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12683500000063

第63章 佛教基本知识概说(4)

在新版印刷术发明以前,佛经的弘布流通,只得靠纸墨抄缮流传于各大寺院和民间。写经事业大约一直延续到南唐保大年间(943-957)才终止,所写经卷数量十分可观,据现存记载的粗略统计,仅从陈武帝令写一切经12藏起,至唐高宗显庆时西明寺写一切经为止的100年间,皇室和民间的写经就达800多藏。可惜的是,写经绝大部分都没有保存下来。刻经有两种形式,一是石刻,发明于6世纪中叶,代表作有山东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山西太原风峪的《华严经》、河北武安响堂山的《维摩诘经》,以及北京房山云居寺的石刻佛经。另一形式是木刻。在唐代已有少量的木刻本佛经问世。根据现有资料,全部大藏经木刻本的雕造,是始于宋太祖开宝五年(972),此后直至清代约1000年间,先后共有10余次官私木刻版本大藏经的雕造,这些版本有:《开宝藏》、《契丹藏》、《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资福藏》、《赵城藏》、《碛砂藏》、《普宁藏》、《弘法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嘉兴藏》、《清藏》。国外的汉文大藏经雕版本有韩国的《高丽藏》和日本的《弘安藏》、《天海藏》和《黄檗藏》。随着印刷术的不断进步,近现代汉文大藏经的流通多采用排印版本,现共有七种:《频伽藏》、《普慧藏》、《弘教藏》、《□字藏》、《□续藏》、《大正藏》和《中华大藏经》。

5.佛典的目录和结构

佛典目录也称"经录",记载佛典的书名、著者和内容等情况,是指导阅读、检索佛典的重要工具。佛典目录的编排有一定的次序,反映了佛典的内容结构。

(1)佛典目录

随着汉译佛教典籍的日益增多,一些佛教学者开始编纂佛典目录。这一方面是为了寻检的方便,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散失错乱,便于统一组织编定佛典。据不完全估计,自东晋以至清代末年,共有50多种佛典目录,现在流传下来的尚有30多种。

从较为可靠的资料来看,最早制作佛典目录的是东晋名僧道安。他编的目录后人称之为《综理众经目录》,原本已佚,仅可从《出三藏记集》中窥其一斑。《出三藏记集》为梁僧祐所作,记载东汉至梁所译经、律、论三藏的目录、序记和译者传记等。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经目。自梁武帝开始,编定佛典的权力被收归为帝王所有,从梁武帝到清乾隆年间,钦定编录共有17次,其中有3次最为重要,分别是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编定的《众经目录》、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编定的《开元释教录》和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编定的《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2)佛典结构

汉文佛典目录将众多的佛教文献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反映了佛典的体系及其内容的构成。经录通常从形式上把佛典分为五类:经、律、论三藏和密藏、杂藏。

经藏:分为大小乘两个子目,子目中又分为若干部,如大乘经中通常分为般若部、宝积部、大集部、华严部、涅槃部五大部,以及五大部以外的重译经和单译经;小乘经通常分为阿含部和单译经。

律藏:分大乘律和小乘律,就戒规和受戒仪式等做出详尽规定。

论藏:从派别方面分大乘论和小乘论,也有从内容方面分为释经和宗经两个部分。释经论是解释佛经的论典,宗经论是阐发各宗各派学说的论著。

密藏:一般分为金刚顶、胎藏、苏悉地和杂咒四部分。

杂藏:分为印度撰述、中国撰述及其他子目。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大体上包含了相互密切关联着的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生方面,阐述人生现象的本质,指出解脱人生苦难的途径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实质上是关于伦理宗教理想的学说。二是从探索人生问题出发,继之探索人与宇宙交涉的问题,由此而开展寻求宇宙的"真实",形成了"缘起"、"无常"、"无我"("空")的世界观。

1.佛教的伦理宗教理想

(1)人生的本质和价值

佛教提出了宇宙中的有情识的和证悟得道的生命体共分十类的说法,十类名为"四圣六凡"。"四圣"是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又称"六道"或"六趣"。佛教宣扬人类的地位低于"四圣",但在六凡中又居于较高的第二个层次,若相信佛教,努力修持,就能经过"天",再上升进入"四圣",从而获得解脱。从人的本质角度讲,人身是五蕴的集合体。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此指肉体;"受"指感官生起的苦、乐、喜、忧等感情;"想"是理性作用,概念作用;"行"专指意志活动;"识"是意识。佛教宣扬,人由五蕴和合而生,五蕴是成坏无常、虚幻不实的,最终要分离而消散,因此人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存在。从人生的价值角度讲,佛教把人的生命、生存断定为"苦"。所谓"苦"主要不是专指生理上或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逼迫恼忧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变化无常的,广宇悠宙,不外苦集之场。由于人为无常患累所逼,不能自我主宰,因此,也就没有安乐性,只有痛苦性。佛教讲的"苦",最常见的是"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人生是苦,这是佛教人生观的基本命题,以此命题为基石,佛教奠定了超脱世俗的立场。

