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12722900000014

第14章 脾胃论译注 卷中 (6)

《灵枢·五乱》篇中,黄帝问:什么叫逆乱呢?岐伯回答说:清阳之气陷于阴位,浊阴之气逆在阳位,营气顺着血脉循行而卫气逆行,清阳、浊阴互相干犯,逆乱于胸中,胸中出现烦闷不安。如果气逆乱于心,出现烦心、默默不语,低头静伏;气逆乱于肺,出现喘息气逆,俯仰不安,要用手按住胸部呼吸;气逆乱于肠胃,就吐泻交作;气逆乱于手臂、足胫,就四肢逆冷;气逆乱于头部,出现气逆昏厥、头重眩晕仆倒。《灵枢·官能》篇提出的大法是:“病从下起的清气下陷症,当引清气上行于阳,以祛上逆的浊气,使得清升浊降。”又说:“清气逆在经脉而不畅流的,当用发散的方法。”

“黄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1](道:法則、規律。)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爲身寶。黄帝曰:願聞其道。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2](輸:通腧、俞。五腧穴之一。《靈樞·九鍼十二原》:所注爲輸。神門:手少陰心經的輸穴,在手掌後五分兑骨之端陷中。大陵:手厥陰心包絡經的輸穴,在手掌後骨下兩筋間陷中。)(神門、大陵)。”滋以化源,補以甘溫,瀉以甘寒,以酸收之,以小苦通之,以微苦辛甘輕劑,同精導氣[3](同精導氣:《靈樞·五亂》:“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同精,通過補瀉手法使精氣聚集、調整;導氣,引導經氣歸順。),使復其本位[4](本位: 經氣本來的循行路綫。)。

“黄帝问:‘五乱’的病症,针刺有一定规律吗?岐伯说: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它的祛除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探明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的规律,这对保持正常的生命机能是十分宝贵的。黄帝说:想听你讲讲治疗方面的规律。岐伯说:气乱于心的,就刺治手少阴心经的俞穴神门和手厥阴心包经的俞穴大陵。”用药时要滋养精气的生化之源,当用甘温药补益元气,用甘寒药泻火,用酸味药收敛精气,用少量苦味药通泄心火,用微苦辛甘的轻剂升发阳气,这和针刺中的通过补泻手法引导、调整精气的营运,使其回归本位的道理是一样的。

“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1](滎:五輸穴之一,《靈樞·九鍼十二原》:“所溜爲滎”,十二經各有一滎穴。)、足少陰輸(魚際並太淵輸)[2](魚際、太淵:魚際,手太陰肺經滎穴,在手大指本節後内側掌骨肥肉處。太淵,手太陰肺經輸穴,在掌後内側横紋頭動脈中。

)。”

“气乱于肺的,应刺治手太阴肺经的荥穴鱼际、输穴太渊和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太溪。”

太陰以苦甘寒,乃亂於胸中之氣,以分化之味去之。若成痿者,以導濕熱;若善多涕,從權治以辛熱,仍引胃氣前出陽道[1](陽道:此指上部五官七竅。),不令濕土剋腎,其穴在太溪[2](太溪: 足少陰腎經輸穴,在足内踝後跟骨之上陷中。)。

用药时以苦甘寒味清泄肺火,针对胸中逆乱之气,用分化的药味祛邪气。假若清浊不分,湿热下注形成痿证的,应引导湿热外出;假若鼻中多涕,权且用辛热药味,引导胃气滋养上部窍道,不使湿邪侵肾,应刺治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祛除湿邪。

“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門、中脘、三里)[1](章門、中脘、三里:章門,在側腹部,當第十一肋下端,爲脾之募穴;中脘,腹正中綫、當臍上四寸處,爲胃之募穴;三里,即足三里穴。)。”因足太陰虚者,於募穴[2](募穴: 指胸腹部有關臓腑的特定穴位,爲臓腑之氣所聚處。)中導引之於血中。有一説,腑輸去腑病也。胃虚而致太陰無所禀者,於足陽明胃之募穴中引導之。如氣逆上而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始。

“气乱于肠胃的,应刺治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如不愈,可再刺足三里穴,及脾经募穴章门、胃经募穴中脘。”因为足太阴脾虚弱的,在脾的募穴中引导经气于血脉中。另有一种说法, 针刺腑的俞穴,只是去腑病的,如因胃虚而导致太阴脾无所禀受的,取足阳明胃的募穴中脘引导精气。如气逆乱而吐泻交作的,取足三里穴,气降即停止针刺,气不降,再刺足三里。

“氣在於頭,取之天柱、大杼[1](天柱、大杼:天柱,屬足太陽膀胱經,在斜方肌上方,入髪際半寸處。大杼,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頸後第一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半處。),不知,取足太陽滎、輸(通穀深,束穀深)[2](通穀、束骨:通穀,足太陽經滎穀,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前陷中。束穀,當是束骨之誤。束骨爲足太陽經輸穴,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後赤白肉際處。)。”先取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取足太陽膀胱經中,不補不瀉,深取通穀、束骨。丁心火、己脾土[3](丁心火、己脾土:十天干與五臟相配,丁屬心火,己屬脾土。)穴中以引導去之。如用藥於太陽引經藥中,少加苦寒、甘寒以導去之,清涼爲之輔佐及使。

