳。”

参考其它文献,以上“饮、食、啜、服”4个词,从所带宾语的形态上看,其涉及的对象除液体外,也可以是固体,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表示“饮、食”,但用例不多。如下例:

1)“饮柏泛仙味,咏兰擬苦词。”(孟效《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

按:“饮柏”指服食柏树叶实,有“吃”的动作特征,文献中还可见“食柏”,如刘向《列仙传》:“赤须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

2)“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荀子·天论》)

按:《后汉书》中也见“啜菽饮水”1例,《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子曰:‘啜菽饮水,孝也。’”

3)“或服太阳酒,或服紫石英朱漆散,或服雄丸一,后服雌丸二,亦可堪一日一夕不寒也。”(《抱朴子内篇》)

按:此例中,“服”所接对象既可是液态的“酒”,也可是固态的“散”、“丸”。

同时,若从所带宾语的语义类型上看,“饮、啜、服”所带的均为受事宾语,而“食”除了受事宾语外,还可带来源宾语。秦汉时期,“食”带来源宾例的用法比较常见,《后汉书》中也可见,如“食租”、“食奉禄”。略举一二:

(5) 余十一人皆为关内侯,岁食租二千斛。(《宦者列传》)

(6) 降爵削土,稍稍割夺,卒至于坐食奉禄而已。(《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噏:《广雅》:“噏,饮也。”《后汉书》中“噏”仅1例,见《张衡列传》“噏青岑之玉醴”,又《玄应音义》卷五“吸气”注:“噏,古文歙,今作吸,同。”《后汉书》中“歙”基本用为人名,而“吸”均和“呼”一起连用,所涉及的对象为气体,都没有表示饮用的例子。

吮:《玄应音义》卷二十二“应吮”注:“吮,嗽津液也。”所谓“津液”,即中医学上对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血液、唾液、泪液、汗液等。可见,“吮”的对象有所限定。考察先秦至魏晋其它文献,“吮”所接对象也多为血、脓、乳之类。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桓公藏蔡怒而攻楚,吴起怀瘳实而吮伤。”《风俗通·正失》:“及太中大夫邓通,以佞幸吮痈疡癑汁见爱,拟于至亲,赐以蜀郡铜山,令得铸钱。”《抱朴子内篇》:“吮妇人乳汁,得一百八十岁。”《后汉书》中“吮”仅1例,见《蔡邕列传》“含甘吮滋”,“吮”因有一个吸吮的过程,似乎隐含缓饮之义。

嗽:《广韵·屋韵》:“嗽,吮也。”又《玄应音义》卷四“唼嗽”注引《通俗文》:“含吸曰嗽也。”《后汉书》中“嗽”2见,《方术列传》:“嗽舌下泉咽之。”《皇后纪》:“若有钟乳状,乃仰嗽饮之。”另有一“酳”,《后汉书》中2例,均为“执爵而酳”,如《显宗孝明帝纪》:“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酳。”李贤注引郑玄注《仪礼》云:“酳,漱也,所以荡口。”《广韵·震韵》:“酳,酒漱口也。”可见“酳”是特指将酒吸入以洁口。“酳”未见于《后汉书》同期的其它文献,考察先秦文献,“酳”多见于《仪礼》、《礼记》,但后代文献中用例十分有限,且仅见于“执爵而酳”,我们可看作是对上古文献的征引。

酺:《说文·酉部》:“酺,王布德,大饮酒也。”指国有吉庆,皇帝特许臣民欢庆聚饮。《后汉书》中“酺”此用法5例,多见“大酺”,如《孝和孝殇帝纪》:“赐民爵及粟帛各有差,大酺五日。”

这里提一下“嚼”,本属“咬”语义场,在《五行志》中有童谣云:“嚼复嚼,今年尚可后年饶。”后又案:“嚼复嚼者,京都饮酒相强之辞也。”王先谦谓:“既云饮酒相强之词,则‘嚼’当为‘釂’,言饮酒尽也。此自汉世俗传,以双声致误。其正字须知,否则不可通矣。”依此说,则该例中“嚼”义为“釂”,表示喝干杯中酒。

另《后汉书》中“喝”2见,如《窦融列传》“宪阴喝不得对”,李贤注:“阴喝犹噎塞也。喝音一介反。或作呜。”《太平御览》卷四八三引《东观记》亦作“阴呜”,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卷十二亦云:“‘阴呜’、‘阴喝’,义皆为噎塞。”另1例见《袁张韩周列传》“被矢贯咽,音声流喝”,李贤注:“喝音一介反,《广苍》曰:‘声之幽也。’”可见,《后汉书》中“喝”还没有饮用义。

