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杜夷《幽求子》说:“年五岁有鸠车之乐,七岁有竹马之欢。”或作“年五岁间有鸠车之戏,七岁有竹马之欢”。宋人曾慥《类说》卷二三引李石《续博物志》也说:“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从河南南阳李相公庄汉墓出土的许阿瞿墓志画像中,可以看到儿童手牵鸠车游戏的情形。画面描绘一儿童“牵一木鸠,鸠有两轮,后一人执鞭赶鸠”。志文记述墓主许阿瞿死去时“年甫五岁”。参见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发现东汉许阿瞿墓志画像石》,载《文物》,1974(8);闪修山、******、李陈广:《南阳汉画像石》,73页,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年6月。看来,汉代民间可能确实已经形成在这一年龄层次特别喜好车型玩具的风习。
1955年发掘的洛阳涧西区小型汉墓中,墓45出土一件陶鸠车,据发掘报告记录:“体为鸟形,实腹,两翼成车轮状,中有一轴,可拉动,质地属夹砂红陶。”墓41还出土一件铜鸠车,“与墓45的陶鸠车形状类同,在鸟的腹部两旁,向外凸有圆轮轴,其轮未见”。车轮或为木质,可能已朽坏。墓41和墓45都是儿童墓,墓室长度前者仅为15米,后者仅为14米。发掘者分析这一“贫苦人民的墓地”的出土群物时指出:“鸠车出自儿童墓,铜镜多佩于成年者的墓中,疑亦为两汉时代的葬俗。”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55年洛阳涧西区小型汉墓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59(2)。
墓中随葬品多为死者生前珍爱之物。汉代儿童墓出土鸠车,说明这种儿童玩具当时在民间曾广为流行。
日本藤井有邻馆收藏有较完整的一件汉代铜鸠车。双轮,长尾,尾端扁平。参见[日]林巳奈夫:《漢代の文物》,図8~64。用力牵曳,则尾部翘起,若缓行,则尾端摩地,正仿拟鸠鸟飞翔和行走时的不同姿态。分析这一铜鸠车的形制,推想鸠鸟头部上方的空銎似亦可安插类似山东和陕北汉画像石所表现的儿童用以手持的木柄。鸠鸟耳侧似有穿孔,看来又可以拴系绳索牵引运行。
洛阳中州路西汉初期房屋基址中曾出土一件所谓“陶鸽”,残长115厘米,腹宽6厘米,厚55厘米,“首尾残缺,两翼在背上交叠,下有一方形洞,可插入柱状物”,发掘报告执笔者推测可能是安装在屋顶上的装饰。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48~49页。然而根据其形制大小判断,屋顶装饰之说似难以成立。这件所谓“陶鸽”其实很可能是儿童玩具鸠车的残件,腹下方形孔,正用于安装在有车轮装置的底盘上,因而可正名为“陶鸠”。
汉代民间的玩具车属于活动机械玩具,其形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生产技术。有学者论证我国独轮车出现于西汉时期。参见刘仙洲:《我国独轮车的创始时期应上推到西汉晚年》;史树青:《有关汉代独轮车的几个问题》,均载《文物》,1964(4)。现在有迹象表明,这种对交通道路要求甚低的车辆,可能秦代已经发明。参见赵宠亮:《独轮车至晚在秦代已经发明》,载《中国文物报》,20100721。独轮车的应用,标志着交通工具发展史上的突出进步。汉代独轮玩具车的形制,应当与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独轮车的普及有关。汉代民间的玩具车作为模仿式玩具在社会中广泛流行,可以说明当时车辆在儿童生活环境中的地位,也反映当时民间普遍慕效远行的交通交往心理已经对儿童的行为发生了影响。
王符在《潜夫论·浮侈》中批评世风奢侈,说道:“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泥车”、“马骑”、“诸戏弄小儿之具”曾经在汉代社会普遍流行,文物资料中所见,不过是其中少数几种形式。参见王子今:《汉代民间的玩具车》,载《文物天地》,1992(2)。
考察秦汉时期与交通有关的民俗现象,还应当注意到“竹马”这种流布至相当广阔的地区的民间游戏形式。
《后汉书·郭伋传》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郭伋任并州牧,为官廉正,“素结恩德”,以致“民得安业”,于是“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据说: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引入。
这种集体游戏,参与者可以多达“数百”,而且往往先期约定聚会时日,可见当时“竹马”之戏在民间已经相当普及。有人认为关于儿童“竹马”之戏的更早的记载,见于《墨子·耕柱》:“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也。童子之为马,足用而劳。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所谓“童子之为马,足用而劳”,毕沅解释说:“言自劳其足,谓竹马也。”孙诒让则以为“此直言童子戏效为马耳,不必竹马”。“竹马”之戏的流行,当然应以骑乘技术的普及为条件。这正与《墨子》的时代大致相当。即使当时“童子之为马”未必“竹马”,《墨子·耕柱》中的这段话仍然可以看做考察“竹马”源流的重要资料。又《三国志·魏书·陶谦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说,陶谦“少孤,始以不羁闻于县中。年十四,犹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
竹马,是儿童跨骑竹竿仿拟跃马奔走的游戏形式。对竹马之戏的狂热喜好,体现出儿童对较为疾速的生活节奏和富于胜趣的行旅生活的向往。参见王子今:《“竹马”源流考》,载《比较民俗研究》第8号,筑波大学比较民俗研究会,1993年9月。透过这一民俗现象,可以看到较为积极的交通心理对于社会文化风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