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12720600000137

第137章 中国佛教的语言观(6)

这是说,经教讲观照、体悟清净自性,是不被有无诸境影响、支配的。修行者读经看教,也要把言教转为自身的直觉智慧,转为心灵体验,也就是超越语言,自由独立地彻见本性,体悟真理。若不如此,只会念诵经典,沉溺于知解,就不是修行,而是谤佛。怀海并不反对读经看教,但强调要正确对待言教,不执着语言。可以说,怀海的语言观是通过不离语言文字,因为经教中含有教导修行者明心见性的思想,而归结为不立语言文字,因为明心见性是修行者独自的内在体验,是超越语言文字的。

大珠慧海禅师则结合中国传统的「得意忘言」观念来阐明意与言、理与教的关系,《大珠禅师语录》卷下云:

僧曰:「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师(慧海)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曰:「不可离文字语言,别有意耶?」师曰:「汝如是说,亦是学语。」曰:「同是语言,何偏不许?」师曰:「汝今谛听,经有明文,我所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法过言语文字,何向数句中求;是以发菩提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亦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也。」〔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200页。〕

慧海认为自己说的是「得佛意」的「义语」,是与众生「不得佛意」的「客语」、「学语」、「文语」有区别的。他强调佛经虽能传达佛意,但佛经不是佛意,经文不是佛理,应当得意而越于浮言,悟理而超于文字。

文字性空。

上面论述「言与心」的关系时,我们引用了大珠慧海的文字性空无灵验的观点,就文字性空的本质,慧海又进一步论证:「经论是纸墨文字,纸墨文字者,俱空;设于声上建立名句等法,无非是空。」〔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191页。〕「名」,名称,名相。「句」语句。这是说,由纸墨文字形成的经典论着是性空的,而名称、语句乃至文字又是建立在音声基础上,音声是人为的,带有主观性、任意性,由音声形成的语句、文字本身并无实体,并无自性,语言文字本身是性空的。

禅宗的「不立文字」语言观,是与其禅修原则相适应的:修行应在自心上下工夫,着重开发自身的直觉智慧,以培养、发现、回归清净心性,而不是迷着经教,拘泥文字,陷于知解和妄念的窟穴中而不得自拔,不得觉悟,不得解脱。「不立文字」语言观是禅宗修持实践的必然要求。

禅宗排斥传统的教宗、教理、教学,高扬「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此相应地创立了若干截断理路,解构语言,取代文字,直指人心的手段,开发出一系列传达禅定思想、意志与境界的方式,其中重要的有:

(一)棒喝

「棒」,棒打。「喝」,叱喝。棒喝是禅师教化、接引学人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其特点是以截断其言诠理路,破除其知见迷妄,或考察其悟性,检验其悟境,以达到启示学人,使之转迷为悟的目的。

一般来说,常以棒打为教是始于德山宣鉴(782-865),喝的经常施用是始于临济义玄,由于德山、临济分别善用棒喝,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史载「德山棒如雨点,临济喝似雷奔。」〔注释:《碧岩录》〔87〕,《大正藏》第48卷,212页上。〕可见其机锋峭峻,显大机用,一时被视为禅宗门风的代表。

德山少年出家,贯通大小乘诸经论,因不赞成南方盛行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遂荷担《青龙疏钞》出蜀,欲与南方禅师辩难,不料与龙潭崇信禅师的问答之间,豁然顿悟,于是将《青龙疏钞》堆于法堂前,付之一炬。德山在接受「不立文字」宗旨后,更创造了棒打这一参禅方式。《景德传灯录》卷15载:「师(德山)寻常遇僧到参,多以拄杖打。」〔注释:《大正藏》第51卷,318页上。〕《五灯会元》卷7《德山宣鉴禅师》载:「上堂:『即有过,不问犹乖。』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曰:『某甲始礼拜,为什么便打?』师曰:『待汝开口,堪作什么?』」〔注释:《五灯会元》卷7,中册,374页。〕又载:「示众曰:『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注释:同上书,373页。〕在德山看来,僧人参禅只要开口就该打,无论是道得还是道不得都该打,他认为一有了语言,禅理就成为抽象化、分别化的符号,会妨碍、破坏自我心灵的体验。棒打就是使参学者惊醒,转向自心,见性成佛。德山的棒打不仅有破除经典义理神圣性的意义,也有破除诸佛和祖师权威性的意义,「德山老人寻常只据目前一个杖子,佛来亦打,祖来亦打」〔注释:《朗州德山宣鉴禅师》旁注引岩头语,《景德传灯录》卷15,《大正藏》第51卷,318页上。〕德山极端化的棒打的初衷在于教化参学者由念诵经文转向心性修持,由崇拜佛、祖转向「独尊」自我,高扬主体性、自主性,以实现心灵的转化、内在的超越。

