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12731100000040

第40章 热血洒井冈挥戈震华东(1)

——谭震林大将

谭震林(1902—1983年),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走过了开创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革命历程。谭震林同志一生驰骋疆场,屡建功勋,为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建国后,他历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晚年,他壮心不已,一身正气,刚正不阿,身体力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鞠躬尽瘁。毛泽东十分信任谭震林,曾写诗赞扬他。

【毛泽东评点谭震林】

谭震林同志是赞成的(枪杆子里出政权),他就说过,现在井冈山的斗争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么!

——摘自金治的《回忆谭震林》第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毛泽东评谭震林率部重创王金钰部一战)

——摘自《毛泽东诗词》,人民出版社1963年出版。

庆祝你们解放济南、歼敌10万的伟大胜利。你们这一勇猛果敢敏捷的行动,并争取了吴化文将军所率九十六军的起义,证明人民解放军的攻坚能力大大提高,胜利影响已动摇了蒋介石反动军队的内部,这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尚望继续努力,为歼灭更多蒋军、解放全华东人民而战!解放济南战役中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摘自陈利明的《谭震林传奇》第288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

震林同志:

陈云同志所得青浦县小蒸乡的情况,很值得注意,兹寄上请阅,并请抄寄苏南区党委。据薄一波同志说,他在上海时,已知浙江、苏南两区去年征粮太重,华东局决定退还农民一部分。不知此事结果如何?两区共退了多少?解决了多少人的问题?今年收成如何?征粮数是否大大减轻了?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你们召集两区负责人及两区若干典型县的县委书记到华东局开一次专门会议。在开会前,由你派出两个调查组,一个往浙江,一个往苏南,直接到几个县的乡村,调查十几个乡,专门调查农民公粮及其他负担的实情,以为会议讨论的根据。总之,过去因负担太重无以为生的农民必须切实解决救济问题;今年征粮必须不超过中央规定的比率,大大减轻民负。望将你的意见告我。

致以同志的敬礼!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五日

——摘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450—451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谭震林小传】

热血青年爱国心

谭震林,1902年4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贫困的城市居民家庭。出生时,父亲给他取名喜起,意即喜从人间升起。母亲胡润秀,秉性善良,勤劳贤淑,宽厚仁慈,乐于助人。她常常带着喜起接济邻家的一位年过八旬的余婆婆,母亲的善良举动,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911年,谭震林入私塾学习,两年后,在书纸店当学徒,并广泛阅读了进步书刊,从而接受了革命思想。

斗转星移。十二年后,他的兄弟相继长大,父亲又失业在家,全家陷入了饥寒交迫的深渊。父亲不得不让他的兄弟们外出做工。12岁的谭震林便被送到一家叫“太成堂”的古书铺里当了学徒。两年里,他在那里没有学到什么手艺。不久,老板病故。他又只身来到茶陵县城的徐文元书纸店,再次当学徒。经过两年的学徒生活,他总算出师了。老板见他为人忠厚,勤学苦干,便留他继续在书纸店里当工人。但是,他是多么想读书啊!可是,书店里的书是要卖钱的,又不能随便翻看,他又买不起。不过,聪明的谭震林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白天,他在老板面前卖力地干活,晚上,待老板一家和同伴们睡熟后,他便偷偷地把书拿回住处,再拿棉被或草席堵了窗子,点上青油灯,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第二天,他不等老板起床,他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书放回书架原处,当晚又照样偷偷地取下来继续看完。就这样,他伴着那盏昏暗的煤油灯,如饥似渴地读完了《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洪秀全传》等许多古典小说。他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受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熏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特别崇尚书中的英雄人物的崇高气节和高贵品质。他也逐渐认识到要想打倒封建王朝,推翻不合理的旧社会,靠个人单枪匹马不行,必须像书中“聚众起事”的英雄一样,团结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茶陵县城有十多家书纸业店铺。老板们不仅压迫工人们,让他们拼命为他做工挣钱,还肆意虐待工人。其中,文苑堂的少老板娘是一个心肠狠毒的泼妇,经常欺凌店里的工人。有一次,这个老板娘竟毫无人性地毒打一位在“文苑堂”干了几十年的50多岁的老工人,当时这个店里的老板——她的丈夫,还是这个老工人抱大的。可是这个才20多岁的老板娘,竟然无理打骂这个同她父亲年纪一样大的老工人。谭震林怀着满腔义愤,逐店串连发动全茶陵县城的书纸业工人,一窝蜂拥进了文苑堂,逼着少老板娘当着众人的面向那位老工人赔礼道歉。事后,工人们都交口称赞谭震林有胆量。谭震林谦虚地说:“没有大家一起闹起来,我一个人喊破喉咙,她也只当耳边风。她下跪,是因为我们工人齐了心,她斗不过我们。”

