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12683500000056

第56章 南岳禅系的佛教平民化倾向(2)

(709-788)幼年出家,后到衡山结庵,整日坐禅。经怀让开导,豁然契会,侍奉十年,深入堂奥。后赴福建,再至江西,创建禅林,聚徒说法。因本姓马,后世称为"马祖",有"马驹踏杀天下人"(《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见《五灯会元》卷3,128页。)的传说。又因道一在洪州弘传慧能、怀让的宗旨,时称为"洪州宗"。道一是禅宗南岳一系的主要奠基人。与佛教平民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马祖在禅宗义理、接化方式和禅林创建等方面,都做出了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新发展。道一根据慧能的性净自悟的学说,倡导"即心即佛"说。史载:"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见《五灯会元》卷3,128页。)马祖道一宣扬"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见《五灯会元》卷3,128页。)。又恐人落于知解窠臼,执著心与佛,而倡导"非心非佛":"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同上书,129页。)相传马祖弟子法常有这样的故事,法常因听马祖"即心即佛"的说法而得悟,后到浙江余姚南大梅山修行。马祖为考察法常的领悟程度,特意派一个人去见他,说马祖近来义讲"非心非佛"了。法常回答说,任他讲"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那人回去面告马祖,马祖对大家说:"梅子熟也。"(详见《景德传灯录》卷7,见《大正藏》卷51,254页。)这说明"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是从表诠和遮诠两方面说明众生心性与佛性是相即无异的。道一从"即心即佛"思想出发,进一步认为佛道不用刻意修行,并提出"平常心是道"的命题:"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景德传灯录》卷28,见《大正藏》卷51,440页。)这段话意思有三:一是众生自性具足,不需另行修道,只要求不造作,不沾滞,也即不污染心性。二是众生若能了解道不用修,但莫污染的道理,不随名起相,起惑造业,如此众生心即是圣心。这种圣心是众生本来具足的。由此也可说,众生平常心也就是本来具足的圣心,平常心就是道。三是悟得"平常心是道",由此日常行事、行住坐卧、应机接物都是道,都是修道,无须别样修持。道一的这一思想,彻底地把寻常生活与禅修统一起来,强调在日常实践中去体会意义,发现理想,从而把禅引向了生活化、行为化,为佛教修持实践开辟了新途径、新天地,为平民在平常生活中禅修指明新路向、新方法,对后来修禅的人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禅宗修持史上可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接机和教学的方式上,道一也有新的发展。他从教人返本还原、悟得本心的基点出发,运用打、喝、画地、竖拂等方法,截断学人的情执、知解,以求自悟。后人评论其机锋峻峭,变化多端,卷舒擒纵,杀活自如。此经弟子西堂智藏进而影响义玄,开临济宗风。道一在江西开辟荒山,创建禅林,开堂说法,声名鹊起,声誉日隆,四方禅者奔凑而来,学人云集,弟子有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等一百三十九人,后奔赴四地弘法,各为一方宗主,多有建树。慧能后,禅宗以道一的门叶最为繁荣,禅宗也由此而大为兴盛。相应地,佛教平民化的倾向也益趋显著。