史载临济义玄向黄檗希运三度发问,三度被打。临济离开黄檗,往参大愚禅师,经点化,于言下大悟。后又回去见黄檗,也打黄檗一掌。〔注释:详见《临济义玄禅师》,《五灯会元》卷11,中册,642~643页。〕临济义玄既经常施用叱喝,也同时施用棒打。棒喝交施,构成了临济宗门风的主要特征。临济宗有所谓的四喝八棒的说法。〔注释:详见《五家宗旨纂要》卷上,《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9套第3册,257~259页。〕「四喝」是「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师子,有时一喝如探杆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注释:《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504页上。〕「如金刚王宝剑」,是比喻一喝如一刀,能斩断种种情解。「如踞地金毛师子」,威势振立,百兽恐悚,喻能喝破修持者耍弄的伎俩。「如探杆影草」,是探测学人有无师承和觉悟程度。「不作一喝用」,是指虽在一喝之中而实出一喝之外,卷舒自在,玄妙难测。这都说明,「喝」这个极为通俗而简单的声音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能发挥一般语言无法达到的特殊功效。

「八棒」,据《五家宗旨纂要》载是:「一触令支玄棒」,宗师下令,学人不知回避,且支离玄旨,宗师便打,为罚棒。「二接机从正棒」,宗师应接学人,顺其根机,当打而打,谓之从正棒,不在赏罚之列。「三靠玄伤正棒」,学人来参,宗师故作玄妙,反伤正理,直下便打,为罚棒。「四印顺宗旨棒」,宗师拈示宗旨,学人对答相应,宗师便打,以示印证,为赏棒。「五取验虚实棒」,一见学人便打,以辨验其修行的虚实,无关赏罚。「六盲枷瞎棒」,不辨学人来机,盲目乱打,此为宗师之过。「七苦责愚痴棒」,学人资质愚痴,不堪策进,宗师勉强棒打,促其上进,亦非赏罚之类。「八打除凡圣棒」,宗师对学人道得也打,道不得也打,道得道不得也打,直令学人凡情圣解一并扫除,是为最高的正棒。棒有不同类别,应机接化,灵活施用,以利学人觉悟。

棒喝方式的施用,对中国禅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棒喝貌似戏剧性的行为,实质上是在于否定佛教经典、偶象权威,以及语言文字的权威,是一种把「不立文字」的宗旨推向极端的行为。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看,棒喝既是对语言的解构,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通过肢体活动曲折地表现出来的言说方式。

(二)体势

「势」,姿势、表情、动作。禅师在教学和修持实践中,以各种各样的姿势来体现「不立文字」的旨趣,传达禅意。这种形体的作势,可称为「体势」〔注释:上述棒喝也属体势的形态,因其集中于棒打与叱喝,且异常突出,故单独论列。此处所讲的体势是除棒喝以外的形体动作。〕禅宗对体势的运用有一个由自发到自由的发展过程。起初是随机运用,而自南岳怀让以来,洪州宗及其派生的沩仰宗和临济宗都自觉地以体势代替语言文字,成为禅门禅修和传达禅意的又一种风尚、习惯和模式。