“气乱于头的,应刺治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大杼穴,如不愈,可再深刺足太阳膀胱经的荥穴通谷和该经的俞穴束骨。”先取天柱、大杼二穴,不用补法和泻法,而用徐入徐出的导气法。取足太阳膀胱经,不用补法和泻法,而深刺通谷、束骨穴。并取心、脾两经的穴位以引导经气以去邪。如用药,取太阳经的引经药中,加少量苦寒、甘寒药味导气以去邪,并用清凉药味为辅助和引使作用。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滎、輸(二間、三間[1](二間、三間:二間,爲手陽明經滎穴,在食指橈側,當掌指關節前下方凹陷處。三間,爲手陽明經的輸穴,在第二掌骨小頭橈側,當指掌關節後方凹陷處,赤白肉際。)深取之,内庭、陷穀[2](内庭、陷穀:内庭,足陽明經滎穴,在足背第二、三趾間的縫紋端。陷穀,爲足陽明輸穴,在第二、三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深取之)。”

“气乱于臂足四肢的,如局部有血瘀现象,应先刺破瘀血的脉络,然后取手阳明大肠经的荥穴二间、输穴三间,以及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液门和输穴中渚,取足阳明胃经的荥****庭、输穴陷谷,及足少阳胆经的荥穴侠溪、输穴临泣。”

視其足、臂之血絡盡取之,後治其痿、厥,皆不補不瀉,從陰深取引而上之。上之者,出也、去也。皆陰火有餘,陽氣不足,伏匿於地中者,血,營也,當從陰引陽,先於地中昇舉陽氣,次瀉陰火,乃導氣同精之法。

观察足、臂四肢血络瘀阻的情况,针刺尽去,然后治疗四肢痿弱和手足厥逆,都用不补不泻法,采用深刺从阴引阳,使清气上行,浊气外出。都因阴火有余,阳气不足,伏脏于下焦,血属营阴,应当采用从阴引阳的方法,先升举下陷的阳气,再泻去阴火,这也是引导、调整精气的方法。

“黄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1](玉版:刊刻文字的白石板。),命曰治亂也。”

“黄帝说:补泻的手法是怎样的?岐伯说:慢进针、慢出针,这种手法叫做导气;不使明显的补泻手法,这叫做同精,如上述五乱病既不是有余的实证,也不是不足的虚证,只是气机逆乱,所以采用这种手法。黄帝说:这些论述十分恰当,分析也明白确切,请把这些记在玉版上,就叫做治乱吧。”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陰陽應象大論”云:“審其陰陽,以别柔剛[1](柔剛:爲陰陽的互詞,陰性柔,陽性剛。《類經》:“形證有柔剛,脈色有柔剛,氣味尤有柔剛。柔者屬陰,剛者屬陽。知柔剛之化者,知陰陽之妙用矣。”),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2](鄉:此指疾病的部位。)。血實宜決之,氣虚宜掣引[3](掣引:提掣的意思。)之。”

“阴阳应象大论”说:“要审察清楚疾病属阴或属阳,辨别其性质的柔刚。阳病可以治阴,阴病也可以治阳,要确定疾病的在气在血,明察疾病的部位而施治。对血瘀为患的,宜活血通瘀,气虚下陷的,宜用升提之法。”

夫陰病在陽者,是天外風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腧、臟腧。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説:

所谓阴病在阳,是说自然界风寒邪气趁人体背部的脏腑腧穴入侵。但人体遭受自然界外邪侵袭,却有两种说法:

中於陽則流於經,此病始於外寒,終歸外熱。故以治風寒之邪,治其各臟之腧,非止風寒而已。六淫濕、暑、燥、火,皆五臟所受,乃筋、骨、血、脈受邪, 各有背上五臟腧以除之。傷寒一説從仲景。

一说从体表侵淫经脉,这种病往往开始出现外寒束表,最终郁而化热,成为外热。所以驱风寒邪气,取各脏的腧穴针治,不仅仅用疏解风寒法治疗。六淫如湿、暑、燥、火等邪,都可能导致五脏受病,筋、骨、血、脉也同时受邪,治疗各取背部五脏腧穴针刺以驱邪。至于伤寒的治疗,当从仲景《伤寒论》法处理。

中八風[1](八風:即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方之風。)者,有“風論”;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腸腧;中濕者,治在胃腧;中燥者,治在大腸腧;此皆六淫客邪有餘之病,皆瀉在背之腑腧。若病久傳變,有虚有實,各隨病之傳變,補瀉不定,祇治在背腑腧。