四、怀海对禅林教规建设的贡献怀海

(720-814)出家后,修行严谨,阅藏多年。因闻马祖道一在南康(今江西赣县)竖立南禅法幢,遂前往参学,为入室弟子,相传师徒间有"野鸭子"公案(详见《百丈怀海禅师》,见《五灯会元》卷3,131页。),又有"祖(道一)振威一喝,师(怀海)直得三日耳聋"(详见《百丈怀海禅师》,见《五灯会元》卷3,131页。)之说。怀海侍奉道一六年,得到印可。道一圆寂后,怀海曾补师位,接化学人。后至洪州百丈山(今江西奉新)弘法,世称百丈禅师。怀海继承道一的"平常心是道"思想,而在体用关系上,更明确具体地阐发了即用显体的南岳禅法心要,他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同上书,133页。)他认为众生心体(心性)本来圆满成就,只要不被妄想所污染,就能随事显现,与诸佛无异。据此他宣扬大乘顿悟法要是:"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百丈怀海禅师》,见《五灯会元》卷3,133~134页。)怀海的最大贡献是,糅合大小乘律,制定了《禅门规式》,后世称为《百丈清规》。《清规》为禅院确立了组织体制、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规定禅宗僧众不再住在律寺,别立禅院居住。禅院的最大特点是不立佛殿,唯设佛堂,表示以"法"为重。规定实行"普请"(集众作务)法,上下平等,协力劳动。怀海苦节高行,带头劳动,勤劳不息,后禅林流行有怀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同上书,136页。)的佳话。这对培育禅院内部的平等关系,养成热爱劳动以及勤劳节俭的习惯,都有重要意义。又规定设立住持,住在方丈,尊为长老。此外还有关于禅院事务的种种规定。可以说,怀海创立禅院,并初步完成了禅院的制度建设,从教规的层面推动了佛教平民化的发展。怀海弟子众多,其中杰出者有沩山灵、黄檗希运等。沩山门下出仰山慧寂,师弟共创沩仰宗。黄檗门下则出临济义玄,创临济宗。

五、小结

从上简述可知,慧能和怀让、道一、怀海诸禅师在教义、教规、修行方法、生活方式、寺院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为平民佛教奠定了基础。这种佛教平民化倾向奠基工程的主要特色是:

教义人文化:禅宗理论的核心是性净自悟,强调人心本性的清净、呈现;强调人人都平等地具有佛性,一旦佛性显现,即成佛道。"平常心是道",佛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人与佛的距离拉近了。这实质上是把佛教义理归结为人的主体心性学说,带有鲜明的人文化特征。信仰入世化:禅宗认为佛法不离世间,不能脱离世间寻求智慧和解脱,又鼓励在家修持,从而消除了在家与出家、世俗与佛国、此岸与彼岸的鸿沟,这大大淡化了佛教的出世主义色彩,增强与中国固有的儒家文化的积极入世传统的协调。方式简易化: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就是以自悟、顿悟为修持方式,成佛与否,只在悟与不悟之间。修持人不用坐禅,不必读经,也不需拜佛,只要排除妄念,保持心性清净,体悟本有自性,当即进入佛地。这为广大平民提供了一种适应其心理需求和传统习惯,而又简便易行的修持方式。修行生活化:禅宗认为行住坐卧都蕴涵禅道,日常生活都充满禅味,修行者要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从中体悟禅意,显现自性,成就正果。这被洪州宗人视为禅师修行的基本轨迹。经济自给化:怀海提倡农禅生活,不仅把劳动生产与禅修生活结合起来,也为禅僧物质生活的自给提供保障。寺院经济基础的改变,也缓解了佛教与社会的经济利益冲突,有利于禅宗的发展。上述禅宗的特色适应了唐宋之际中国社会的变化,适应了平民社会的需要。与禅宗相近,同样富有平民化色彩的另一佛教宗派是净土宗。净土宗以其念诵佛号就可往生净土的宗旨,而对下层平民具有更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在宋代,禅净两宗最为流行。朱熹描述宋代佛教信徒平民化的现象说:"不问大人、小儿,官员、村人、商贾,男子、妇人,皆得入其门。"(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26《释氏》,第8册,30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随着佛教从上层社会走向平民社会,不仅佛教信徒的重心由上层贵族和知识分子转向下层平民,而且宋代佛教寺院和僧尼在数量上也比唐朝多,佛教更加深入民间社会生活,更加广泛地影响民间习俗。佛教平民化与佛教世俗化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从禅宗的平民化过程来看,实际上又伴随着世俗化,这表现在随顺尘世、附和习俗等诸多方面,从而冲击了佛教固有的特质。一部中国禅宗史表明,佛教平民化与佛教世俗化几乎同步发展,佛教不做适度的世俗化变革,就难以平民化,而过度世俗化又必将淡化佛教的超越性、神圣性,也即淡化佛教的宗教性。如何把握世俗化的"度",如何协调世俗化与神圣性的关系,看来始终是关涉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