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12722900000032

第32章 刘涓子鬼遗方译注 卷第四 (3)

右二味,搗下[1](下:此下疑脱“篩”字。),和以淳苦酒,調令如泥,塗滿肘,以綿厚薄之,日三易,良。

上二味,捣碎过筛,用浓醋和调令如泥状,涂满患肘,外用丝绵厚厚裹住,一日三换,效果好。

治癰疽最[1](最:通“撮”。)膿,增損散方。

治疗痈疽托脓,增损散方。

黄芪五分,膿多,倍之 小豆一分,熱,口乾,倍之芎窮二分,肉未生,倍之 白蘞三分,有膿,瘡不合,倍之

黄芪五分, 脓多,加倍 (赤)小豆一分, 发热,口干者,加倍芎二分,新肉未生长者,加倍 白蔹三分,蔞三分,若小便不利,倍之有脓,疮口不合者,加倍 栝蒌三分, 小便不利者,加倍

右六味,搗篩令細。酒調溫服方寸匕,日三。

上六味,捣碎过筛为细末,酒调温服方寸比,日三次。

治癰,消膿,木占斯散方

治痈,消脓,木占斯散方。

木占斯 桂心 人參 細辛 敗醬 乾薑 厚朴 甘草炙 防風 桔梗,以上各一兩

木占斯 桂心 人参 细辛 败酱 干姜 厚朴 炙甘草 防风 桔梗,以上各一两

右十味,搗篩,酒服方寸匕。入咽覺流入瘡中。若癰及疽灸[1](炙:原作“亦”,據《肘後備急方》改。)之不能發壞者,可服之。瘡未壞,去敗醬;已發膿,納入敗醬。此藥時有化癰疽成水者。方正桂爲異,故兩存焉。

上十味,捣细过筛,酒送服方寸比。下咽后以意引导仿佛汤药流入疮中,如果痈疽,经灸法治疗后,没有成脓破溃者,可服此方。痈疮没有破溃,去败酱;已破溃出脓者,加败酱。此药有时能将痈疽化为清水而消散。另一方中无桂心,故二者并录。

治發背及婦人發房[1](房:《外臺秘要》卷二十四作“乳”,是。)并腸癰,木占斯方。

治背部痈疽,妇人乳痈和肠痈,木占斯方。

木占斯 厚朴炙 甘草炙 細辛 栝蔞 防風 乾薑 人參 桔梗 敗醬,以上各一兩

木占斯 炙厚朴 炙甘草 细辛

瓜蒌 防风 干姜 人参 桔梗 败酱,以上各一两

右十味,搗篩,清酒服方寸匕,日七夜四,以多爲善。敗醬,草名也。病在上者當吐,在下者當下膿血,此謂腸癰之屬也。諸病在里,唯服此藥,即覺有力,及癰疽便即復痛。長服治諸瘡及疽、痔瘡已潰,便即早癒。凡俗流醫不知用此藥。發背有不善而渴,便勤服之。若藥力行,覺渴止,便消散;若雖壞,服終無苦,但晝夜服勿懈也。發,此藥消散[2],(發,此藥消散:《千金翼方》卷二十三作“服之腫自消散”,見長。)不覺腫去時即癒。或長服, 即去敗醬。偏治婦人乳腫、諸産疵,速癒良。又云:唯服有異,始覺背有不善之也。

上十味,捣细过筛,清酒送服一克,白天七次,夜服四次,越多越好。败酱,是一种草的名称。病位在上会出现呕吐,病位在下会出现大便脓血,这说的是肠痈这一类病的特征。各种内痈,只服此药,就会觉得有力气,以及体表的痈疽,治疗疼痛的反复加重。长期服用可以治各种疮和疽,痔疮已破溃,都可以加速愈合。一般的医生不知道用这种药。背部痈疽病情严重而且口渴,应频服此药。如果药效发挥,自觉渴止,痈疽也就消散,既使病情恶化,服此药也没有坏处,只要坚持昼夜服用就行。服此药肿痈自然消散。有时不知不觉中肿胀已消散获愈。有时需长期服用,去败酱。又治疗妇女乳房肿痛,诸种产后疾病,起效快,疗效好。又有一种说法,只是服法不同,在刚刚发觉背部有不适感时即当服用。

