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12731100000086

第86章 布德绥远播和平(1)

——邓宝珊

邓宝珊(1894—1968年),国民党陆军上将。1894年11月10日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幼时读过两年私塾,16岁时到新疆伊犁当兵,1910年7月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曾参加新疆革命党人发动的新军起义和讨袁护法活动、陕西三原起义以及直奉战争,因促成冯、胡、孙联合组建国民军有功,升任国民军师长。1924年底,其开始与李大钊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合作,1927年任国民军联军副总司令。大革命失败后,邓宝珊帮助和掩护了不少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1930年率部参加“中原大战”。抗战期间,驻防榆林的邓宝珊部与陕甘宁边区一直保持着友好睦邻关系。1949年,其作为傅作义将军的全权代表,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同年8月,协助我党促成绥远起义。毛泽东称其“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毛泽东评点邓宝珊】

宝珊仁兄左右:

近日敌侵西北之消息又有传闻,谅尊处早已得悉。不论迟早,敌攻西北之计划是要来的,因之准备不可或疏。高明如兄,谅有同情。特嘱陈奇涵同志趋谒麾下报告防务,并将敝党六中全会之报告、决议、宣言等件带呈左右,借供参考。倘有指示,概祈告之奇涵。专此。

敬颂

戎绥

弟毛泽东上

十二月五日

——摘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32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宝珊先生吾兄左右:

去年时局转换,先生尽了大才,我们不会忘记。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去秋晤叙,又一年了,时局走得很快,整个国际国内形势都改变了。许多要说的话,均托绍庭兄专诚面达。总之又有人民的联合力量,才能战胜外寇,复兴中国,舍此再无他路。如果要对八年抗战作一简单总结,这几句话,鄙意以为似较适当,未知先生以为然否?何时获得晤叙机会,不胜企望之至。

专肃,敬祝

健康!

毛泽东上

十二月二十二日

——摘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50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邓宝珊小传】

邓宝珊(1894—1968年),甘肃天水市人。出生于商人家庭,家道小康。童年时习读私塾,13岁时父母去世,靠哥、嫂供养。由于家庭经济日渐拮据,不得不辍学到兰州谋生,在其父朋友马尊义手下当学徒。1909年夏天,邓宝珊尚不满16岁,但已长得身体魁梧。这时恰好新疆伊犁新军到兰州招募新兵,招募者见邓宝珊身体强壮,长有成熟的面庞,确信他已成年,遂批准他入伍。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邓宝珊终于来到了伊犁,被编入新军标统杨缵绪部,因其念过几年私塾,不久便任命为司书。邓宝珊少怀壮志,酷爱读书,他利用各种机会拜师学习,发愤读书,在漫长的戎马生涯中,从不间断,以至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军中享有盛誉,后被人称为西北军的“儒将”。他在其忆旧诗中曾描写道:

饱龄失怙走天涯,荆花憔悴惨无家。

马蹄踏遍天山雪,饥肠饱啖玉门沙。

此诗描写了他少小从军的艰辛与豪迈。

1910年,满怀报国之志的邓宝珊与伊犁同盟会负责人冯特民相识,在其影响下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的第一声枪响从武昌传来,振奋了远在西部边陲同盟会诸同志的爱国激情与热血。次年1月7日,伊犁革命党人发动新军起义,邓宝珊参加了攻占惠远城的战斗。由于清军伊犁将军志锐早有防范,士兵的子弹大都被收缴,于是,邓宝珊只身携带仅有5发子弹的马枪,与起义队伍一道直扑东门,由此进城攻占了存放军火的仓库,夺取了胜利,控制了整个伊犁。8日,成立新伊犁大都督府,宣布实行“五族共和”。2月,革命军与前来镇压起义的清军在伊犁以东的精河、沙泉子一带展开激战。邓宝珊属右翼攻击部队,战斗中指挥官不幸阵亡,他当即挺身而出代理指挥,守住了阵地。此时,杨缵绪前来督战,邓宝珊建议包抄敌军左翼后路,得到首肯。邓宝珊即率部迂回到敌后,从侧翼冲杀到敌指挥车前,使敌军阵脚大乱,溃败而逃。此役结束后,邓宝珊因作战英勇和献策有功而受到嘉奖,升任为参谋。不久,杨增新在袁世凯支持下控制了新疆军政大权,他为人阴柔毒辣,千方百计分化和镇压伊犁革命力量,革命党人冯特民、李辅黄等惨遭杀害,邓宝珊也上了黑名单。在危急关头,邓宝珊潜赴宁远,设法从沙俄领事馆取得护照,经霍尔果斯取道西伯利亚,绕经东北、京津等地返回甘肃故里。在家没呆多久,邓宝珊便前往陕西,与同盟会会员刘蔼如在华山相聚。当时,统治陕西的是袁世凯的忠实鹰犬陆建章,他四处布置亲信爪牙,追捕、杀害进步人士。不少革命党人为躲避其迫害,纷纷投奔华山脚下的杨家花园,对外以听同盟会会员郭希仁讲学为名,组织“共学园”,密谋举帜反袁,决定在西北各省发动武装起义。这年冬天,这些“华山聚义”的部分成员开始奔赴各省,邓宝珊和续桐溪打算去甘肃、新疆开展活动,由于缺乏资金,在途中又大病一场,只得半路而返,继续留在陕西参加活动。袁世凯称帝后,“逐陆反袁”的呼声遍及陕西各地,武装起义此起彼伏,邓宝珊和“华山聚义”的其他成员领导和发动了多次斗争。有一次,邓宝珊与董振武、杨瑞轩、胡德福、马青苑等在三原李玉祥家中秘密制造炸弹,结果被陆建章手下探知,遭到围捕。邓宝珊与董振武越墙而走,胡德福被捕遇害。失败后邓宝珊并不气馁,不久他与其他同仁化装成药贩子进入栎阳,炸毁营房,歼灭当地守兵,夺取了一批枪械。此后,这支队伍转战渭河以北各县,先后夺取快枪500余支,给陆建章的统治造成极大威胁。1916年5月,邓宝珊在陕南镇守使陈树藩部任连长。陈树藩是一个野心家,善于投机,他借“逐陆反袁”掌握陕西军政大权后,就通电取消了陕西独立,不久又投靠北洋军阀段祺瑞,陕西进步力量遂又发起“反段倒陈”运动。

1917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陕西各界纷纷响应。次年1月,邓宝珊与董振武协助张义安在陕西三原起义,一举歼灭陈树藩一个团的兵力。这次起义使陕西各派反陈力量联合起来,为陕西靖国军的护法斗争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1月27日,曹世英、胡景翼先后由耀县、富平来到三原,共组陕西靖国军,发出檄文讨陈。5月,于右任受孙中山之命潜回陕西,来到三原。8月,靖国军总司令部成立,于右任任总司令,统一改编各部为6路军,邓宝珊部隶属胡景翼的第4路军。1921年11月,胡景翼接受北洋政府改编,任邓宝珊为团长,遭到他的反对。次年夏初,邓宝珊派人向孙中山反映陕西靖国军情况。孙中山致函给邓宝珊,鼓励他“坚持初志,百折不挠”,为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而奋斗。

1922年4月底,直奉战争爆发。胡景翼奉命率部出潼关,协同冯玉祥部于同年5月在郑州附近大战河南军阀赵倜军。邓宝珊任前敌总指挥,指挥两个团攻破敌阵,战后驻守安阳、邢台一带。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密谋共讨曹锟、吴佩孚,邓宝珊从中联络。10月19日,他前往滦平与冯玉祥会商,决定了班师回京日期,将部队定名为国民军。10月22日,当直、奉军阀部队战至正酣之时,直军第3路军总司令冯玉祥从热河前线回到北京,当晚将贿选总统曹锟囚禁在中南海延庆楼内。次日,冯、胡、孙三人联名通电呼吁共和。战后,邓宝珊因促成冯、胡、孙联合组建国民军有贡献,升任为国民军第2军第7师师长,随后参加了联合欢迎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的有关事宜。

1924年,李大钊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开始在国民军中从事活动,邓宝珊从此受到共产党政治主张的影响。在驻防陕县时,他在部队中开办军官传习所,任命共产党员胡重为所长,聘用了三名苏联顾问。此时,李大钊又派邓宝珊的同乡、共产党员葛霁云到他那里工作,被他委任为秘书长。8月,邓宝珊率部北上与奉军作战,攻占保定,直逼天津。12月13日,在李大钊策动下,邓宝珊发表通电,主张“召集真正代表民众之国民议会,由国民会议组织国民政府,对内谋集全国之统一,对外谋国际之平等”,并宣称“与民众为友者,即本军之友;与民众为敌者,即本军之敌”。随后,在攻占马厂的战斗中,邓宝珊任总指挥,取得了胜利。在一次渡江作战中,敌军调走了河上所有船只,搭桥又无材料,大家都只能望着河水干着急。这时正值隆冬,邓宝珊心生一计,命令士兵砍倒田间收获后的大量高粱秆,束成许多一尺见方的捆子,然后用水将其浇湿。经过一夜功夫,这些捆子都冻成了块状,用它们搭成了一座简易的渡桥。作战部队迅速从桥上通过,经过激烈战斗,迫使奉系部队放弃天津,从海路逃往山东。邓宝珊在战斗中不幸负伤,由于作战有功,战后被任命为直隶军务帮办。1926年1月,奉、直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邓宝珊所属部队与吴佩孚大战,兵败驻马店,被迫西退洛阳。3月6日,邓部又被豫西红枪会击溃,只得退回陕西。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来,在五原誓师,宣布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邓宝珊遂与国民军其他将领通电拥冯,愿与国民党合二为一,国民军联军遂宣告成立。