禅宗的体势,如扬眉瞬目、拳打脚踢、拈槌竖拂、作女人拜以及指月、举一指等等的表情、姿态、动作,依随不同的场景,因时制宜地灵活运用。史载,沩山灵佑和弟子仰山慧寂相见的情景:「沩山一日见师(仰山)来,即以两手相交过,各拨三下,却竖一指。师亦以两手相交过,各拨三下,却向胸前仰一手覆一手,以目瞻视沩山,休去。」〔注释:《仰山慧寂禅师》,《五灯会元》卷9,中册,530页。〕这是无言的对话,类似哑语,是以动作交流禅意,其深意只有师徒两人会通,心照不宣。根据沩仰宗禅法的思想推论,「两手相交」可能是暗示理事交融,「各拨三下」,可能是暗示认识上的理——事——理事不二的三分结构,「竖一指」,可能暗示如如佛,至于「向胸前仰一手覆一手」,可能是暗示理事归结于主体的清净心。又,临济宗有「四大势」和「八大势」之说,两者内容相似。「四大势」是「第一正利大势,从正接人,以此利物,不作高远;第二平常大势,用处寻常,拈来便是,不存奇特;第三真假大势,借假明真,意在言外,不拘一定;第四本分大势,作用自然,毫无勉强,不生枝节。」〔注释:《五家宗旨纂要》卷上,《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9套第3册,259页。〕「八大势」是「天真」、「秘密」、「平常」、「直示」、「呈似」、「收放」、「权设」、「省悟」八种势。〔注释:详见上书,259~260页。〕这是对各种体势,就其特点、性质加以总结归类,从而也表明禅宗的体势确实含有特定的禅意。

禅宗还探讨了势与心的关系,《越州大珠慧海和尚语》载:

僧问:「未审托情势、指境势、语默势,乃至扬眉动目等势,如何得通会于一念间?」师(慧海)曰:「无有性外事。用妙者,动寂俱妙;心真者,语默总真;会道者,行住坐卧是道。为迷自性,万惑兹生。」〔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443页中。〕

体势与心念的关系是禅僧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慧海认为两者关系的关键在于禅修者自性的迷悟。若自性悟,各种体势都是心性的自然体现,都是佛性的自然呈现,行住坐卧,日常动作都合乎佛道〔注释:这也是禅师们常说的「触类是道」〕;若自性迷,则会万惑滋生,动作失常,破坏禅法,不得觉悟。

禅宗的体势含有象征性、暗示性的意义,具有表达个体禅经验的表意功能,是一种独特的无声的肢体语言。它与世俗的肢体语言和哑语的约定俗成性质并不相同,具有鲜明的随意性、独创性,是正常的思路难以理解的。禅宗一方面使这种无声的肢体语言获得淋漓尽致的发展,展现出人类在「不立文字」的旨趣制约下禅的思想、情感、经验的交流形式,一方面也是对有声语言更自觉的否定,对佛经传统言说方式更自觉的排拒,对语言更自觉的解构。

(三)圆相

禅宗接化学人的又一方式是作圆相。一般来说,圆相象征真理圆满,境界圆成。其方式一是以笔墨画圆圈;二是以手指、拂子、拄杖和如意等,于空中或在地上画圆圈。禅宗自马祖道一以来,有时就喜好作圆相以示禅理〔注释:史载:「马祖令人送书到,书中作一圆相。师发缄,于圆相中作一画,却封回。」(《杭州么山道钦禅师》,《景德传灯录》卷4,《大正藏》第51卷,230页上)。〕,后来作圆相更成为沩仰门庭设施的重要标示。然据禅门传说,圆相之始作者是马祖师父怀让同为慧能门下的南阳慧忠国师(?-775),慧忠将九十七种圆相传给侍者耽源应真,再由耽源传给仰山慧寂。此外,为了不落言诠,曹洞宗也结合《周易》的卦象,以圆相示意,表达禅理。

《五灯会元》卷9《仰山慧寂禅师》云:

(仰山)初谒耽源,已悟玄旨。后参沩山,遂升堂奥。耽源谓师(仰山)曰:「国师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个,授予老僧。」乃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受,无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遂将其本过与师。师接得一览,便将火烧却。耽源一日问:「前来诸相,甚宜秘惜。」师曰:「当时看了便烧却也。」源曰:「吾此法门无人能会,唯先师及诸祖师、诸大圣人方可委悉,子何得焚之?」师曰:「慧寂一览,已知其意。但用得不可执本也。」源曰:「然虽如此,于子即得,后人信之不及。」师曰:「和尚若要重录不难,即重集一本呈上,更无遗失。」源曰:「然。」耽源上堂,师出众,作此○相以手拓呈了,却叉手立。源以两手相交,作拳示之。师进前三步,作女人拜。源点头,师便礼拜。〔注释:《五灯会元》卷9,中册,527页。〕

仰山从耽源接过九十七个圆相画本,看后当即付之一炬。后又答应重集一本呈耽源,但只作○相呈上,并获耽源点头认可。这里强调了仰山「用得不可执本」的观点,表明他已悟得作圆相的玄旨。

所谓「九十七圆相」,是在讲话时用手画一圆圈,再于圈中写一个字,如写牛、佛等字,或画一个图案。后人明州五峰良和尚总结仰山圆相共有六义:「良曰:总有六名,曰圆相,曰暗机,曰义海,曰字海,曰意语,曰默论。」〔注释:《圆相因起》,《人天眼目》卷4,《大正藏》第48卷,321页下。〕这是从六个名称即六个不同角度表示圆相的丰富涵义。「圆相」是体,后五名是其用。「暗机」,暗藏机锋。「义海」,所含义理,广大无际。「字海」,圆相中可书写各种不同的字。「意语」,相当于表意语言。「默论」,沉默的玄论。六名说总结了圆相的意义,概括了圆相的作用,其间所涉及的圆相这一特殊符号形式与真理、文字、意义、论说的关系,丰富了佛教语言观。

曹洞宗人吸取《周易》的卦象来充实本宗的「君臣五位」法。「五位」是以理为正位,事为偏位,依偏正回互原则相配合而构成的「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五种形式,即五位,又以君臣关系为例来说明,称「君臣五位」。此禅法的旨趣在于说明禅理的不同层面,禅修的不同境界。曹洞宗人还以「五相」来表示五位。五相是以圆相为基础的五种形相,依上述五位的次序分别为□□⊙○●,不同圆相各有相应的定位与象征意义,从而使圆相取得了固定的格式,成为相对的不可言说、只能意会的确定符号。

法眼宗人倾心于华严六相义,认为「此六相义,举一齐收,一一法上,有此六义」〔注释:《华严六相义》,《人天眼目》卷4,《大正藏》第48卷,324页下。〕「六相」即总、别、同、异、成、坏。华严宗以六相圆融来说明缘起实相,法眼宗人也认为六相的关系是举一齐收,每一法上,都有六相,六相是交互相渗,圆融无碍的。该宗也以圆相来表示六相义,即画一小圆相,中间写一「总」字,再由左往右依次写「同、异、成、坏」四字,以示六相圆融。法眼宗认为华严六相是体悟宇宙实相的重要禅修法门,为此还以圆相以及在圆相中写的六个字来象征六相圆融的意义,这种做法本身也表明,法眼宗人一面坚持「不立文字」的旨趣,一面又有难以离开文字的苦衷。

运用「象」是禅宗「不立文字」,开辟悟境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象」,指形象,表象,如中国先秦时代创造的《周易》卦象,象征天地间自然象与人事社会现象,并据以测定自然界与人事的凶吉变化。禅宗大师仿效中国先圣立象以尽意的先例,结合佛经圆融、圆满、圆通、圆觉等观念,着重运用圆相来象征禅法、禅理、禅境,排拒传统的佛经言说方式,表现「不立文字」的禅悟旨趣,从而丰富了图象语言的内容。

(四)触境

「境」,对象。禅宗依据佛教的「三界唯心」、「唯识所变」的基本思想,也强调境是心之所造,禅之表象。禅宗以为成佛的关键在于心,而见境即是见心,心悟也可通过触境来获得,由此外界事物成为禅家禅修持的又一依托,触境也成为禅宗开悟的又一重要法门。禅门常讲的「触类是道」、「即事而真」、「触境皆如」、「是境作佛」,都是触境开悟法门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