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宋代赵抃诗云:“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赵清献公全集》卷10《次韵范师道龙图三首》之一)。自古以来佛寺和风景区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一些著名的大寺院多建筑在风景秀丽的名山之中。从******1961年以来历次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来看,其中佛教的石窟寺、殿堂碑塔、钢铁佛像,均约占1/3。遍布各地、浩如繁星的佛教名胜古迹,犹如艺术宫、博览会,把祖国壮丽的河山点缀得更加多姿多彩。佛教文物与大自然的美交相辉映,形成了人工创造美与山水自然美的和谐统一。这也许就是佛教名胜古迹长留人间的巨大优势。
尽管佛教的寺庙神像及其虚构的传说和宗教的解说,散发着极其神秘的气息,也为人们留下了无穷的历史因袭的重负,引发信徒虔敬之心。但是,正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云:“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游览名山大川当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人们游览山川胜迹,有助于开阔视野,扩大见闻,激励斗志,陶冶性情。在这方面佛教的名胜古迹又明显地发挥了它的特殊魅力。
下面我们着重对佛教的石窟、名山、各宗祖庭和喇嘛教大寺庙的形成、建置沿革及特色作一简略的介绍。
§§§第一节三大石窟
佛教石窟寺是中国佛教最引人入胜的历史文物和旅游热点。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在我国由西到东,由北到南形成了几乎遍布于绝大多数地区的佛教石窟群。正如著名的佛教美术家常任侠先生在《佛教与中国雕刻》一文中所说:“自佛教东渐,此种艺术也随之东来。在佛教东来的路上,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遗留有古代龟兹、高昌等洞窟的造像;经过甘肃河西走廊时,遗留有敦煌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等石窟造像;再东进而有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山西太原天龙山、河北磁州响堂山、河南巩县石窟寺、山东云门山、辽宁义县万佛堂等大小石窟造像,蔚为盛观。在江南的有栖霞山石窟造像,在四川的有广元窟、大足石窟,以及巴中、通江等地石窟造像,分布既广,数目亦多,不能尽举。”在这众多石窟中,敦煌、云冈和龙门更是举世闻名的三大石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强大的艺术力量,成为中外游人热烈向往的游览胜地。
一、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首推莫高窟,因此一般说的敦煌石窟指的就是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坐落在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平沙莽莽,唯独这里绿树成荫。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上下五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1600多米。最早建造年代,据唐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僔和尚拄杖西游,走到三危山下,已是黄昏时分,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忽见山上晶莹闪光,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佛状,触发他凿窟的激情,于是就在三危山对面的断崖上开凿了第一个石窟。随着佛教的发展,开凿的石窟日益增多,至唐代武则天时,已有窟室千余龛。现保存下来的不到半数,有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各代塑像、壁画的洞窟492个(近年来从莫高窟的北区发掘出243窟,使莫高窟的洞窟增至735窟。),窟内共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唐、宋木构建筑五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窟内金碧辉煌,绚丽夺目。画面如按两米高排列,可构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莫高窟充分地反映了从公元6世纪至14世纪我国各民族、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和历代造型艺术的发展情况,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的形制有禅窟与中心柱式、方形佛殿式和覆斗式数种。窟外原有殿宇,并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最大的窟高40余米,30米见方,最小的窟高不盈尺。内中造像都是泥胎彩塑,有单身像和群像之分。佛像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最大者33米,小者10厘米。塑像多以夸张的彩色表现人物性格,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壁画内容主要分为佛经故事和单纯佛像两大类。此外还绘有供奉人像,以及耕田、旅行、宴会、乐舞、出巡等各种生产场景和生活画面。北朝壁画主要描述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宣扬忍辱和自我牺牲。隋唐时以经变题材为主体,以宣扬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变最为典型。
1900年(一说1899年)敦煌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被发现,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0世纪近十个朝代的各种历史文书、绢画、刺绣等珍贵文物五六万件。除汉文的文书以外,还有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等文字的写本,而且还有从未发现过的晋至宋的写本,价值极高。多种文字的写本、古地志、诗歌、曲子词、变文和俗曲,是研究西北史地、中西交通史、宗教史、古代语言、文字的极为重要和宝贵的材料。可惜的是,敦煌遗书2/3以上被英、法、俄、日、美的“考古学家”、“探险队”所偷盗和掠夺。窟内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兴趣,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我国于1943年在敦煌设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后来改为敦煌文物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又成立了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们为世界性的敦煌学研究作出了愈来愈引人注目的贡献。
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又名云习)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其中主洞21个,造像51000余尊,是我国最大石窟之一。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云冈的雕塑造像以气势雄伟而著称。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主要石窟完成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30多年中。最早是由凉州名僧昙曜主持,动员数以万计的人工开凿五所石窟,也就是为北魏开国后五个皇帝祈福(传说佛像模拟北魏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的形象。)而凿的“昙曜五窟”(云冈第16窟至第20窟)。“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非常壮观。北魏以后,以辽金两代建凿的规模最大。早期五窟平面作椭圆形,没有后室,全部以造像为主,佛像高大。第20窟的露天大佛,结跏趺坐,高达13.7米,面貌丰满,两肩宽厚,身上的服装雕有优美的火焰花纹,最为雄伟壮丽,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稍后的中部各窟,平面大多作正方形,有后室,中央雕凿大佛像。四壁、拱门和窟顶上雕刻有小佛像、菩萨、力士、飞天以及其他图案,风格精细优美。云冈第5、第6窟和五华洞丰富多彩,富丽瑰奇,是云冈石窟艺术的精华。如第5窟中央的坐佛,端庄雄伟,高17米,宽15.8米,佛手的中指就长2.3米,一只脚就长4.6米,为众佛像之最。第6窟后室雕有一座高约16米、直抵窟顶的两层大塔柱。塔柱面积62平方米,塔柱下面有四层大龛,四面都雕有佛像,极为精美。五华洞雕像艺术造型丰富多彩,如伎乐天、交脚弥勒菩萨等,都很有特色,是研究古代艺术、音乐、建筑的宝贵的形象资料。
