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12683500000061

第61章 佛教基本知识概说(2)

密教开始于7世纪,到8世纪以后日益与婆罗门教——印度教接近,并在佛教中取得了主导的地位,直至13世纪初被消灭。8世纪末,东印度一带的波罗王朝一度成为南北印度诸侯国的霸主,其统治者推崇佛教,达摩波罗王(约770-810)嫌宏伟的那烂陀寺的规模还不够大,又建造了规模更大的毗俱罗摩尸罗寺(超行寺),这里成为密教的中心。10世纪末至11世纪前半叶,阿富汗一带的******教国家开始对印度进行侵略,对佛教、印度教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这种压力下,密教也更需要和印度教加强联合,共同对敌,这样也就愈来愈同化于印度教了。12世纪末,阿富汗廓尔一带的穆哈马德君主统一阿富汗后,大举入侵印度,消灭了取代波罗王朝的斯那王朝,在13世纪初,把印度仅存的佛教寺庙超行寺也焚毁了,这标志着佛教在印度本土的绝迹。

密教的特征是,主张身、语、意三密相应行,以求出世的果报。也就是手结契印(手式,"身密")、口念真言咒语("语密")、心作观想本尊("意密")。三者相应,即身成佛。对应于此的,其他各种以语言文字明显表示佛教教义的教派,就统称为"显教"。密教奉行咒术,教理通俗,仪礼简单易行。后来更主张即身成佛,所谓成佛也就是进入常人的"快乐"的境地。此外,密教还持"六大"缘起说,宣扬宇宙的本体与现象二而为一,两者都由"六大"(地、水、火、风、空、识)所构成,宇宙万有都是"六大法身"的显现,而"六大法身"就是佛的真身,也就是说,宇宙万有都是佛的产物、化身、体现。

(五)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

1.北传概况

印度佛教从南亚次大陆向其他国家传播,始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阿育王大力扶植佛教,派遣佛教徒到各地传播佛教。佛教向外传播大致有北传和南传两条路线。其中北传又可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经中亚细亚地区传入中国内地。当时以罽宾、犍陀罗为中心,推动了大夏、安息、大月氏、康居等中亚古国佛教益趋兴盛。约在两汉之际,佛教首先由大月氏使臣传入中国内地,随后中亚古国、天竺、罽宾以及中国新疆的龟兹、于阗等地僧侣相继来中国内地传播佛教。由于佛教经典被译为汉文,而被称为汉传佛教。中国汉传佛教又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地。

汉传佛教约在东汉后期就在越南流传,后来不断发生演变,于6世纪又以唐代禅宗为师祖创立灭喜派禅宗,9世纪创立无言通派禅宗。10世纪后,越南佛教日臻昌盛,并创立禅宗草堂派、竹林派。后来又继承中国临济宗而创立原韶禅派、了观禅派,这些派别在越南南方尤为盛行。

中国汉传佛教于372年传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384年又传入百济。至于传入新罗的时间则说法不一,然6世纪时,新罗佛教已相当兴盛。668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佛教更趋隆盛,入唐僧侣大增,其中有的在中国弘法,有的学成回国,如元晓、义湘创朝鲜华严宗,圆测、太贤阐发法相宗新罗系。从7世纪下半叶始,禅宗兴盛,逐渐创立九个派别,号称"禅门九山"。13世纪初,禅宗又兴起了新的派别"曹溪宗",后渐成为佛教的主流。

汉传佛教传入日本有两说:一为始于522年,南朝梁司马达(止)等在坂田原建草堂供奉佛像;一为约538年或552年,百济圣明王遣使赴日本献佛经、佛像。后在圣德太子(574-622)的推动下,从中国隋朝引进佛教,并获得迅速发展。至奈良时代,更形成三论、成实、法相、俱舍、华严、律六个派别,称"奈良六宗"。平城时代以天台宗(最澄创立)和真言宗(空海创立)两宗最为繁盛。迄至镰仓时代,佛教进一步深入民间,并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宗派,重要的如源空创立的净土宗、亲鸾创立的净土真宗、日莲创立的日莲宗,以及继承中国而由荣西创建的临济宗和道元开创的曹洞宗等。时至今日,日本佛教拥有近10万座寺庙与传教场所、8000万信徒,在日本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

印度佛教北传的另一条路线是,约在7世纪传入我国西藏地区,随后经过与当地土著宗教苯教的冲突与融和,形成了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13世纪末,元世祖忽必烈定藏传佛教为国教,推动了藏传佛教的流传。16世纪末,藏传佛教在外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藏传佛教还传入与西藏接壤的国家尼泊尔、不丹和锡金。