国民军联军采纳了李大钊建议的“进军西北,解西安危,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战略方针,挥师入陕。冯玉祥任命邓宝珊为国民军联军援陕前敌副总指挥。邓宝珊很注重队伍建设,他在乾县开办军官教导队,聘请由苏联归国的邓小平担任政治教官,对学员进行民主教育,增强了部队战斗力。当时,驻防西安的国民军杨虎城部被吴佩孚部包围八个月之久,情况越来越糟。为解西安之围,孙良诚、邓宝珊、吉鸿昌等国民军联军将领和苏联顾问开会研究作战方案。邓宝珊经过苦苦思索,建议以一部分部队迂回包抄,从侧背攻敌指挥机关,并切断刘镇华部东撤退路,大家一致认可。于是,国民军联军兵分两路,一路猛攻西安西郊,一路由邓宝珊带领连夜绕道奔袭敌军刘镇华的司令部。敌军万万没想到腹背会遭到突然袭击,因此败得很惨,刘镇华和他的日本军事顾问慌忙向东奔逃,西安之围终于解除了。1927年1月,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在西安成立,于右任为总司令,邓宝珊任副总司令,不少部、厅、局的领导职务由共产党员担任,组成了一个国共合作性质的临时军事政府。于右任和邓宝珊大胆任用共产党人,驻陕总部创办的中山军事学校和中山学院两校领导均为共产党人。邓小平时任中山军事学校政治部主任,陕西中共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李子洲任中山学院副院长。邓宝珊对当时在陕西工作的共产党人,始终给予积极合作和支持,并与共产党人刘伯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他关心介绍,刘伯坚与西安进步学生王叔振结婚。刘伯坚后来被迫离开国民联军后,其家属一直由邓宝珊掩护和资助,一直到共产党派人接走为止。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冯玉祥所部由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邓宝珊任第2集团军第5军军长。不久,他奉命出师潼关,策应武汉方面继续北伐,5月下旬到达河南,准备与武汉北伐军会合。6月21日,冯玉祥与蒋介石在徐州会谈,联合发表通电反共。第5军所在的南路军指挥岳维峻率部投靠蒋介石,邓宝珊无意投蒋,遂率本部人马撤至驻马店。因形势所迫,他不得已离开部队前往上海暂住,在那里有幸结识了周恩来。大革命失败后,邓宝珊同不少共产党人仍然保持着友谊,对遭受迫害的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都尽力给予掩护和帮助。当时刘伯承在四川发动“顺泸起义”失败后,辗转来到陕西,一行人只剩下两块钱路费。邓宝珊得知消息后,马上派秘书葛霁云设法转去600银元,并开具通行证,帮助刘伯承等人摆脱困厄,使刘伯承顺利经武汉转往南昌,参加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八一”起义。其实,在这之前两人还不认识。全国解放后,刘伯承见到邓宝珊提及此事,仍然很感动。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力邀邓宝珊回河南助其与蒋介石作战,派他到许昌协助樊钟秀的第八方面军。战斗中,樊钟秀被飞机炸死,邓宝珊遂接任总司令。10月,冯、阎讨蒋失败,第八方面军师长焦文典哗变投蒋,并挟持邓宝珊,准备押解他到南京献给蒋介石。邓宝珊中途寻机脱身,到上海法租界“蛰居”。其间,邓宝珊通过共产党员葛霁云、杨晓初等人与中共中央军委的同志保持接触。1931年,经邓宝珊介绍联系,中共中央军委与吉鸿昌取得了联系。同年,邓宝珊还与从国外回国的刘伯坚秘密会晤。不料,这段日子,蒋介石手下的特务注意到了邓宝珊的活动,他们勾结租界巡捕拘捕了他,并企图将其引渡到南京处置,后经朋友请女律师郑毓秀出面保释,方才脱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