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不过是向死而生
12646200000016

第16章 即使祈求上天也要保持尊严(2)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之鲲化身为鹏的过程虽然只是转瞬,但在此之前力量的累积却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鲲化鹏”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沉潜与腾飞。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或是耽于年幼,或是囿于困境,都只能沉潜在深水之中,动都不要动,而一旦时机成熟,或自身储备了足够的能量,就能摇身一变,展翅腾飞了。深海沉潜的目的既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安心韬光养晦,更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一怒而飞。

事实上,人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蛰伏,在积蓄,在等待。这种淡然、平静的姿势并非无为,而是以一种示弱的、最不易引起警觉和敌意的状态为自己争取到一种好的氛围,让人能够在静如止水、乐山乐水的淡然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现在很多人偏偏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总希望靠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闯出自己的天地。这些人多是坐而论道的高手,到了实践中却常常因能力有限成为行动的侏儒。那些不愿意在寂寞中充实自我、等待机遇的人,多数会成为小打小闹的投机者。在一个著名的投机者的墓碑上写着这样的墓志铭:“他曾经生活、投机、失败。”生活与商海一样,投机所得也会因投机而失去。故而,不如屏住耐性,这样才会有精钢出鞘的绝响。

虽然我们每个人从小学时就知道“守株待兔”的故事,虽然那个守株待兔的农民被嘲笑、讽刺了几千年,虽然我们大都认为守株待兔的成功几率和“天上掉馅饼”基本持平,但还是有很多人固执地守在那一截木桩旁边,等着兔子撞过来。

他们是具有了足够的耐性,但为何没有成功呢?

守株待兔的人,一般用来比喻那些存有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的人。其实,守株待兔倒也算不得是什么天方夜谭,但假如你真的希望会有一只兔子晕倒在自己身边,起码首先得拥有一棵树吧?所以,如果真得希望能有好的机遇降临在自己身边,首先就要做好迎接机遇的准备,也就是在兔子撞过来之前要先把树栽好。

机会犹如梯子两边的侧木,本人的拼搏奋斗和准备犹如梯子中间的横木,两者兼有,才能成为攀向成功的梯子。但是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然机遇无法掌控,那么我们只有先准备好梯子的横木,因为机会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

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有这样一个笑话:

祖孙两人去集市上买了一头驴,牵着回家。路上的行人看见了,笑道:“这爷俩,有驴不骑偏要走路,真是笨到家了。”祖孙俩觉得路人说得有道理,于是爷爷骑上驴,孙子走着路。

这时又有人说话了:“这当爷爷的也太狠心了,竟然让一个小孩走路,自己却坐得舒舒服服的。”爷爷听了赶忙下来,让孙子骑驴,自己走路。

走了一阵,又听见有人议论:“哪有这样不孝顺的孩子,怎么忍心让爷爷受累,真是不像话!”爷爷听了又觉得这样很不应该,但又怕人说闲话,于是两个人都骑了上去。

一头驴驮两个人,把驴累得呼呼地直喘粗气。有人看见了,说:“你们也太残忍了,再这样下去要把驴累死啊。”两人又下来,这下可为难了,骑也不是,不骑也不是;一个人骑也不是,两个人骑也不是。爷俩一合计,把驴的腿用绳子捆起来,找了根扁担,两人一前一后,把驴抬走了。路上的人看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这样一来驴被捆着受罪,人抬着也受累,爷俩脸红心跳,实在不知道怎样办才好,干脆就这样抬下去吧。走到了一座独木桥上,驴被捆得四蹄酸疼,实在受不了,挣扎起来。“扑通”一声,连人带驴一起掉到了河里……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为人所知,都难免会有人议论。你做得好,可能就会有人嫉妒、刁难;你做得不好,可能又会有人讥笑、讽刺。

人言可畏,“好人”难做。负面的非议、责难、讥评,会形成强大的压力,可能使人顶不住,从而改变自己的主意,成为舆论的牺牲品——就像最后掉到河里去的祖孙俩。顶得住的,可能变得孤立无助,不论他的主意成败与否,但其人格精神之坚强,却足以令人敬佩。

如果天才按照别人为他们设计的道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成才。只有走专属于自己的道路,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才能创造出自己人生的辉煌。“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是主角。”这是台湾作家三毛的自信之言。你是你命运的主人,你是你灵魂的舵手。生命当自主,把自己活成造物主,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好,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我们最大的局限在于我们的短视,而我们的短视在于无法发现自己的优点。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跟我们应该做到的相比较,我们等于只做了一半。”

