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12732500000043

第43章 东方慈母,教子有方——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2)

毛泽东读私塾时,虽离家不远,但也和许多同学一样常自带午饭。一天,当他看到一个名叫黑皮伢子的同学因家贫没有带午饭时,就把自己带的饭分给这位同学吃,自己尽量少吃一些,让黑皮伢子吃饱。当文七妹知道事情原委后,慈爱地说:你这样做是对的,只是不该瞒着我,应该早些对我讲清楚,我好给你用大一点的篮子,每天带两份中饭,省得你们两人都吃不饱。从此,她天天中午给儿子带双份饭。

类似这样的善举,开始是文七妹“为头”,儿子参与,后来,则是儿子在母亲影响下的自觉行动。对此,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母亲是个仁慈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都愿意接济别人。她同情穷人,并且当他们在荒年里前来讨米的时候,常常送米给他们。”

1910年秋,毛泽东挑着母亲给打点的行李,告别了韶山冲,先到母亲娘家湘乡县的东山小学堂读书,后又到省城长沙学习。从此,毛泽东不再由母亲照料,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但母亲16年的养育之恩,母亲的高尚品德,母亲的慈容,却深深地埋藏在了儿子的心里。1916年6月24日,毛泽东致信同窗好友萧子升:“病母在庐,倚望为劳,游子何心能不伤感!”毛泽东在组织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决定去北京之前,专程回韶山看望父母及舅父舅母。出发前又写信向七舅、八舅告别致谢:“前在府上拜别到省,匆又数日,定于初七日开船赴京。同行有十二三人……家母在府上久住,并承照料疾病,感激不尽。乡中良医少,恐久病难治,故前有接同下省之议。今特请人开来一方,如法诊治,谅可收功。如尚不愈之时,秋收之后,拟由润连(泽民)护送来省。望二位大人助其成行也。”毛泽东在这封信里表达了对舅家照料病母的感激之情。

1918年夏,毛泽东从一师毕业,时值赴法勤工俭学的高潮,对此毛泽东是积极支持的。1919年3月,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之事,毛泽东又一次来到了北京。在京期间,当他接到“母亲病情加重”的家书之后,于4月初赶回了湖南。此时,文七妹已由毛泽民护送到了长沙医院治疗。但最终毛泽东却没有去欧洲留学,而是留在了国内。这除了“研究国内问题”之外,“家母病势危重”恐怕也是令毛泽东牵肠挂肚的重要原因。

Δ灵则万古

1919年春,文七妹得了淋巴腺炎。1919年下半年,经周世钊引荐,毛泽东在长沙修业小学担任历史课教员。这时,在毛泽东的要求下,文七妹由毛泽民陪同来省城治病。毛泽东一方面利用教员的职业广泛和新闻界、教育界人士接触,向他们讲述几个月来在北京、上海的经历,约集在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开会,开展爱国运动;另一方面,尽量抽出时间陪伴母亲,侍汤送药,尽人子之责。毛泽东觉得母亲难得来长沙一次,又正值毛泽民、毛泽覃都在长沙(毛泽覃当时在长沙修业小学读书),于是,毛泽东和两个弟弟搀扶着老母到照像馆合影留念。母亲坐中间,毛泽东站在左边,毛泽民、毛泽覃站在右边。这是文氏夫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照相,这也是惟一一张他们母子合影的照片,这也是毛泽东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不过,她的儿子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欢聚。由于当时医学并不发达,文七妹的医治效果并不佳。不久,便由毛泽民护送回到韶山。同年10月5日,文七妹不幸病逝,享年53岁。

其间,毛泽东正在长沙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利用《湘江评论》、《大公报》等阵地同军阀张敬尧作斗争。接到大弟毛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像是晴天霹雳。毛泽东带上在修业小学读书的毛泽覃星夜上路,直奔韶山。

可是,当他们急匆匆地赶到家时,母亲已入棺两天,他们再也见不到母亲那慈祥可亲的面容了。毛泽民伤心地说,母亲在临终时还呼唤着他们的名字。毛泽东听了,心似刀绞,泪如泉涌。他虔诚地守在母亲灵前,想着母亲一生的辛劳,想着母亲万般的慈爱,想起童年在母亲身边的星点往事,悲恸欲绝。1919年10月8日,他席地而坐,对着孤灯,含着泪水写下了一篇情意深切的《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余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来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慈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关于《祭母文》,各种出版物不尽一致,此据毛泽东父母合葬墓之墓碑,系湖南省韶山管理局1989年8月撰立。

胡忆肖等人编著的《毛泽东诗词白话全译》认为,这篇祭文很长,就其感情脉络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从“呜呼吾母”开始至“待余温吐”共16句,为第一部分。从“今则欲言”至“均待报赉”是第二部分,共52句。以下为第三部分,共28句。

第一部分交待了毛泽东的母亲所享年寿以及所养育的子女,并说明母亲因养育子女“艰辛备历”,受尽“摧折作磨”,“因此遭疾”。当然,毛泽东的母亲因家庭劳累还有伤心史,他不忍全部写出。如此写来,是一个做儿子应该做的。但这还不是他要说的重点,因为这些还比较普通,而他的母亲却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第二部分要写的。