在整个汉语词汇史中,近代唐宋以前“喝”语义场是相对稳定的,“饮”一直都是“喝”语义场的代表词。近代以来,“喝”语义场的成员进行了深度调整,首先是清中期“吃”替换“饮”而发展为“喝”语义场的强势词,到了清末民初“喝”又取代“吃”成为“喝”语义场的主导词,但“吃”仍在某些地域方言中使用,通语口语中偶也可见。关于“喝、饮”的历时替换,学界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同时“喝”类动词在汉语方言中表现出来的共时地域差异与历时的发展变化有着某种一致性,从南往北,“喝”类动词的地域差异与历时变化是基本吻合的,从“喝”类动词在各方言中表现出来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其历时变化的情况。

现代汉语中,“喝”是最为典型的饮义动词。跟“吃”相比,“喝”带宾语的种类相对简单,且“喝”的引申义也比“吃”要少。从语言系统本身来看,一方面可能与“喝”的出现时间较晚有关,一般认为“喝”表饮用直到清末期才开始在书面语中大量出现;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吃”的词义变化有关,“吃”从唐代开始一直兼有“喝”的意思,而且“吃”的语义系统十分复杂,“喝”受“吃”的强势地位影响,使得词义派生及语法功能上的发展相对缓慢。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看,由于吃的东西比喝的东西要丰富得多,人们对“吃”的频繁使用而引起的心理定向趋势也自然使得其引申义愈见丰富。

小结:《后汉书》“喝”语义场基本沿袭上古格局,“饮”是该语义场的代表词。其中“饮、食、啜、服”表饮/食义,其宾语所涉及的对象仍以液体为常;“噏、吮、嗽”和“酺”分别用来表示吸饮和聚饮的不同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吮、嗽”在现代汉语中变化较大,“吮”多用于书面语,婴儿吮吸母乳口语中更常用动词“吃”或“吸”,而“嗽”仅表示咳嗽,“漱”却有含吸的意思。

2.吃(Eat)

“吃”位于《百词表》第55位。有关“吃”的研究,已有许多重要的成果,因此我们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后汉书》作具体的考察。与“喝”相比,“吃”语义场的语义特征为[+固体食物],食:《后汉书》中“食”凡743见,大多数用为动词,所带宾语以固体食物为主,也可以是流体食物,参见“喝”语义场相关论述。其中“食”可有使动用法“给……吃”,但较之先秦,使动用法减少很多,如《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相比之下,“食”的自动用法表示“吃、吃饭”占绝大多数,可以接各类宾语,如“食盐菜、食枣菜、食蔬菜、食嘉谷、食稼、食粗粝、食糟糠、食煮饼、食干饭、食牛肉、食其肉、食一肉、食饷羹、食雪、食粪、食其筋革、食毒草、食租、食八县、食其税、食重禄、食生人、食夫、食妇、食子、食之、食臭腥”等;也可以不接宾语,常见“相食、不食、饮食、食啖”等。用例如:

(1) 而赤眉复还入长安,禹与战,败走,至高陵,军士饥饿,皆食枣菜。(《邓寇列传》)

(2) 复使食粪,粪中有三虫,臭秽特甚,长房意恶之。(《方术列传》)

(3) 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孝灵帝纪》)

(4) 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以为列肆,使食其税终身。(《刘玄刘盆子列传》)

(5) 县人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啖:《广雅·释诂》:“啖,食也。”《后汉书》中“啖”6见,除1例“啖以重利”用为引申义外,余均表示吃义,多与“食”组合使用,“啖食”1见,“食啖”2见。“啖”是带着饥饿或贪欲大口大口地吃,如《孝安帝纪》:“百姓饥荒,更相啖食。”《孝献帝纪》:“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其例常用于吃人;“啖”也可表示“给……吃”,如《独行列传》:“充乃为陈海内隐居怀道之士,颇有不合,骘欲绝其说,以肉啖之。”

饭:《说文·食部》:“饭,食也。”《仪礼·少牢馈食礼》“尸又食”郑玄注:“或言食或言饭,食大名,小数曰饭。”《后汉书》中“饭”29见,多用为名词,用为动词仅10例,且多为不及物动词,如《方术列传》:“又尝坐客,而使至宛市鲊,须臾还,乃饭。”《皇甫嵩硃俊列传》:“军士皆食,己乃尝饭。”只1例带宾语“之”,见《循吏列传》:“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这里表示“给……吃”。张诒三(2005:157-166)对隋以前“饭”的宾语搭配情况做了考察,指出汉以前“饭”的动词用法比较活跃,且有多种搭配对象和搭配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饭”作动词在传世中土文献中已不多见,且“饭”的带宾功能处于萎缩阶段。从《后汉书》的实际用例来看,“饭”的名词用法显然比动词用法活跃,“饭”的及物动词功能正在衰退。