(2)人生痛苦的根源

人生痛苦的直接原因是有"生",生是苦的开端,生命是受苦的实体。由此,佛教又从人生过程的角度,把人生划分为许多部分,这些部分互相结合为无止境的痛苦链,并以此进一步阐明人生的痛苦现象及其根源。关于这方面,佛经中记载的有五分、九分、十分和十二分等说法。其中论述得较多的是北方所传的十二分,也称"十二因缘"或"十二有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描述了人的种种生命现象,以对佛理的无知,即"无明"为起始,辗转感果,互为条件,最后归结为痛苦人生的必然结果——老死。由老死又到无明,再依次循环,生死流转,痛苦不已。佛教强调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获得解脱之前,都要依此因果律而流转不止。在早期佛教时期,释迦牟尼把十二因缘和业力、轮回的思想联系、统一起来,用业报轮回说来说明众生的不同命运。释迦牟尼从主体行为和道德责任的角度出发,吸取和改造了其他流派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众生是无我、无常的,没有自体,终归要消灭的,而众生却要求有我,要求"我"恒常不变。这种无知往往会表现在众生身体、语言和心理的行为、活动上,也就是"业"。身、口、意三业体现着力量和作用、功德和过失,会在未来引起相应的果报,从而使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沉浮流转,永无了期。而只有皈依佛教,弃恶从善,才能超越轮回,求得解脱。

(3)人生的理想境界

佛教把人生的趋向归结为两条相反的途径:一是人生的需求常常和环境不协调而产生种种痛苦,人们又不了解它的原因,找不出解决的办法,只好随波逐流,听任命运的安排,陷入不断轮回之中,称为"流转";二是对"流转"的生活采取相反的方法,破坏它,变革它,使之逆转,称为"还灭"。这就是人生行事的两个相反系列,而后者就是佛教认为应该追求达到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

早期佛教借用婆罗门教的涅槃概念来标明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并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类。有余涅槃指已断烦恼贪欲,但前世业果尚在,仍住世间,是有思虑的不彻底的涅槃;无余涅槃指生死之因果尽灭,是灰身灭智的境界。后来,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之一龙树提出了新的主张,他认为,涅槃和世间的本性是一致的,两者都是"空",也都是不可言说的"妙有",是完全统一的。众生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的"实相"(本来面目),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种主张也就是要求去掉一切戏论,"显示实相"。实相是涅槃的内容,涅槃境界就是对实相的认识和运用。这种涅槃也称为"实相涅槃"。后来瑜伽行派的无著、世亲又提出"转依"的范畴以代替解脱。要求人们在修持过程中,努力以清净的观念、认识逐渐代替染污的观念、认识,进而使整个认识改变,并带来行为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又带来环境的改变。这样人生也就从染转净,逐渐转变,终至染尽净满,身心面貌完全改观,也就实现了转依,达到了涅槃境界。

(4)人生解脱的途径

佛教对于获得人生解脱、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论述很多,各派尤其是大小乘的讲法也不尽一致,比较典型的除上面所述的八正道外,还有三学和六度等学说。

三学,指戒、定、慧三学。戒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借以防非止恶,从是为善。按其内容又分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为防非止恶的各种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作持戒为奉持一切善行的戒,如二十犍度等。定学即禅定。"定"是梵文Samadhi的意译,音译为"三昧"、"三摩地"。意思是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做出正确判断的心理条件。"禅"是梵文Dhyana音译"禅那"的省略,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意思是心绪宁静专一。禅与定是有区别的,中国佛教学者通常把禅和定合称,含义比较广泛。佛教各派关于禅定的说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有"四禅"、"念佛禅"和"实相禅"。"慧"是梵文Mati的意译,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的精神作用。此指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为培养、增加智慧而进修,称为"慧学",通常又分为三种: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

大乘佛教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由此提出了"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口号,相应地又将以个人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内容的"菩萨行"——"六度"。"度"是梵文Paramita(波罗蜜多)的意译。意谓由生死此岸渡人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这是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2.佛教的宇宙真实学说