三、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也称“伊阙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的伊河入口处两岸,这里香山(东山)和龙门山(西山)两山对峙,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山水相趣,风景壮丽。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密似蜂窝,南北长达1000米,气势磅礴。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400余年,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造达150多年,开龛造像最多。北宋以后雕凿极少。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80种。龙门石窟多与帝王祈求冥福有关。北朝时多凿释迦牟尼、弥勒佛像,唐朝时主像多是阿弥陀佛、弥勒佛,也有卢舍那佛、药师佛等,反映了唐代净土宗的兴起和石窟造像艺术世俗化的倾向。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是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的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看经寺等。
古阳洞是一批支持魏孝文帝迁都的王公贵族、高级将领开龛凿像的集中地,是开凿最早、内容比较丰富的一个洞窟。洞内造像题记、书法质朴古掘,所谓“龙门二十品”,其中十九品即在此洞内。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文昭皇太后而营造的。洞口内壁两侧是大型浮雕,分“维摩变”、“佛本生故事”、“帝后礼佛图”、“十神王像”四层,十分精美。两块“帝后礼佛阁”浮雕为北魏时的杰作,可惜于1934年被盗往国外,现分别陈列在纽约市艺术博物馆和堪城纳尔逊艺术馆。奉先寺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始建,历时4年竣工,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佛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1米,有11尊雕像。主像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面容丰满秀丽,修肩长目,嘴角微翘,满脸慈祥智慧。两旁的迦叶肃穆持重,阿难温顺虔诚,菩萨端庄矜持,天王蹙目怒目,力士威武雄健、气势逼人。整个凿像,布局严谨,刀法娴熟,技艺精湛,群像形神兼备。奉先寺造像是唐代雕刻的代表作,体现了当时的艺术水平和艺术风格。据造像铭载,武则天为建造此寺曾助“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
龙门石窟的题记、碑刻,如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写的伊阙佛龛之碑等是魏碑和初唐楷书艺术的代表作品。
§§§第二节四大名山
佛教徒一向有寻师求法的传统。自唐代禅宗兴盛以后,更是强调“学无常师,遍历为尚”。禅僧常常远离乡曲,脚行天下,寻师访友,求法悟证。因是步行参禅,故称“行脚僧”。又因到处“云游”,犹如行云流水,又称“云水僧”。还因云游四方,行踪不定,称“游方僧”。如晚唐禅宗巨匠赵州从谂曾九次行脚到五台,直至80岁高龄还行脚各地。参方禅僧并无固定的去处,但自然也以或有尊宿大德,或有佛教圣迹的寺庙为主要朝拜圣地。到了唐末,佛教徒集中朝拜的地方共为四处:五台山——文殊菩萨圣地、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南宋宁宗时,大臣史弥远奏请制定禅院等级,而有“五山十刹”的规定。五山是杭州径山的兴圣万福寺、灵隐山的灵隐寺、南屏山的净慈寺、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阿育王山的广利寺。十刹是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江宁的灵谷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的雪窦资圣寺、温州的龙翔寺、福州的雪峰崇圣寺、金华的宝林寺、苏州的云岩寺和天台的国清寺。限于当时的种种条件,这些名山大刹主要是禅宗系统的寺院,而且主要集中在浙江,兼及江苏和福建的个别寺院。到了明代,上述山刹多数已废毁,佛教界又缺乏尊宿大德,于是佛教信徒又出现参拜其他各地名山的风气。这些名山多是富有种种佛教传说、殿堂建筑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佛教圣地和风景区。后来主要是集中于由北到南、由东到西的四大名山: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和安徽的九华山。明代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这四座名山至今仍是佛教徒参拜的圣地和一般旅游者的游览胜地。
一、五台山
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东北隅,从北岳恒山蜿蜒而来,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整个山系方圆250公里。层峦叠嶂,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广,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五台为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形状,前人喻为东台如立象,南台如卧马,西台如孔雀舞,北台如共命鸟,中台如雄狮。东、北、中、西四台并列成一弧线,相距较近,南台较远。五台中以北台最高,海拔3000多米,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峰之外称台外。台内中心为距五台县东北约60公里的台怀镇,这里寺宇密集,白塔入云,气象万千,是五台山佛教胜迹的象征。
五台山也称为清凉山,并被佛教比附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晋译60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7《菩萨住处品》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说文殊菩萨居住在清凉山。另唐时菩提流志译的《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经文载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瞻部洲”:即南瞻部洲。古印度神话中四大部洲之一的洲名。佛教也采用此说,谓人类所居的地方。)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说文殊菩萨居住在五顶山。唐代华严宗澄观国师,从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到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历时四年,住在五台山大华严寺(今显通寺),撰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疏》60卷,疏中明确地把佛典上所说的清凉山和五台山等同起来,该疏卷47《诸菩萨住处品》说:
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
说五台即是五方如来之座,也象征菩萨顶有五髻,表示菩萨的智慧圆满。这样根据五台山有五顶和气候严寒的特点,比附为清凉山,比附为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这个比附对于信奉《华严经》的佛教信徒产生灵山在望之感,纷纷前来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从而使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方面起了不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