餐:《慧琳音义》卷十四“不餐”注引《考声》:“餐,啖也。”又《汉书·韩信传》“令其裨将传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小饭曰餐。”《后汉书》中“餐”26见,除名词用法外,表示吃义的“餐”17例,一般用为不及物动词,如“饥不及餐”、“饥当食兮不能餐”,另有“素餐”8见,表示不劳而食,如《左周黄列传》:“五品不训,王泽未流,群司素餐,据非其位。”也有带宾语的情况,但不多见,且宾语并非常见可食之物,如《张衡列传》“餐沆瀣以为粮”;“餐”还可以表示“给……吃”,与“饭”连用,如“餐饭之”,见上文。

哺:《说文·口部》:“哺,哺咀也。”段注:“凡含物以饲曰哺。”又《说文》“”字下朱骏声《通训定声》:“,假借又为哺。”《后汉书》中“、哺”并存,“”用为动词只有1例,见《礼仪志》:“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之糜粥。”表示“给……吃”。“哺”动词用法凡7

例,可以表示“吃”,如《冯岑贾列传》“含哺鼓腹”,《马援列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也表示“喂食”,可用于鸟或人,如《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鸟乌反哺报德”,《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出遇赤眉,将为所哺”,李贤注:“哺,食之也。”

茹:《慧琳音义》卷十一“茹食”注引《考声》:“茹,啖也,食也。”又《广雅·释诂》“茹,食也”王念孙疏证:“食粗食者谓之茹。”《汉书·董仲舒传》“食于舍而茹葵”颜师古注:“食菜曰茹。”可见,“茹”一般多指吃粗粮野菜。《后汉书》中“茹”11见,表示吃义的4

例,可见“茹菽”、“茹薇”,如《周黄徐姜申屠列传》:“昔人之隐,遭时则放声灭迹,巢栖茹薇。”这里“薇”即巢菜,又名野豌豆。现代汉语中“茹”以语素的形式存在于书面语,且所带宾语不再是具体可食物,多为形象的说法,如“茹苦含辛”。

饵:《广雅·释诂》“饵,食也”王念孙疏证:“饵,亦谓饲之也。”《后汉书》中“饵”11见,多用为名词,仅1例用为动词吃义,见《马援列传》:“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没有表示“食之”的例子。

以上几个词,“食、啖、饭、餐、哺()”都可表示“吃、给……吃”,其中“食”的使用频率最高,占主导地位;“食、饭、餐、哺()、茹、饵”都有名词用法,其中“食、餐、哺()”的动词用例多于名词用例;“食”通常用来泛指饮食行为,且“食”的受事对象可以是谷物类、肉类食物,甚至是非食物类的特殊对象,如“民相食、食粪”,而“饭”多偏向指谷物类食物,“茹”多偏向指粗粮野菜;“食、哺”的施事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如《班梁列传》“骸骨长为豺狼食矣”、《循吏列传》“化我鸤枭哺所生”,而“啖、饭、餐、茹”的施事者只能是人;“啖”仅用为动词,表示如饥如渴地吃,而“饵”本义为名词,动词用例极少。现代汉语中,“饭、餐、饵”一般均用为名词。

尝:《慧琳音义》卷二“尝食”注:“试味曰尝。”又《论语·乡党》“不敢尝”刘宝楠正义:“尝,引申为饮食之义。”《后汉书》中“尝”278见,表示尝食义的用法有限,仅5例,如《冯衍列传》:“林相麓之所产兮,尝水泉之所殖。”《皇甫嵩朱俊列传》:“军士皆食,己乃尝饭。”

上古汉语中“啐、哜、叽”也可以表示“品尝、略食”,据吴宝安《西汉核心词研究》(2007:214),这些词还存在于西汉“吃”语义场,据龙丹《魏晋核心词研究》(2008:214),魏晋时期这些词仅见于《全三国文》、《全晋文》和魏晋诗歌,到《后汉书》中这些词已不见用例,我们考察同期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也基本未见用例。可以说《后汉书》的时代,这些词已经退出了本语义场。

此外,“吃(喫)”未见于《后汉书》,关于吃(喫)的来源、产生、带宾情况及对“食”的替代问题,学界已有成熟的研究成果,参见相关文献。这里我们仅着眼讨论一下现代汉语中“吃”的用法。现代汉语中,我们似乎感觉什么东西都可以和“吃”一起表达,除了可食用的东西以外,还有很多形象的说法,如“吃刀、吃豆腐、吃功夫、吃官司、吃罪、吃瘪”等,那为什么人们习惯以“吃”来建立这种联系呢?董为光先生(1995)曾对“吃~”类说法进行过文化探源,他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汉民族重视吃饭问题,但黄树先师在《说“享福”》一文中,通过比较印尼语、原始南岛语中与“吃”相关的词,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民以食为天并不局限于汉民族,而有类型学的证据:也就是说,其他民族幸福的指数和标准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