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章太炎思想研究
12724900000054

第54章 致力于民族文化近代化的巨匠 (6)

万国新语,或世界语,应否取代各民族的民族语言,应否取代汉语呢?章太炎在《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中指出:“万国新语者,本以欧洲为准,取其最普通易晓者,糅合以成一种,于他洲未有所取也。大地富媪博厚矣,殊色异居,非白人所独有。明其语不足以方行世界,独在欧洲,有交通之便而已。”在《规〈新世纪〉》中,他进而指出:“命为万国新语,不如命为‘欧洲新语’。其亚细亚人学之以为驿传,取便交通亦可也。”因此,万国新语这一名称,“不若命为‘外交新语’。正名为‘外交新语’,则不以乱土风”。在这篇文章中,他对制定“万国新语”时所未考虑到的亚洲各大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还专门做了分析。他指出,以面积计,亚洲一洲等于欧、美两洲的总和,仅中国一国,便足与欧洲全洲相匹敌;以人口计,“合中国、印度、安南、日本、暹罗、朝鲜,已当全球之半”;就语言文字而论,亚洲“除去简单者弗论,足以表彰学术、孳乳浸多者,汉文为一种,梵文为一种,波斯文为一种,亚拉伯文为一种。自波斯破灭,种人分散,保于印度,而驴唇之字亦绝,今所有者凡三种。三种异源,而各有其特性,不容铲削以就一类”。在考虑使语言逐步统一时,不能不正视这一现实。可是,“若彼欧洲新语者,则徒以是交通白种而已”,完全没有顾及亚洲广大的地域、众多的国家与民族,以及原先就已相当发展的各种语言文字的特点。《新世纪》的鼓吹者们,“不惠于东人,不念邦族,不度地邑民居多少,惟欲改易旧言,用相弹切”,无非说明他们只是一批夸夸其谈的“妄庸子”,是地地道道的“西方牛马走”。章太炎认为,欧洲各种语言文字系由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字逐步发展、衍生而来,所谓万国新语,对于逐步统一这些语言文字,可以收到一定的成效;而亚洲语言文字,由于同欧洲各种语言文字并非同一语系,套用所谓万国新语,收效必定甚微。较为切实的步骤,是相应于“欧洲新语”,从亚洲各种语言的实际出发,创造一种“亚洲新语”。“纽之繁莫如印度,韵之繁莫如支那。此二国者,执天均以比其音,虽有少缺,而较他方为完备矣。语言本所以为别音,愈繁则愈分。尔后造亚洲新语者,当举是为原素,镕冶之,导择之,涤荡邪秽,斟酌饱满,令交通于东土。”

回过头来考察汉语本身,是不是纷杂而无准则的一种未开化的语言文字呢?章太炎做出了截然否定的回答。

章太炎早就从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汉语的字形、字音和字义的变易、孳乳过程,揭示了汉语的形体结构与语音语义构成的主要特征与内在规律,证实了汉语并非纷杂而无准则的所谓未开化的语言。

《新世纪》编者以为汉字是未开化人所用的文字所持的一个重要理由,以汉字不是拼音字,即不是所谓“合音字”,因此,人们很难认识,中国识字的人很少。对此,章太炎指出:“若夫象形、合音之别,优劣所在,未可质言。合音之字,视而可识者,徒识其音,固不能知其义,其去象形,差不容以一黍。”他特别强调指出:“国人能遍知文字以否,在强迫教育之有无,不在象形、合音之分也。”比如俄国,俄语系拼音文字,然“俄人识字者,其比例犹视中国为少”,便是明证。

汉字是否可以改用合音字呢?章太炎认为,在一个幅员广大、人口极多、交通隔绝、方言繁杂的国家,比如在中国,正是凭借共同使用的文字来保持语言的统一;若是径直改作拼音,则只能增加语言的混乱,导致严重后果。他写道:

自轩辕以来,经略万里,其音不得不有楚夏。并音之用,只局一方。若令地望相越,音读虽明,语则难晓。今以六书为贯,字各归部,虽北极渔阳,南暨儋耳,吐言难谕,而按字可知,此其所以便也。海西诸国,土本狭小,寻响相投,媮用并音,宜无疐碍。至于印度,地大物博,略与诸夏等夷,言语分为七十余种,而文字犹守并音之律,出疆数武,则笔札不通。梵文废阁,未逾千祀,随俗学人,多莫能晓,所以古史荒昧,都邑殊风。此则并音宜于小国,非大邦便俗之器明矣。

章太炎承认,汉字确实有难认难知的缺点。但是,他认为,这些缺点并非不可克服,汉字并非不可改革为易认易知。为了使汉字容易认识,容易书写,章太炎主张,要利用传统的草书,借助于草书字形的定型化,借助于禁绝各种任意使字形笔画损益的现象,使汉字笔画由繁趋简,同时,要制定一套简便的注音方法,使识字者得以很方便地学会“审音之术”。

为了注明汉字的读音,古代采用“譬况”法与“读若”法。譬况为某字,固然难以表达准确的字音;读若某字,也经常会产生许多讹错。如果找不到同音的字,或者同音的都是异常生僻的字,“读若”便将无从入手。从东汉开始,人们创造了“反切”法,用两个汉字的拼音来注明读法。反切,并非将两个汉字连读而成一音,拼音时,系取前一汉字的声母或“纽”与后一汉字的“韵母”或“韵”连读。这种注音方法,在中国流传了一千余年。然而,用以反切的许多汉字,自身就一字多音,而且音素往往也不单一,这就给反切造成了不少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章太炎“取古文篆籀径省之形”制定了五十八个注音符号,“纽文为三十六,韵文为二十二”,“上纽下韵,相切成音”。他建议,儿童初入学时,“即当以此五十八音,谛审教授,而又别其分等分声之法”,然后再教以“五百四十部首”,使之了解字形结构和形义关联,“程功先后,无过期年。自是以降,乃以蒙学课本为之讲说”。他认为,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形体音训,根柢既成,后虽废学,习农圃陶韦之事,以之记姓名而书簿领,不患其盲。若犹有不识者,音表具在,足以按切而知”。

为了解决方言的歧异给语音统一和标准化带来的困难,章太炎也提出了具体方案。他说:“若为便俗致用计者,习效官音,虑非难事。若为审定言音计者,今之声韵,或正或讹,南北皆有偏至。……南北相校,惟江汉处其中流。江陵、武昌,韵纽皆正,然犹须旁采州国,以成夏声。……若知斯类,北人不当以南纪之言为磔格,南人不当以中原之语为冤句。有能调均殊语,以为一家,则名言其有则矣。”

章太炎所主编的《民报》同巴黎《新世纪》就语言文字问题所展开的这场争论表明,争论双方都强烈地要求推进中国语言的发展与统一,以适应中国与世界新的需要。然而,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彼此观点又截然对立。争论的实质,其实就是语言文字的发展与革新,究竟是否应当坚持从中国语言文字的实际出发,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正从中国语言文字的实际出发。《新世纪》的撰稿者们要求径直以“万国新语”取代汉语。他们把这件事看得非常简单易行。吴稚晖专门写了一篇《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便说只要做到“私家则以新语著书,学校则以新语教授”,万国新语很快便可取代各民族语言,而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语言。而要做到这一点,也非常方便,“盖止需各国校章,新语为中学必修之课,入高等学及大学所应修之外国语皆代以新语,则圆满之时至矣”。吴稚晖在这篇文章中对章太炎还极尽嘲讽之能事,除去破口大骂章太炎的主张为“邪说”,宣称要“谥其名曰野蛮,晋其号曰顽固”外,还说章氏“满肚皮之不合时宜,欲取已陈之刍狗,将中国古世椎轮大辂、缺失甚多之死文及野蛮无统之古音,率天下而共嚼甘蔗之渣,正所谓无当玉卮,陈之于博物馆,则可触动臭肉麻之雅趣,若用之大饭庄,定与葱根菜叶共投之于垃圾之桶”。用恶意的人身攻击来掩饰自己立论的脆弱,取代严肃而认真的研究与讨论。章太炎与吴稚晖的主张不同,他反对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哗众取宠和故作耸人听闻之词,而坚持从中国语言文字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它的进一步发展与统一。对于吴稚晖的恶意攻讦,他冷静地回答说:“汉土之语言文字,传之四千岁,服习之者四万万人,非吾所擅而有。其蕃衍而为国学者,自先正道其源,并世亦时有二三钜子。吾在皇汉黔首之间,财比稊米。……夫以民德之所斡维,种性之所隐据,卒然有妄庸子攘臂欲拨去之,万众未祛,睢睢盱盱,块余走卒,宁得不为权首以相捍卫?斯门户者,汉种之门户;斯声誉者,诸华之声誉;于吾身何有焉!”应当说,章太炎在近代中国民族语言创建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之所以卓然有成,除去他古文字学和古音韵学扎实的根底外,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即他把语言文字的革新努力确立在对中国语言文字实际,特别是其内在规律的深入了解这一基础之上。