一般人习惯用与别人的对比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这固然是一种好方法,但往往受主观意识影响太大。他会很快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与别人差距甚大,因此他会非常羡慕那个人。羡慕会导致无知的模仿,导致无谓的妒忌,或者受到激励般地向更高境界攀升,但最后一种情况毕竟所占比例甚小,而前面两种情况都容易导致自信心的丧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忧郁。因此,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你不要总把目光投向外界,外界的风光虽好,也只能使你徒生羡慕而已。不断省察自己的心灵,你就能发掘具有自我特色的潜能。

人的发现和创造,需要一种坦然的、平静的、自由自在的心理状态。自主是创新的激素、催化剂。人生的悲哀,莫过于别人替自己选择,这样,便成为别人操纵的机器,失去了自我。我们要做生活的主角,不要将自己看成生活的配角。走自己的路或许会面临一些孤独,但在孤独中享受自己的作为,也不失为人生中的一件美事。一个人只要问心无愧,就尽管放心大胆地去走自己的路。毕竟,我们的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我们是自己人生的设计师。我们的生活不需要被别人设计,做自己生命的主宰才能活出人的绚丽多彩。

自由人的智慧在于对生的沉思,而不是死的默念

自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他们的子孙一直在寻找那棵上帝禁止人类靠近的生命树。战胜死亡,赢得不朽,获取永恒的自由,这是人类一贯的梦想。

这也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悲哀,人类在逃避死亡、寻求不死的过程中丧失了自由,始终没有走出死亡的牢笼,就这样在原地徘徊不前。

人们因为对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灵双重的无知,加之对于死亡的无能为力,就索性不去思考人生,不去寻求自我救赎之道,认为那只是徒增负担而已。他们这样做往往能够获得暂时的幸福与满足,但也注定会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处境:空虚,无聊。于是,人们就以辛勤的忙碌与游戏消遣这种外在之物来占据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摆脱对忧伤、不幸的苦苦思索。

终日在工作与生活的嘈杂纷乱中昏昏庸庸地度日,却从不反省过去的一切的人,就仿佛一架嗡嗡作响的纺车,连续不断地扯出生活之线,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些什么。一个人若处于这种状况,他的情感就是混沌模糊的,他的思想则是紊乱无序的。一个人的生活若忙忙碌碌,那么他将不得不面对这种命运,他的头脑里充塞着各种各样的印象,已无余力再进行理智的判断活动。

难道这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么?

自由的人不会让自己处于这种“将死”的状态的,智者的智慧,不是对死的默念,而是对生的沉思。犹太人有句格言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即便如此,还是有无数人为了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断努力着。对于我们来说,最强大的力量源于头脑里的思想和内心的力量。

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理智,更加周密细致,并且,也为了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经验,我们必须不断地反省生活,即对我们所做的事、所留有的印象和情感进行概括,然后与我们现在的判断加以比较。这种对生活的反省既有对我们曾从事的工作和进行的奋斗的思考,也有对我们已往获得的成就的评价,更有成功后喜悦的享受。对生活的反省可以说是对个人生活经验的一种生动的再现,而这种经验将有益于我们每一个人。

人生的阅历与经验就像一本教科书,通过对它的反思、评判,我们将获益匪浅。只要不断地进行反省并从中获取大量的知识,那么,其结果就会如同那些书——每页上只有简短的几行课文,却有很多行注释。如果仅有丰富的经验而不对之进行反省,也得不到大量的知识,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又将是这样一些图书——没有任何注释,大部分内容都是深奥难解的。

苏格拉底曾把自己比做一只牛虻,其职责就是不停地叮咬人们,唤醒人们,使人们对专注于钱财和荣誉、不在意智慧和灵魂的生活感到羞愧。而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省察,是对灵魂最及时最有效的保护。

据说有两个基督徒在街上巧遇,甲问:“最近都忙些什么?”乙说:“我在闭门思过。”甲说:“好啊!人是该时刻反省自己,可你为啥不去教堂聚会呢?”乙说:“我在思别人之过,没空呢。”

很多人就是这样,只会挖空心思挑别人的过错,凡事诿过于人,认为自己没有错。结果是为了一点小事就打得不可开交。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不省察自己的生话,就是在毁灭自己的生活。难怪天堂的门不对后一种人打开,上帝对他们说:“不能宽恕他人的,我也不会宽恕他。”

懂得应该怎样生活的人是高尚的,对此一窍不通的人则可以说是生活的奴隶的。省察自己的生活,保护好自己的心灵,去除造成生命痛苦的恶习恶因,才会成为自己如意生活的主人,摆脱奴隶一般被动受苦的人生。只有在省察中为自己的活法找到合于真相真理的良好意义,生活才会变得良好而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