治諸癰疽已潰,未潰,瘡中疼痛,膿血不絶,瞿麥散方。

治各种痈疽已破中,未破溃,疮面疼痛,脓血不断,瞿麦散方。

瞿麥 白芷 黄芪 當歸 細辛

芍藥 薏苡仁 芎藭 赤小豆末,各一兩

瞿麦 白芷 黄芪 当归 细辛

芍药 薏苡仁 芎 赤小豆研末, 各一两

右九味,先以清酒漬[1](漬:原作“潰”,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并本書跋改。下同。)小豆,出於銅器中,熬令乾,復漬,漬後復熬,五過止,然後治末,合搗篩。溫酒服方寸匕,晝[2](晝:原作“盡”,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改。)夜各五。三日後痛癢者,肌肉生[3](生:原脱,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補。)也。又方用苦酒漬小豆。多痛,倍瞿麥;瘡口[4](口:原作“由”,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改。)未開,倍白芷;膿多,倍黄芪, 薏苡仁、芍藥等。

上九味,先用清酒浸泡小豆,取出置于铜器中,熬干,再浸,浸透后再熬,共五遍,然后研末,同诸药一起捣碎过筛。温酒送服方寸匕,昼夜各五次。服药三天后患处疼痛搔痒者,是新肉生长之征。又有一方用醋浸小豆。痛明显,瞿麦加倍;未溃脓,白芷加倍;脓多,黄芪,薏苡仁,芍药等加倍。

治癰,食惡肉散方。

治痈,食恶肉散方。

藜蘆一分半 真珠一分半 石硫黄 雄黄 麝香,各三分 馬齒礬石 漆頭蘆茹,各三分

黎芦一分半 珍珠一分半 石硫黄 雄黄 麝香,各三分 马齿矾石 漆头芦茹,各三分

右九味,搗、篩,粉瘡上。亦可爲膏,和敷瘡上。

上九味,捣细,过筛,将药粉撒于疮面上。也可以制成膏剂,调匀敷于疮面。

治癰疽,食惡肉散方。

治痈疽,食恶肉散方。

雄黄一兩 礬石一分熬 蘆茹一兩

雄黄一两 矾石一分,熬芦茹一两

右三味,搗篩,稍着之。隨用多少, 不限一兩。

上三味,捣细过筛,洒于患处少许。药量应视需要而定,不拘泥于一两。

治癰疽,兑膏方。

治痈疽,兑膏方。

當歸 芎藭 白芷 松脂,各二兩

烏頭一兩 豬脂二升 巴豆一十枚去心、皮

当归 芎 白芷 松脂,各二两

乌头一两 猪油二升 巴豆十枚,去心、皮

右七味,口父咀,納膏中,微火合煎三沸已,己納松脂,攪和相得,以綿布絞之去滓,以膏着綿絮兑尖頭[1](尖:原作“文”,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改。)作兑之。瘡雖深,淺兑之,膿就兑盡,即生善肉; 瘡淺者不足兑,着瘡中,日三,惡肉盡則止。

上七味,打碎,放入脂中,微火同煎三沸后,放入松脂,搅至完全溶解,用绵布绞干去渣,将药膏沾在棉絮上,制成药捻,插入疮口中,疮口即使很深,药捻也不必完全插到底,将脓完全拔净,好肉便会生长;疮口浅者不用插进去,将药膏涂于疮口中,一日三次,腐肉消尽则停用。

治[1](治:此後有脱文。今譯據方義補。),食肉青龍[2](龍:原脱,據本卷目録補。)膏方。

治痈疽,除恶肉,食肉青龙膏方。

白礬二兩火煉,末之 熟梅二升去核 鹽三合 大錢二十七枚

白矾二两,火炼,为末,熟梅二升,去核 盐三合 大钱二十七枚

右四味於銅器中,猛火投之,摩滅成末,乃和豬脂搗一千杵,以塗瘡上。甚痛勿怪。此膏食惡肉[3](惡肉:《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瘡惡肉候”:“諸瘡及癰疽……久不瘥者,多生惡肉,四邊突起,而好肉不生。此由毒熱未盡,經絡尚壅,血氣不利故也。” )盡,復着可敷蛇銜膏塗之,令善肉復生。

