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
12711800000003

第3章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1)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一种社会形态,具有自身内在的本质规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索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能否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理论能否得到新的发展,社会主义实践能否顺利推进的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根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分析入手,探讨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他第一次精确地、创造性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概述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历史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关头,传统社会主义高度集权的体制陷入了山穷水复的境地,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采取了许多过去未曾采用的新举措,同传统社会主义的观念与模式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从根本上说,就是破除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模式,创立社会主义新观念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长时期里形成的思维定式,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的理解上,停留在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上,停留在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因而对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感到不顺眼、不理解,都引起怀疑和担忧:这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是前进,还是倒退?这就涉及到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重新作出界说,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冲击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成为集结着现实与理论冲撞的焦点,引发了广泛的、空前未有的再认识社会主义的热潮。

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在邓小平亲自倡导下进行的。

1980年,邓小平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12页)这之后,邓小平又多次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来要我们解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103页)“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页)我们必须认真思索,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以往关于社会主义的见解哪些还是适用正确的,当代改革开放中哪些做法又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而不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依据新的社会实践,作出新的判断、新的论述。为此,邓小平先后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本质,着手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什么,这是弄清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前提。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作了科学的论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956年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曾明确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些都是正确的认识。然而,1957年夏季开展反右派斗争后,毛泽东在10月9日的讲话中却又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他否定了“八大”的提法,并进一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认为社会主义自始至终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影响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李达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版,第345页)成为流行的观点。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做法,把工作重点从搞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年3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重新作了分析,他认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提法是妥当的。但是,他不同意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指出:“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82页)邓小平的这段论述,纠正了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的失误,肯定了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提法。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确认,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82年党的十二大又作了论述并把它载入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

在科学地认识和界定了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基础上,邓小平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特征和本质的问题。1979年11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同上,第236页)这一提法,突出了集体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涉及到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1980年5月,邓小平直接谈到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同上,第313页)在这里,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与正确的政策相联系的,而正确的政策是一种关键性的手段,集中到一点就是鲜明地体现在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或根本任务、首要任务上。1985年4月,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1985年8月,邓小平谈到,改革就是选择好的政策,它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同上,第135页)在弄清楚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实行正确政策的基础上,1986年12月,邓小平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同上,第195页)这里,邓小平强调了社会主义就是要使人民共同富裕起来。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1987年4月,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当中,‘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同上,第223、225页)1990年12月,邓小平更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同上,第364页)以后,又经过一年多的深邃思考,在1992年1~2月间巡视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上,第373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历经12年之久的悉心探索后提出来的。它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出发,集中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手段和根本目的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邓小平第一次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认识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摆脱了困境,走出了误区,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只有短短五句话,但具有丰富的内容。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

(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把社会化大生产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之后,就实现了解放生产力的目的,此后,转入发展生产力。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证明,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的一面。从根本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着生产力的发展的,但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一些具体制度经常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矛盾,如果不及时地、不间断地解决这些矛盾,就会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所说的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正是由于这种改革涉及到社会基本矛盾的调整,因此也是解放生产力。

所不同的是,“革命解放生产力”指的是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是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社会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指的则是不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社会变革,它的主要任务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形式。这种解放生产力的变革进程是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仍然存在着各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端,改革就是要革除这些弊端,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路。总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继续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这种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在这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的一个方面的本质规定完全同一,或者说根本任务就是本质的一个方面的规定。这样,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实现的过程中,得到具体的、活生生的体现;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始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方面的内在要求与规定,而不是任何随意性的主观认定。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使社会主义的本质得到最生动最突出的体现和实现。

(二)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出现剥削之后就产生的理想。但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对于什么是剥削的实质,剥削的秘密何在,并没有人作过科学的分析和揭示。只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才回答了这个问题,指出剥削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理想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为在私有制社会里,必然会不断地产生剥削,不断地巩固着剥削阶级,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据美国当代社会学家伊安·罗伯特统计,美国人最富的1/5占有国民财富的76%,而4/5的美国人仅占有国民财富的24%,其中最穷的1/5只占有0.2%。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通过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才能做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因此,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内容,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本来,在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已经不存在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可能性了。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一系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已经消灭了作为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剥削制度。然而,我们还没能完全消灭一切剥削现象,还没有获得完全消除两极分化的可能。完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仍然是社会主义有待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