一说,八风侵袭人体,《内经》有“风论”详述;对中暑证,取背部小肠腧针治;中湿证,取胃腧针治;中燥证,取大肠腧针治;这些都是六淫外邪入侵的实证,取背部腑腧穴针治以泻实去邪。如果病程较长,发生了传变,证候有虚有实,根据疾病传变的情况,或补或泻,只要取背部的腧穴针治。

另有上熱下寒,經曰:陰病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去絡脈經隧[1](經隧:即經脈,其循行較經脈深。)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2](天:指上焦。),致六陽[3](六陽:指手足太陽、陽明、少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 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祇去陰火,祇損血絡經隧之邪,勿誤也。

另外有一种上热下寒证,《内经》说,阴病在阳位,应当从阳位引出阴邪,必须先刺去络脉、经脉之瘀血。如果阴分火邪旺盛,上逆于上焦,导致手足六阳热盛上壅的,应引五脏血脉中阴火下降,上焦热降,那末下焦的寒邪自然去除,治疗时慎勿仅仅泻六阳热邪。这种病阳气亢盛,是阴火邪气滋长所造成的,只有从阳位引阴火下行,只有疏通络脉、经脉痹阻的瘀血,才是正确的治法,不可误用苦寒泻六阳亢盛。

陽病在陰者,病從陰引陽,是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又曰:飲食失節,及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1](坤土:指脾胃。)之中, 致穀氣、營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昇滋於六腑之陽氣,是五陽[2](五陽:五藏陽氣。)之氣先絶於外,外者天也,下流伏於坤土陰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憂、恐爲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當從胃合[3](胃合:合,五輸穴之一,《靈樞·九鍼十二原》:“所入爲合”,十二經各有一合穴。足陽明胃經的合穴是足三里。)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故曰從陰引陽。

阳病在阴分的,治疗时应从阴分引出阳邪。《内经》说,水谷食物的过寒、过热,均可损害人体六腑。又说,饮食失节、劳役过度损伤形体,阴火内生侵犯脾胃,导致谷气、营气、清气、胃气、元气不能上升滋养六腑阳气,这是因为化源不足,五脏阳气先衰惫于上部,清阳下陷,助长阴火上乘之势。病因由喜、怒、悲、忧、恐五志过极所贼害,而后胃气虚弱不行,加上劳役过度、饮食失节。使元气损伤。当取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针治,用推而扬之的手法以升阳举陷,伸展元气,所以叫做从阴引阳法。

若元氣愈不足,治在腹上諸腑之募穴。若傳在五臟,爲九竅不通,隨各竅之病治其各臟之募穴於腹。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又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皆陽氣不足, 陰氣有餘,故曰陽不勝其陰。凡治腹之募,皆爲元氣不足從陰引陽勿誤也。

如果元气愈见虚弱不足,治取腹部六腑的募穴。如果病变传到五脏,见九窍不通利,根据各官窍的病变治相应各脏的在腹部的募穴针治。所以说,五脏之气不平,产生六腑元气闭塞。又说,五脏之气不和,九窍不通利,都因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所以称为阳不能胜阴。凡取治腹部募穴,都是因为元气不足,所以要抑阴扶阳,切勿误治。

若錯補四末之腧,錯瀉四末之餘[1],(四末之餘:四肢的腧穴。)錯瀉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説,况取穴於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臟六腑之腧,豈有生者乎?興言及此,寒心徹骨!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穴於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之言,下工[2](下工:醫術不高明的醫生。)豈可不慎哉。

假若错误地取四肢的穴位用补法,或错误地在四肢穴用泻法,尤其是误用泻法,其错更甚。按照岐伯所说,何况反取背部五脏六腑的腧穴而用泻法,岂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吗?说到这里,令人感慨,不免寒心彻骨!倘若六淫外邪侵袭致病及上热下寒病证和筋、骨、皮、肉、血脉病变,错误地取胃经的合穴及腹部各脏腑的募穴针治,反而导致阴火逆上,出现危象。这也是岐伯所说的, 医术不高明的医生岂可不慎重对待!

三焦元气衰旺

《黄帝鍼經》云:“上氣不足,腦爲之不滿,耳爲之苦鳴,頭爲之苦傾,目爲之瞑。中氣不足,溲便爲之變,腸爲之苦鳴。下氣不足,則爲痿厥心悗。補足外踝下留之。”

《内经·灵枢·口问篇》说:凡上气不足,则脑髓不充,有空虚之感,耳鸣, 头部支撑无力而低垂,两目昏眩;中气不足,升降失调,二便失常,肠中鸣响;下气不足,两足痿弱无力而厥冷,阳气不得宣行而心胸闷窒。治疗时,用留针法在足外踝后面的昆仑穴上施补。

此三元[1](三元:三焦元氣。)真氣衰憊,皆由脾胃先虚,而氣不上行之所致也。加之以喜、怒、悲、憂、恐,危亡速矣。

这是三焦元气衰惫,都因脾胃先虚,使精气不能上行所致,加上喜、怒、悲、忧、恐五志过极,使病情加重,乃至出现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