2.南传概况

关于印度佛教的南传概况,大致是在约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派儿子摩哂陀到斯里兰卡宣传佛教上座部,锡兰岛(即斯里兰卡岛)王天爱帝须即举族皈依,从此佛教在全岛逐渐流传开来。12世纪上座部大寺派被定为国教。16世纪后,斯里兰卡沦为殖民地,僧团受到破坏。斯里兰卡独立后,佛教又迅速发展起来。约在5世纪前,佛教已从斯里兰卡传入缅甸,获得很大发展。全国有寺院2万多座,佛塔10多万座,素有"佛塔之国"之称。佛教在泰国的发展最为兴盛。3世纪,佛教传入泰国,在泰国北部、中部流传大乘佛教。7世纪以后,大乘密教在泰国南部流传。11世纪,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传入泰国。13世纪,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兰摩甘亨宣布以上座部佛教为国教,一直延续至今。泰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柬埔寨的佛教传入也比较早,远在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印度佛教的上座部和婆罗门教就同时传入柬埔寨。3世纪,又传入了大乘佛教。6世纪,柬埔寨已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14世纪以后,泰国入侵,推行上座部佛教,此后成了柬埔寨的国教,至1976年才被取消国教的地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老挝也分别于5世纪、8世纪和14世纪有佛教传入,成为佛教流传的重要地区。

(六)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逐渐的调适,到东晋十六国时趋于繁荣,南北朝时出现了众多的学派,隋唐时更是形成了八大宗派,至此佛教进入了鼎盛阶段。在西藏地区形成的藏传佛教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一直流传不绝。在佛教的长期流传、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佛教学者和广大僧人在国家政权的支持和制约下,从事译经、注经、解经和创造学说体系等种种宗教学术理论活动,以及建寺造像、坐禅修持等种种宗教实践活动,从而使佛教日益适应汉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特点,佛教逐渐变成中国化的佛教。

1.佛教初传中国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陆路,经由中亚细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另一条是海路,经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广州,即通过南海路线传入我国内地。印度来华的僧人大多通过陆路抵华,走海路的比较少,这可能是由于海路开辟比较晚一些的缘故。

佛教最早传入我国内地的准确年代,历史上说法不一,今天已很难稽考。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说法:一是西汉哀帝时传入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给博士弟子景卢,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内地;二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传入说。谓明帝在位时,曾派人赴西域求法,请得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携佛经来到洛阳。综合这两种说法,佛教的初传当在两汉之际,约公元1世纪。

在中国,佛教的传播是与佛教的经典译介同步进行的。佛典只有译成汉文才能被中国人阅读和接受,所以从这一时期开始,来华的僧人就都十分重视译经工作。如从安息来华的安世高译出了《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等经典,从大月氏来的支娄迦谶译出了《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等经典。

2.三国西晋佛教的初步流传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史载,魏明帝曹睿曾兴建佛寺,陈思王曹植也喜欢读佛经。吴国孙权曾建寺塔,号建初寺。在宫廷奉佛的影响下,佛教信仰在民间也开始流传。据《释氏稽古略》记载,西晋时以洛阳和长安两京为中心,修建佛寺180所,有僧尼3700余人。

这一时期佛典翻译事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众多的译师中,最著名的是支谶的再传弟子支谦。他译出的重要典籍有《维摩诘经》、《大明度无极经》和《太子瑞应本起经》等。他还为自己译的《了本生死经》作注,是为经注的最早之作。另外,康僧会和西晋时的竺法护也译出了不少佛典。

三国魏废帝嘉平二年(250),中印度律学沙门昙柯迦罗游化洛阳,译出了戒律《僧祇戒心》,并举行受戒。这是中国有戒律授戒的开始。与此同时的安息沙门昙谛(法实)也译出了《昙无德羯磨》一卷。这是属于小乘上座部系统昙无德部的《四分律》,对于中国律宗独尊《四分》的影响颇大。时人朱士行依《昙无德羯磨》登坛受戒,是为中国人正式出家为僧人的开始。朱士行还赴于阗寻求经典,他是汉地和尚西游的先导。

3.东晋十六国佛教的隆盛

东晋十六国时代,中国南北分立,战乱频仍。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提倡佛教,百姓们则祈望从求神拜佛中解除苦难,在这种形势下,佛教获得了蓬勃的生机和迅速的发展。

在这个时代里,佛教的发展与几个重要人物的作用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北方十六国的道安和鸠摩罗什。道安一生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翻译、整理和阐述经典,创立以"本无"为宗旨的学派;二是弘化南北,建立僧团,宣法传教和培养弟子。此外道安还首倡废除出家和尚个人的姓氏,沙门同以"释"为姓;勒定僧律,制定僧尼赴请、礼忏等仪式轨范,为佛教僧侣所共同遵循,从而为佛教丛林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鸠摩罗什是在姚秦时代(401)来华的,他译出了《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35部经典。在此之前,佛经只有零星的翻译,到鸠摩罗什才开始大量翻译,初步具有了大乘经典。鸠摩罗什一改过去译文的朴拙文风,务求达意,行文臻于成熟。在义理上,鸠摩罗什所译的经论,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般若空宗学说,对于大乘佛教理论在中国的移植和弘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鸠摩罗什还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弟子,如僧肇、道生、道融、慧观、僧叡、道恒、慧严、昙影等都名重一时,僧肇和道生尤为其中翘楚,成为中国佛教思想史、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南方东晋的佛教活动以道安的弟子慧远为中心。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主持30多年,聚众讲学,撰写文章,阐发因果报应说和神不灭论,调和儒家名教和佛教教义的矛盾,宣扬"佛儒合明论"等,推进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他还曾派弟子赴西域取经;与鸠摩罗什通信交流学术;请佛驮跋陀罗和僧伽提婆译经,这一切都推动了佛教禅法、般若学和毗昙学等在南方的广泛流传。