1925年春,徐文元书纸店倒闭停业。他又到了徐博文书纸店当书籍装订工。当时,书纸店的老板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便随意解雇工人,并且多招只给饭吃不给工资的学徒工。他目睹失业工人的悲惨遭遇和书纸店老板们的为富不仁,感到无比愤怒,便发动工人团结起来,同资本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选择了旧历七八月,也正是书纸行业的销售旺季这个有利的时机,发动了全城书纸业工人统一罢工。工人们聚集在商会门口静坐示威。资本家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向工人求情,催促他们快回去上班。这时谭震林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工人长年累月替你们做牛做马,拼命干活,你们都不顾工人死活,任意解雇老工人,让这些不拿工资的徒工替你们卖命。当他们年纪大了,就被你们一脚踢开。试问,你们良知何在?良心何在?”在工人们的压力下,商会头目不得不同工人们达成以下协议:“一、被解雇的工人,从即日起,由原店方收回工作,今后不得再有资方随意解聘雇员的事件发生;二、所有雇员的佣金,一律从本月起在原佣金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成;三、……”工人们终于胜利了。他们也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团结得更紧密了。通过两次领导发动工人起来斗争,谭震林受到了很好的革命锻炼,为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和投身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还是谭震林在徐博文书纸店做活计时,他认识了一个叫余来的小学教员。此人便是中国共产党在攸县的负责人之一。谭震林经常与他在一起,交谈各自的经历和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谭震林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先进的革命道理。他逐步认识到:要改变这个不合理的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既要依靠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共产党来领导,也要依靠劳动人民自己的双手,来向剥削阶级作斗争!1926年4月,在余来的指导下,谭震林着手组织建立了攸县第一个基层工会组织——书纸业工会。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在大革命高潮鼓舞下,谭震林满腔热情,积极组织发动家乡人民支援北伐战争,开展农民运动,解除反动武装。1926年10月12日,谭震林经余来等同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谭震林怀着更高的革命热情投入到了滚滚革命洪流中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攸县后,谭震林发动县城万人游行示威。“马日事变"后,由于反动派下令通缉,他不得不奔走长沙、武汉,但仍无法找到党组织,被迫回攸县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1927年冬,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谭震林被推举为茶陵工农政府主席,同时恢复了茶陵工会组织,并任工会主席。面对敌人的猖狂反扑,他领导人民组织纠察队、赤卫队配合工农革命军顽强地抗击敌人的进攻,有力地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以谭震林为主席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在毛泽东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建立革命政权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政权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同年底,谭震林随工农革命军到了井冈山,开始了在毛泽东领导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

驰骋疆场救中华

谭震林到井冈山后,组织上选派他去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参加学习。他在这一时期内如饥似渴地学习了军事技术和《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理论,同时他还跟随毛泽东先后参加了对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具有重大意义的遂川战斗、新城战斗,在战斗中经受种种考验。利用战斗间隙,他又深入到古城、茅坪、九龙山、遂川、新城等地发动群众,开展社会调查,摸索武装斗争、群众工作和政权建设的经验,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28年10月,在宁冈茅坪步云山白云寺召开了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朱德、陈毅、谭震林等19人被选为委员,谭震林被选为特委书记。为了加强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和党的思想队伍建设,谭震林开办了短期训练班,并亲自给学员们上课。另外,他还正确处理了“土客籍关系”,有力地增强了湘赣边界党组织和红军的内部团结。“八月失败"时,土籍豪绅带着反动武装回到了宁冈茅坪,客籍人受害尤为严重。10月,红军回归根据地,这一带客籍人感到出头的日子到了,土、客籍矛盾激化起来。当时谭震林疟疾发作。一天,突然听到屋外有哭喊喧闹声。原来,袁文才所率一个排,都是客籍人,抓捕离茅坪五里路远的茶源村的靖卫队大队长尹其中,尹其中是土籍豪绅,闻讯后逃之夭夭。袁文才部就把尹其中的小老婆和村里的40多名土籍群众一起抓来,还嚷嚷着要杀掉他们。谭震林问清实情后,给袁文才做说服工作。在谭震林的帮助下,袁文才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不仅很快地给这些土籍人松绑,而且派人护送他们回到了村里,平息了这场土客籍百姓矛盾的风波。从此,土、客籍人逐步加强了团结,在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相互支持,共同对敌。他也受到了两族人民衷心的爱戴和尊敬。

1931年,蒋介石不甘心一、二次“围剿”惨败的命运,亲任“总司令”又发动了第三次更大规模的“围剿”。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谭震林和罗炳辉等同志带领红12军积极发动群众,筹集经费,准备有力地打击来犯之敌。面对强敌,谭震林、罗炳辉等人为了诱惑敌人,率领部队行动时,走走停停,与敌人若即若离。白天,谭震林命令部队打着旗子,拉开距离,一个连拉成一个营的架势。到尘土多的地方,战士们故意跳跃前进,荡起尘土满天飞扬。敌人的飞机从空中俯望,见到处尘土飞扬,红旗招展,以为我军有千军万马在行动。飞机盘旋几圈后就飞走了,战士们风趣地说:“敌人帮助我们送假情报去了!”谭震林高兴地说:“好呵,正愁蒋介石看不见哩,他倒派来了义务宣传员。”为了更巧妙地迷惑敌人,谭震林和罗炳辉还给敌人设下更多的圈套:在红军行动的道路上,每遇岔路口,都用石灰画上箭头,写上“3军团由此前进”、“4军团由此向北”、“××军往××处”等字样。在显眼的地方,还写下留言:“某某同志速到×处找××,有要事相商。”敌人就这样被我军拖着东奔西突,折腾得士气沮丧,军无斗志,正如后来蒋介石手下的一个参谋长供认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哪里还有力量向红军进攻?而两广军阀眼见蒋军主力深陷中央苏区,便趁机向湖南衡阳进兵,使蒋介石感到了新的威胁。万般无奈中,蒋介石只得下令结束“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主力被迫长征,谭震林与陈谭秋、邓子恢一道,受命留在福建领导革命斗争,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斗争岁月。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有些干部和战士不理解我党的对蒋政策,开始不满起来:为什么不杀了蒋介石为牺牲的同志报仇?为了稳定战士们的情绪,谭震林及时召开会议向大家讲明了我党对蒋政策的理由,使大家茅塞顿开。同时面对顽固派的卑劣行径,谭震林及其他的同志有力地贯彻了党中央的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同他们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斗争,终于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闽南得以基本实现。

为了抗日大计,谭震林率部驰骋疆场,血战繁昌,挺进苏南,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周旋于国民党上层人士之间,向他们晓以民族大义以争取他们共同抗日,他勇闯“鸿门宴”的故事被我军民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