上四味置于铜器中,放于极旺之火上,待诸药成末,再放入猪油捣一千杵,将药膏涂于疮上。痛加重不必惊慌。等到此膏把恶肉祛除干净,再敷涂蛇衔膏,以使好肉再生。

治癰疽、金瘡,生肉膏方。

治疗痈疽,刀枪外伤,生肉膏方。

大黄 芍藥 黄芪 獨活 白芷

芎藭,各一兩 當歸一兩 薤白二兩

生地黄三兩

大黄 芍药 黄芪 独活 白芷

芎,各一两 当归一两 薤白二两

生地黄三两

右九味,口父咀,以盛[1](盛:古代祭祀時置於容器中的黍稷等祭品曰盛。後引申爲容器曰盛。據於氏注。)煎豬膏三升,煎三上下,以綿布絞去滓,用兑摩,多少隨意,常用之。

上九味,捣碎,入容器中,再加猪油三升,煎三沸,用绵布绞去渣,可作药捻,引流排脓。量的多少要根据情况来定。

治瘭疽浸淫,欲作未成,或如桃李核,或如鷄子,赤焮,榻湯方[1](榻湯方:原存目脱文,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補。)

治疗瘭疽扩散,将成未成,患处肿胀大如桃李核,或如鸡蛋大,局部红赤灼热,榻汤方。

黄芩 黄連 大黄 當歸 芒硝

甘草,各一兩

黄芩 黄连 大黄 当归 芒硝

甘草,各一两

右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還鐺中,納芒硝,一沸,貼布帛中,以榻[2](榻:據《瘍醫大全》所載,榻法似包括熱濕敷,薰洗等法。)腫上數百遍。

上六味,用水六升,煎至三升,去渣,再放入锅中,加入芒硝,煎一沸,将药汁裹于绸布中,热湿敷患处并擦洗数百遍。

治瘭疽,諸疽,十指焮熱,豬蹄湯方。

治疗瘭疽,各种疽造成十指灼热, 猪蹄汤方。

豬蹄一具,治如食法 大黄 白芷

芎藭 黄芩 黄連 細辛 當歸 藁本 藜蘆炙,(一本無) 莽草 甘草各一兩

猪蹄一具,治如食法 大黄 白芷

芎 当归 藁本 炙藜芦,(一本无此药)

莽草 甘草,各一两

右十二味,以水三斗煮豬蹄,取一斗煮藥,取五升洗漬瘡。

上十二味,先用水三斗煮猪蹄,煮取一斗煎药,煮取五升熏洗患处。

治瘭疽多汁,浸大,粉散方[1](粉散方:此方原均存目脱文。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補。)。

治疗瘭疽渗出物较多,逐渐扩大, 粉散方。

胡粉一分熬 黄連 茹 甘草, 各二兩

胡粉一分,熬 黄连 闾茹 甘草,各二两

右四味搗篩爲散,以粉上,日三。極驗。

上四味,捣细过筛为散剂,扑擦于患处,一日三次。非常有效。

治丹[1](丹:《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一“丹候”: “丹者,人身體忽赤焮熱,如丹塗之狀,故謂之丹。……皆風熱惡毒所爲。”),癰疽始發,焮熱浸淫長成, 榻湯方。

治疗丹毒,痈疽初发,灼热明显,日渐扩大,榻汤方。

昇麻 黄芩各三兩 黄連 大黄各二兩 當歸一兩 甘草一兩炙 芎藭二兩 芒硝三兩 羚羊角屑一兩

升麻 黄芩各三两 黄连 大黄各二两 当归一两 炙甘草一两 芎二两 芒硝三两 羚羊角屑一两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五升,絞去滓,鐺[2](鐺:此上疑脱“還” 字。據於氏注。)中,納芒硝,上火,攪令成沸,盡滓,稍分適冷熱,貼帛扌翕[3](扌翕:同“榻”。(《集韵》))腫上數過,其熱隨手消散。王練甘林所秘不傳此方。

上九味,捣碎,用水一斗三升,煎至五升,绞去药渣,再入锅,加入芒硝,上火煮,搅拌至沸,芒硝溶解干净,取上稍置,候温度合适,用绸布蘸药水,热温敷并擦洗患处数遍。患处之灼热感很快便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