就东晋十六国这个时代整体来看,佛教的发展还体现出其他一些特点:一是西行求法运动的兴起。比较突出的例子是法显。法显穷15年光阴,历印度30国,最后泛海而归。他给中国带回了当时所缺的大小乘三藏中的重要典籍。他还撰写了《佛国记》,也称《法显传》,介绍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情况,是研究南亚次大陆各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二是祈求往生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思潮的出现。弥勒净土即佛经中所说的"兜率天",道安提倡往生弥勒净土。道安弟子慧远则提倡往生弥陀净土。史载,他曾率弟子共123人在无量寿佛像前设斋立誓,共期往生西方佛国的极乐世界。他的弥陀信仰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致他被尔后净土宗人奉为初祖。三是般若学的发展。自从东汉支谶传译了《道行般若经》等以来,般若性空学说日益发展。由于《道行》、《放光》、《光赞》等般若经典的文义不甚畅达,而在魏晋时期,人们又盛行以玄学的观点去理解佛教思想,因此就导致了对"空"的理解产生了种种异义,形成了"六家七宗"。"六家"是"本无"、"即色"、"心无"、"识含"、"幻化"、"缘会",本无家中又分化出"本无异",合称"七宗"。"六家七宗"的思想并不完全符合印度般若空宗的本意,是中国佛学独立前进的足迹。之后,随着鸠摩罗什一系介绍了般若学,他的弟子僧肇撰写了《不真空论》等文,阐述了空宗的要义,批判了"六家七宗"的学说,把中国佛教般若学理论推向了高峰。

4.南北朝佛教学派的涌现

南北朝时期的佛典翻译从未间断过,并出现了几位重要的译家。在南朝梁末陈初时,大翻译家真谛带着梵本240箧来华,他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译出了大量佛典,把南朝的翻译事业向前推进了一步。此外,从中印度来的求那跋陀罗也译出了若干重要的典籍。在北朝,被称为译经元匠的菩提流支,携带众多梵本从北印度经西域来到洛阳,较系统地翻译了大乘瑜伽行一系的典籍,影响很大。这个时期比较重要的译著有《摄大乘论》、《俱舍释论》、《十地经论》、《大般涅槃经》、《楞伽经》和《五分律》等。

随着经典的译出,以及重视讲诵经典风气的兴起,南北朝开始出现专攻某一经论的经师、律师、论师,并形成了各自的学派。这些学派有:(1)成实师:研习由小乘向大乘过渡的著作《成实论》;(2)涅槃师:研习《涅槃经》;(3)毗昙师:研习说一切有部论书《阿毗昙》;(3)摄论师:研习大乘瑜伽行派著作《摄大乘论》;(4)三论师:研习大乘空宗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著;(5)十诵律师:研究说一切有部的根本戒律《十诵律》;(6)地论师:研习《十地经论》;(7)四论师:除研究《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之外,还研究《大智度论》;(8)四分律师:研习《四分律》;(9)楞伽师:专以《楞伽经》为印证。

5.隋唐宗派佛教的创立和繁荣

到了隋唐时代,译经工作基本上改为由国家主持了。国家设立译经馆或指定寺院,组织译场,延请译人翻译。唐代的译经成绩最为可观,无论在译经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超过前人,总计译出佛典372部,2159卷。至此,印度大乘佛教的要典基本上都已经翻译了过来。由于译籍不断增多,就需要有统一的编目,以便诵读、缮写和寺院的藏书。隋代的《仁寿众经目录》和唐代的《开元释教录》都是这时出现的重要经录。

隋唐时代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这些情况为佛教内部组织异说、求同求通的整合创新带来了契机,南北各学派有的开始演变为新的宗派。宗派和学派不同,它有各自独特的教义、不同的教规,并和财产的继承权相关而更加强调传法世系。主要有这样几个宗派:

(1)天台宗天台

宗形成于隋代,是中国佛教创立最早的一个宗派。因其创始人智创宗于天台山,故后世称之为天台宗。又因此宗教义以《法华经》为依据,故也称为法华宗。智学说的特点是确立止(定)、观(慧)双修原则,并强调止观双运,解行并重,由"一心三观"进而发展为空、假、中三谛相即相通、圆融相摄的"三谛圆融"说,以及在短暂的心念活动即呈现出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的"一念三千"说。

(2)三论宗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