佛教为解脱人生的痛苦,而探求了人生的"真实"。由于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无时无刻不和客观世界发生种种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因此佛教又进而探求了宇宙的"真实",对世界万物是如何生起的、一切现象的真实本性是什么,做了种种解释和说明,形成了宇宙论学说。这种学说的基本论点就是缘起论、无常论和无我论。

(1)缘起论

缘起论是整个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石。所谓"缘起","缘"是结果所赖以生起的原因、条件,"起"是生起的意思。缘起就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是有原因的、有条件的,是由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决定的。而且,一因不能生果,任何果都必须至少有两个因才能产生,任何单独的因,如果没有适当的外缘,就不能产生果。世界万物都处在因果相续的关系之中。从纵的方面说,因果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相续不断,无始无终;从横的方面说,因果间的联系互相依存,互为条件,错综复杂,无边无际。世界万物就是这样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的。

(2)无常论

"无常"指变化无定。佛教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都受原因、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停,没有常住性。无常论的意义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早期佛教提出无常的观念着重在为人生痛苦的理论提供论据,以十二因缘系统地阐明人生变化无常,认为人认识上的无知,又有无限的欲求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人生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但后来的佛教各派学者阐述无常的理论时,就不只限于论证人生是苦了,他们开始广涉一切现象,说明万物的流变无常。他们强调一切事物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和其他事物相依而成的,这样,只要一个事物有变化,就会引起其他事物的变化。因此,凡属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时时在变,永不停止。

(3)无我论

无我论也是从缘起论派生出来的重要理论,是针对当时印度各派的"我"的理论,尤其是婆罗门教的梵我即神我理论提出来的。"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佛教认为,既然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那么就不存在人格化的造物主,不存在一切事物的主宰者,也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实在自体,这就是"无我"。佛教宣传的"我"有两种:一是"人我",二是"法我"。相应地,"无我"也有两种:一是"人无我",二是"法无我"。小乘佛教学者认为,因为人类最容易把自身执著为实有,所以比较强调宣扬"人无我",强调人是五蕴的聚合,在生理和心理的存在状态上都是无常的,不可执为有我。大乘佛教学者则认为,人以外的其他一切事物也和人一样,都是各种因素的集合体,也都没有独立自存的实体,是为"法无我"。

"无我"就是"空"。"人无我"也称"人空","法无我"也称"法空"。"空"是佛教思想最核心的哲学范畴,其意义有四层:一是"空性",即人生、宇宙的本性、本质是空的;二是"空理",在认识了一切事物的空性后,在认识上形成了真理,空是最高的真理;三是"空境",在认识了空性,懂得空理之后,达到了一种空的境界;四是"空观",进入空境之后,又转化成为一种方法,从空的角度和高度观察宇宙、人生,为空观。佛教讲空,不是说什么都不存在,空不是虚无。空与有是联系着的、对应的,空不排斥有,有也不离开空。由此也可以说,空即是有,有即是空。

(三)佛教的制度和仪轨

1.教徒和僧籍

(1)教徒的称呼

佛教徒有四类,称为四众弟子,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女又有四类,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四众。比丘是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僧,比丘尼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女僧。比丘又俗称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的略称,僧伽意义是和合众,凡三个以上比丘和合共处称为众。世俗还称比丘为"和尚",和尚是印度俗语,梵文的音译为"邬波驮耶",意译是"亲教师",即师傅,在中国一般是对佛教师长的尊称,后又成为僧人的通称了。另外,对那些佛教界的上层人物,有佛理素养又善于讲解经文的,称之为"法师"。中国蒙藏地区,人们称僧人为"喇嘛",意思是"上师"。在家信教的男众称为"优婆塞",在家信教的女众,称为"优婆夷",指亲近事奉佛、法、僧"三宝"者。俗称在家佛教徒为"居士"。

(2)入教的程序

佛教信仰者出离家庭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程序的。一般的程序是按照佛教戒律的规定,先到寺院找一位比丘,请求他作为自己的"依止师"。这位比丘再向全寺院的僧侣说明情由,广泛征求意见,取得一致同意后,方可收其为弟子。然后再为他剃除须发,授沙弥戒,此后这人便成为沙弥了。出家人至少7岁才能受沙弥戒,沙弥至20岁时,由寺院住持和依止师提出,经过僧侣的同意,召集10位大德长老,共同为他授比丘戒,成为比丘。受比丘戒满5年后,才可以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行,云游各地。女性出家,同样也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受沙弥尼戒。年满18岁时,受式叉摩那戒,成为"式叉摩那尼"(学戒女)。到20岁时,先从比丘尼,后从比丘受比丘尼戒。这样经过两度受戒之后才能成为比丘尼。当大乘佛教在印度盛行后,修大乘佛教的比丘还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受菩萨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