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12693100000010

第10章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早年有济世之志,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厌恶官场的污浊,辞官归隐。陶渊明安贫乐道,崇尚自然,他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描写农村日常生活和美好风光,表现自己的隐逸情怀,在他笔下,田园是充满诗意的。其诗风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意境浑成,极富深情和洞见。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元好问则评价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都很精辟地道出了陶诗的艺术特点。

和郭主簿[1]

其一

【导读】

《和郭主簿》(其一)这首诗写夏天乡居的悠闲生活。诗中所写的景很普通,树、风都是人人可见、可感的;叙事也不追求曲折,弄琴书、酿美酒、弱子嬉戏等等,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但作品读来却让人感觉诗情浓郁,富含机趣,平常的景与事在作者笔下具有了醇厚的诗味。这是作者清高超逸人格的投射。诗作目的不是写景、写事,而是写出了作者胸中的一片天地,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从中我们体会到的是洞悉世事之后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诗作语言很平易,毫无刻意雕饰,纯是自然神行,但却言浅意深,令人咀嚼不尽。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溪诗话》卷五)。

蔼蔼堂前林[2],中夏贮清阴[3]。凯风因时来[4],回飚开我襟[5]。息交游闲业[6],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7],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8],过足非所钦[9]。舂秫作美酒[10],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11]。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注释】

[1]《和郭主簿》共二首,此为其一。这首诗大概作于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时年作者三十八岁。郭主簿,其人未详。

[2]蔼蔼:树木繁盛的样子。

[3]中夏:仲夏。

[4]凯风:南风。因时:随着时节。

[5]回飚:回风。

[6]交:指仕途交游。游闲业:游心于不急之务。

[7]滋:繁殖。

[8]营己:营谋自己的生活。良:诚然。极:限度。

[9]钦:羡慕。

[10]舂(chōnɡ):捣米去皮。秫:高粱。

[11]用:以。华簪:比喻仕途富贵。

读山海经[1]

其一

【导读】

《读山海经》(其一)这首诗咏精卫填海和刑天与帝争神之事,歌颂了他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慨叹良时的不可再来。与陶渊明诗歌质朴自然,语气舒缓,平淡中见警策的主导风格不同,这首诗情绪激昂、慷慨悲壮,所以鲁迅称它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有多种说法,有“自喻”说、“悲易代”说等。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则认为是“悲悯精卫、刑天之无成且徒劳也。非悲易代,亦非以精卫、刑天自喻也”。

精卫衔微木[2],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3],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4]。徒设在昔心[5],良辰讵可待[6]!

【注释】

[1]《读山海经》诗共十三首,本篇原列第十。

[2]精卫: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溺死于东海,死后化身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

[3]刑天:据《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他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干,盾牌。戚,大斧。

[4]“同物”二句:谓女娃和刑天或溺死,或断首,他们化身异物,但他们无所顾虑,也不悔恨,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同物,指他们化身为异物。

[5]“徒设”句:意谓空有昔日的壮心。

[6]良辰:指实现壮志的最佳时期。讵:岂,怎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