第二部分是全诗的重点。这一部分正如毛泽东所说,只讲母亲的两个方面,一是大德,一是抱恨。所以,这一部分又可自然地分为三层。第一层四句,总提“盛德”与“恨偏”。第二层从“吾母高风”至“如在上焉”共26句,陈述母亲的盛德。第三层从“恨偏所在”至“均待报赉”共22句,主要叙述母亲的抱恨。其中,第二层叙盛德也极有层次。首先以8句写博爱。比如对远近亲疏的人都予以照顾,慈祥而富有同情心,感动了许多人,因为母亲的爱力很真诚。这都是博爱。“不作诳言”14句当然是侧重叙述母亲酷爱洁净,但他的根本用心是在说明母亲里里外外都是一个很纯洁的人。以上符合智、信、仁、勇、严五种德性,因此,用“五德荦荦”4句作小结,概括母亲的高尚品格。第三层写“恨偏”,首先就对准封建社会的“三纲”。因为它规定了母亲在家庭的地位,这一点毛泽东最为痛恨,认为这是造成母亲精神痛苦的最突出的地方。“天乎人欤,倾地一角”,尤其可以看出毛泽东的鲜明感情。其次是对儿子们的关心。当时毛泽东虽然已有26岁,算是“育之成行”了,毛泽民也有23岁;但毛泽覃却还只有14岁。如此情况,所以,有“病时揽手,酸心结肠”。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临终前还要反复嘱咐儿子们“各务为良”。再次是对有恩之人与劳累病苦之人的关心,因为不论是亲是疏、是大是小,有恩者待报,病者有待照顾。由此也可看出母亲的胸怀。第二部分述说自己要秉承母亲的高尚品德,牢记母亲的深恩,并要时时记住报恩。

这篇长诗式的祭文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其一,感情真挚沉痛。如“摧折作磨,因此遭疾”,“病时揽手,酸心结肠”,“躯壳虽隳,灵则万古”等都流露了毛泽东对母亲逝世所怀的极为沉痛的心情。“爱力所及,原来真诚”,“洁净之风,传遍戚里”,“大小亲疏,均待报赉”等又体现了毛泽东对母亲的真挚信服之情。其二,重点突出。这篇长诗着重写的是母亲的盛德。这种盛德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五德荦荦”。心地纯洁,智力过人,头脑精密,办事有条理,严正不欺,这些都是母亲所具有的美德,可是毛泽东首推的“高风”却是“博爱”,也就是“远近亲疏,一皆覆载”,这也就是损己而利人的精神,这与毛泽东后来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所讲的精神实质完全一致。

此外,毛泽东还对“三纲五常”这一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抨击。他把母亲处于“三纲之末”所产生的精神痛苦列为抱恨的第一大方面,发出了“天乎人欤,倾地一角”的沉痛呼喊。这与他后来的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完全一致。

同时,毛泽东还写了两幅挽联,记述了母亲对他的养育之恩和他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其一: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其二: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料理完丧事,过了“头七”,毛泽东这才忍着悲哀,咽着泪水,将《祭母文》和灵联交给堂兄毛宇居保管,和二弟分别,带着毛泽覃离开韶山,回到了长沙。

不久,毛泽东含着热泪给他的同学、好友邹蕴真写信,高度赞扬了母亲的品德。信中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于人的人。他说家母正是最后的这种人。

毛泽东对父母亲的怀念和深情,就像千千万万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亲一样,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环境,还是在日理万机的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位置上,他都始终忘不了父母亲,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谊更加深厚。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的窑洞里,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自己身世时,用了很多篇幅深情地谈到他的母亲。其中,他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

不仅如此,只要有机会回故乡,他一定要去父母的合葬墓前凭吊一番。1921年春、1925年春夏和1927年初,毛泽东回到韶山探亲、开展革命工作时,都去了父母亲的合葬墓前凭吊。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在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又回到了阔别32年的韶山故乡。在故居里,他在父母的照片前凝望着,伫立了好一阵,并用很轻但很沉重的语调对随行的同志说:“我母亲的颈上长了一个包,穿了一个孔,只是那个时候医疗条件差,要是现在就不会死了。”突然,毛泽东在自己当年的卧室里看到了他与两个弟弟和母亲合影的那张照片,顿时激动起来。他用地道的家乡土话问道:“咯是从那里拱出来的呀?”(这张照片是从那里找出来的?)原来,这张照片一直保存在外婆家,如今这张照片上的三位亲人早已作古(毛泽民1943年牺牲在新疆,毛泽覃1935年牺牲在江西战场上),只剩下了他自己,他怎能不感慨万千?!

毛泽东像往常一样瞻仰了父母的坟墓。第二天天未亮,他就独自一人来到父母的坟前,深深地鞠躬,久久伫立,寄托哀思。他对后来找上山来的随行人员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到住所后,又对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2.作者点评

毛泽东的母亲勤劳俭朴,聪明贤惠,性情温和,心地善良,堪称贤妻良母,深为邻里及乡亲所称道。她在家里既要抚育孩子,又要操持繁重家务,对孩子们的教育,常常寓于循循诱导之中。她待人慷慨,乐于助人。每逢荒年旱月,她就把家里节省下来的一些米粮悄悄地送给挨饥受饿的乡亲。在韶山冲一带,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她周济贫苦农民的动人故事。母亲的优良品德在孩子们身上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待人接物方面,毛泽东受母亲的影响是很大的。

可以说,在毛泽东的成材之路上,他母亲的贡献是比较大的。因此,毛泽东非常敬爱母亲,孝顺母亲。一提到母亲,他就滔滔不绝,赞不绝口,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可见母亲在他心中的位置,而毛母的优秀品质也影响和鞭策了毛泽东的一生。