为了推动汉语的革新与发展,章太炎还分别讨论了语言与文字如何逐步统一的问题,通俗之言与科学之言、常用术语与科学术语等等关系问题,新词如何翻译与创造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

章太炎把民族语言的建立与发展,同近代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与民族共同心理的建立与发展紧紧联系起来,使语言学研究获得了空前的生气与活力。他的学术观点与研究成果,曾经影响了一代学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大学语言学讲坛上,他的弟子们曾经占据了举足重轻的地位。1913年,教育部召集“读音统一会”,也正是他的弟子如胡以鲁、周树人、朱希祖、马裕藻、许寿裳等,联合提议采用他所制定的注音符号,“遂得全会赞同”,使这套注音符号其后在中国运用了几十年。章太炎关于建立和发展民族语言的理论与实践,尽管带有初创时期所难以避免的许多弱点,不少方面显得相当不成熟,留有很深的旧的痕迹,但是,筚路蓝缕之功,毕竟是应当给以大力表彰的。

矢志实现“人的解放”的人性学说

共同的心理素质,是近代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近代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精神活动所围绕的主要轴心。中国在漫长的岁月流逝中,由于儒家思想经常占据统治地位,早已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与皇权至上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共同心理习俗。这种心理习俗,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一极必然是超经济的强制,而另一极则必然是农奴式的屈从。它们取决于地主封建式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在旧时代条件下,对于稳定封建民族共同体的社会结构,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然而,这些在封建社会中充当过维系纽带的共同心理素质,到了近代,已经变成巨大的历史惰力。祖先崇拜,使人们习惯于墨守成规、********,若非祖礼,则弗视、弗听、弗思、弗动,以至变得硬化、僵死。皇权至上,使人们在重重等级的重压下扭曲变形,使来自下层的种种变革与创新精神遭到挫抑与扼杀,使整个社会只剩下凝固化了的躯壳,而失去了不断前进的青春活力。因此,为了有力地推动近代民族文化的形成和近代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这陈旧的精神网罗,确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共同心理素质,树立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新的民族精神。

近代中国的民族发展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共同心理素质?究竟应当怎样培育与发展这种共同心理素质?这是近代中国许多进步思想家关注并试图加以解决的问题,也是章太炎兢兢业业从事的学术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实现“个性自由”与“个性解放”为直接目标,而对于人性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便是章太炎在这个方面研究活动的主要内容。

近代中国,第一个为“人的解放”而呐喊的,是康有为。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就在自己的著作中喊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自由、平等、博爱。1885年,康有为“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类公理》”,1886年,康有为“又作《公理书》,依几何为之者”。这两部手稿,今俱遗逸。所存早期遗稿中有一部著作,题名《实理公法全书》,写定于1891、1892年前后,书中依据所谓“几何公理”推演出一系列法则,作为人类社会所应遵循的公理,作为衡量中外各国古往今来所有社会政治制度是非得失的标准,与他所述的《公理书》非常相近,很可能这就是《公理书》的修订稿。这是一部值得重视的作品,因为它集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所曾达到的高度,尽管当时未曾刊布,但对于了解康有为的其他著作却提供了一把钥匙。正是在这部著作中,康有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中心,抨击了种种既往的与现存的制度,绘制了他的理想世界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